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局、市食品化妝品監督所:
現正值縣(區)級食藥監系統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之機,為強化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避免改革期間出現監管缺位和監管不到位,現就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確保化品監管責任
保健食品化妝品社會關注度高,由消費引發的投訴舉報不斷增加。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保化監管工作,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將保化生產經營監管工作統一納入到各單位的監管計劃中,落實專人,明確責任人,避免出現監管職責不清,監管空白和盲區。再次重申,保化品生產經營全部實行屬地管理。鑒于保健食品經營目前尚無法律法規明確的經營許可制度,市局經與市法制辦請示,暫實行產品備案登記制度,由市局統一對各城區實行。接局領導事權劃分的指導意見,5月1日起,全部實行屬地備案管理,即各城區與三縣一市分別對本轄區內經營企業辦理保健食品備案登記;四個開發區(高新區、經濟區、民營區和不銹鋼園區)保健食品經營備案登記由市局辦理。
二、加強生產企業監督檢查
各單位要對轄區內保化品生產企業(包括委托生產企業和持保健食品批準證書企業),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要求生產企業落實首負責任制,完善以首負責任制、安全人員管理責任、從業人員崗位職責為主要內容的主體責任制度,真正把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實處。對持證開展委托生產的企業要嚴格執行《山西省保健食品委托生產管理辦法》。監督檢查要加強源頭監督,嚴把原輔料進貨關口,特別是以冬蟲夏草等貴稀物品、魚油和明膠作為原輔料的產品;要注重過程控制,關注每一關鍵環節,把重點放到落實生產規范上。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全面實行原輔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出廠銷售等“全過程”記錄制度,形成上下游產品質量安全可查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體系,做到來源可查、質量可查、去向可查。
三、加強經營企業監督檢查
保健食品經營自去年始實行備案登記制度以來,對完善經營主體資質,建立健全產品追溯體系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年要重點解決經營企業落實索證索票和臺賬管理以及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為重點,督促經營企業落實法定責任和義務,必須做到進貨有臺賬、記錄有資料、質量可追溯。市局今年將化妝品經營單位的調研工作列為重點工作,各單位要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摸清各轄區內化妝品經營企業(尤其是化妝品批發市場,如尖草坪“南方日化城”,五一東街“美博城”和朝陽街“日化城”)數量和基本情況,健全監管工作檔案,并及時在“省局信息化平臺”錄入檢查情況。年終考核將以化妝品市場監督檢查情況為重要依據。
四、加強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妝品違法使用禁用和限用物質,是保化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繼續加大源頭管理,如建南汽車站周邊市場仍是重點檢查區域;二是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單體零售藥店仍有經營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三是加強對隱匿于寫字樓、居民區的會銷保健食品夸大宣傳非法經營行為進行巡查;四是對美發美容機構特殊用途化妝品使用情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五是擬定保化品抽檢方案,對市場產品進行抽檢,采取先篩后抽再送檢的方式;六是加強對虛假廣告采取監測,及時采取對發布者進行行政告誡,公開曝光等方式。
五、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要結合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要注重源頭管理,對原料把關不嚴的企業,一律予以停業整頓;對制假售假的黑窩點,堅決予以取締。要深入開展排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要徹底查明問題來源和銷售去向,并做好各項記錄。要嚴格依法行政,對涉及非法添加保健食品的生產經營企業,必須按照《刑法修正案(八)》“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移送公安機關查處,并做好案件交接記錄。務必做到案情未查清的不放過、問題產品未處理的不放過、責任人未受懲處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堅決杜絕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以罰代管等行為,重大案件、安全事故要及時上報轄區政府和市局。
六、加強信息報送和信息互通
各單位要加強監督檢查各項信息報送工作,每季度報送一次階段性總結,年終上報全年監管工作總結。要按照市局部署的其他監管工作要求,按時上報相關工作信息。要加強信息管理,積極穩妥處置輿情,科學準確發布信息。對監管中發現的隱患、潛在的風險、存在的困難、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重大情況、突發事件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市局,取得理解支持,協調推動解決,形成共治合力。對監管中新想法、好措施以及遇到的問題,可隨時和市局進行溝通交流。對確需市局支持或專門組織力量進行專項整治的,由各單位提出后,市局將指導協調各單位針對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出現的主要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打擊保化品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2014年4月14日
