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河北省農業廳關于開展全省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的緊急通知(冀農市發〔2009〕2號)

   2011-02-28 719
核心提示:按照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政府關于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的總體安排,為嚴厲打擊在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
按照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政府關于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的總體安排,為嚴厲打擊在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標
 
  杜絕在農產品生產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依法規范生鮮乳收購站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在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環節中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生鮮乳中三聚氰胺檢測合格率達到100%,重大假劣農資案件查處率100%,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
 
  二、主要任務
 
  (一)繼續開展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在前期奶站整頓和飼料整治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一是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切實轉變養殖方式,加強對奶牛養殖場養殖檔案的監督檢查,規范投入品使用和登記管理,加強對奶畜養殖環節的監督指導。二是在全省范圍內繼續開展生鮮乳收購站清理整頓工作,指導各地合理布局生鮮乳收購站,科學分配奶源,督促各地嚴格生鮮乳收購站市場準入,實行生鮮乳收購許可管理制度,促進生鮮乳收購站實現標準化管理,規范生鮮乳收購站經營行為。三是以生鮮乳運輸準運證明和交接單為重點,加強對生鮮乳運輸車輛的監督檢查。四是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生鮮乳三聚氰胺專項監測行動,嚴厲打擊在生鮮乳收購、運輸環節違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
 
  (二)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一是組織開展春季農資市場大檢查,對所有農資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清理整頓無證無照和標簽標識不規范等不合格市場主體。二是強化大要案查處,嚴格按照"五不放過"原則,加大農業投入品違法案件查處力度。三是廣泛開展宣傳培訓,采取多種形式,普及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知識,提高農民規范化種養殖技術水平。四是大力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
 
  (三)嚴厲打擊在食用農產品生產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一是針對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開展調查,發現一起,打擊一起。二是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生產和銷售源頭,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情況,依法進行查處。三是建立健全對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長效機制。
 
  三、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糾階段(即日起-2009年1月10日)。一是公開舉報投訴電話或電子信箱,發動群眾提供線索,并對舉報有功人員給予獎勵;二是根據群眾線索或采取明查暗訪的方式,摸清種植養殖環節和奶站非法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以及易被添加的農產品種類,及時向同級衛生部門反饋信息;三是有針對性地開展農產品質量抽檢,及時匯總歸類既往發生的各種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完善措施,加強監管。四是檢查河北省農業廳《河北省農業生產資料監督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實施細則》(冀農市發〔2006〕16號)落實情況。
 
  (二)清理整頓階段(2009年1月11日-3月10日)。根據第一階段掌握的情況,組織精干力量,開展突擊檢查,依法立案查處,及時追根溯源。一是檢查《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執行情況;二是開展全省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環節生鮮乳中三聚氰胺的監督監測,依法查處在生鮮乳中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的違法行為;三是曝光查處在生鮮乳中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違法犯罪單位和個人;四是開展春季農資市場大檢查,強化大要案查處;五是廣泛開展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農資宣傳培訓活動。
 
  (三)階段性總結階段(2009年3月11日-4月10日)。做好階段性工作總結,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建立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快速溯源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同時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誠信教育,完善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的投入品管理制度,嚴厲打擊在種養環節或飼料生產過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或禁用藥物的犯罪行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河北省農業廳組織開展全省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成立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分別由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廳畜牧業、水產業、種植業和高毒農藥整治組組長兼任。各級農業(畜牧水產)部門要在當地政府領導和牽頭部門指導下,明確專項整治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落實在本地區的具體整治任務。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細化分解,落實到單位、落實到環節、落實到個人。
 
  (二)密切聯系實際
 
  各級農業(畜牧水產)部門既要按照整治工作的整體部署開展工作,又要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產業特點、地域特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突出抓好重點時節、重點環節的監管工作。
 
  (三)強化協作配合
 
  各級農業(畜牧水產)部門要密切與相關部門的配合,形成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多部門整體聯動的優勢,形成合力,及時、果斷、有效地解決好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四)開展監督檢查
 
  各級農業(畜牧水產)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檢驗檢測體系,制定并組織實施監督抽查計劃,對重要產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加大監測頻次,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各級農業(畜牧水產)技術服務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各地要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及督導檢查和考核驗收方案。
 
  (五)做好宣傳引導
 
  要正面引導輿論,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堅決制止各種惡意炒作,及時、主動、準確發布相關信息,大力宣傳專項整治的成效。同時認真總結專項整治積累的經驗,使之制度化、規范化,為今后的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六)加強信息報送
 
  各市農業(畜牧水產)部門要及時對口報送信息和階段性工作總結。
 
  各市農業(畜牧水產)主管部門,務于2009年1月10日、3月10日、4月1日前分別將自查自糾、清理整頓階段總結、專項整治全面總結對口上報廳畜牧業組、種植業組、水產業組、高毒農藥組,廳各專業組匯總后,于2009年1月14日、3月14日和4月4日前報廳監管辦。
 
  各市畜牧主管部門務于2009年1月10日前、3月10日和4月10日前填寫全省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專項整治工作統計表(詳見附件1)報廳畜牧專業組;廳畜牧專業組匯總后,務于2009年1月14日前、3月14日和4月4日報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
 
  各市農業(畜牧水產)部門務于2009年4月3日前將一季度農資打假情況統計表(詳見附件2、3)對口報送廳農資打假工作領導小組各專業組;廳農資打假各專業組匯總后,務于2009年4月7日前將一季度農資打假情況統計表報廳農資打假領導小組辦公室。
 
  在整治過程中,遇有重大問題或突發事件應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牽頭部門和上級農業部門報告。
 
     附件下載.doc


 
地區: 河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