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督局:
為進一步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重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現就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含機關食堂、職工餐廳、工地食堂,下同)是職工用餐的主要場所,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數量和就餐人數呈現明顯增長態勢,但部分企事業單位食堂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還存在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食品安全管理存在安全隱患。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職工飲食安全和身心健康,關系社會的和諧發展與穩定。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從服務“兩抓整推”和“6+2+3”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監管擺在突出位置,貫徹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認真落實相關責任,強化企事業單位主體責任。做到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嚴格規范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服務許可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服務許可管理,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規定的許可條件和程序,審查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對于申請開辦食堂的企事業單位,應當要求其提供符合規定的用房、科學合理的流程布局,配備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設施設備,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取得健康合格證明的從業人員。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律不發許可證。對未辦理許可證經營的,要嚴格依法進行處理。
三、切實加強企事業單位食堂日常監督管理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確保轄區企事業單位食堂100%登記建檔并納入監管范圍;符合條件的食堂100%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率達100%。要督促企事業單位食堂落實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和采購索證索票制度,不得采購和使用《食品安全法》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減少加工制作高風險食品;要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工制作食品,嚴防食品交叉污染;要加強對企事業單位食堂關鍵環節的控制和監管,加強廚房設施、設備的檢查;要針對企事業單位食堂加工制作的重點食品品種進行抽樣檢驗,及時了解食品安全狀況,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食堂。
四、督促企事業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
企事業單位是食堂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以單位(企業)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食堂要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建立相應的考核獎懲制度,確保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檔案,食堂從業人員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持證上崗。對于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企事業單位食堂要依據食品安全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防控食品安全事故能力和水平。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并及時報告,積極做好相關處置工作,防止事故危害的擴大。
五、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網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受理投訴舉報。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企事業單位食堂無證經營、采購和使用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違法案件,要依法加大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向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通報該單位食堂餐飲服務許可、監督檢查和巡查、違法違規行為查處以及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處理等情況,共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六、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1、開展量化分級管理和示范工程建設。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依據《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企事業單位食堂開展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積極指導企事業單位食堂創建食品安全信譽度A級、B級單位。同時,結合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組織轄區內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積極創建“食品安全示范食堂”,充分發揮示范食堂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2、建立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建設,監督指導企事業單位配備符合條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不得由加工供應環節的工作人員兼任。要定期對各企事業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讓企事業單位擁有自己的“駐店食品安全檢查員”,構建覆蓋每一家監管對象的自身管理組織網絡。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要督促職工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單位領導責任制、食品添加劑管理、索證索票、原料驗收、食品貯存、加工過程、留樣、餐飲具清洗消毒、健康管理、人員培訓等管理制度和要求,落實崗位責任制,并制訂自我檢查計劃,規定檢查時間、檢查項目及考核標準,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要嚴格依據《食品安全法》和《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監督指導企事業單位食堂配備滿足本單位食堂食品安全需要的消毒、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等設施設備,進一步規范食堂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認真組織開展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檢查情況總結于2011年6月15日前報酒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科。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對各縣(市、區)專項檢查進展情況適時進行督查。
附件:
企業職工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doc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為進一步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重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現就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含機關食堂、職工餐廳、工地食堂,下同)是職工用餐的主要場所,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數量和就餐人數呈現明顯增長態勢,但部分企事業單位食堂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還存在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食品安全管理存在安全隱患。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職工飲食安全和身心健康,關系社會的和諧發展與穩定。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從服務“兩抓整推”和“6+2+3”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監管擺在突出位置,貫徹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認真落實相關責任,強化企事業單位主體責任。做到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嚴格規范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服務許可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服務許可管理,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規定的許可條件和程序,審查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對于申請開辦食堂的企事業單位,應當要求其提供符合規定的用房、科學合理的流程布局,配備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設施設備,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取得健康合格證明的從業人員。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律不發許可證。對未辦理許可證經營的,要嚴格依法進行處理。
三、切實加強企事業單位食堂日常監督管理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確保轄區企事業單位食堂100%登記建檔并納入監管范圍;符合條件的食堂100%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率達100%。要督促企事業單位食堂落實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和采購索證索票制度,不得采購和使用《食品安全法》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減少加工制作高風險食品;要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工制作食品,嚴防食品交叉污染;要加強對企事業單位食堂關鍵環節的控制和監管,加強廚房設施、設備的檢查;要針對企事業單位食堂加工制作的重點食品品種進行抽樣檢驗,及時了解食品安全狀況,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食堂。
四、督促企事業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
企事業單位是食堂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以單位(企業)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食堂要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建立相應的考核獎懲制度,確保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檔案,食堂從業人員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持證上崗。對于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企事業單位食堂要依據食品安全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防控食品安全事故能力和水平。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并及時報告,積極做好相關處置工作,防止事故危害的擴大。
五、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網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受理投訴舉報。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企事業單位食堂無證經營、采購和使用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違法案件,要依法加大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向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通報該單位食堂餐飲服務許可、監督檢查和巡查、違法違規行為查處以及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處理等情況,共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六、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1、開展量化分級管理和示范工程建設。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依據《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企事業單位食堂開展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積極指導企事業單位食堂創建食品安全信譽度A級、B級單位。同時,結合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組織轄區內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積極創建“食品安全示范食堂”,充分發揮示范食堂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2、建立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建設,監督指導企事業單位配備符合條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不得由加工供應環節的工作人員兼任。要定期對各企事業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讓企事業單位擁有自己的“駐店食品安全檢查員”,構建覆蓋每一家監管對象的自身管理組織網絡。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要督促職工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單位領導責任制、食品添加劑管理、索證索票、原料驗收、食品貯存、加工過程、留樣、餐飲具清洗消毒、健康管理、人員培訓等管理制度和要求,落實崗位責任制,并制訂自我檢查計劃,規定檢查時間、檢查項目及考核標準,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要嚴格依據《食品安全法》和《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監督指導企事業單位食堂配備滿足本單位食堂食品安全需要的消毒、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等設施設備,進一步規范食堂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
各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認真組織開展企事業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檢查情況總結于2011年6月15日前報酒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科。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對各縣(市、區)專項檢查進展情況適時進行督查。
附件: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