世界食品網

香港食安中心公布即食食品含蠟樣芽孢桿菌專項調查結果

   2015-02-09 香港食安中心733
核心提示: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即食食品含蠟樣芽孢桿菌情況的專項食品調查。結果顯示,除較早前公布的四

    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即食食品含蠟樣芽孢桿菌情況的專項食品調查。結果顯示,除較早前公布的四個不合格腐乳樣本外,其余全部通過檢測。

    中心發言人今日(二月六日)說:「中心從四百多個零售店鋪及食物制造廠抽取約五百個樣本作蠟樣芽孢桿菌測試。樣本的種類包括點心、飯、面、糕餅及豆制品。」

    他續說:「中心已跟進不合格樣本,包括通知涉事商戶有關化驗結果、指令有關商戶停售問題食品、追查問題食物來源,及再抽取食物樣本化驗。」

    蠟樣芽孢桿菌普遍存在于環境中,并可產生孢子,這些孢子能抵受熱力,承受烹煮溫度。蠟樣芽孢桿菌可產生不同毒素,引致兩類食物中毒。致吐型(引致嘔吐)中毒是由在食物中的耐熱毒素引起;如制作或貯存食品的過程不當,例如存放在室溫下過久,可引致該菌繁殖并有機會產生毒素。另一類中毒屬致腹瀉型,是由于吃下大量蠟樣芽孢桿菌而令毒素在腸道中產生。

    根據《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每克即食食品含超過十萬個蠟樣芽孢桿菌,可能危害食用者的健康或不宜供人食用。

    發言人指出,食物安全是社會各階層的共同責任,食物供應鏈各環節(即由農場、食物制造商到食物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均須執行安全措施。為了預防蠟樣芽孢桿菌引致的食物中毒,發言人提醒業界不應接受超越生產能力負荷的訂單,并建議食物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在處理食物時應奉行以下的「食物安全五要點」:

    精明選擇

    * 應從認可和可靠的來源購買食物及食物配料;及

    * 選用?生及新鮮的食物配料,并在接收配料時檢查品質。

    保持清潔

    * 處理食物前、處理生的肉類或家禽后;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的活動(例如如廁后;處理垃圾、不潔的設備或用具、金錢;執行清潔職務)后,應以清水和?液清洗雙手。

    生熟分開

    * 最好用兩個雪柜分開貯存生的食物和經煮熟或即食食物;

    * 如須把生的食物和經煮熟或即食食物貯存在同一雪柜,應以有蓋的容器貯存食物,避免生的食物與即食或經煮熟食物接觸,并應把即食或經煮熟食物放在雪柜上格,生的食物放在下格,以免生的食物汁液滴在即食或經煮熟食物上;及

    * 用不同的用具分開處理生的食物和經煮熟或即食食物。

    徹底煮熟

    * 最好使用食物溫度計檢查食物中心溫度是否至少達到攝氏七十五度。

    安全溫度

    * 冷吃的食物應保持在攝氏四度或以下,熱吃的食物應保持在攝氏六十度以上;及

    * 切勿讓煮熟的食物置于室溫超過兩小時。

    完

    2015年2月6日(星期五)




日期:2015-02-09
 
地區: 香港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