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總局曝光8批次不合格食品 進口食品檢出過氧化值超標

   2018-07-31 食品伙伴網沐夕387
核心提示:   7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方便食品、炒貨食
    7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方便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肉制品、糖果制品、調味品和食用農產品等6類食品540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8批次。 
  不合格食品中,有3批次進口食品檢出過氧化值超標,分別為一指遙(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天津味之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派迷檳城素面、派迷香蝦辣醬味干撈面和派迷泰式東炎味干撈面(原產國:馬來西亞),過氧化值檢出值分別為0.28g/100g、0.33g/100g和0.36g/100g。
 
  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產品中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方便面》(GB 17400-2015)中規定,油炸面餅的過氧化值不得超過0.25g/100g。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油脂儲存不當導致脂肪氧化、生產用油變質,或者樣品漏氣、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產品酸敗變質。
 
  此外,還有5批次不合格產品為食用農產品。其中,韶關市好又多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韶關市土大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委托樂昌市粵興生態農場生產的五谷*鮮雞蛋和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東大市場閆胖子咸蛋攤床銷售的來自遼寧省老邊區天天鮮專業養殖場的白皮雞蛋均檢出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砜霉素,是農業部批準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氟苯尼考可用于牛、羊 、豬、家禽、魚等食用禽畜動物、水產及其他動物,但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雞蛋中檢出氟苯尼考,可能是因為企業的雞飼料添加或者家禽疾病治療中,使用的氟苯尼考殘留積累在家禽體內,進而傳遞至蛋品中。
 
  其余3批次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為: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砂之船奧特萊斯果蔬地帶生鮮超市銷售的來自長春市商戶郜田的丑柑(柑橘)、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碩果大型生鮮超市南湖公園店銷售的丑桔、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亞忠果業銷售的來自遼寧省八家子水果批發市場的桔子。3批次產品均檢出丙溴磷超標,檢出值分別為0.8mg/kg、0.83mg/kg、0.69mg/kg。
 
  丙溴磷是一種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無內吸作用,專用于殺滅刺吸式口器害蟲的超高效有機磷殺蟲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柑橘中丙溴磷殘留最大限量值為0.2mg/kg。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類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水果,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通報相關省份依法予以查處,并要求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責令食品進口商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北京、吉林、廣東等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要求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查清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報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停止銷售等措施控制風險。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關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 第21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8-07-31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