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特色產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魯政辦發〔2009〕32號〕〔食品、葡萄酒、白酒、啤酒部分〕

   2010-06-26 837

  山東省葡萄酒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

  (2009—2011年)省經貿委 省輕工業協會 省葡萄與葡萄釀酒協會

  葡萄酒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飲料酒,在國際上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闊的市場,在國內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和接受,市場占有率多年來穩步提高,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隨著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國內葡萄酒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為積極應對挑戰,推動全省葡萄酒產業健康發展,特制定本意見。

  一、現狀與面臨的形勢

  (一)現狀。

  1.基本狀況。我省是全國葡萄酒工業的發祥地,葡萄酒工業化生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國內著名的釀酒葡萄產區和葡萄酒產地之一。2008年,全省釀酒葡萄栽培面積達到30萬畝,葡萄酒生產企業203家。葡萄酒年產量達到28.09萬噸,產量占全國葡萄酒總產量的40%。銷售產值104.57億元,占全國的57%。產量、銷售收入持續穩居全國之首。

  2.品種結構。主要品種有干紅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甜型葡萄酒、冰葡萄酒、白蘭地、起泡酒、果露酒,基本集中了國內所有種類和檔次的產品。在全省葡萄酒產品中,干型酒20.5萬噸,其中干紅葡萄酒占80%、干白葡萄酒占20%。近年來,產品向高檔化發展的趨勢明顯,產自張裕卡斯特酒莊、君頂酒莊和華東·百利酒莊等高端酒莊酒和冰葡萄酒占10%左右。

  3.技術裝備。全省葡萄酒行業技術進步明顯加快,特別是干型酒的生產工藝技術及生產裝備進步變化最大。通過引進消化國外先進釀酒工藝,合資建設葡萄酒廠,全面提高了葡萄酒的釀制水平,眾多企業已采用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氣囊壓榨、浸提、低溫旋轉發酵、人工酵母、急速冷凍等生產技術及裝備。煙臺張裕、青島華東、中糧長城(煙臺)等企業的高端產品與國外名酒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4.葡萄種植。膠東半島地區是我國著名的釀酒葡萄產區,氣候變化緩和且較為涼爽,土壤類型全面,光照充沛,雨量適中,熱量豐富,極有利于葡萄成熟過程中糖份、呈香等物質的積累,可生產優質釀酒葡萄,全省釀酒葡萄栽植區域大多集中于此,約占全省釀酒葡萄面積的90%以上。

  5.釀造及種植技術。我省具有雄厚的種植、生產葡萄和葡萄酒的技術力量,擁有大批的技術人才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其中,張裕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釀酒葡萄科學研究所是全國唯一的專門從事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的專業研究機構,研究設施及技術水平居全國領先水平。

  6.著名品牌。張裕品牌的葡萄酒是我國首批馳名商標之一。我省同時擁有中糧長城(煙臺)、威龍、白洋河3個國家馳名商標,張裕、長城、威龍3個中國名牌產品,分別占全國同類產品的50%和33%。張裕集團公司銷售收入進入全球前十位。

  (二)存在的問題。

  1.葡萄酒的差異化不夠突出。葡萄酒是一種個性化產品,但我省的葡萄酒尤其是中檔以下產品缺乏鮮明的地域特色,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

  2.原料葡萄基地建設不夠規范。除了大型的葡萄酒企業外,多數葡萄酒廠家缺乏固定的原料基地,葡萄品種、結構改良進度較慢,優良品種比率低,釀酒企業對原料質量不易實施有效的監控,制約了葡萄酒質量的提高。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大多數中小型葡萄酒企業的研發能力較弱,產品檔次不高,貼牌和委托加工現象較多。品牌培育經營方式落后,影響行業規模膨脹和價值提升。

  4.產品檔次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葡萄酒生產管理和技術法規尚不健全,產品質量檔次與國際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還需大幅度提高。

  (三)當前的形勢。我國葡萄酒行業主要以內銷為主,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葡萄酒企業的市場將會產生滯后影響。隨著國際葡萄酒消費市場的萎縮和匯率的變動,國外葡萄酒的性價比會愈加提高,大量國外葡萄酒將會以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我省大部分葡萄酒企業將會受到嚴重沖擊。

  1.進口葡萄酒已構成潛在威脅。2006-2008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由7.11萬千升提高到16.33萬千升,年均增幅達到30.7%,上漲趨勢明顯,并且出現進口瓶裝酒價格低于國內生產成本的現象。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和延續,進口葡萄酒傾銷隨時可能發生。

  2.消費者收入是影響葡萄酒消費的主要因素。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我國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增速的放緩,各類高端商務交流活動的減少,消費信心受挫,對葡萄酒行業的負面影響將逐步表現出來。

  3.中小企業資金問題依然嚴峻。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雖然國家放松了對貸款的控制,但銀行依然對中小企業的放貸十分謹慎,造成許多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缺乏。

  二、指導思想、目標和發展重點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優勢骨干企業為龍頭,以種植基地建設為依托,以技術創新為先導,重點發展高中檔葡萄酒,打造產區個性化葡萄酒,努力培育自有品牌,擴大規模、增加品種,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拉動農村葡萄種植產業化,促進工農業經濟和諧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11年,主要達到以下目標:

