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牡丹江市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O一一年五月四日
牡丹江市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
為貫徹落實2011年4月21日“全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1〕2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 工作目標
堅決依法打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依法打擊非法生產銷售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依法嚴厲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使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發展。
二、 工作重點
(一)加強種養殖環節的整治。重點開展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整治活動,查處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化肥、漁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和抽查,防止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繼續做好奶站整頓工作,嚴厲打擊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
(二)加強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環節整治。嚴厲打擊無證生產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為、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劑備案制度,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對照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的可能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清單,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及重點食品實行重點監控、重點整治。
(三)強化流通和進出口環節整治。重點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經營者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等制度落實情況的集中整治,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強對出入境食品、食用農產品的監督檢查和檢驗檢疫,防止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食用農產品進出口。
(四)強化餐飲消費環節整治。重點加強火鍋、燒烤等餐飲業及學校、企業食堂等集體餐飲單位采購和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督,嚴厲查處使用不合格和非食品添加劑、不合理使用添加劑、不按規定要求索證索票等行為。
(五)圍繞我市特色產業進行監督整治。我市有生豬、肉牛、蔬菜、食用菌四大農業支柱產業,是蔬菜和山野菜、松籽類干果的重要產區和出口基地,是特產椴樹蜜之鄉,要加大對我市特色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整治力度,促進特色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六)對重點區域進行監督整治。對農村、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和集貿市場、小作坊、食品攤販等薄弱部位進行重點整治。
三、工作安排
專項整治工作歷時6個月,分3個階段。
(一)宣傳部署、自查自糾及森林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階段(2011年4月25日至2011年5月25日)。
1、主要任務
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調查掌握非法食品添加物、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對食用菌、山野菜等森林食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集中力量進行整治(具體通知同時制發)。
2.具體措施
(1)宣傳部署。市食品安全整頓工作領導小組于2011年4月25日召開全市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宣傳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依據各自實施方案召開本地區、本系統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宣傳部署專項整治工作,將本次專項整治的目的、范圍和要求深入傳達到各領域、各部門、各生產經營企業。
(2)自查自糾。食品生產經營等相關企業對本單位食品中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3)有獎舉報。各監管部門要公布食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或電子郵箱,發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行為,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追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給予獎勵。
(4)調查分析。各部門按照工作職責分工,在食品生產經營不同環節,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調查摸清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及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向衛生部門反饋相關信息。衛生部門負責收集、分析和匯總非法食品添加物和違法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以及被添加的食品類別,通報有關部門。對已有檢測方法的非法食品添加物,同時公布檢測方法和參考檢測限值。
(二)清理整頓階段(2011年5月26日至7月25日)。
1.主要任務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監督執法力度,提高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曝光率,查處一批違法犯罪單位和個人,充分發揮法律的警戒作用,做到查處一個、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有效遏制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2.具體措施
(1)突出重點。各部門組織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開展重點整治,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
(2)追蹤溯源。各部門根據發現的問題,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頭,依法嚴厲查處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鏈,嚴防流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
(3)規范秩序。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仍在違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品種,依法嚴厲查處以非食品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銷售的行為。
(三)規范鞏固階段(2011年7月26日至10月25日)。
1.主要任務
完善治本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管機制。建立和實施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2.具體措施
(1)建立機制。各部門建立針對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劑快速追查溯源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
(2)嚴格準入。進一步推進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嚴把食品添加劑企業條件審查關,嚴厲查處企業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大監督力度,規范經營行為。依法取締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銷售的黑窩點。嚴格食品添加劑運輸、倉儲的管理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渠道。
(3)申報備案。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添加劑使用申報備案制度。加強餐飲經營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管理,督促餐飲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采購食品添加劑索證索票制度。要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的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發現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理。
(4)嚴格進出口。加強進出口食品添加劑的檢驗和控制,嚴格落實進出口食品各項監督檢驗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水平。
(5)誠信自律。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組織有關食品行業協會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四、組織機構與責任分工
(一)組織機構。
市政府成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主 任:閆 巖 市政府副市長
副主任:張 敏 市衛生局局長
成 員:郭本正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林永平 市委市政府糾風辦副主任
紀智遠 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張君起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楊修成 市愛衛辦副主任
石 毅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李立剛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王德俊 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李 波 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鄭 連 市商務局副局長
張成彬 市公安局副局長
鄭 杰 市財政局副局長
徐 良 市糧食局副局長
高偉民 市酒類專賣局副局長
李慧章 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孟凡海 市科技局副局長
麻惠新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趙榮斌 牡丹江海關副關長
劉觀清 市供銷合作社副主任
專項整頓工作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辦公室主任:張敏(兼)。
(二)責任分工。
