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轉發《嬰幼兒喂養策略》的通知(青衛醫婦字〔2007〕99號)

   2011-12-31 707
核心提示:  一、目的與依據  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關心和重視兒童的營養問題。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提出了

  一、目的與依據

  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關心和重視兒童的營養問題。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提出了我國兒童發展的目標。其中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率,低出生體重發生率,嬰幼兒家長科學知識普及率,嬰兒母乳喂養率以及適時、合理添加輔食等都列入了目標中。制定《嬰幼兒營養策略》(以下簡稱《策略》),就是為進一步貫徹實施《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落實嬰幼兒營養改善措施,以實現預期目標。

  改善兒童營養狀況是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基礎。據統計,全球每年死亡的1000多萬5歲以下兒童中有50%左右直接或間接與營養不良有關。嬰幼兒時期的營養問題可能會導致兒童不可逆轉的生長和認知發育遲緩,以及近期和遠期的不良后果。近期表現為體格和智力發育遲緩、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遠期為影響兒童智力潛能的發揮、學習和工作能下降、生殖能力及患慢性病的危險增加。

  嬰幼兒喂養,尤其是母乳喂養,是兒童營養的重要基礎。加強和促進嬰幼兒時期的合理喂養是控制和減少營養不良的關鍵措施。有研究報道,有效的營養干預措施可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母乳喂養和合理的添加輔助食品,以及補充維生素A、鋅等微量營養素是預防兒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二、現狀與進展

  母乳是嬰兒必須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適合嬰兒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純母乳喂養的嬰兒發生腹瀉、呼吸道及皮膚感染的幾率少。母乳中還含有嬰兒大腦發育所必須的各種氨基酸。母親在哺乳過程中的聲音、擁抱和肌膚的接觸,能刺激嬰兒的大腦反射,促進嬰兒早期智力發展,有利于促進心理發育與外界適應能力的提高。對母親而言,母乳喂養有利于產后康復。

  為保護和促進母乳喂養,1981年第34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制定了《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并明確提出:母乳喂養是為嬰兒健康生長與發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種無與倫比的方法。作為一項全球公共衛生建議,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喂養,以實現嬰兒的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之后,為滿足其不斷發展的營養需要,嬰兒應獲得安全的營養和食品補充,同時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

  我國政府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做了大量的工作。從1990年開始,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起草了《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該辦法于1995年6月13日由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廣播電影電視部、新聞出版署、國內貿易部及中國輕工總會六部門聯合頒發,對母乳代用品生產者及銷售者不正當的推銷行為做出了嚴格的規定。自《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1995年10月1日實施以來,各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宣傳、市場監督、檢查等工作,有效控制了母乳代用品廠商及代理商采取各種手段進行違規銷售和宣傳活動的行為。九十年代以來,衛生部組織開展了創建“愛嬰醫院”活動,目前全國已有“愛嬰醫院”7000多所。自2001年起,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愛嬰醫院管理監督指南》,每年組織有關專家對愛嬰醫院進行抽查和暗訪,從總體上看,絕大多數愛嬰醫院符合母乳喂養十條標準。但也發現部分醫院不能完全做到“三早”(早接觸、早開奶、早吸吮),對產婦的母乳喂養指導不夠或不及時,有的產科發現奶粉奶瓶等現象。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發生與不科學的喂養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研究表明,我國兒童出生體重及6個月內體重的增長與發達國家兒童相比無明顯差異,而6個月后差距逐漸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長缺乏科學喂養知識,使許多嬰兒在6個月后不能及時和合理的添加輔助食品,影響嬰兒生長發育。特別是在農村,添加輔食的時間、輔食的營養成分等方面都難以做到及時、合理、安全和符合營養要求。

  三、策略與措施

 ?。ㄒ唬┍Wo、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愛嬰醫院的規范化管理,認真執行《愛嬰醫院管理指南》。醫療機構要繼續執行《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的十條標準》,并加強醫療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聯系,支持社區開展母乳喂養咨詢,并做好產后訪視和母乳喂養指導,提高6個月內嬰兒母乳喂養率。

  2、繼續貫徹實施《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禁止奶粉商在醫院的推銷活動。

  3、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公眾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教育,營造母乳喂養的社會和文化氛圍。

  4、加強愛嬰醫院規范化管理,通過開展監督、評審等措施,確保醫院能完成執行母乳喂養的各項措施。

  5、定期對婦幼保健人員進行母乳喂養咨詢、指導,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對公眾的指導技能。

 ?。ǘ┘皶r合理的添加輔助食品

  6、通過崗前和在職培訓,提高醫療保健人員(包括新生兒科、兒科、生殖健康、營養和社區保健服務等領域)嬰兒輔食添加、繼續母乳喂養、特殊嬰兒喂養等知識和技能。指導家長對6個月以上嬰兒合理添加輔助食品。

  7、加強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的監管,并研究開發適合于6-24個月嬰幼兒需要的輔助食品,特別是適合農村地區嬰幼兒生長發育的輔助食品。

  8、加強對公眾嬰幼兒喂養的宣傳教育,提供正確的喂養知識和方法,改變群眾不合理的喂養方式。

  9、合理利用當地的食物資源制作嬰兒輔助食品,采取綜合有效的方法預防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

  (三)監督與評估

  10、建立嬰幼兒喂養監督評估組,定期進行嬰幼兒喂養評估并及時進行分析反饋。



 
地區: 山東 青島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