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水稻標準化生產的實施意見(長府辦發〔2010〕49 號)

   2011-04-20 721
核心提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直屬機構:  水稻是我市第二大糧食作物,在糧食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年來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直屬機構:

  水稻是我市第二大糧食作物,在糧食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年來,由于受落后生產習慣的影響,存在育苗方式落后、機械化水平低、本田基礎設施薄弱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水稻生產的發展。為盡快改變這種局面,經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推進水稻標準化生產為手段,以提高產量,提升品質,增加效益為目標,以推進全程機械化為重點,采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推進方式,全面提升水稻生產水平。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工作模式和技術路線,選擇適用的水稻品種,育苗方式,管理方法,生產機械。要充分尊重客觀規律,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推進。

  (二)堅持重點突破。突出關鍵生產環節,以破解制約水稻生產發展瓶頸問題為重點,全面提高水稻生產水平;在區域發展上,把工作重心、相關項目擺放、資金投入等重點放在水稻規模較大的鄉(鎮)村、水稻生產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上,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帶動面上整體推進。

  (三)堅持多元投資。建立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投入為主體、地方和社會投入為補充的投資體系,廣辟投資渠道,整合各類資金,為實施水稻標準化生產提供資金保障。

  (四)堅持機制創新。加強水稻生產組織形式和應用技術的創新,大力提高水稻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構建服務社會化、經營集約化、生產科技化的現代經營體制。

  三、目標任務

  2010年,各水稻生產鄉(鎮)按50%育苗面積完成秋備床土、秋做床和稻草覆蓋育苗床;30%育苗大棚實現標準化。

  2011年,各水稻生產鄉(鎮),按80%育苗面積完成秋備床土、秋做床和稻草覆蓋育苗床;60%育苗大棚實現標準化;30%水稻面積實現機械插秧,50%水稻面積實現機械收獲。

  到2012年末,全市水稻集中產區鄉(鎮)基本普及秋備床土、秋做床和稻草覆蓋育苗床;90%以上的水稻育苗棚實現庭園化、集中化、多用化、標準化(鋼骨架、棚高2米以上、棚寬7米以上);70%以上秧田采用缽盤育苗方式,其余秧田全部采用拋(擺)秧缽盤育苗方式;70%以上的稻田實現機械插秧、機械收獲。

  四、保障措施

  (一)實施水稻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

  在總結現有成功經驗和借鑒發達地區做法的基礎上,實施適于我市水稻生產的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明確技術路線。水稻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要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實用技術與創新技術相結合,農藝技術與農機技術相配套,生產設施與生產發展相適應。通過實施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把水稻育苗與苗期管理、插秧與本田管理、灌溉渠系建設、機械收獲、秋季整地等關鍵環節采取的技術措施、工作措施進行量化,統一標準,便于農民掌握和遵循。要組織農業推廣、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涉農企業聯合攻關,及時解決水稻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早育苗、早插秧和水田機械應用等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加快我市水稻標準化生產進程。

  (二)推廣普及先進農藝農機技術

  1.開展科技培訓。不斷加強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業農機推廣、植保、土肥、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科研推廣部門的作用,全面開展以水稻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為核心內容的技術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技術資料、廣播電視講座、現場指導、科技示范戶和專業戶帶動、高產創建示范田展示等多種有效形式,把集成配套的標準化栽培技術傳授給農民,在生產中廣泛應用。

  2.推廣重點技術。在繼續抓好現有良種良法應用的同時,重點搞好秋備床土秋做床、苗床稻草覆蓋增溫、機械播種、標準化大棚育苗、新型缽盤和缽體毯式育苗、水肥科學管理、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免耕打漿、機械插秧、機械收割等關鍵技術的集成應用,提高水稻生產的現代化水平。

  3.提高機械化水平。要抓住國家實行購置農機具補貼政策契機,引導農民積極購置水稻生產機械,大幅度增加我市農業機械保有量和使用量,在機械播種育苗、機械插秧、機械收割等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

  (三)落實扶持政策

  1.增加財政投入。各級政府要逐步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扶持機插機收、秋備床土、秋做床、標準化育苗大棚建設、水田整治等項目。

  2.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扶持政策。認真落實水稻良種補貼、育苗棚室補貼、購機補貼等相關政策,利用政策優勢,有效解決投資需求與地方財力薄弱的矛盾。

  3.整合各類農業資金。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整合糧油高產創建、農發、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等各類涉農資金,扶持水稻標準化生產項目建設。要通過政府引導、政策吸引等途徑,鼓勵民間團體、企事業單位和農民投資,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

  (四)加強組織領導

  推進水稻標準化生產,是建設現代農業、促進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大措施。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要站在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明確責任,狠抓落實。一是狠抓薄弱環節。圍繞影響水稻生產發展的難點問題,認真研究對策辦法,盡快突破育苗設施落后、機械化水平低等瓶頸制約。每個水稻生產鄉鎮都要抓出標準化生產的樣板。二是落實責任。把推進水稻標準化生產作為未來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一件大事,逐級逐部門落實責任,確保工作有人負責、措施有人落實、技術有人推廣。三是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各級農業、農機、水利,電力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在水稻農藝技術方案實施、農機具配套、灌溉用水,生產用電等方面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全市水稻生產健康發展。

  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地區: 吉林 吉林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