市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組織和協調開展專項整治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加大對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和食品添加劑監管工作的財力支持力度。科技等部門負責組織有關方面加強科技攻關,優先支持食品添加劑標準和非法添加物快檢篩查技術的研發。衛生部門負責專項整治的綜合協調、信息收集和發布、上報等工作。工業與信息委員會負責加強對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管理,引導生產企業規范生產。商務部門負責加強食品流通行業管理,督促規范經營;農業、畜牧、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分別負責加強對種植業和漁業、畜產品養殖業、生產加工、流通、餐飲環節的專項整治,嚴把各關口食用農產品和食品質量關;公安部門負責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專項整治工作,依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監察部門要及時查處失職、瀆職等行為;其他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專項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責任。要高度重視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把專項整治工作做為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要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切實加大人力、物力和經費投入力度。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和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二)全面清查,嚴排安全隱患。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行網格化監管,明確責任,分片包干,消除監管死角和空白。完善監督抽檢制度,強化不定期抽檢和隨機性抽檢,特別要針對生鮮乳收購、活畜販運、屠宰等重點環節和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檢力度,提高抽檢頻次,擴大抽檢范圍,及時發現和排除食品安全隱患。
(三)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要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密切協調配合,強化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要建立健全信息通報機制,發現違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要及時將信息通報給相關地區和部門,并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對失職、瀆職行為要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四)加強管理,推進誠信建設。工業和信息化、商務等部門要加強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行業管理,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在食品行業開展“講誠信、保質量、樹新風”活動,引導企業樹立安全發展、誠信經營的理念。2011年年底前,各監管部門按系統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行業組織要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切實負起行業自律責任,積極組織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報告監管部門。
(五)暢通信息,開展督查評估。
1.市政府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將組織有關人員對各地專項整治開展情況適時明查暗訪、督導檢查。2011年11月對各地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的考核評估。同時,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組成案件督辦組,對重點線索、重點單位和重點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現場督查,抓好大案要案的查辦工作。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制定的督查和考核評估方案做好督查和考核評估工作。
2.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于2011年5月3日前報送本地區、本系統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自4月25日起每日向全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專項整治工作動態和報表。報送的重點是本地區、本部門專項整治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措施、重要情況、重大案件查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格式見附件1、附件2)。對于影響范圍較廣、健康危害較大的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線索及調查處理情況,要采用信息專報方式及時向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重大事件要有跟蹤調查處理結論。
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收集、匯總和分析本地區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相關信息,發現超出衛生部等9部門已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的新的違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要盡快報送全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格式見附件3)。
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專項整治工作分3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分別于2011年5月25日、7月25日前,向全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報送本地區、本部門專項整治階段性工作總結;于10月30日前報送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的全面總結。
除保密材料外,相關信息報送均采取傳真和電子郵件形式。
聯系人:鄭鳴杰
聯系電話:0453-6171981
電子郵箱:mdjwsjspk@163.com
附件下載:1.牡丹江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動態(格式)
2.牡丹江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報表(格式)
3.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新發現違法添加物報表(格式)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牡丹江市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O一一年五月四日
牡丹江市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
為貫徹落實2011年4月21日“全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1〕2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 工作目標
堅決依法打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依法打擊非法生產銷售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依法嚴厲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使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發展。
二、 工作重點
(一)加強種養殖環節的整治。重點開展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整治活動,查處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化肥、漁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和抽查,防止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繼續做好奶站整頓工作,嚴厲打擊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
(二)加強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環節整治。嚴厲打擊無證生產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為、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劑備案制度,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對照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的可能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清單,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及重點食品實行重點監控、重點整治。
(三)強化流通和進出口環節整治。重點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經營者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等制度落實情況的集中整治,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強對出入境食品、食用農產品的監督檢查和檢驗檢疫,防止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食用農產品進出口。
(四)強化餐飲消費環節整治。重點加強火鍋、燒烤等餐飲業及學校、企業食堂等集體餐飲單位采購和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督,嚴厲查處使用不合格和非食品添加劑、不合理使用添加劑、不按規定要求索證索票等行為。
(五)圍繞我市特色產業進行監督整治。我市有生豬、肉牛、蔬菜、食用菌四大農業支柱產業,是蔬菜和山野菜、松籽類干果的重要產區和出口基地,是特產椴樹蜜之鄉,要加大對我市特色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整治力度,促進特色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六)對重點區域進行監督整治。對農村、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和集貿市場、小作坊、食品攤販等薄弱部位進行重點整治。
三、工作安排
專項整治工作歷時6個月,分3個階段。
(一)宣傳部署、自查自糾及森林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階段(2011年4月25日至2011年5月25日)。
1、主要任務
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調查掌握非法食品添加物、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對食用菌、山野菜等森林食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集中力量進行整治(具體通知同時制發)。
2.具體措施
(1)宣傳部署。市食品安全整頓工作領導小組于2011年4月25日召開全市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宣傳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依據各自實施方案召開本地區、本系統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宣傳部署專項整治工作,將本次專項整治的目的、范圍和要求深入傳達到各領域、各部門、各生產經營企業。
(2)自查自糾。食品生產經營等相關企業對本單位食品中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3)有獎舉報。各監管部門要公布食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或電子郵箱,發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行為,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追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給予獎勵。
(4)調查分析。各部門按照工作職責分工,在食品生產經營不同環節,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調查摸清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及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向衛生部門反饋相關信息。衛生部門負責收集、分析和匯總非法食品添加物和違法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以及被添加的食品類別,通報有關部門。對已有檢測方法的非法食品添加物,同時公布檢測方法和參考檢測限值。