現正值縣(區)級食藥監系統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之機,為強化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避免改革期間出現監管缺位和監管不到位,現就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確保化品監管責任
保健食品化妝品社會關注度高,由消費引發的投訴舉報不斷增加。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保化監管工作,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將保化生產經營監管工作統一納入到各單位的監管計劃中,落實專人,明確責任人,避免出現監管職責不清,監管空白和盲區。再次重申,保化品生產經營全部實行屬地管理。鑒于保健食品經營目前尚無法律法規明確的經營許可制度,市局經與市法制辦請示,暫實行產品備案登記制度,由市局統一對各城區實行。接局領導事權劃分的指導意見,5月1日起,全部實行屬地備案管理,即各城區與三縣一市分別對本轄區內經營企業辦理保健食品備案登記;四個開發區(高新區、經濟區、民營區和不銹鋼園區)保健食品經營備案登記由市局辦理。
二、加強生產企業監督檢查
各單位要對轄區內保化品生產企業(包括委托生產企業和持保健食品批準證書企業),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要求生產企業落實首負責任制,完善以首負責任制、安全人員管理責任、從業人員崗位職責為主要內容的主體責任制度,真正把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實處。對持證開展委托生產的企業要嚴格執行《山西省保健食品委托生產管理辦法》。監督檢查要加強源頭監督,嚴把原輔料進貨關口,特別是以冬蟲夏草等貴稀物品、魚油和明膠作為原輔料的產品;要注重過程控制,關注每一關鍵環節,把重點放到落實生產規范上。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全面實行原輔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出廠銷售等“全過程”記錄制度,形成上下游產品質量安全可查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體系,做到來源可查、質量可查、去向可查。
三、加強經營企業監督檢查
保健食品經營自去年始實行備案登記制度以來,對完善經營主體資質,建立健全產品追溯體系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年要重點解決經營企業落實索證索票和臺賬管理以及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為重點,督促經營企業落實法定責任和義務,必須做到進貨有臺賬、記錄有資料、質量可追溯。市局今年將化妝品經營單位的調研工作列為重點工作,各單位要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摸清各轄區內化妝品經營企業(尤其是化妝品批發市場,如尖草坪“南方日化城”,五一東街“美博城”和朝陽街“日化城”)數量和基本情況,健全監管工作檔案,并及時在“省局信息化平臺”錄入檢查情況。年終考核將以化妝品市場監督檢查情況為重要依據。
四、加強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妝品違法使用禁用和限用物質,是保化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繼續加大源頭管理,如建南汽車站周邊市場仍是重點檢查區域;二是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單體零售藥店仍有經營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三是加強對隱匿于寫字樓、居民區的會銷保健食品夸大宣傳非法經營行為進行巡查;四是對美發美容機構特殊用途化妝品使用情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五是擬定保化品抽檢方案,對市場產品進行抽檢,采取先篩后抽再送檢的方式;六是加強對虛假廣告采取監測,及時采取對發布者進行行政告誡,公開曝光等方式。
五、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要結合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要注重源頭管理,對原料把關不嚴的企業,一律予以停業整頓;對制假售假的黑窩點,堅決予以取締。要深入開展排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要徹底查明問題來源和銷售去向,并做好各項記錄。要嚴格依法行政,對涉及非法添加保健食品的生產經營企業,必須按照《刑法修正案(八)》“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移送公安機關查處,并做好案件交接記錄。務必做到案情未查清的不放過、問題產品未處理的不放過、責任人未受懲處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堅決杜絕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以罰代管等行為,重大案件、安全事故要及時上報轄區政府和市局。
六、加強信息報送和信息互通
各單位要加強監督檢查各項信息報送工作,每季度報送一次階段性總結,年終上報全年監管工作總結。要按照市局部署的其他監管工作要求,按時上報相關工作信息。要加強信息管理,積極穩妥處置輿情,科學準確發布信息。對監管中發現的隱患、潛在的風險、存在的困難、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重大情況、突發事件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市局,取得理解支持,協調推動解決,形成共治合力。對監管中新想法、好措施以及遇到的問題,可隨時和市局進行溝通交流。對確需市局支持或專門組織力量進行專項整治的,由各單位提出后,市局將指導協調各單位針對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出現的主要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打擊保化品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2014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