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的通知 (遼政發〔2022〕9號)

   2022-03-24 906
核心提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運行4年多來,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總體達到預期目標。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遼寧省人民政府

2022年3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

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運行4年多來,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總體達到預期目標。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小切口實施,深化系統集成改革,對標國際規則,提升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水平,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更大范圍釋放改革開放紅利,為推動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自貿試驗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加完善,對外開放引領作用更加突出。以高水平制度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東北地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

二、加強系統集成創新,深化市場化導向體制機制改革

(三)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探索“自主申報+形式審查+資格確認+社會公示”的登記管理模式。全面推進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范圍,加快電子印章在企業管理、社會化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基于監管對象信用狀況及風險程度的分級分類監管制度。進一步細化行政處罰裁量權,部分領域實施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證明。推行商事主體信用修復制度。

(四)進一步提升政府服務水平。深化“一事一網一窗一次”改革,擴大“最多跑一次”高頻事項。除特殊事項外,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到100%。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將港澳服務提供者在自貿試驗區投資設立旅行社的審批權限由省級旅游主管部門下放至自貿試驗區。開展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

(五)深入實施國資國企改革。全面建立國有企業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健全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加快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骨干員工持股改革。對國有企業實行差異化分類考核。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六)強化科技創新體系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對符合政策規定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支持。圍繞先進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等領域,建立產業需求牽引的項目形成機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七)塑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制定出臺公平競爭領域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為各類市場主體享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商事法律服務平臺,構建集律師、公證、鑒定、調解、仲裁等于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仲裁司法審查。支持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在自貿試驗區運營,為區內企業提供“事前預防、事中調解、事后解決”全鏈條商事法律服務。

三、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

(八)完善對標國際通行規則的投資管理制度。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5〕24號)。完善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和外商投資信息公示平臺,實行市場監管、商務、外匯年報的“多報合一”。

(九)實施更高水平貿易便利化措施。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便利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強化與港口、口岸作業場站、銀行、保險等部門合作對接。進一步夯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兩步申報、進出口許可證、外貿經營者備案、出口退稅、金融服務等功能落地工作。釋放新型貿易方式潛力,探索完善離岸貿易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度,率先發展石油、礦石等大宗商品離岸貿易。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部分藥品及醫療器械業務,支持自貿試驗區各片區設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開展進口貿易創新,推進大連金普新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推動進口領域監管制度、商業模式、配套服務等多方面創新。支持建立大宗農產品期貨保稅交割倉庫。

(十)加快有利于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開放創新。探索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外商獨資或中外合資金融機構。支持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或項目子公司。開展融資租賃資產交易和跨境資產轉讓業務。開展融資租賃公司外債便利化試點。在符合條件的自貿試驗區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開展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制定外資股權投資支持企業發展政策。爭取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試點,創新賬戶體系管理。爭取開展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按照國家相關工作部署,鼓勵跨境電商活動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探索通過人民幣資本項下輸出貿易項下回流方式。

(十一)建立促進航運開放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允許依法獲得授權的境外船舶檢驗機構對自貿試驗區國際登記船舶開展法定檢驗。探索建立大連東北亞海事綜合服務平臺。完善船舶登記、船舶管理、船員管理、船舶交易、船舶保險等服務功能。依托大連商品交易所,推進航運期貨等期貨品種研發上市,探索干散貨物流指數等衍生品交易。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期貨交易。完善期貨保稅交割監管政策。

(十二)探索建設大連自由貿易港。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監管制度。探索實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金融、外匯、投資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在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

四、以智能制造和數字產業為重點,提升產業創新發展整體競爭力

(十三)促進制造業智能化服務化轉型。支持企業研究參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探索與“星火·鏈網”骨干節點結合,并形成可信標識,推動在裝備制造、汽車產業、鋼鐵及深加工等領域的拓展應用。支持自貿試驗區內企業按照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開展“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

(十四)超前布局數字化新興產業。建立綠色能源產業園,鼓勵氫能貿易,推動氫能試點示范和終端應用。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服務業、跨境貿易、政府服務深度融合。加強互聯網數據國際合作,加大對專利、版權、企業商業秘密等權利及數據的保護力度,推動東北亞國際數字經濟交流合作。探索關于5G的大數據應用、重點行業5G智慧應用場景及產品。

