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國家癌癥導致的死亡中,結直腸癌排第三位,發達國家直腸癌的發生率在下降,而發展中國則仍在迅速提高。索爾克生物研究院的科學家們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可以通過擾亂腸道中膽汁酸的平衡來觸發激素信號,讓潛在的癌細胞生長,從而促進結直腸癌細胞的生長。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2月21日國際著名期刊Cell上,該研究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高脂飲食的年輕人中,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發現結直腸癌。
人體在消化食物時,腸道內的一些干細胞會通過一定的方式來消除消化酸所造成的傷害。科學家發現,結直腸癌往往就起源于這些突變的干細胞。APC(腺瘤性結腸息肉)基因是最常見的結直腸癌相關基因,可起到抑制腫瘤基因的作用,當其發生突變時,細胞可能迅速分裂并癌變。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研究小組發現了30種膽汁酸漂浮在腸道中來幫助消化食物,吸收膽固醇、脂肪和脂溶性的營養物質。而在最近的一項新研究中作者以APC突變的小鼠為模型,通過給小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增加了兩種特定膽汁酸的水平,導致與FXR的相互作用增強,從而抑制了FXR自身的活性。腸道想要自我修復,FXR就會使修復過程變得緩慢、穩定而安全;當膽汁酸抑制了FXR活性時,腸道內的干細胞開始迅速生長并不斷積累DNA損傷。
基于以上研究理論,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抗癌武器,他們利用一種名為FexD的分子來激活腸道中的FXR,這種分子能夠抵消小鼠器官模型和人結腸癌細胞中不平衡的膽汁酸所造成的損傷。該團隊表示盡管FexD進入人體實驗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實驗,但這種候選藥物可以到達結腸,而且只對FXR起作用,因此它比其它藥物表現出更低的毒副作用,是一種潛在的抗結腸癌藥物。
(文章來源:Cell (2019)。 DOI: 10.1016/j.cell.2019.01.036)
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