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機關處室(局、辦),廳屬各單位:
現將《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2022年5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農業農村廳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2年,農業農村廳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22〕8號)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自治區政府辦公廳《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寧政辦發〔2022〕29號)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快轉變政府政務公開職能,重點圍繞助力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提高政策公開質量、夯實公開工作基礎等方面,加大公開力度、增加公開深度、提升公開精度,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重點領域,深入推進政務公開
(一)集中公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嚴格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要求,結合年度重點工作,開展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明確決策事項名稱、承辦單位、法律依據等內容。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牽頭部門要根據決策事項的推進情況,以目錄歸集的方式,對各事項的決策草案、制訂背景、意見征集采納情況、會議審議情況、決策結果等信息進行集中展示,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當及時公開。嚴格執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規定,向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廣泛征求意見,通過廳門戶網站公布決策草案及相關起草說明。(廳法規處、辦公室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主動公開各類專項規劃內容。做好畜牧、漁業、農田建設、農業特色產業等各類“十四五”專項規劃公開,進一步規范規劃計劃公開專欄,做好歷史規劃計劃的歸集整理和主動公開工作,按照自治區政務公開要求主動公開,引導社會支持、監督規劃實施。(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持續強化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根據支農資金下達和實施進度,及時通過廳門戶網站等平臺,按規定公開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政策信息,及時公開我廳2021年部門決算和2022年度預算報表及相關說明。進一步擴大預決算公開范圍,持續提升預決算公開規范化水平,推進各事業單位預算、決算及相關報表公開,實現全廳各級預算單位全覆蓋。不斷提升采購公告、采購文件、中標或成交結果、采購合同、投訴處理結果等政府采購項目全鏈條信息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指導各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按規定公開資金、項目、惠民惠農政策信息。(廳規劃財務處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切實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堅持“誰執法、誰公示”原則,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及時公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監管,推動農藥、化肥質量監督抽查信息公開。及時公開隨機抽查開展情況、處理結果,依法公開行政處罰等執法案件信息。主動公開執法咨詢答復,為基層執法提供指導。(廳法規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入推進農業安全生產信息公開。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做好重大風險隱患排查信息公開工作,加大各類應急預案和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等相關信息公開力度,主動公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自然災害、農作物病蟲害、漁業、農機、設施農業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文件。通過常規檢查、暗查暗訪、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推進監管信息“五公開”,及時發布公開執法檢查、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等信息。(廳辦公室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及時做好涉農補貼信息公開。嚴格落實《自治區政務公開清單目錄》(寧政公開辦發〔2020〕37號),主動公開廳本級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項目、高素質農民培育、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等四大類涉農補貼領域信息,各有關單位可將信息報送廳信息中心統一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政策依據、申請指南,補貼對象、補貼范圍、補貼標準、申請程序、申請材料、咨詢電話、受理單位、辦理時限、聯系方式、補貼結果、舉報電話、地址等信息。(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聚焦重大活動加強信息公開。圍繞各類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大成果等內容,利用官方網站、公眾號等媒體進行公開,積極宣傳農業農村領域事業發展、活動開展、工作成效等信息,提升我區“三農”工作知名度和影響力。(廳辦公室、信息中心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進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進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對涉及公共利益、社會廣泛關注的建議提案,及時回應,公開答復全文,接受群眾監督。(廳辦公室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圍繞政策公開,持續提高服務水平
(九)推進政策精準解讀、高質量解讀。
