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為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晉政發〔2012〕35號),加快社區居民生活必備商業網點建設,更好地滿足城市居民早餐消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加快推進放心早餐工程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推進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服務民生、滿足民需、擴大消費、促進和諧為宗旨,以保障食品安全為前提,以滿足城市居民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營養健康的早餐消費為目標,以建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發展早餐連鎖網點、推進標準化生產、實施統一配送為重點,規范早餐市場經營秩序,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的早餐服務體系。
(二)推進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強化城市政府在網點規劃、市場規范方面的作用,培育經營早餐的大型餐飲龍頭企業,支持其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
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各市根據社區人口分布、生活水平、消費習慣等情況,對早餐網點合理規劃布局,通過輻射帶動,逐步推進實施。
堅持連鎖經營,規范發展。主要早餐經營品種由龍頭企業的加工中心生產,其他早餐食品由配送中心統一采購,配送到各連鎖網點和經營餐亭、餐車。
(三)發展目標。
用3年時間,在全省中心城市推進放心早餐工程,培育一批早餐經營龍頭企業,形成以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為支撐,以連鎖早餐網點為載體,以統一采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為核心,布局合理、經營規范、品種豐富、衛生達標、價格合理的早餐服務體系。到2015年底,實現中心城市社區早餐網點全覆蓋,滿足居民早餐服務和大眾化餐飲需求。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各市要選擇2-3家行業影響力大、示范作用強的企業,支持其進入早餐市場,根據城市早餐需求規模,按照商務部《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設規范》要求,建設或改造提升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各實施企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設重點: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測系統。配備相關的實驗室檢驗檢測或快速篩查設備設施,提高企業對食品原輔材料的農藥殘留、食品微生物和理化指標等的檢測能力,實現對食品全方位、多環節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加強對食品加工全過程的安全控制。二是建設信息管理中心。購置總部機房管理系統、加工配送中心和各銷售終端信息設備及其管理軟件,購置加工車間與配送運輸等聯網監控設備,實現采購、倉儲、銷售等跟蹤管理,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三是建設冷鏈配送體系。購置冷藏、冷凍設施和冷鏈配送車輛等,完善倉儲和配送功能,提高產品保鮮與保質水平,減少損耗,防止二次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二)全面發展連鎖早餐網點。
各市要將放心早餐網點建設作為完善城市功能、加強社區商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編制放心早餐網點布局規劃,納入商業網點規劃,指導實施企業發展和建設以固定門店為主,以早餐車、早餐亭為補充的放心早餐網絡,逐步實現早餐網點覆蓋所有社區。
到2015年,各實施企業都要建成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每個配送中心配送網點不少于100個,增強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帶動作用,面向餐飲企業、超市、便利店以及學校、機關開展配送服務,擴大服務范圍和覆蓋面,提升輻射帶動效應。
(三)加強早餐經營規范管理。
各市要依據有關行業規范,結合當地居民對放心早餐的需求,指導和監督放心早餐工程實施企業按規范要求進行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早餐連鎖店建設和早餐車、早餐亭的設置。深入開展早餐市場經營秩序整頓,依法取締無照經營網點和非法“馬路餐桌”,營造安全衛生、競爭有序的早餐市場環境。
各實施企業要制訂放心早餐工程實施方案,加快構建早餐供應服務體系。一是大力發展早餐連鎖經營。主食加工配送中心要實現原料統一采購、產品統一加工、面向連鎖店統一配送。早餐連鎖店要實現統一品牌、統一門面、統一管理、統一服務。二是建立早餐車登記管理制度,實行早餐車定時定點經營,并負責經營地點垃圾收集、地面防污、環境清理“衛生三包”。三是開拓創新服務方式。對具有山西特色的傳統早餐品種進行挖掘和發展,并采取增設窗口、自選自助、預定預約、送餐上門等多種形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服務。
三、支持政策
(一)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中央下達我省的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省級財政資金對達到放心早餐工程標準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為放心早餐工程配套建設的餐飲工業園區、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作為重大項目,省服務業發展資金予以支持。商業銀行允許企業以動產、倉單、商鋪經營權、租賃權等質押融資,為企業提供商圈融資、供應鏈融資等信貸支持。各市人民政府要列出專項資金,支持放心早餐工程建設。
(二)加大用地政策支持。
各市要將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固定早餐連鎖店納入政府鼓勵的流通設施目錄。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商業網點規劃的餐飲企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優先安排年度供地計劃。將放心早餐網點納入商業網點規劃和社區居民生活必備商業設施,予以整體規劃,拆遷改建時確保基本服務功能不缺失。對老城區現有存量營業用房難以滿足早餐經營需要的,要規劃建設早餐經營用房,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
(三)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1.餐飲企業建立原、輔料及加工基地,從事蔬菜、谷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和牲畜、家禽的飼養以及農產品初加工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2.對列入放心早餐工程的餐飲企業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困難的,經審批后給予一定減免。
3.在政策執行期限內,餐飲企業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用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企業吸納稅收政策”)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員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800元。
4.在政策執行期限內,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從事餐飲業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5.個體餐飲工商戶營業稅按期納稅的起征點調整為月營業額20000元;按次納稅的,起征點為每次(日)營業額500元。
(四)落實價格優惠政策。
1.各市要進一步落實餐飲企業在用水、用電、用氣方面與工業同價政策,建立部門聯動檢查機制,加大對工商同價的督查力度。
2.對放心早餐工程實施企業餐亭、餐車的占道費、衛生費、生活垃圾處理費等費用,除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征收的外,其余一律免收。
3.在為放心早餐工程實施企業申請設立早餐經營網點辦理證照時,要簡化手續,集中驗收,統一發證,免征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4.餐飲企業員工餐飲服務培訓證、健康體檢證按申領地省、市、縣三級向下兼容使用。
(五)落實就業扶持政策。
對餐飲企業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簽訂半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組織崗前技能培訓的,可按規定給予一定額度的職業培訓補貼。如新招用原屬國有企業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并簽訂2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可給予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50%的崗位補貼。崗位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放心早餐工程建設是一項公益性很強的工作。各市人民政府要統一負責放心早餐工程的組織實施,制訂發展規劃,提出目標任務,出臺政策措施,協調解決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早餐經營網點選址布局、建設及運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放心早餐工程建設進度和運營質量。
(二)加強協調配合。
各市要明確部門職責分工,狠抓落實。商務部門牽頭制訂放心早餐工程實施方案,相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落實資金扶持、輿論宣傳、項目用地、稅費優惠、就業扶持、食品安全監管等配套政策措施,明確財政、宣傳、發展改革、國土、住房城鄉建設、城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食品藥品監管、質監、工商、物價、稅務等部門的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早餐市場健康發展。
(三)加強監督管理。
各市要將放心早餐工程建設納入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建立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實施企業準入退出機制,制定項目資金管理和績效考核辦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要指導企業創新消費品種和服務方式,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早餐服務水平,完善放心早餐長效運營機制。省商務廳要會同相關部門做好統籌協調,對各地實施情況進行指導督查,確保放心早餐工程取得實效。
(四)加強宣傳引導。
要加大對放心早餐工程的宣傳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放心早餐工程便民惠民的特點,提高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放心早餐工程的了解和認知度,增強企業辦好早餐、服務民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及時總結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社會廣泛關注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制。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