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20-06-11 376
核心提示: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5月9日
 
  (發至縣人民政府)
 
  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
 
  省市場監管局 省農業農村廳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120號)精神,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擴大全省農業農村標準化生產和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基礎作用,現就推進我省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到2022年,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發揮標準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作用。建立青稞、牦牛、枸杞等特色、優勢農畜產品標準體系,初步構建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動植物疫病防控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制修訂相關標準90項以上;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覆蓋區域不斷擴大,建設國家農業農村標準化示范項目2至3個,省級農業農村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4至6個,創建認定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至3個,認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0個以上,新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有機農業示范基地5個,累計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900個以上;建成390萬畝高標準農田;化肥用量減少8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廢棄物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完善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和質量標識制度;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農業農村標準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業農村標準化區域(領域)服務與推廣平臺2至3個;加大農業農村標準化服務人才培養;農業標準互通兼容水平明顯提高。
 
  到2035年,農業農村標準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形成農業農村標準化服務人才培訓體系,實質性參與農業國際標準化活動能力顯著增強,農業農村標準水平明顯提高,標準實施和監督機制更加有效。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開展特色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圍繞特色產業、重點品種、全產業鏈條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完善青稞、牦牛、枸杞等特色農畜產品標準體系,結合產業特色,整合資源,優化標準制修訂項目,分析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技術標準需求,通過廢止一批、修訂一批、制定一批,進一步優化我省優勢特色產業標準,強化標準實施,支撐我省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
 
  (二)不斷強化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標準體系,制定動植物疫病防控、生態修復、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生態農業標準。加快落實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綠色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工程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增加綠色優質農畜產品供給,提升生產能力。推進農業農村標準化示范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等標準化試點示范。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土地整理為重點,提高建設質量。創新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建設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廣一批糧油和經濟作物生產全過程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實施對標達標提升行動,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鼓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整建制推行全程標準化生產。(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三)持續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牢牢把握“四個最嚴”工作要求,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和質量監管,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強化質量安全監測,建立全省統一的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檢計劃,改進監測方法,擴大監測范圍,提升抽檢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強化專項整治,開展農藥、“瘦肉精”、生鮮乳、獸用抗生素、生豬屠宰、水產品違禁藥物、農資打假、食品安全聯合整治等專項行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建立健全例行監測與檢打聯動制度,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強化質量安全制度監管,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動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和自我承諾,充分發揮合格證制度的作用,壓實主體責任。完善質量追溯推廣應用機制。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強化風險評估與預警,構建全產業鏈風險防控系統,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建立風險預警、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應急處置機制。(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四)穩步推動農產品品牌標準化工作。開展農產品品牌培育、評價與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健全優化一批提質導向的綠色標準,支持制定一批帶動產業升級的優質標準,增加標準有效供給,為品牌培育奠定基礎。穩步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推介。深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圍繞獨特品質保持,突出“一標一品一產業”,建立健全“省級統籌、縣級實施、部門督導”的實施機制,加強生產基地和原生態品種繁育基地建設。加強品牌建設和特色文化傳承,打造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脫貧攻堅的樣板。推動形成一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實現優質優價,提升“青字號”品牌的影響力和滲透力。(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五)扎實推進扶貧標準化工作。推進產業扶貧標準研究和制定,不斷完善符合貧困地區產業資源環境稟賦的高效綠色種養模式和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深入實施特色農產品營銷、科技扶貧服務、脫貧帶頭人培訓、新型主體培育、產業提升保障等行動,以優質、安全、綠色為導向,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全力推進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開發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六)探索開展農業農村文化建設標準化工作。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和農村科普標準化工作,深入挖掘農村特色文化及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精神,培育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標準化建設,發展鄉村文化新業態,推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作用。優化農村公共文化資源配置,繁榮農村生活,活躍農村文化市場,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農業農村廳)
 
  (七)著力夯實鄉村治理與農村民生領域標準化工作。加強鄉村治理,開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以農村環境監測與評價、村容村貌提升、農房建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廁所建設改造、鄉村文化旅游服務等為重點,制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標準。推動農村事務公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等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實施,促進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政廳)
 
  (八)積極創新標準化服務方式。激發公益性標準化研究機構生機與活力,依托部分綜合實力較強的農、林草、牧、漁業等研究機構,加快培育各類涉農標準化服務機構,積極營造有利農業農村標準化創新發展的環境,扶持培育農產品安全檢測與標準技術創新團隊,把效益顯著的農業標準研制項目列入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定范圍,促進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支持農業、林業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供標準化服務,鼓勵相關學會、協會、商會等社會團體提供標準化服務。支持標準化服務業市場化發展,建立農業農村標準化區域(領域)服務與推廣平臺,推動農業農村標準化有效實施。(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科學技術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民政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依托省標準化協調推進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推進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格局。各級政府要完善本地區部門分工協作、合力推進工作機制,將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研究制定推進本地區農業農村標準化建設意見,編制農業農村標準化建設中長期規劃,提出具體可行的工作實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實。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級財政要積極支持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按照財政事權劃分的原則,統籌利用財政資金,充分發揮其引導撬動作用,廣泛吸納各方資金,形成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結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創建等重大農業工程項目,出臺推動國家、省、市、縣級農業農村標準化示范區(試點)建設、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等項目獎補政策,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完善公共財政投入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等社會力量、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農村標準化建設。創新金融支農服務,探索完善新興信貸模式;不斷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結合實際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試點,支持農業信用擔保機構為農業標準化生產經營主體提供擔保服務,推動金融與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深度融合。
 
  (三)實施績效評估。各地區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范圍,依據農業農村標準化項目建設的主要指標,科學設定績效目標,層層推動目標任務的落實,加強對實施情況的督導檢查,做好績效評價工作,增強目標考核、項目實施進度監管力度,強化結果運用,確保農業農村標準化項目全面完成。
 
  (四)強化隊伍建設。建立實用人才培訓體系,有計劃、分層次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企業技術管理人員、農村實用人才進行農業農村標準化知識培訓,著力提高專業合作社農業農村標準化生產水平,提高農資生產、經營企業標準化管理意識,提升農業農村標準化人才隊伍的業務素養和專業技能。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開展多渠道的農業農村標準化咨詢服務。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把實施標準化列入技術推廣工作計劃,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農業農村標準化推廣活動,努力提高我省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水平。


 
地區: 青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