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有關單位:
為切實抓好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市政府于2006年1月4日至13日,組織3個督查組,分別對各縣、區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2005年,各縣、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精神,全面推進食品放心工程,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組織協調機構不斷健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食品安全責任制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各縣、區共查處各類食品違法行為5000多起,取締無證經營戶和地下生產加工窩點136個,查獲各類違法食品638噸,涉及總貨值金額210萬元,罰沒入庫102萬元。
二、主要成效
?。ㄒ唬┱I導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縣、區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親自部署,并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了議事日程??h、區各職能部門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高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來認識,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扎實地推進了食品安全各項工作的開展。各縣、區還加大了對食品安全工作投入,2005年監管專項經費和綜合協調經費投入與2004年相比有明顯的增加。如惠城區在農殘檢測、市場食品準入管理、肉類聯合執法等專項監管中投入了78萬元,博羅縣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方面投入了14萬元,都超過了市里所定的目標。
?。ǘ┦称钒踩y一組織架構全面建立。繼2004年建立縣、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后,各縣、區在2005年相繼建立了鎮級食品安全領導協調機構,大亞灣開發區澳頭辦事處沙田居委會還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小組。為加強食品安全群眾監督,各縣、區還在各鎮、辦、村、居委會建立了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形成聯防聯治的良好局面。
?。ㄈ┦称钒踩ぷ鳈C制不斷完善。根據國務院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各縣、區不斷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食品安全委員會統籌指揮,部門各司其職,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同時,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分別制定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督查巡查制度等,進一步規范了食品安全協調和監管工作。
?。ㄋ模┦称钒踩熑沃苹韭鋵崱0凑?ldquo;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原則,各縣、區抓緊抓好食品安全責任書的簽訂,基本建立和落實了食品安全責任制。特別是惠陽區,區政府與鎮政府、區主要食品監管部門,區食品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鎮級政府與村、居委會等幾個層面均簽訂了責任書,責任制落實比較好。
?。ㄎ澹┦称钒踩珜m椪纬尚黠@。2005年各縣、區分別制定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并結合實際、突出重點,開展了專項整治。如龍門縣開展了旅游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惠城區開展了咸菜和皮蛋加工作坊專項整治,惠東縣和大亞灣開發區開展了河豚魚專項整治等。專項整治方案比較詳細,目標措施比較具體,整治成效比較明顯。
?。└鳝h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莩菂^和大亞灣開發區蔬菜農殘檢測體系建設力度大,兩區分別成立了檢測中心,每個鎮、辦事處均設立了檢測站,機構、人員到位,檢測工作成效明顯;博羅縣大力推進無公害行動計劃和農業標準化建設,有16個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認證,并設立了6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惠東縣設立了12個示范點,開展養殖污染治理和監測工作;惠陽、惠東、博羅、龍門等縣、區建立了生產企業普查建檔、巡查、回訪等六項制度,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惠陽區扎實抓好市場食品準入管理工作,特別是在集貿市場食品經營戶檔案建設方面,內容比較全面?;莩?、惠陽、龍門、大亞灣等縣、區切實加強對集體食堂的監管,2005年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督查結果
根據專項督查和綜合評價的情況,2005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督查結果如下: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為優秀;惠東縣、龍門縣、大亞灣開發區為合格。
四、存在問題
?。ㄒ唬﹤€別縣對食品安全工作重視不夠,食品安全專項監管經費沒有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書的簽訂不夠全面,食品安全責任制的內容有待細化;食品安全信息報送、互通和食品安全宣傳工作有待加強;基層特別是鄉鎮一級食品安全工作不夠深入和到位,在履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掌握轄區食品安全狀況等方面有待加強。
(二)無公害農產品、農業標準化建設力度不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占的比重還不夠大;大部分縣、區的農殘檢測體系建設比較落后,沒有對獸藥和水產品開展檢測。
(三)生產加工規?;钠髽I比較少,食品工業總體仍比較落后;監管制度不夠健全,場所、設施、設備等有待完善;企業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夠暢通,職能部門對企業的監管有待加強;生豬定點屠宰率、檢疫率總體偏低。
(四)對實施市場食品準入管理的市場監管沒有完全到位;食品經營者對食品安全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對散裝、裸露和超市內代銷柜臺的食品管理有待加強;索證索票制度、進貨驗收制度、追溯制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
(五)衛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及經常性衛生監督檢查、衛生管理制度的嚴格執行、對從業人員的衛生常識培訓等有待進一步加強。
?。┬∽鞣?、流動攤販、大排檔的監管力度需進一步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意見
?。ㄒ唬┻M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識。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從“執政為民、體貼民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到高度重視,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議程。政府和部門主要領導要掌握本地、本部門食品安全基本情況,分管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部署、親自抓落實。
(二)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做到硬、狠、實,即對重大食品安全隱患和重大食品違法案件以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熱點問題,監管的態度要硬、手段要狠、措施要實,確保監管到位,杜絕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農業部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加大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力度,從源頭上把好食品安全關;質監部門要加強巡查,堅決打擊無證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工商部門要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宣傳培訓,加強散裝食品和超市代銷柜臺的食品管理,防止不合格食品流通;衛生監督部門要加強對餐飲業、集體食堂的監管,預防食物中毒。
