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通遼市人民政府關于禁止采集野生甘草和麻黃草的通知(通政字[2009]154號)

   2011-08-20 374
核心提示: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通遼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委辦局:  甘草、麻黃草是國家重點保護管理的草原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
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通遼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委辦局:
 
  甘草、麻黃草是國家重點保護管理的草原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和經濟價值,在保護草原生態環境,防止沙漠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市甘草和麻黃草面積約在350萬畝以上,重點分布在扎魯特旗、科左中旗等六個旗縣的30多個蘇木(鎮、場)。歷史上,我市甘草和麻黃草分布廣泛,貯量豐富。但近年來,受利益驅使,一些地方在草原上濫挖甘草和濫割麻黃草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采取掠奪式采割方法,違背了甘草和麻黃草的生物學特性,導致甘草和麻黃草面積和貯量銳減,物種處于瀕危境地。同時致使草原沙化、退化,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為切實保護好現有甘草和麻黃草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防沙治沙法》和《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購管理辦法》(2008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第163號令),現就禁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明確主管部門,切實強化領導。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草原野生植物保護和管理的法定主管部門,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的草原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負責草原野生植物的具體監督管理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維護生態安全的高度來認識濫挖甘草和麻黃草的嚴重危害,切實搞好宣傳,落實責任,強化領導,果斷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的行為,促進草原資源的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由于不負責任和措施不力,仍然出現濫挖甘草和麻黃草現象的地方,要追究政府主要領導責任。
 
  二、確定禁采期和禁采區,向社會公告。根據2008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第163號令第八條規定,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本行政區域內草原野生植物禁采期和禁采區,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告。市農牧業局根據全市甘草和麻黃草生物學性和資源消長情況,確定我市甘草和麻黃草的禁采期為3年,即自2009年7月1日起至2012年6月30日止。禁采區為全市范圍內的所有區域,并已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根據市政府的決定,確定本行政區域內3年內禁采甘草和麻黃草,并向社會公告。3年期滿后,根據生態和甘草、麻黃草資源恢復情況,重新確定禁采期和禁采區。
 
  鼓勵和支持人工種植甘草和麻黃草。各地要結合防沙、治沙和生態建設規劃,積極引導和扶持人工種植甘草和麻黃草,建立基地,逐步實現產業化生產。人工種植的甘草和麻黃草不受采集和收購許可限制。
 
  三、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在禁采期和禁采區公告發布后,組織公安、環保、農牧、交通、工商、林業等部門在近期內開展一次執法檢查,對繼續濫挖甘草和麻黃草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處理。市政府督查室、市農牧業局等有關部門要加強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OO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地區: 內蒙古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