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遼寧省畜牧獸醫局關于印發《遼寧省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遼牧發〔2011〕280號)

   2012-12-29 288
核心提示:  各市、綏中、昌圖縣畜牧獸醫(動物衛生監管)局:  為加快我省飼料工業發展,根據《農業部〈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

  各市、綏中、昌圖縣畜牧獸醫(動物衛生監管)局:

  為加快我省飼料工業發展,根據《農業部〈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遼寧省畜牧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局組織有關人員制定了《遼寧省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遼寧省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遼寧省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飼料工業是現代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上聯農業生產,下聯畜牧、水產養殖業,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學科的綜合產業,是農業經濟領域進入市場化最早、標準化管理最全、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基礎產業,直接關系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推進現代畜牧飼料業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省飼料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農業部〈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遼寧省畜牧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遼寧省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 “十一五”期間我省飼料工業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間,全省飼料工業抓住國民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國家強農惠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的戰略機遇,克服養殖業波動、國際金融危機、質量安全事件等不利因素沖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保質量安全、促行業發展”工作目標,全省飼料工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各項指標持續增長。對于促進糧食的生產加工、轉化和增值,加速發展畜禽和水產品生產,滿足城鄉需要,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良性循環和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  的作用。

  (一)飼料產量和產值穩步增長,飼料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省飼料工業不斷發展壯大,截止2010年末,全省共有各類飼料生產企業1326家,飼料年產能超過2000萬噸;飼料總產量1123萬噸、總產值290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1.74倍和1.93倍。其中,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分別為723萬噸、380萬噸和20萬噸,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119.6%、23.7%和86.9%,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比例已由2005年的31:29:1,調整到現在的36:17:1,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各級飼料管理部門以嚴厲打擊違禁添加物為重點,持續開展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著力強化監督檢測和日常監管,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安全狀況不斷改善。在監測范圍和監測指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全省飼料監督抽檢合格率均在95%以上,在全國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飼料產品中違禁添加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我省生產的飼料產品中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物質連續三年零檢出。

  (三)飼料行業整合、優勝劣汰形勢明顯加快。飼料企業充分發揮其在資金、技術、品牌優勢進一步加速改造擴張,一方面以新建、聯合或兼并等方式擴大分公司數量,加速企業區域性布  點,另一方面對現有企業進行改造升級。大型企業注資金、注管理、注技術于中小型企業,實現控股合作,擴大市場占有率已成主流。全省前30強飼料生產企業總產量占全省飼料總產量的50%以上。而年產1萬噸以下飼料生產企業同比下降幅度達10%以上。飼料企業集團不斷發展壯大,涌現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型飼料企業集團,帶動飼料工業的產業化升級和快速發展。

  (四)飼料生產企業聚集效應進一步突出。全省1326家飼料生產企業中,在沈陽的有260家,大連的有125家,鞍山的有148家,錦州的有138家,四個市企業總數占全省的50.6 %。全省產能在1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共235家,主要分布在沈陽(87家)、大連(21)家、鞍山(55家)、錦州(19家)和朝陽(8家),占全省產能10萬噸以上企業總數的81%。我省中型以上企業在擴建分廠時首選飼料企業集中的城市,且擴展速度明顯加快,全國三十強飼料企業中,有13家在遼投資建廠。

  (五)飼料產業化發展趨勢明顯。以飼料生產為基礎,向飼料產業上下游做產業延伸,以飼料加工-種畜禽供應-合同養殖-屠宰收購-生鮮及熟食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的鏈條循環式多元化發展的集團產業化已成為發展方向。新建飼料生產企業大多以養殖龍頭為主。

  (六)飼料工業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十一五”期間,  我省飼料企業在開展自身科技創新的同時,結合發展實際,引進或改良國內外新產品、新技術、加速企業技術更新,主打科技牌。一些中小企業在產品中嘗試運用創新技術,通過聘請顧問等多種形式,力求使產品配方符合營養需求,同時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完善生產工藝和流程,降低能耗并減少營養損失。同時更加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我省85家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飼料企業把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外學內訓等方式,建立人才梯隊,為企業科技創新積蓄力量。