?。ㄈ┻M一步加大對食品(農產品)行業的幫扶引導力度。各地、各有關部門在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的同時,要轉變觀念,優化服務,強化對企業的指導和引導,將所掌握的最新政策、信息和資訊及時通報或傳授給企業,從各個方面幫助和扶持本地食品企業,使其向規范化、規模化和更高層次發展。要制定食品(農產品)行業特別是傳統食品、特色食品的發展規劃,采取政策引導、資金引入、技術扶持等手段,逐步在各縣、區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確保食品企業生產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四)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層層簽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將食品安全責任分解落實到所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一步明確政府的總體責任、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進一步細化責任內容。對有失職行為的,要嚴肅追究責任;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協調機制,探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如聯合執法機制、應急救援機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等,提高食品安全綜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ㄎ澹┻M一步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鎮級領導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識,從5個方面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一是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二是掌握轄區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情況;三是向生產經營者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四是主動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食品安全問題;五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執法。
?。┻M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將食品安全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投入,提高監督執法水平。同時,要加大對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組織協調等工作,更好地發揮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綜合協調作用。
?。ㄆ撸┻M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力度。要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形勢,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工作;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深入揭露、及時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大力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加強正面引導;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形成科學的消費習慣;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培訓,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識和從業素質。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七日
為切實抓好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市政府于2006年1月4日至13日,組織3個督查組,分別對各縣、區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2005年,各縣、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精神,全面推進食品放心工程,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組織協調機構不斷健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食品安全責任制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各縣、區共查處各類食品違法行為5000多起,取締無證經營戶和地下生產加工窩點136個,查獲各類違法食品638噸,涉及總貨值金額210萬元,罰沒入庫102萬元。
二、主要成效
?。ㄒ唬┱I導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縣、區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親自部署,并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了議事日程??h、區各職能部門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高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來認識,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扎實地推進了食品安全各項工作的開展。各縣、區還加大了對食品安全工作投入,2005年監管專項經費和綜合協調經費投入與2004年相比有明顯的增加。如惠城區在農殘檢測、市場食品準入管理、肉類聯合執法等專項監管中投入了78萬元,博羅縣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方面投入了14萬元,都超過了市里所定的目標。
?。ǘ┦称钒踩y一組織架構全面建立。繼2004年建立縣、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后,各縣、區在2005年相繼建立了鎮級食品安全領導協調機構,大亞灣開發區澳頭辦事處沙田居委會還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小組。為加強食品安全群眾監督,各縣、區還在各鎮、辦、村、居委會建立了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形成聯防聯治的良好局面。
?。ㄈ┦称钒踩ぷ鳈C制不斷完善。根據國務院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各縣、區不斷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食品安全委員會統籌指揮,部門各司其職,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同時,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分別制定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督查巡查制度等,進一步規范了食品安全協調和監管工作。
?。ㄋ模┦称钒踩熑沃苹韭鋵崱0凑?ldquo;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原則,各縣、區抓緊抓好食品安全責任書的簽訂,基本建立和落實了食品安全責任制。特別是惠陽區,區政府與鎮政府、區主要食品監管部門,區食品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鎮級政府與村、居委會等幾個層面均簽訂了責任書,責任制落實比較好。
?。ㄎ澹┦称钒踩珜m椪纬尚黠@。2005年各縣、區分別制定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并結合實際、突出重點,開展了專項整治。如龍門縣開展了旅游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惠城區開展了咸菜和皮蛋加工作坊專項整治,惠東縣和大亞灣開發區開展了河豚魚專項整治等。專項整治方案比較詳細,目標措施比較具體,整治成效比較明顯。
