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2016年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執行。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3月4日
2016年食品生產環節工作要點
2016年,全省食品生產監管的總體思路是:按照省政府、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省局工作的部署,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以貫徹落實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為主線,以全面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為目標,著力構建嚴密高效的食品生產監管體系,大力推進監管方式創新,加強食品生產源頭治理,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服務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努力開創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新局面。
一、抓住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工作主線
1.加強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新標準的貫徹落實,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守法律道德底線,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督促監管人員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認真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培訓,努力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在思想理念、工作措施、工作作風和工作機制等方面的新轉變,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風險防控,深化治理整頓
?。ㄒ唬┘訌娭攸c產品綜合治理
2.全面開展綜合治理,突出抓好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糕點、面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劑、清真食品、保健食品等重點食品監管和綜合治理。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14881),引導重點食品企業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符合良好生產規范要求(GMP)。加強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引導企業強化產品研發、原輔料采購、生產關鍵環節控制、產品檢驗和貯存、銷售、運輸等全過程管理,推動企業質量自管自控,嚴格落實產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無害化處理等措施。
3.省局每半年確定兩類重點食品,各地根據區域特點和食品安全風險每半年確定一至兩類食品,作為重點監管和綜合治理對象,集中力量開展綜合整治,力爭兩年實現重點食品整治全覆蓋。 今年上半年省局將確定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為重點,下半年確定白酒、肉制品食品為重點食品進行綜合整治。
4.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重點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和總局關于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二維碼追溯、RFID電子標簽為技術手段,鼓勵企業自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通過日常巡查、電子巡查、網上巡查等,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ǘ┘訌娭攸c問題風險防控
5.繼續開展“一非兩超”、食品塑化劑等食品安全問題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積極防控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食品塑化劑的污染;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列出食品安全風險問題清單,有針對性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研判和防控。
6.根據風險信息收集情況,采取監督檢查、產品抽檢、風險監測等手段,排查食品生產企業使用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農獸藥及重金屬殘留超標、摻雜摻假及生產過程控制不規范等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深入開展治理,切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ㄈ┡挪楹椭卫碇攸c隱患問題
7.深入排查行業性、區域性隱患和“潛規則”問題,重點查清肉制品加工、食用植物油分裝等企業食品原料來源,突出整治使用來源不明或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及轉基因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標簽等問題;抓好問題企業的督促整改,對發生過質量安全問題的企業,納入督辦整改計劃,排出時間表,督促企業限期進行整改。
三、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水平
(一)加強監管隊伍建設
8.加強食品審查員和審查員教師隊伍建設,推進食品生產許可審查員分類及考核管理,提升食品生產許可現場核查工作水平;探索食品安全檢查員隊伍建設,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檢查員管理制度,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食品安全檢查員隊伍,為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提供人才保障;加強食品生產監管隊伍建設,研究制定《食品生產企業自查表》,加強監管人員的培訓,統一和細化現場檢查工作內容、要求和方法。
(二)實施風險分級分類監管
9.結合總局出臺的《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在全省組織實施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探索對食品生產企業實行量化動態監管,合理劃分風險等級,推動實現監管資源的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
?。ㄈ┤鎸嵭杏浄种票O管