  (七)飼料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十一五”期間,我省重點加強了飼料監管體系建設,省市飼料工作辦公室負責飼料行政管理,省本級和14個省轄市均組建了獨立的飼料質量安全檢測機構。2009年《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轉發省畜牧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通知》(遼政辦發〔2009〕24號)文件下發后,全省進一步加強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建設,目前市級獨立飼料監督執法機構6個,縣級獨立飼料監督執法機構43個,市縣兩級專職工作人員445人,全部納入本地政府財政預算,進一步明確了省級、市級、縣級的分工,建立了三級負責制,為飼料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十二五”期間,我省飼料工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隨著我省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和突破遼西北三大發展戰略實施,城鎮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畜產品需求仍呈剛性增長,飼料工業還有較大市場潛力;隨著我省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的實施,畜牧業生產方式的加快轉變,尤其是標準化規模養殖加速發展,飼料工業對畜牧業的支撐地位將更加突出,產業拓展的空間也更為廣闊。與此同時,未來五年飼料工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新的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保持全面均衡持續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隨著飼料企業利潤率的進一步降低,飼料行業整合加速,進入資本時代,優勝劣汰的發展形勢愈加明顯,對飼料工業發展的要求更高。

  (一)飼料產業整體素質仍然較低。目前,我省飼料行業總體上仍處于轉型提升階段,產業整體素質仍然較低,表現在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2010年,我省有飼料企業1326家,其中年產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9家,約占0.68%;5-10萬噸的企業有19家,約占1.43%;1-5萬噸的有192家,約占14.48%;1萬噸以下的企業有1106家,約占83.41%,我省中小型企業眾多,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無序競爭等問題突出,“十二五”我省飼料行業將面臨行業整合、市場淘汰的巨大挑戰。

  (二)飼料質量安全問題不容樂觀。飼料安全是動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礎,社會關注度和媒體聚焦度不斷加大。非法使用違禁添加物、制售假冒偽劣飼料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這些問題是監管薄弱、主體復雜、誠信缺失等各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三)飼料資源問題形勢嚴峻。隨著飼料原料市場和國際接軌,飼料行業將進入高成本時代,我省雖然地處糧食主產區,但是受國內外總體形勢的影響價位仍然居高不下。2010年,玉米均價達到每噸2192元,同比上漲13.44%;豆粕價格每噸3400元,同比上漲7.26%,受智利地震影響,進口魚粉價格更是“漲”聲一片。長遠來看,隨著養殖業和飼料工業持續發展,大宗飼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波動更加頻繁是必然趨勢。

  (四)科技支撐依然不足。總體來看,我省飼料科技領域引進技術多,自主創新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科研與技術推廣結合不緊密,成果轉化速度慢,水平不高。未來五年,隨著現代養殖業加快發展,飼料工業科技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面臨艱巨的任務。

  (五)政策環境有待優化。近年來,大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明顯,能源、運輸和勞動力等成本也大幅上升,飼料行業盈利水  平逐年下滑,不僅影響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發展,還會傳導至消費市場,導致畜產品價格上漲。此外,飼料工業還面臨抗風險能力薄弱,技術改造滯后,用地難等問題,嚴重制約行業轉型升級。

  三、“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保質量安全、促行業發展為主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畜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推進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的機遇,以實現飼料大省向飼料工業強省轉變為目標,以飼料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進一步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監督管理,著力構建企業管理規范、產品優質安全、資源高效利用的現代飼料工業體系,為保障畜產品的供應安全和消費安全提供物質基礎。

  (二)發展目標

  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飼料工業實現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飼料產量平穩增長,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飼料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飼料企業生產經營更加規范,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通過5年努力,初步實現由飼料工業大省到飼料工業強省的轉變,初步實現遼寧飼料工業現代化的目標。具體發展目標為:  飼料產量。飼料總產量達到1800萬噸。其中,配合飼料產量1500萬噸,濃縮飼料產量230萬噸,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70萬噸 。

  飼料轉化率(料/肉或料/蛋):

  集約化飼養:豬2.8:1,肉雞1.8:1,蛋雞2.1:1,肉牛2.2:1,魚1.5:1;

  農村專業戶飼養:豬3.2:1,肉雞2.0:1,蛋雞2.3:1,肉牛2.4:1,魚1.7:1;

  質量安全。到2015年,全省范圍內基本建立健全橫向飼料行政管理、檢驗檢測和監督執法三位一體的飼料監管體系,縱向省、市、縣、鄉、村五級飼料監管網絡,實現飼料監管工作屬地管理、監管職責明確、工作各有側重的飼料安全保障體系,飼料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企業發展。引導飼料企業重組與兼并,加快飼料企業規模化、集團化進程,減少企業數量,提高企業規模,全面提升飼料行業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行業競爭力和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資源利用。以科技為先導,加快新型飼料資源和新型飼料添加劑的研制與應用,加強飼料基礎科學的攻關研究,大力推進飼料工業科技進步;雜粕、糟渣、食品加工副產品等存量較大的非糧飼料資源優質化處理利用水平明顯提高;推廣飼料工業循環經  濟發展模式,實現配合飼料散裝運輸和儲存利用,降低包裝和銷售中間環節費用。

 
地區: 遼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