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管理已成為跨國貿易中的關鍵議題。不同國家根據自身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法規體系,對食品接觸材料的定義、分類以及管理物質的種類進行了細致的規定。本文旨在為生產、進出口企業及監管機構提供一個全面的視角,食品伙伴網將帶大家了解各國食品接觸材料的相關規定和管理機制。
一、全球主流國家食品接觸材料管理概覽
下表綜合比較了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歐盟在食品接觸材料管理方面的異同:
管理情況 | 中國 | 日本 | 韓國 | 歐盟 | 美國 |
依據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等食品安全標準,對各類材質和原料物質進行管理 | 器具及容器、包裝的規格標準中規定了各類材質的標準、規格,設定原料物質目錄進行管理 | 依據器具及容器包裝的規格標準,按材質設定標準規格進行管理 | 規定了合成樹脂的原料目錄(Union List)及陶瓷、玻璃制品等規格 | 通過“間接食品添加劑”規定了可能遷移到食品中的物質,規定了各類材質及原料物質目錄 | |
PLS+材質 | PLS+材質 | 材質 | PLS+材質 | PLS+材質 | |
法規依據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9685, GB 4086.1) | 食品衛生法(第18條)(食品、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 | 食品衛生(第9條) (器具及容器包裝的規格標準) | (EC) No 1935/2004 (EC) No 10/2011 |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21CFR |
二、各國食品接觸材料監管解析
繼上一期對中國食品接觸材料監管體系的概覽之后,本期食品伙伴網將為大家介紹日本與韓國在食品接觸材料管理方面的相關規定。
第2篇 日韓
1.日本
日本食品接觸材料管理由厚生勞動省(MHLW)負責。為了減輕厚生勞動省的負擔,日本調整組織機構職能。2024年4月1日起,厚生勞動省的一部分食品衛生職責包括食安規格標準制定、添加劑及轉基因審批等移交給消費者廳。《食品衛生法》第3條規定了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食品用器具及容器、包裝的要求,日本通過設定各類材質的標準規格和原料物質目錄,確保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性。接觸材料相關規定如下表所示:
序號 | 主要內容 | 規定 |
1 | 食品衛生法,《食品、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 | 器具及容器、包裝的標準及規格 |
2 | 合成樹脂、玻璃制品、陶瓷、橡膠制品、金屬罐規格標準 | 各類材質的規格標準 |
3 | 衛生協會(JHOSPA, JHP, JHAVDC)自主標準 | 衛生協會的自主標準 |
4 | 原料物質目錄管理制度(Positive List) | 合成樹脂的原料物質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