10.按照《甘肅省食品生產經營者違法違規行為記分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積極研究探索實施《辦法》的方法、途徑和有效手段,結合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專項檢查、飛行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錄入食品生產經營者記分管理系統,實現計分管理痕跡化。
(四)研究探索食品安全審計
11.研究制定食品安全審計辦法,成立食品安全審計專家庫,對問題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逐項審計檢查,形成審計報告,計入安全信用檔案,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ㄎ澹┓e極推行“透明車間、陽光倉儲”工程
12.在全省食品中型以上生產企業積極推行“透明車間”和“陽光倉儲”工程。在生產車間采取透明隔斷、參觀通道或視頻監控,在原輔料、包材、成品等各類庫房采取視頻監控等手段,實施生產加工全過程各環節監控,監控資料按24小時留有記錄,完整保留,并由轄區監管部門定期不定期進行巡查,并將部分食品企業生產車間監控視頻接入互聯網,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嵤?ldquo;陽光審批”
13.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制定《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許可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食品生產許可受理、審查、審批工作程序和標準;全面實施食品生產許可網上受理審批;對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進一步合理調整,加強對下放許可受理、審查、審批全過程的監督指導。
(七)推進小作坊登記管理工作
14. 積極配合省人大和相關法制部門加快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的地方立法工作,通過排查摸底、宣傳培訓、業務指導、設立示范點等措施,加快城區、城鄉結合部及小作坊密集加工區等重點區域的登記備案工作;鼓勵、支持食品小作坊進入集中生產經營場所生產經營;鼓勵、扶持其產品在食品生產許可范圍內的食品小作坊完善設施設備、規范工藝布局、全面提升改造,經申請,達到許可條件的,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
四、嚴格依法行政,規范日常監管
?。ㄒ唬┘哟筮`法行為打擊力度
15.加大執法監管和打擊力度,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無證生產、超范圍生產、濫用標簽標識、違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企業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必須停產整頓;整改未達到要求的,必須吊銷生產許可證;對于違法企業和責任人,必須按規定從重處罰;對于涉嫌犯罪人員,必須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二)嚴格行政處罰
16.加大抽檢監測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理力度,行政處罰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執行,嚴重違法食品生產企業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涉嫌犯罪的堅決移交公安機關立案查處。通過懲罰性賠償制度、首負責任、食品安全召回等制度,把食品安全與企業的“身家性命”牢牢捆綁在一起,形成不敢、不能、不想以身試法的長效機制。
?。ㄈ娀贫冉ㄔO
17.推動全省食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和責任約談機制的落實,對監督抽檢問題嚴重,投拆舉報、風險隱患較多的企業實施經常性飛行檢查,按照一定抽查比例對基層監督檢查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的生產企業法人代表、質量負責人以及監管部門適時進行約談,幫助和監督企業排查隱患,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見,督促企業妥善處理問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五、寓服務于監管,創新監管理念
?。ㄒ唬┌l揮關鍵崗位人員的作用
18.充分發揮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受權人協會的作用,在食品生產企業中全面推進質量受權人制度建設,加強對企業質量受權人、質量安全負責人、關鍵崗位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將質量受權人納入統一考核登記管理,督促食品生產者自覺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建立保證質量安全的內控、溯源、召回等制度,把好產品質量安全關,嚴密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真正讓尚德守法成為食品從業人員內化于心、見諸于行的自覺行為。
?。ǘ┘哟蠹夹g幫扶力度
19.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技術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完善相關的質量管理制度,積極推行良好生產規范,引入風險管理措施,提升企業質量安全自控能力。今年,省局將重點指導燎原乳業、古象乳業進一步提高產品自控能力,扶持做大做強。
(三)扶持民族產業健康發展
20.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扶持藏區發展的工作要求,為扶持我省牦牛肉、牦牛乳產業發展,組織專家起草牦牛肉、牦牛乳標準。同時,根據地方食品安全特點和監管需要,組織制定并發布地方特色等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
21.積極引導清真食品生產者制定嚴格的標準,加大生產管理力度,努力打造清真食品產業自主品牌,強化企業市場競爭意識,注重產品在設計和包裝等細節上的研發管理等,研發企業精品,提高產品的知名度,逐漸擴大其在西北乃至全國的市場占有率,從而達到清真產業的大發展。
(四)做好保健食品承接工作
22.做好總局保健食品備案以及技術轉讓、再注冊、部分變更事項等行政權力下放省局的承接工作;建立全省保健食品專家庫,完善專家管理,為承接總局下放部分保健食品審批和備案提供智力支持。
?。ㄎ澹┘訌婇L效機制研究探索
23.著眼長遠發展,積極轉變觀念,大膽創新思路,勇于探索實踐,細化和改進工作,健全和完善食品生產加工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推動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發展。
六、努力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24. 加大信息公示力度,依法公開積分監管、飛行檢查、監督檢查、監督抽檢、食品安全審計、違法行為查處等信息,在省局網站及各類媒體及時曝光違法違規生產加工行為,增強監管工作的透明度,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倒逼監管部門靠實監管責任。