(二)清理整頓階段(2011年5月26日至7月25日)。
1.主要任務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監督執法力度,提高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曝光率,查處一批違法犯罪單位和個人,充分發揮法律的警戒作用,做到查處一個、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有效遏制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2.具體措施
(1)突出重點。各部門組織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開展重點整治,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
(2)追蹤溯源。各部門根據發現的問題,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頭,依法嚴厲查處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鏈,嚴防流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
(3)規范秩序。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仍在違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品種,依法嚴厲查處以非食品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銷售的行為。
(三)規范鞏固階段(2011年7月26日至10月25日)。
1.主要任務
完善治本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管機制。建立和實施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2.具體措施
(1)建立機制。各部門建立針對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劑快速追查溯源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
(2)嚴格準入。進一步推進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嚴把食品添加劑企業條件審查關,嚴厲查處企業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大監督力度,規范經營行為。依法取締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銷售的黑窩點。嚴格食品添加劑運輸、倉儲的管理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渠道。
(3)申報備案。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添加劑使用申報備案制度。加強餐飲經營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管理,督促餐飲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采購食品添加劑索證索票制度。要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的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發現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理。
(4)嚴格進出口。加強進出口食品添加劑的檢驗和控制,嚴格落實進出口食品各項監督檢驗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水平。
(5)誠信自律。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組織有關食品行業協會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四、組織機構與責任分工
(一)組織機構。
市政府成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主 任:閆 巖 市政府副市長
副主任:張 敏 市衛生局局長
成 員:郭本正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林永平 市委市政府糾風辦副主任
紀智遠 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張君起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楊修成 市愛衛辦副主任
石 毅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李立剛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王德俊 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李 波 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鄭 連 市商務局副局長
張成彬 市公安局副局長
鄭 杰 市財政局副局長
徐 良 市糧食局副局長
高偉民 市酒類專賣局副局長
李慧章 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孟凡海 市科技局副局長
麻惠新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趙榮斌 牡丹江海關副關長
劉觀清 市供銷合作社副主任
專項整頓工作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辦公室主任:張敏(兼)。
(二)責任分工。
市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組織和協調開展專項整治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加大對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和食品添加劑監管工作的財力支持力度。科技等部門負責組織有關方面加強科技攻關,優先支持食品添加劑標準和非法添加物快檢篩查技術的研發。衛生部門負責專項整治的綜合協調、信息收集和發布、上報等工作。工業與信息委員會負責加強對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管理,引導生產企業規范生產。商務部門負責加強食品流通行業管理,督促規范經營;農業、畜牧、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分別負責加強對種植業和漁業、畜產品養殖業、生產加工、流通、餐飲環節的專項整治,嚴把各關口食用農產品和食品質量關;公安部門負責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專項整治工作,依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監察部門要及時查處失職、瀆職等行為;其他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專項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責任。要高度重視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把專項整治工作做為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要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切實加大人力、物力和經費投入力度。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和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二)全面清查,嚴排安全隱患。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行網格化監管,明確責任,分片包干,消除監管死角和空白。完善監督抽檢制度,強化不定期抽檢和隨機性抽檢,特別要針對生鮮乳收購、活畜販運、屠宰等重點環節和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檢力度,提高抽檢頻次,擴大抽檢范圍,及時發現和排除食品安全隱患。
(三)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要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密切協調配合,強化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要建立健全信息通報機制,發現違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要及時將信息通報給相關地區和部門,并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對失職、瀆職行為要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四)加強管理,推進誠信建設。工業和信息化、商務等部門要加強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行業管理,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在食品行業開展“講誠信、保質量、樹新風”活動,引導企業樹立安全發展、誠信經營的理念。2011年年底前,各監管部門按系統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行業組織要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切實負起行業自律責任,積極組織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報告監管部門。
(五)暢通信息,開展督查評估。
1.市政府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將組織有關人員對各地專項整治開展情況適時明查暗訪、督導檢查。2011年11月對各地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的考核評估。同時,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組成案件督辦組,對重點線索、重點單位和重點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現場督查,抓好大案要案的查辦工作。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制定的督查和考核評估方案做好督查和考核評估工作。
2.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于2011年5月3日前報送本地區、本系統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自4月25日起每日向全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專項整治工作動態和報表。報送的重點是本地區、本部門專項整治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措施、重要情況、重大案件查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格式見附件1、附件2)。對于影響范圍較廣、健康危害較大的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線索及調查處理情況,要采用信息專報方式及時向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重大事件要有跟蹤調查處理結論。
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收集、匯總和分析本地區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相關信息,發現超出衛生部等9部門已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的新的違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要盡快報送全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格式見附件3)。
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專項整治工作分3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分別于2011年5月25日、7月25日前,向全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報送本地區、本部門專項整治階段性工作總結;于10月30日前報送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的全面總結。
除保密材料外,相關信息報送均采取傳真和電子郵件形式。
聯系人:鄭鳴杰
聯系電話:0453-6171981
電子郵箱:mdjwsjspk@163.com

2.牡丹江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報表(格式)
3.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新發現違法添加物報表(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