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有關企業:
為保證沈陽市大米的產品質量,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沈陽市質監局以國家質檢總局、省局開展的“質量月”活動為載體,于2011年10月30日~2011年11月5日對沈陽市屬轄區內的大米生產企業進行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第一階段),現將抽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抽查基本情況
本次大米監督抽查我市處于生產狀態的生產企業54家,合格企業54家,企業合格率100%;抽查產品56批次,合格56批次,產品合格率100%。
本次監督抽查的抽樣、檢驗及判定的依據是《沈陽市大米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方案》。
本次監督抽查的大米產品的檢驗項目為:黃曲霉毒素B1、汞、無機砷、鉛、六六六、滴滴涕、水分、鎘等共8項。
二、檢驗結果分析
本次共抽查54家企業生產的56批次產品,合格56批次,產品合格率100%。
其中較好的企業為遼寧中稻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北霸米業集團有限公司,該兩家企業衛生狀況良好,生產設備先進,人員及生產管理嚴格。
三、抽查檢驗項目分析
1、水分
水分這項指標雖然不是衛生指標,但是大米中水分含量會影響大米的質量及儲藏穩定性,容易導致糧食發熱,甚至變質、發霉、生蟲,增加了儲存難度,縮短了儲存時間。以往抽查的大米產品中,發現過水分不合格產品,本次抽查水分檢驗項目全部合格。
2、黃曲霉毒素B1
黃曲霉毒素是真菌毒素(mycotoxin)的一種,是真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知有200多種不同的真菌毒素。已經鑒定出的黃曲霉毒素有10多種。黃曲霉毒素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其中黃曲霉毒素B1和G1(aflatoxin,FB1、FG1,簡稱AFB1,AFG1)是主要的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B1熔點為268℃,在烹調過程中不會被破壞。因此黃曲霉毒素B1是已知各種真菌毒素中最穩定的一種。本次抽查的大米產品中,黃曲霉毒素B1項目均符合標準規定要求。
3、汞
汞可穩定地存留在有機物和生物體內,通過自然界的食物鏈逐步向高等動物轉移。汞超標會導致人體的色素脫失,皮膚刺激,造成皮膚損傷。汞會在人體內蓄積,從而引起肌體各種不良反應。本次抽查的大米產品中,汞項目均符合標準規定要求。
4、無機砷
無機砷是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確認的人類致癌物,可致皮膚癌、肺癌、并伴有其他內臟癌高發。食品中砷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一般無機砷的毒性較有機砷大,三價砷的毒性較五價砷大。急性砷中毒主要見于意外事故如誤食導致,主要表現胃腸炎癥狀,嚴重者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而死亡,并出現七竅出血;慢性砷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征候群、皮膚色素異常(白斑或黑皮癥)、皮膚過度角化及末梢神經炎等癥狀。目前,已證實多種砷化物具有致突變性,能導致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并抑制DNA損傷的修復。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無機砷化合物與人類皮膚癌和肺癌的發生有關。本次抽查的大米產品中,無機砷項目均符合標準規定要求。
5、鉛
鉛對體內多種器官、組織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尤其造血器官、神經系統、胃腸道和腎臟的損害較為明顯。食品中鉛污染主要導致慢性鉛中毒,表現為貧血、神經衰弱、神經炎和消化系統癥狀,如頭痛、頭暈、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煩躁、失眠、口有金屬味、腹痛、腹瀉或便秘等,嚴重者可出現鉛中毒腦病。兒童對鉛較成人敏感,過量鉛能影響兒童生長發育,造成智力低下。本次抽查的大米產品中,鉛項目均符合標準規定要求。
6、農藥殘留(六六六、滴滴涕)
農藥施用到農作物上以后,絕大部分會轉化或降解為無毒無害的物質,但有極少量的農藥會殘留在作物內,對人、畜、其它生物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毒害,如急、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還有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使環境質量惡化、物種減少、生態平衡破壞。如果人們不慎食用了農藥殘留超標的農作物,就有可能發生中毒現象,輕者頭痛、惡心,重者出現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國家標準對農藥殘留有嚴格限量規定。本次抽查的大米產品中,農藥殘留(六六六、滴滴涕)項目均符合標準規定要求。
2011年沈陽市大米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匯總表(第一階段).xls
日期:201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