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柳州螺螄粉及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桂政辦發〔2021〕75號)

   2021-08-04 1006
核心提示:《加快推進柳州螺螄粉及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加快推進柳州螺螄粉及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1年7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加快推進柳州螺螄粉及廣西

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柳州螺螄粉及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邁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實現一二三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發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全產業鏈,實施“六大工程”,布局建設產業集聚區,推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全產業鏈高質量融合發展。

(二)總體目標。到2025年,力爭實現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其中,預包裝特色米粉銷售收入超300億元,帶動配套及衍生產業銷售收入超300億元,實體門店銷售收入超400億元。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提升原材料供給能力。以增產量、優結構、提效能為抓手,在南寧、柳州、桂林、梧州、貴港、玉林及有條件的設區市,打造一批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原材料種植養殖示范基地,推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原材料本地化規模化生產。(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市場監管局、林業局、糧食和儲備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二)培育壯大特色米粉產業集群。強化行業指導與服務,有效避免盲目擴張、無序競爭及同質化發展,重點在南寧、柳州、桂林、玉林等設區市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特色米粉產業集群。(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市場監管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三)推動特色米粉強品牌拓市場。加強產業體系各環節標準研制,建立覆蓋特色米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規范種養、生產、經營和監管等行為。深入實施品牌推廣提升工程,重點打造提升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廣西好嘢”、“桂字號”品牌。加快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深化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全產業鏈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構建全產業鏈綠色生態系統,提高生產效率,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創新升級。(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大數據發展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五)強化市場監管。貫徹落實國家及自治區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強監管、優服務,引導廣西優勢特色米粉企業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與保護工作,依法保護“桂字號”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責任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商務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六)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的文化旅游屬性,不斷加大對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廣西優勢特色米粉文化的宣傳推廣力度,形成區內外聯動的宣傳格局,擦亮我區特色米粉文化名片,助推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三、實施六大工程

(一)實施原材料基地建設工程。

1.建立特色米粉主原材料生產基地。以南寧、柳州、桂林、欽州、來賓5個設區市為重點,建設高標準農田,大力培育和推廣米粉加工型高產優質水稻品種,推廣良種良法和全程機械化作業,降低生產成本。鼓勵和引導特色米粉加工企業建立優質水稻生產基地,發展訂單農業,推進產工銷一體化經營。(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水利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林業局、糧食和儲備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2.科學布局特色米粉輔料示范基地。大力推廣訂單農業,培育特色米粉輔料生產企業,打造一批“三品一標”特色米粉輔料示范基地,確保特色米粉輔料供應。重點以柳州市為中心,構建柳州螺螄粉稻螺綜合種養產業融合優勢帶,到2025年,力爭螺螄養殖(套養)面積超10萬畝。鼓勵有條件的設區市建設豆角、辣椒、竹筍、毛木耳等輔料種植示范基地。(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林業局、糧食和儲備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二)實施強龍頭聚集群工程。

1.培育一批廣西特色米粉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按照“總部+基地”模式,推動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建設原材料供應基地、分銷中心、研發中心,推動企業發展壯大,培育更多特色米粉加工企業上規入統。到2025年,力爭全區規模以上特色米粉(含配套原料)生產企業達80家,其中年產值超10億元特色米粉(含配套原料)生產企業10家以上、年產值超30億元特色米粉(含配套原料)生產企業4家以上。(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市場監管局、統計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2.布局建設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集研發、生產、檢測、展示、電商、物流、文旅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米粉產業園區,打造一批廣西特色米粉產業基地。自治區層面重點推進柳州螺螄粉產業園、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柳州螺螄粉小鎮、桂林米粉產業園、全州米粉產業園、興安米粉產業科技園、玉林牛腩粉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形成示范集聚效應。(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文化和旅游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3.推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勵龍頭企業搭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資源共享和協同水平,帶動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搭建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ERP)等信息系統,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建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鼓勵更多特色米粉企業上云上平臺,實現智能制造、用戶直連制造(C2M)等產業模式創新。(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發展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4.樹立“專精特新”標桿企業。培育一批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特色米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壯大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引領行業發展的“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技術工藝領先、預包裝速食食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列的單項冠軍,為行業發展樹立標桿示范企業。(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三)實施市場開拓工程。

