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琪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的提案》收悉。感謝您對我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推動“預制菜不使用防腐劑”新規落地等建議,我們高度贊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的決策部署,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我們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強監管重服務、完善標準體系、嚴格食品生產許可管理,協同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貴州省預制菜產業基本情況
截至目前,貴州省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且在有效期內的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309家,其中貴陽貴安38家,遵義91家,六盤水25家,安順33家,畢節8家,銅仁22家,黔東南22家,黔南60家,黔西南10家。僅占全省獲證食品企業數的4%。主要食品類別為肉制品、罐頭、蔬菜制品、水產制品等地方特色食品。
二、強監管重服務,壓實主體責任
(一)2025年,印發《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開展嚴厲打擊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按規定生產、銷售、使用食品添加劑,不采購或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管力度,通過“兩超一非”專項整治行動,使全省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兩超一非”現象得到遏制,全省食品安全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
(二)加強預制菜企業食品安全監管。加大重點環節監督檢查力度,開展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對預制菜原輔料供應商的監管,原輔料查驗環節著重查驗原輔料中是否使用防腐劑,避免原輔料帶入的風險;建立原輔料追溯體系,確保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三)依據《商務部等七部門辦公廳關于印發<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省商務廳以貴陽市獲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為契機,強化商超、平臺銷售端準入管理,要求大型商超、電商平臺在選品環節增設“禁止含防腐劑預制菜進入”的準入條款,并納入日常監管體系。指導各地在便民生活圈建設中,明確要求社區商業中心及預制菜售賣店不得銷售含防腐劑的預制菜產品,同步推動商超、平臺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對違規上架企業實施退出機制。
(四)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指導企業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控能力,指導企業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對照《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精準識別風險、科學研判風險,開展全員全過程全鏈條風險管控。
三、完善預制菜標準體系
目前,國家層面正在統籌制定嚴謹、統一的覆蓋預制菜生產加工、冷藏冷凍和冷鏈物流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以及預制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制菜》列入2024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有序推進標準研制工作;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立項制定《預制菜術語與分類》國家標準,對預制菜相關術語定義和類別進行規范。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制定了《方便菜肴》等6項預制菜相關行業標準。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修訂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實施,更好地適應了法律法規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保護消費者健康的宗旨,更加符合我國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和監管的實際情況。
大力支持預制菜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省預制菜產業協會、貴州旅游協會等社會團體相繼制定發布了《生態黔菜 菌湯稻花魚》《生態黔菜 貴州辣子雞》《生態黔菜 貴州剔骨鴨》《生態黔菜小吃 貴州牛肉粉》等62項預制菜相關團體標準。
四、嚴格食品生產許可管理,嚴把預制菜生產許可關口
按照《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2020年國家市監總局令第24號)》,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按照食品類別提出申請。32種食品類別中目前沒有單獨的預制菜食品類別,涉及相關食品的許可要根據《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中產品的主要材料、生產制作工藝等要求劃分食品類別。《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2020年國家市監總局令第24號)》第八條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制定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和細則。2023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并發布了《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3版)》,2024年和2025年總局陸續組織修訂水產制品、速凍食品等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
下一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加強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食品原料、工藝等因素,對預制菜實施分類許可,嚴格許可審查和現場核查,嚴把預制菜生產許可管控,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按照預制菜原輔料、加工工藝、產品范圍、貯藏運輸、食用方式等要求從事預制菜生產經營活動,嚴禁添加防腐劑,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6月19日
(主動公開)
(聯系人:文雯;聯系電話:868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