1.落實信息發布主體責任,按照“誰起草、誰解讀”“應解讀、盡解讀”原則,凡面向企業和公眾的政策性文件均要解讀,切實做到政策解讀全覆蓋,特別是文件內容和實施過程中與公眾企業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關注點和疑惑點,要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說明,杜絕簡單摘抄文字、羅列文件小標題等形式化解讀。堅持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部署,解讀材料要突出核心概念,完整、全面、準確傳遞政策意圖。2022年,圖示圖解解讀比例要達到80%,解讀材料(圖解)應于文件公布后3個工作日內上網。(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行多元化解讀方式,合理選擇解讀形式,講明政策內涵,綜合運用專家訪談會、場景演示、卡通動漫、圖文圖解、短微視頻等可視、可讀、可感的多元化解讀形式,更加注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方面的實質性解讀,全面提升解讀質量;使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案例、數據,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信得過、用得上。(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3.強化政策實施后解讀,針對政策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政策文件起草單位要積極開展跟蹤解讀、多輪解讀,對咨詢、意見、建議較為集中的內容,以視頻、圖解、文字等形式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常態開展政策咨詢和政民互動,因地制宜開展“政策公開講”等活動。(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優化重大政策咨詢服務。聚焦重點領域,進一步提高政策咨詢服務水平,依托政務服務窗口、門戶網站留言板、廳長信箱、業務專線等平臺,加大政策咨詢服務力度,為企業、群眾提供“一號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詢服務。完善網上建議留言辦理規范,積極解答政策文件執行單位和社會公眾的咨詢,精準傳達政策意圖。完善信訪接待等相關制度,及時回應和關注群眾反應的熱點難點問題,處理好群眾訴求,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擴大政策解讀傳播范圍。積極聯系主要新聞媒體、重點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推廣轉發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讀材料,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社會公眾和企業組織關注度高、專業性強、辦事需求量大的政策文件,組織“政策進農村”“政策進園區”等定向推送,實現“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業”。強化政策集中公開成果運用,方便社會公眾全面了解政策細節,監督全廳有效實施行政管理。(廳辦公室、信息中心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高公開質效,完善政務公開機制
(十二)規范執行公開制度。堅持“涉密信息不公開、敏感信息不上網、隱私信息要遮掩”原則,增強保密意識,從源頭上抓好保密審查和涉密審核,防止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堅決杜絕涉密信息和個人隱私信息上網公開,防范數據匯聚引發泄密風險和開源信息泄密失密。準確把握不同類型公開要求,統籌考量公開目的、公開效果、后續影響等因素,科學界定公開方式。對行業政策、行業數據、行業信息等重要內容,嚴格進行公開前審查,全面提高信息公開的規范化水平。(廳辦公室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規范做好政務信息管理。用好行政法規集中統一公開成果,對照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的國家正式版本,及時更新完善本廳門戶網站原有行政法規文本。對廳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進行梳理,年底前把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在政策專欄集中公開,新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要及時公開,已修訂或實效的文件標注有效性,方便公眾查詢使用。(廳法規處、信息中心負責)
(十四)完善政務公開平臺建設。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要求,持續健全政務新媒體監管機制,加強網站和新媒體內容管理,提高監管效能,確保信息發布內容準確、導向正確。充分發揮廳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持續優化完善網站檢索功能,安排專人定期對廳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和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專項檢查;落實專人專責,健全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等法定主動公開專欄的日常檢查、維護和更新機制,杜絕錯鏈、斷鏈和內容混雜現象。持續推動網站集約化建設和遷移,在2022年底前門戶網站互聯網協議第6版支持率達到100%,保障門戶網站系統穩定支持。(廳信息中心負責)
(十五)扎實開展村務試點創新。指導永寧縣、平羅縣、青銅峽市、紅寺堡區、原州區等縣(區)啟動村務公開試點工作,按照《自治區政務公開清單目錄》確定的標準要素、格式內容和公開事項,督促試點縣做好目錄編制、平臺建設、信息發布,積極開展黨務、政務、村務、財務信息公開,并配合做好組織驗收。(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持續推進政務信息開放。全面落實《全區“政府開放日”工作方案》(寧政公開辦發〔2021〕28號),在全區政府開放月,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教育培訓、農藥安全、農機補貼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集中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層次豐富的政府開放系列活動,拓寬政務信息開放渠道,擴大活動展示面。活動期間設置答疑、座談或問卷調查等環節,安排業務骨干現場解答、聽取意見建議,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要研究吸納并專項反饋。(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切實抓好宣傳推廣。加大政務公開信息報送力度,及時總結、歸納、提煉,及時向廳辦公室報送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并在“政務公開看寧夏”專欄積極投稿,全面宣傳政務公開的新舉措、新成效,推進政府開放活動。(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壓實主體責任。推進落實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政務輿情回應主體責任,在重大政策發布的同時做好解讀工作,并加強政務輿情風險研判和實時監測,密切關注涉及動物疫情防控、農業面源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工工資拖欠等方面的政務輿情,前瞻性抓好引導,確保及時回應、有效應對,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和發展氛圍。(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強化督促落實。梳理政務公開年度重點任務,形成工作臺賬,實時跟進督查,逐項督促落實。開展上一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回頭看,針對有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限要求的工作任務,逐項核查落實情況;未完成的要依法督促整改。對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不履行公開義務或公開不應當公開事項造成嚴重影響的,依紀依法嚴肅追究責任。(廳辦公室牽頭,廳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