1.加大線上線下推廣銷售力度。大力推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進展會、進商超、進平臺、進景區。以廣西“33消費節”、“雙十一”等活動為契機舉辦線上大促銷。引進各類服務機構和要素,構建特色米粉產業電商生態圈。不定期舉辦產業論壇、推介會等活動,加大推廣銷售力度。(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2.支持實體門店品牌化建設。支持特色米粉“中央廚房”和集中配送中心項目建設,形成集加工、包裝、倉儲、運輸、銷售為一體的運營體系。實施“百城千店”工程,在全國布局廣西優勢特色米粉旗艦店、連鎖店,支持企業到全國其他省(區、市)開設有等級、有規模、有示范效應的門店,提高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的發展水平和供給能力。推動開展稅政調研,引導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局,廣西稅務局、南寧海關,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四)實施科技強企發展工程。

1.培育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加大對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升級為高新技術企業,到2025年力爭實現10家規模以上特色米粉生產企業被認定為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2.推進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引導一批特色米粉龍頭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技術中心,以“揭榜掛帥”的方式遴選項目并予以支持。重點圍繞預包裝米粉加工技術與裝備、食品安全管理與控制等技術難題,開展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攻關,加快建立產業鏈標準化體系、質量追溯體系,推進特色米粉加工制造環節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3.加快大數據平臺建設。重點支持南寧、柳州、桂林、玉林市搭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特色米粉產業服務統一平臺和產品認證平臺,對特色米粉產業進行工業互聯網標識化、管理信息化、生產數字化升級改造。選取若干預包裝米粉生產線及原材料加工基地作為試點,利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實現“云制造”。(責任單位: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五)實施品牌化標準化建設工程。

1.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和檢驗檢測。加強預包裝特色米粉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做好日常監管和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加強對預包裝米粉的預處理、生產加工、包裝等各關鍵環節的管控,督促企業落實好食品出廠檢驗制度。建立完善預包裝特色米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重點建設柳州螺螄粉國家級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搭建全產業鏈質量安全大數據監測預警平臺。(責任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2.全面推進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支持南寧、柳州、桂林、玉林市加快制定當地特色米粉生產操作規范,推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相關標準參與廣西年度重要技術標準評選。建立并完善特色米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規范種養、生產和經營行為。加快推動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修訂工作,籌建柳州螺螄粉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創新商標品牌保護機制,指導企業規范使用自主商標。(責任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廳、商務廳、糧食和儲備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3.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組織開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運用保護,從嚴從快查處侵犯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等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行為。在特色米粉產業園區建設產業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提升服務企業水平。(責任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4.狠抓原材料質量監管。引導和支持特色米粉原材料生產企業開展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強竹筍、大米、毛木耳、螺螄等原材料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到2025年力爭全區特色米粉原材料“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50個,重點扶持20家原材料加工企業。(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局、林業局、糧食和儲備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六)實施文旅融合發展工程。