  1.全省形成葡萄酒80萬噸生產能力,產量達到40萬噸,高檔酒的比例達到30%。

  2.全省葡萄酒的銷售收入達到160億元,利稅28億元,其中利潤19億元。3.全省釀酒葡萄發展到30萬畝,大型生產企業都建立起穩定的原料基地。4.產業集群建設取得突破。在建設好蓬萊葡萄酒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加快培育建設平度葡萄酒產業集群。5.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各產區、各企業重點特色產品突出,葡萄酒品種齊全,品種和酒種區域化格局形成。6.進一步開拓市場領域。提高市場競爭力,葡萄酒產量占到全國市場的50%。

  (三)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的葡萄酒品種。重點發展高檔葡萄酒,優先發展干型酒、半干型葡萄酒、白蘭地、起泡酒。支持張裕集團的解百納干紅、白蘭地系列,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的干紅系列,青島華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的至尊系列、莎當妮、薏絲琳干白等高檔品種進一步提高質量,形成規模。

  2.重點發展的企業集團和產區。重點發展張裕、煙臺長城、青島華東、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4個企業集團,重點發展蓬萊葡萄酒產業集群,發揮其在國內市場上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優勢、技術優勢和地理優勢,使其成為龍頭企業、龍頭產區,形成規模化生產,4個企業集團和產區的葡萄酒產量占全省總量的65%左右,繼續保持在全國葡萄酒市場的主導地位。

  3.培育特色企業。在葡萄種植區域,重點發展幾家具有特色的小葡萄酒生產企業。中小型葡萄酒企業和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集團,在適宜種植葡萄的區域,建立葡萄種植基地或與國際知名品牌的葡萄酒公司合資,發展具有特色的高檔葡萄酒。培植君頂酒莊、海市、華魯、奧德曼、瑪麗、佳瑞等有條件的企業成為特色企業。

  4.發展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在全省適宜種植葡萄的區域,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有組織地種植釀酒葡萄。到2011年,全省釀酒葡萄基地發展到50萬畝左右。在膠東半島北海岸、南海岸和魯中山地丘陵區的煙臺、萊州、龍口、蓬萊、福山、招遠、萊陽、平度、日照等地,推廣發展優質釀酒葡萄品種。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技術改造步伐,促進產業升級。一是推進安全監管和省級標準能力建設。借鑒葡萄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制定全省葡萄酒在年份、產地、分級等方面的地方標準或申報考核制度。加強添加劑應用監管,強化原料和產品中農殘、藥殘、重金屬的監控和分析。二是加強葡萄品種的引進、選育和優選。選育具有本地特色的釀酒葡萄品種,大力推廣無病毒苗、脫毒苗木和嫁接苗木的生產應用等。實施品種選優復壯工作,盡快克服現有品種的退化。對引進和培育的品種,實施葡萄酒原產地命名制度。三是加快新產品開發。大力開發斷釀法高檔甜酒、瓶內發酵起泡葡萄酒、貴腐葡萄酒、產膜葡萄酒等在我國尚屬空白的品種,培育新的增長點。四是積極采用先進技術與信息化技術,提升葡萄酒行業裝備制造水平。

  (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結合。依托省釀酒葡萄科學研究所,通過產學研聯合,進行資源整合,設立行業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示范專項,開發解決行業急需的、影響發展瓶頸的關鍵共性技術。重點在蓬萊設立葡萄與葡萄釀酒試驗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釀酒工程中心,進而申報國家葡萄與葡萄釀酒工程中心。促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培育國家認定的技術中心和省級技術中心。

  (三)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增強競爭優勢。建立全省葡萄酒品牌的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品牌評價體系建設,加強品牌研究和培育。在保持已有張裕、長城、威龍中國名牌產品,華東、南山、海市山東名牌產品;張裕、長城、威龍、白洋河中國馳名商標,華東、南山、蓬珠、海市、大森、卓維濃、蓬萊華魯、瑞事臨、煙臺奧威山東省著名商標的基礎上,增創2個中國名牌、4個山東名牌、3個中國馳名商標、6個山東省著名商標。依托省葡萄酒協會每年一度的品牌研究報告,建立全省葡萄酒多語種服務網絡,使全省品牌葡萄酒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

  (四)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爭取出口有所突破相結合。一是確保重點葡萄酒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市場的基本需求。二是加快葡萄酒重點專業市場建設,加強全省葡萄酒協會團體推廣力度。三是實施多元化出口戰略。鞏固日本、香港、澳門、緬甸和荷蘭等傳統國際市場,努力開拓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股權參與、資產置換、資產并購、品牌收購、營銷網絡建設、建立研發中心等形式進行國際合作。

  (五)優化區域布局。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區域布局,鼓勵特色產區發展,支持特色產區的代表企業發展,促進各產區的代表企業盡快做大、做強。以地區資源和加工特色為依托,發揮產業積聚效應,建設完善區域性產業制造與配套體系。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對具備較高技術含量、具有品牌價值的企業實行兼并重組,減少技術開發周期和成本。

  (六)加大財稅政策的支持力度。一是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政策。加大政策宣傳、貫徹落實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充分用足用好財稅優惠政策,強化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把優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同時,各級財稅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研究制定財稅配套政策和稅收管理措施,促進行業調整振興。二是積極整合財政專項資金,大力支持企業技術進步,著力推動企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三是切實落實國家新稅法規定的增值稅轉型稅收政策。

  (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標準制定、貿易促進、行業準入、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扶持行業協會發展,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發揮職能作用,促進行業自律。建立葡萄酒信息統計體系,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保證企業、行業與政府信息全面準確通暢,決策科學及時,宣傳全省葡萄酒的品牌和文化。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