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物作為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在國民營養健康中占據關鍵地位。隨著慢性病防控與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全谷物產業被賦予了更高的使命。近年來,國家通過政策引導與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全谷物產業規范化發展。《國家全谷物行動計劃(2024—2035年)》(以下簡稱《計劃》)明確提出強化標準引領作用,加快全谷物術語、分類及檢驗檢測等標準的制修訂,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食品伙伴網基于現行標準及政策導向進行梳理,以期為行業提供參考。
一、全谷物的定義與營養價值:從科學定義到健康效益1.1 定義與分類谷物和全谷物的定義和類別在下列標準中進行了描述。
《糧油名詞術語 糧食、油料及其加工產品》(GB/T 22515-2008):2.1.1 谷物 cereal 禾本科草本植物的種子,如稻谷、小麥、玉米、高粱、大麥、青稞等;以及蓼科草本植物的種子蕎麥。
《全谷物分類與標示要求》(LS/T 1105-2024)和已經發布的國家標準《全谷物食品命名與標示要求》(征求意見稿)中對于全谷物的定義描述一致:“谷物或假谷物去除外殼等不可食用部分后保留具有完整穎果結構的籽粒;或再經碾磨、破碎、壓片,經過或不經過發芽、發酵等方式加工,且胚乳、胚和種皮等解剖學組分的相對比例仍與完整穎果基本一致的谷物或假谷物。”這一定義明確了全谷物加工的邊界——即使經過碾磨或破碎,只要解剖學組分比例未發生顯著變化,仍可視為全谷物。反之,未保留完整結構的粗糧或雜糧,即使屬于粗糧范疇,也不屬于全谷物。
1.2 營養價值的科學依據
全谷物的營養優勢在于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成人肥胖食養指南》中提及“全谷物是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增加全谷物攝入有助于維持正常體重,延緩體重增長,還可降低全因死亡、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等的風險。全谷類和雜豆可以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對控制肥胖具有重要作用。全谷物一般為低能量食物,鼓勵主食以全谷物為主,至少占谷物的一半,適當增加粗糧并減少精白米面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議成人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
二、國家政策與標準體系: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2.1 政策導向的協同推進
國家對全谷物產業的支持體現在多維度政策協同中。《糧食節約行動方案(2021年)》明確提出“發展全谷物產業,啟動國家全谷物行動計劃”,將全谷物作為糧食節約與營養健康的重要抓手。《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進一步細化目標,提出“推行全谷物加工,發展口感適宜、易消化的主食產品”,旨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全谷物食品的消費接受度。
《計劃》則從全產業鏈角度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包括強化標準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宣傳引導等。其中,標準體系建設被置于核心地位,計劃明確提出“加快全谷物術語、分類、標示及檢驗檢測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加強全谷物原料、全谷物主食品及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標準的制修訂。鼓勵行業社團組織或企業制定原創性、高質量的全谷物團體標準或企業標準。積極參與全谷物國際標準制定,深化標準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全谷物標準宣傳解讀,推動標準實施應用。”為產業規范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2 標準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現行全谷物相關標準涵蓋食品安全、加工衛生及產品分類等多個維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規定了沖調谷物制品的原料、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標,確保產品安全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谷物加工衛生規范》(GB 13122-2016)則對谷物加工過程中的衛生要求作出詳細規定,涵蓋原料驗收、加工、包裝、儲存及運輸等環節。
全谷物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現有基礎上也在不斷完善中,諸如2025年4月1日實施的《全谷物分類與標示要求》(LS/T 1105-2024)界定了全谷物與全谷物制品的術語和定義、全谷物制品分類,規定了全谷物原料的一般要求和標簽標識要求。適用于全谷物與全谷物制品的生產、加工、流通、貿易和管理。
三、全谷物食品消費指南:從選購到儲存的科學實踐3.1 配料表的識別技巧
預包裝全谷物食品的配料表是判斷其真實性的關鍵依據。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各種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因此,全谷物排序靠前的產品更符合全谷物描述。
3.2 營養標簽的解讀要點
由于全谷物的膳食纖維含量高的特點,全谷物產品與同類非全谷物產品相比,膳食纖維含量相對較高。全谷物食品的膳食纖維聲稱需要滿足GB 28050的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的2025版和2011版對于膳食纖維的聲稱的要求比對如下:
備注:紅色表示新增,藍色表示刪除,綠色表示修訂。
3.3 貯存條件的科學管理
全谷物因結構完整,含有一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脂肪氧化酶等活性酶類,保存不當易發生氧化變質,所以開封后應盡快食用,短期內不能食用完畢,建議封口并低溫冷藏。如果臨時儲藏,應置于陰涼、干燥和通風的位置。
四、小結在國家政策與標準體系的雙重強勁驅動下,全谷物產業正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相關部門將著力健全標法體系,為產業筑牢規范根基;企業積極創新產能,以科技賦能生產,提升效率與品質;各方攜手提高消費認知,讓全谷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食品伙伴網將持續關注全谷物領域政策動態及標準更新,助力全谷物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