1.加強產業融合發展。深度發掘各地特色米粉歷史文化價值,引導特色米粉企業、園區及相關產業配套基地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產業園爭創國家A級景區及工業旅游示范區。持續推出特色米粉文化體驗游路線。開發伴手禮系列產品,滿足外地游客“食”、“購”、“游”需求,建設一批特色米粉博物館,開發相關文創產品,舉辦文創作品征集大賽。(責任單位: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各相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2.凝練文化內涵講好“桂字號”故事。持續推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桂字號”特色米粉制作技藝傳承人申報工作,全力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技藝的傳承保護工作。鼓勵制作特色米粉系列微電影、微視頻和宣傳片等,出版特色米粉專著、譯著、圖冊等。深入挖掘特色米粉文化,進一步完善文史資料,辦好米粉文化國際交流活動,擴大特色米粉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3.加強主題宣傳策劃。建立多元、長效、立體的特色米粉品牌宣傳推介體系,開展高鐵專列宣傳活動,強化與國內主流新聞媒體、新媒體平臺宣傳合作,鼓勵企業利用各種電商平臺、新媒體、自媒體進行推廣,強化對特色米粉形象的正向引導,維持特色米粉話題熱度,講好特色米粉背后的故事,宣傳好特色米粉和地方的歷史文化。(責任單位: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設立工作專班,結合自身職能全力支持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發展。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參照自治區做法,設立工作專班,切實做好推進特色米粉產業發展各項工作。工作專班成員單位要強化責任擔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加強協作配合,積極研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繼續推行預包裝特色米粉生產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額從月銷售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并按照稅額的50%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稅費,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責任單位:自治區財政廳,廣西稅務局等,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三)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安排自治區科技專項資金支持廣西特色米粉產業技術創新,支持相關單位申報自治區創新驅動和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引導和鼓勵科研院所和廣西特色米粉加工企業加入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對被認定為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的企業申報科技研發項目給予優先支持。(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四)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對列入自治區“千企技改”項目的廣西優勢特色米粉企業給予最高可達10%的設備投資補助,補助資金最高可達1000萬元。對自治區認定的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項目,自治區本級財政分別給予廣西優勢特色米粉企業一次性資金獎勵100萬元和50萬元。對年度購置10臺及以上工業機器人的企業,自治區本級財政按購置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補助資金最高可達500萬元。(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五)強化市場開拓。支持入園特色米粉及關聯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電商、展會和境外廣告宣傳,對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推介會等,按照展位和交通運輸總費用給予一定比例補助。通過開展“廣西有戲”、“廣西有禮”、“廣西有味”等活動,引導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助力企業開拓區外市場。(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六)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特色米粉生產企業“個轉企、小升規”,對新入庫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10萬元;對規模以上特色米粉生產企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50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30萬元、50萬元;對國家、自治區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最高可達100萬元、50 萬元的獎勵。對國家、自治區認定的單項冠軍企業,分別給予最高可達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七)加快打造特色米粉產業品牌。對獲得中國質量獎的企業或組織,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200萬元;對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中華老字號稱號的企業或組織,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的,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30萬元。(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八)支持產業集聚區建設。統籌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及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廣西特色米粉產業集聚區標準廠房和“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對企業按照質量高標準、用地集約化、功能現代化要求建設的高標準廠房及配套用房(多層)、研發樓項目,按最高可達800元/平方米安排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對一般性標準廠房按最高可達500元/平方米安排政府專項債券資金。(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北部灣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九)強化用地保障。各設區市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統籌保障特色米粉企業的合理用地需求。對企業用地可按照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投資超5億元的項目,可優先保障用地。有關部門要提前介入指導項目選址、節約集約用地。對列為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的用地指標由自治區專項用地指標予以保障,各市縣特色米粉加工園區用地指標由各設區市統籌予以保障。(責任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十)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逐步擴大對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等特色米粉產業的貸款規模,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充分運用“桂惠貸”政策給予2至3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優惠。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私募基金等方式予以支持。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特色米粉產業龍頭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融資。(責任單位: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十一)強化法治監管保障。指導各設區市抓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按照“四個最嚴”要求進一步健全特色米粉產業監管體系,及早發現安全風險,堅決把食品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抓好特色米粉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及保護工作,組織開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品牌專項整治行動,規范企業自主商標使用,從嚴從快查處侵權行為。(責任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十二)加強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利用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自治區有關部門下屬的高職院校等平臺,推進職業學校和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堅持職業教育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優化職業教育學科設置。大力發展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技工教育。統籌財政科技資金用于支持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等項目。(責任單位:自治區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地區: 廣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