?。└鳝h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莩菂^和大亞灣開發區蔬菜農殘檢測體系建設力度大,兩區分別成立了檢測中心,每個鎮、辦事處均設立了檢測站,機構、人員到位,檢測工作成效明顯;博羅縣大力推進無公害行動計劃和農業標準化建設,有16個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認證,并設立了6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惠東縣設立了12個示范點,開展養殖污染治理和監測工作;惠陽、惠東、博羅、龍門等縣、區建立了生產企業普查建檔、巡查、回訪等六項制度,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惠陽區扎實抓好市場食品準入管理工作,特別是在集貿市場食品經營戶檔案建設方面,內容比較全面?;莩?、惠陽、龍門、大亞灣等縣、區切實加強對集體食堂的監管,2005年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督查結果
根據專項督查和綜合評價的情況,2005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督查結果如下: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為優秀;惠東縣、龍門縣、大亞灣開發區為合格。
四、存在問題
?。ㄒ唬﹤€別縣對食品安全工作重視不夠,食品安全專項監管經費沒有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書的簽訂不夠全面,食品安全責任制的內容有待細化;食品安全信息報送、互通和食品安全宣傳工作有待加強;基層特別是鄉鎮一級食品安全工作不夠深入和到位,在履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掌握轄區食品安全狀況等方面有待加強。
(二)無公害農產品、農業標準化建設力度不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占的比重還不夠大;大部分縣、區的農殘檢測體系建設比較落后,沒有對獸藥和水產品開展檢測。
(三)生產加工規?;钠髽I比較少,食品工業總體仍比較落后;監管制度不夠健全,場所、設施、設備等有待完善;企業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夠暢通,職能部門對企業的監管有待加強;生豬定點屠宰率、檢疫率總體偏低。
(四)對實施市場食品準入管理的市場監管沒有完全到位;食品經營者對食品安全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對散裝、裸露和超市內代銷柜臺的食品管理有待加強;索證索票制度、進貨驗收制度、追溯制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
(五)衛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及經常性衛生監督檢查、衛生管理制度的嚴格執行、對從業人員的衛生常識培訓等有待進一步加強。
?。┬∽鞣?、流動攤販、大排檔的監管力度需進一步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意見
?。ㄒ唬┻M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識。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從“執政為民、體貼民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到高度重視,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議程。政府和部門主要領導要掌握本地、本部門食品安全基本情況,分管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部署、親自抓落實。
(二)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做到硬、狠、實,即對重大食品安全隱患和重大食品違法案件以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熱點問題,監管的態度要硬、手段要狠、措施要實,確保監管到位,杜絕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農業部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加大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力度,從源頭上把好食品安全關;質監部門要加強巡查,堅決打擊無證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工商部門要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宣傳培訓,加強散裝食品和超市代銷柜臺的食品管理,防止不合格食品流通;衛生監督部門要加強對餐飲業、集體食堂的監管,預防食物中毒。
?。ㄈ┻M一步加大對食品(農產品)行業的幫扶引導力度。各地、各有關部門在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的同時,要轉變觀念,優化服務,強化對企業的指導和引導,將所掌握的最新政策、信息和資訊及時通報或傳授給企業,從各個方面幫助和扶持本地食品企業,使其向規范化、規模化和更高層次發展。要制定食品(農產品)行業特別是傳統食品、特色食品的發展規劃,采取政策引導、資金引入、技術扶持等手段,逐步在各縣、區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確保食品企業生產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四)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層層簽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將食品安全責任分解落實到所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一步明確政府的總體責任、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進一步細化責任內容。對有失職行為的,要嚴肅追究責任;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協調機制,探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如聯合執法機制、應急救援機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等,提高食品安全綜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ㄎ澹┻M一步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鎮級領導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識,從5個方面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一是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二是掌握轄區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情況;三是向生產經營者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四是主動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食品安全問題;五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執法。
?。┻M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將食品安全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投入,提高監督執法水平。同時,要加大對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組織協調等工作,更好地發揮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綜合協調作用。
?。ㄆ撸┻M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力度。要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形勢,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工作;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深入揭露、及時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大力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加強正面引導;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形成科學的消費習慣;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培訓,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識和從業素質。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