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市安全監管局印發《市安全監管局關于落實天津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津安監管職〔2017〕79號)

   2019-06-05 924
核心提示:各區安全監管局:  為切實做好十三五期間我市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按照國家安監總局《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
各區安全監管局: 
  為切實做好“十三五”期間我市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按照國家安監總局《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以及《天津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市安全監管局編制了《市安全監管局關于落實天津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7年12月15日
 
  (聯系人:趙健;聯系電話:28208971)
 
  (此件主動公開)
 
  市安全監管局關于落實天津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市“十三五”期間的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按照國家安監總局《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天津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現狀
 
  “十二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職業病防治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各級安全監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職業健康基礎建設和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強化監督執法,嚴肅查處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違法行為,企業的職業健康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社會關注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的氛圍初步形成。
 
  但是,我市職業病危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職業病危害涉及行業多、范圍廣,“十二五”期間新發職業病特別是新發塵肺病報告數仍呈上升趨勢,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面臨一系列挑戰。一是企業職業危害防控能力差,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企業對職業病防治缺乏足夠的認識,“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尚未落到實處,職業健康管理制度、職業健康培訓以及職業健康投入等方面與法律法規要求差距較大。新發現的職業病危害和原因不明的職業性健康損傷逐漸增加。二是職業病防治服務能力不足、救治體系尚不健全。全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技術服務能力不足,尚不能適應需求。職業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滯后,人才儲備不足,現有人才業務素質亟待提高,服務水平亟待提升。全市現有職業病診斷與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能力亟待提高。三是職業衛生監管力量薄弱。我市安全監管部門職業健康監管人員數量不能滿足現有工作需要。部分區職業健康工作與其他科室合署,街鎮一級沒有明確專人負責。加之我市職業健康監管人員普遍專業知識匱乏,執法監察裝備配置不足,嚴重制約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開展。四是職業病防治信息化建設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我市職業病防治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現有職業病防治信息平臺的技術參數存在不足。
 
  加強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和必然要求。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認識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和新要求,加強源頭控制,建立職業病危害分級分類管控和定期檢測等預防機制,大力推進依法治理,著力構建職業病危害治理體系。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精神,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安全發展理念,強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進一步完善職業病危害防治法規和標準體系,強化監管監察執法,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升職業病危害治理能力,有效遏制塵肺和化學中毒等職業病高發勢頭,切實保護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
 
  (二)基本原則
 
  1.明確職責,齊抓共管。堅持黨政同責、社會共治,建立完善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按照管行業、管業務、管生產經營必須管職業健康的原則,將職業病危害治理納入地方各級政府民生工程和安全生產工作考核體系。
 
  2.突出重點,源頭控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針對重點行業、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和重點人群,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淘汰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落后工藝、技術,改善工作場所條件,從源頭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
 
  3.嚴格執法,落實責任。規范執法程序,建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監察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實效。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完善企業職業健康管理責任制度,強化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做到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專項治理“五到位”。
 
  4.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加強職業健康法規標準、技術支撐、信息監測體系建設,實施職業健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戰略,全面提升政府職業健康監管和企業職業病危害治理能力。
 
  (三)規劃目標
 
  到2020年,建立健全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格局。企業職業病危害治理水平和政府職業健康監管能力明顯提升。市、區安全監管部門建立專業化和一體化的監管執法隊伍,健全完善職業病防治目標和責任考核體系。非煤礦山、化工、金屬冶煉、陶瓷、耐火材料、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防治主體責任得到全面落實,基本實現粉塵和化學毒物等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有效遏制。具體工作目標:
 
  ——重點行業企業職業健康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80%以上。
 
  ——重點行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95%以上。
 
  ——重點行業企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80%以上。
 
  ——重點行業企業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90%以上。
 
  ——重點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職業健康培訓率均達到95%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健全職業健康監管機制。按照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要求,推動各有關部門落實職業健康監管職責。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隊伍尤其是基層監管隊伍建設,進一步充實各區、鎮(街、鄉、園區)等基層職業健康監管力量,確保監管力量能夠與實際監管任務相適應。研究制定推進職業健康與安全生產一體化監管執法具體措施,在執法檢查、風險管控、標準化建設、宣傳教育培訓、技術服務、巡查考核等方面實現同類事項綜合執法,提高監管實效。探索建立基于職業病危害風險管理的分級分類監管模式,建立企業職業病危害風險類別和等級數據庫,對企業實施差異化、動態化監管。進一步完善職業病防治協調工作機制,加強與衛生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執法能力建設。按照國家安監總局職業健康監管監察執法基本裝備指導意見,為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配備必需的執法裝備、快速檢測儀器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提升職業健康監管執法的科學性。加強職業健康監管人員培訓與管理,定期開展職業健康監管人員業務培訓,提高職業健康監管執法隊伍的專業能力和執法水平。規范職業健康監管監察執法,強化公開、公正和公平執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監察。擴大監督檢查覆蓋范圍,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以及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職業病危害嚴重、改造后仍無法達標的用人單位,嚴格依法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依照法定程序責令停建、關閉。建立用人單位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并通報有關部門。
 