25.充分發揮省食品工業協會、食品安全質量受權人協會、清真食品協會作用,共同開展以企業自查、行業調查、部門監督檢查為主要形式的食品安全檢查行動,全面掌握重點食品行業的基本情況和食品安全問題,特別是潛規則的問題,共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26.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正面宣傳引導,努力提升宣傳工作的正能量。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平臺等方式,及時回應媒體和公眾關注的問題,增強監管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增進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理解和支持,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監管的意識,形成全民共治,齊抓共管的局面。
附件:2016年食品生產環節風險防控表
序號 | 風險點 | 主要風險 | 防范措施 |
1 | 進貨查驗和產品出廠檢驗 | 1.部分食品生產企業進貨查驗和原輔料檢驗制度未落實。索取的企業資質過期,檢驗報告不符合要求,進貨臺帳記錄不規范、不完整,原輔料未及時進行抽樣檢驗。例如:部分乳制品生產企業采購的生鮮乳及乳粉可能受到化學性、生物性、物理性及其他各類污染; 2.部分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未經檢驗出廠銷售,甚至偽造出廠檢驗報告的現象依然存在; | 1.嚴格落實原輔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和原輔料檢驗制度。強化采購運輸、貯藏保存管理; 2.嚴格落實批批檢驗制度,嚴格防控偽造檢驗報告或檢驗記錄,防止不合格甚至存在嚴重問題的食品流入市場;
|
2 | 食品生產過程控制 | 4.部分企業廠區及生產車間環境差,防蠅、防鼠、防蟲措施不到位,人流物流通道及洗手更衣間形同虛設,人流物流,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等情況時有發生; 5.個別企業生產者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意識淡薄,以次充好、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超許可范圍生產的現象依然存在。如:釀造食醋超許可范圍使用食用級冰醋酸生產配制食醋等; | 3.嚴格企業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加強工藝流程、人員管理,力求做到各功能區域、設施設備、凈化消毒等正常規范運行。 推行透明車間建設,強化電子追溯的應用; 4.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組織生產,嚴查投料不規范、產品配方不符合國家標準、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產生故意違法添加的行為; 5.在食品生產企業全面開展分級分類監管。 |
3 | 外設倉儲和配送車輛管理 | 6.倉儲、配送車輛管理不規范,企業外設倉儲,配送車輛登記監管落實不到位。
| 6.對企業外設倉儲及配送車輛進行登記管理,嚴格管控食品貯藏、運輸、保存環節,防止可能發生的物理、化學、微生物污染; |
4 | 食品生產 許可審查 | 7.許可工作下放后,部分食品生產許可審查、審核、審批人員責任未落實,現場審查存在走過場。降低準入標準、搞突擊許可的現象; 8.審查員業務培訓沒有系統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不夠; 9.部分食品生產企業不能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相關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 7.加強食品生產許可管理人員的責任落實,制定食品生產許可考核管理辦法; 8.進一步合理調整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權限,加強食品生產許可證后監管,加大監督抽查力度; 9.省、市兩級制定審查員培訓考核計劃,開展審查員業務培訓及考核。 |
5 | 食品抽檢以及后處理 | 10、不能嚴格落實“四統一”,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和不合格食品后處理兩張皮,沒有一個統一牽頭部門; 11、抽樣不規范,不能使用移動抽樣設備,抽樣信息填寫錯誤較多,不能把向性抽樣; 12、市局對縣級抽檢工作的督導不到位,不能有效跟蹤各項抽檢工作的落實; 13、市、縣兩級不能按時限要求登錄抽檢系統接受任務,不能及時填報后處理信息,上傳下達還不順暢; 14、不合格食品后處理不及時、不到位、只注重行政處罰,不注重問題原因查找和復查整改。處理過后仍然不合格現象比較突出。 | 10.落實“四統一”(統一制定計劃、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數據匯總分析、統一結果利用); 11.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先篩查問題食品,再有目標的進行抽檢,提高抽檢的靶向性; 13.加大對市州局抽檢工作的督導,每季度排名通報; 14.對不合格食品的后處理每批次跟蹤問效,對不能按要求處理到位的追究失職瀆職責任。 |
6 |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 | 15.部分食品小作坊生產條件、環境差,達不到法定條件,食品安全風險依然存在; 16.各別地區食品小作坊沒有完全納入監管范圍,未進行登記備案; 17.食品小作坊產品監督檢驗覆蓋率不高。 | 15.認真落實《甘肅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試行)》,全面實行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積極推進食品小作坊提升改造,實行生產許可、集中加工、統一監管; 16.嚴格防控食品小作坊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助劑)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 17.市、縣級監管部門制定小作坊專項抽檢計劃,加大食品小作坊產品的抽樣檢驗力度,努力提高小作坊產品抽檢覆蓋率。 |
7
| 保健食品和清真食品 | 18.保健食品廣告非法宣傳還未禁止; 19.個別企業未經委托加工備案違法生產保健食品; 20.清真食品安全存在監管責任不清淅; 21.部分清真食品存在清真不清的問題。 | 18.繼續深入開展保健食品打擊非法添加、非法生產、非法宣傳、非法經營的“打四非”專項整治行動; 19.加強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的管控; 20.嚴格監管保健食品網絡、會議、培訓銷售行為; 21.落實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清真食品監管責任,開展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清真食品監管培訓,制定清真食品監管指導意見; 22.嚴格管控清真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法人代表、質量管理人員、操作人員、采購保管人員,確定穆斯林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