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十四五”期間重慶市糧油產業穩定高質量發展,確保主要糧油產品穩產保供,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制定了《重慶市糧油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便于理解和貫徹執行《規劃》,現將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進入充滿挑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困難。迫切需要全方位穩定和提高糧食供給保障水平,加快塑造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糧食安全格局。
2019年以來,國家印發了《關于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9〕55號)、《全國稻谷等11種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和生產供給方案(征求意見稿)》,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重慶市貫徹落實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重點舉措》(渝委辦發〔2020〕23號),以及2020年全國第四季度“三農”重點工作視頻調度會、全國農辦主任座談會,對重慶市糧食穩定生產,特別是稻谷、玉米、大豆、油菜等主要糧食作物的供給和布局提出具體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規劃》。
二、制定過程
按照重慶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排,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啟動了規劃編制工作,并成立了糧油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協調小組。工作協調小組結合重慶實際,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同時,參考《重慶市特色糧油產業發展工作方案(2018-2022)》、《重慶市百億油菜產業鏈建設實施方案》(渝農辦發〔2020〕174號),圍繞調優品種結構,推進產業提質增效,在征求委各處室、市農科院、市農技總站、市種子站和各區縣農業農村部門意見,多次修改完善后通過專家論證,最終形成。
三、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發展基礎和環境、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優化產業布局、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
發展基礎和環境方面。《規劃》總結了“十三五”發展取得的七大成效,包括:糧食作物實現穩產豐產、油料作物不斷擴面增效、特色糧油加速推進、綠色生產持續推進、防災減災能力持續增強、科技支撐水平不斷提升、惠農政策落實及時到位。《規劃》分析了 “十四五”期間面臨的四個優勢和機遇、四個問題和挑戰。四個優勢和機遇包括:戰略指引更加明確、糧油市場預期較好、科技支撐持續發力、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四個問題和挑戰包括:指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因素持續累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防災減災能力低、產業現代化程度低。
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方面。《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糧油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指導思想是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為戰略導向,以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為發展目標,以綠色發展、提質增效,構建高質量糧油產業經濟體系為發展重點,以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為發展動力,推動糧油產業多種功能開發、一二三產業融合;基本原則為特色化、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高效化;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糧食生產能力保持穩定,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綠色優質高效糧油產業帶建設。
優化產業布局方面。一是根據國家要求,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提出了稻谷、玉米、小麥、大豆、植物油料等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和保障方案;二是根據重慶實際,圍繞提質增效,提出優質稻、甜糯玉米、青貯玉米、鮮食和加工型薯類以及蕎麥、優質釀酒高粱、高蛋白大豆等特色雜糧和高含油優質油菜等特色糧油的發展目標和布局。力爭糧油產品優質率由目前的43%提高到2025年的60%左右。
重點任務方面。提出了實施七大行動。一是糧油作物良種創新換代行動,包括突出新品種選育和加大優質品種推廣;二是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包括建設高標準農田、支持農田宜機化改造、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和積極盤活撂荒地;三是糧油生產新技術集成創新推廣行動,包括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輕簡化栽培技術研發推廣和全程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推廣;四是糧油生產經營主體培育提升行動,包括積極培育新型規模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五是糧油產業安全保障行動,包括強化防災減災和建立健全植保植檢體系;六是培育特色糧油品牌行動,包括鼓勵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品質品牌認定、強化農龍企業產品品牌和開展優質品牌推介;七是產業融合提升行動,包括扶優扶強糧油加工企業、拓展新功能發展新業態和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
保障措施方面。明確了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強化組織保障。貫徹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及時將糧食生產任務分解下達各區縣,按照穩面積、穩產量的目標,壓實工作責任,出臺有力舉措,強化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結果應用,將糧食“兩穩”納入鄉村振興考核范疇。二是強化政策支持。貫徹落實中央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用好產糧大縣、產油大縣獎勵資金,落實好各類補貼政策,繼續對種糧大戶實施補貼,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鼓勵扶持農業經營主體參加主要農作物自然災害保險和價格收益保險。三是強化指導服務。推動產學研聯合協作,加強糧油作物生產關鍵時節巡回技術指導,構建“專家-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輻射農戶”的服務體系,提高農戶科學種糧水平,加強糧價、供需等信息收集、分析和預警,引導有序生產。
相關文件: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糧油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