(十五)促進高端高新產業全鏈條發展。搭建醫藥、醫療技術等共性技術研發服務平臺,支持關鍵核心領域實現突破。支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注冊新產品時,采信第三方檢驗機構報告。支持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打造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產業創新平臺。

(十六)提升服務貿易發展水平。試行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探索進一步放寬自然人移動、跨境交付、境外消費等限制。支持具有境外職業資格的金融、建筑、規劃、設計等領域符合條件的專業人才在自貿試驗區內提供服務。積極申建“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

(十七)醫療健康領域對標國際化建設先行先試。支持引進和培育高端醫療機構,搭建醫療科技創新孵化平臺,設立藥械藥妝產品跨境保稅中心。支持舉辦藥械展會、生命科學國際會議和論壇。支持中日知名生命科學高校合作辦學。支持開展先進醫學治療和尖端醫學研究。支持專業健康保險機構開發創新保險產品。支持藥械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

五、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十八)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綜合交通樞紐。推進開放通道建設,支持沈陽、大連國際機場利用第五航權,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承載該城市至第三國的客貨業務,積極向外國航空公司推薦并引導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航空公司執飛相關機場。爭取將由遼寧始發的中歐班列納入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推動“大連—營口”組合港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探索賦予多式聯運單證物權憑證功能。設立國際轉口集拼監管倉庫,建立便捷高效的國際轉口集拼監管模式。由遼寧省級水路運輸管理部門辦理在遼寧省注冊的國內水路運輸企業經營的沿海省際客船、危險品船《船舶營業運輸證》的配發、換發、補發、注銷等管理事項。積極爭取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經營審批權,推動相關服務業發展。

(十九)促進“一帶一路”跨境消費升級。積極吸引和支持中免集團等國內主要免稅品企業入駐自貿試驗區。建設東北亞藝術品國際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發展面向俄羅斯、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區域藝術品國際保稅展示交易,打造集國際通道服務、倉儲物流、展覽展示、拍賣洽購、版權服務、評估鑒定、金融保險、產業咨詢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新興業態。

(二十)提升“一帶一路”產業鏈價值鏈合作水平。深化與東北亞、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在高端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的合作研發,探索建立聯合實驗室,推進科技人才交流和成果轉化轉移。聚焦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和金融、工業設計、醫養健康、文化旅游、教育體育等現代服務業,持續吸引有實力的東北亞區域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投資合作。

(二十一)探索推動“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合作。探索建立第三方市場信息共享數據庫,依法為參與第三方市場合作的企業提供有關東道國國家概況、法律法規、風土人情、商業環境、市場需求等關鍵信息。妥善處理與第三方國家企業的利益分歧,就市場份額、利潤安排、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企業商業信息安全等可能存在分歧的領域建立機制化溝通平臺。

(二十二)推動與周邊地區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在市場準入、貿易投資便利化、知識產權合作、技術合作等領域加大壓力測試力度。推動與京津冀、山東、黑龍江成立環渤海自貿試驗區聯盟,在創新合作、基礎設施聯通、產業轉移承接、生態環境聯合保護治理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

六、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三)強化責任落實。把黨的建設貫穿于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的全過程。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積極研究提出系統性、深層次的改革事項并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探索建立“接訴即辦”機制,對涉及中央事權的改革創新事項要積極向國家相關部委爭取政策支持。

(二十四)強化要素保障。充分利用遼寧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有效帶動和引導社會投資,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效應。通過改進融資服務,完善信用評估體系,加大對先進產業及園區建設的支持。強化對外投資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完善外商投資促進體系。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優先保障自貿試驗區建設合理用地需求。

(二十五)強化風險防范。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標準建設智能化監管基礎設施,實現監管信息互聯互認共享。加強對大數據的整合、分析、防控,確保境外與自貿試驗區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安全高效流動,把發生風險概率降到最小。

(二十六)強化總結評估。強化第三方機構跟蹤研究和效果評估功能,定期總結評估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開放、人才流動、運輸管理、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制度經驗。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和載體宣傳自貿試驗區建設新進展、新舉措、新成效,引導和匯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



 
地區: 遼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