  (三)推進職業病防治信息化和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完善職業健康監管的信息報告與統計分析制度,依托我市現有安全生產信息平臺,推進職業健康監管信息化建設,實現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報告、監督執法、職業病危害事件查處以及大數據分析預警等信息共建共享。完善社會化專業技術服務網絡體系,按照區域覆蓋、合理配置的原則,合理配置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支持各類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一體化檢測、評價等技術服務。建立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公示制度和由第三方實施的信用評定制度,推動職業健康技術服務行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健全服務公開、質量和信譽評估、獎懲機制,推動職業健康技術服務誠信體系建設。
 
  (四)強化重點行業專項治理。開展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調查,掌握企業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以及地區、行業、崗位、接觸人群分布等基礎信息。深入開展非煤礦山、化工、金屬冶煉、陶瓷、耐火材料、水泥、汽車制造等重點行業專項治理。以粉碎、打磨、焊接、噴涂、刷膠、電鍍等作業環節和煤塵、石棉塵、矽塵、苯、正己烷、二氯乙烷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為重點,通過示范創建、經驗推廣等方式,引導推動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完善防護設施,有效遏制塵肺和化學中毒等職業病的發生。探索建立中小微企業幫扶機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幫助中小微企業改善作業環境,提高職業病危害防治水平。
 
  (五)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督促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建立防治管理責任制,健全崗位責任體系,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防護到位、應急救援到位。推動企業依法設立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通過經驗推廣、示范創建等方式,引導企業把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范疇,提高職業健康管理水平。督促企業落實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做好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建立并完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衛生培訓,提高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加強個體防護用品管理,嚴格執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防護措施公告制度,在產生嚴重危害的作業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說明。指導企業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護及檔案管理工作制度,進一步規范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積極主動配合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工作的開展。
 
  (六)加強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和培訓。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以及影視、報刊、網絡、微信等方式,大力開展職業健康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注職業健康的文化氛圍,提高全社會的職業病防治意識。督促用人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衛生培訓,提高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和勞動者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擴大教育培訓覆蓋面。加強職業健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高等院校加強職業衛生工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建立全市職業健康專家庫。
 
  四、重大工程
 
  (一)職業病危害基礎信息摸底調查。在全市開展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調查,建立職業病危害因素基礎信息數據庫,摸清工業企業存在的主要塵毒危害因素及其在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中的分布情況。掌握工業企業接觸塵毒危害因素的職業人群及其在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以及不同作業崗位(工種)等的分布情況,了解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職業健康檢查等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
 
  (二)職業安全健康監管執法培訓工程。按照推進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監察執法要求,著力解決職業安全健康監管人員職業健康知識缺乏、執法能力不足、不會執法等突出問題。按照分級組織實施的原則,對全市職業安全健康監管人員進行輪訓,切實做好職業安全健康監管人員執法資格培訓和職業健康專題業務培訓。
 
  (三)塵毒危害治理示范企業創建工程。以典型塵毒危害治理為主要內容開展示范企業創建工作,針對重點行業選擇一批粉塵和化學因素危害嚴重的企業進行塵毒危害治理示范創建,幫助企業在源頭防范、工程措施和管理方面達到相應標準。通過示范創建工作,在全市形成一批工藝先進、防護到位、管理規范的示范企業,為其他企業開展塵毒危害治理工作提供借鑒,推動塵毒危害治理水平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區安全監管部門要把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安委會和職業病防治聯席會議的作用,研究解決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合理統籌、協調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要推動各級政府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的責任,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 責任體系和“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工作機制。
 
  (二)嚴格執法,失信懲戒。各區安全監管部門要勇于擔當,敢于執法,樹立職業健康監管的法治權威。要依據執法檢查、群眾舉報等情況,建立企業職業病危害治理“黑名單”制度,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嚴重超標、拒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對勞動者職業健康造成重大損害的企業納入“黑名單”,定期向社會公布,并向有關部門通報。
 
  (三)多措并舉,保障投入。各區安全監管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所需經費,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職業病危害治理領域。用人單位要加大投入,保障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職業病危害治理、職業健康監護、職業健康培訓等費用。
 
  (四)加強考核,終期評估。各區安全監管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研究確定“十三五”期間本地區職業病危害治理任務,明確階段性目標和工作分工,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市安全監管局將把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各區年度安全生產績效考核,并適時組織開展規劃實施的督查和評價工作,2020年組織規劃實施的終期評估。


 
地區: 天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