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縣市區農業局,委直各有關單位:
為做好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項目申報工作,確保科學合理選好項目,我委編制了《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項目申報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申報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
2015年5月14日
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項目申 報 指 南
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根據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體安排和工作需要,制定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項目申報指南。
一、項目目標
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農業標準化、質量安全追溯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管控和監督檢測、產地準出管理,深化專項治理,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和監管;依托試點示范推進監管模式和制度機制創新,整體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農產品消費和農業產業發展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項目安排原則
以“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核心,堅持“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穩步提升、提高效能”的原則,重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誠信建設、農業標準化等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加強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推進農業標準化,全面開展監督檢測,強化專項治理與應急處置、質量安全宣傳培訓、“三品一標”認證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建設,進一步強化監管能力和措施,穩定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主要支持環節及建設內容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申報、市州農業部門推薦,擇優遴選、支持10個縣市區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重點加強監管裝備條件建設、標準化生產、產地準出管理、質量安全執法和宣傳培訓等工作,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全省打造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樣板。此外,支持工作基礎較好、日常監管成效突出的4個縣市區、10個鄉鎮,圍繞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生產主體責任和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管控,開展綜合監管示范創建活動,深入探索創新、提煉總結一套科學管用的縣鄉科學監管模式和長效機制,發揮引領作用,整體提升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農產品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以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重點,建立落實生產者自律檢測、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強化巡查監督和產地檢測準出管理,健全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以“三品一標”、注冊商標農產品為重點,落實生產檔案和包裝標識規定,建立縣域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農產品流向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重點支持4個縣市區開展試點,為全省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和質量追溯開辟科學路徑、打造示范樣板。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以商品生產經營規模主體為重點,建立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健全質量安全信用檔案、內部管控、公開承諾、信用評價制度,加強生產、加工、收儲、運銷環節巡查監督和產品抽檢,落實激勵約束措施,強化行業自律。繼續支持4個縣市區開展誠信試點,進一步探索誠信自律制度機制,認真總結推介試點經驗,整體推進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和長效監管。
(四)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按照“系統構建、查漏補缺、逐步完善、突出急需”原則,以大宗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措施、農業公共管理與服務行為規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三個方面為重點,加強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穩步健全全省農業管理標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制修訂省級農業技術規程30項。
(五)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與整體推進。進一步鞏固與常德、懷化省市共建成果,支持兩市整體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強成果總結和提煉,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按照“廣泛創建、嚴格驗收、重點支持”的原則,鼓勵市縣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優勢產業,開展試點示范創建,推進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與推廣、質量控制技術推廣、質量控制制度建立與落實、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標準化宣傳培訓等,每個市州抓好1~2個示范縣成建制創建,省級重點支持5個縣市開展試點示范,對市州推薦、省級復核、成效顯著的市縣,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適當補助。鼓勵縣市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實施載體,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農產品產銷行為,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每個縣市抓好3~5個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省級給予適當補助。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以加強體系建設、健全工作機制為基礎,圍繞機構整合、機構考核、技術培訓、能力驗證、監督檢測等內容,重點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素質和加大檢驗檢測力度。推進機構考核和管理規范,省級支持市級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年內全部完成機構考核或復核,鼓勵具備條件的縣級機構推進機構考核,開展能力驗證和盲樣考核,對機構考核和能力驗證取得較好效果的市縣給予支持和適當補助。省市縣按照檢驗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整合利用檢測資源,完善聯動互補機制,根據職責分工和工作重點,針對性地開展例行監測、監督抽查、風險監測。省級委托有資質的農產品檢測機構開展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對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危害因子、重點隱患和傾向性問題組織開展風險監測,針對重點時段、重點產品和主要問題重點對蔬菜、水果、茶葉進行監督抽查;支持市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對于工作有成效的市縣給予適當補助。
(七)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從生產源頭整肅和消減“餐桌污染”問題,支持各市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和監管執法,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對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縣市區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較好的市州給予獎勵支持,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健全縣域會商調度、聯合執法長效機制。
(八)“三品一標”工作。繼續支持5個縣區 “三品一標”示范縣創建,鞏固并擴大創建成果。選擇一批基礎好、規模大、產業化水平高的認證產品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質量追溯體系建設,作為省級示范基地,以點帶面提升水平。支持市縣兩級建立健全“三品一標”認證監管體系,加強認證監管,對工作成績突出、較好完成目標任務的30個市縣給予資金支持。
(九)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培訓與制度研究。堅持將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知識和工作經驗、推進措施、典型做法和取得成效,省本級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月、宣傳周等集中宣傳,開展現場經驗交流和宣傳協作等。按照“分類實施、層級培訓的原則”,省級采取跟班學習、實地操作的形式,舉辦農產品檢測機構管理和技術培訓班,支持縣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與培訓。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新形勢,圍繞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和全程質量安全監管,在8~10個市縣和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分別布置研究課題,結合監管實踐、分項專題研究擬制監管、檢測制度,加快構建科學實用、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體系。
四、申報條件范圍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申報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和縣域監管體系健全,各級監管裝備、人員、經費到位,農業產業基礎較好、規模化產業化程度較高,農業標準化和“三品”農產品所占比率大,各級監管責任嚴格落實、日常監管措施有力,近年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高、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每個市州擇優推薦1個縣市區,經遴選評審、重點支持10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給予資金扶持。支持2014年省級綜合監管示范縣進一步加強示范建設,但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不再申報此項示范;支持其他工作基礎好、監管體系和制度機制健全、裝備條件和經費保障到位、監管責任和措施嚴格落實、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高的縣市區和鄉鎮申報開展綜合監管示范創建;共支持4個縣市區、10個鄉鎮分別創建綜合監管示范縣、示范鄉鎮,給予資金扶持。
(二)農產品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支持縣域監管工作基礎好、監管體系和制度機制健全、監管裝備特別是鄉鎮檢測設備到位、監督檢測有力、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較高的縣市區申報開展農產品產地準出和質量追溯試點;已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綜合監管示范的,不再申報此項試點。共擇優遴選4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農產品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給予資金支持。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支持2014年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縣進一步加強試點和示范建設,但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綜合監管示范、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的,不再申報此項試點。共支持4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給予資金扶持。
(四)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根據完善標準體系的要求,每個市州申報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項目2~3個,委本級和省直相關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科院等)申報項目3~5個,經審定下達30個。
(五)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與整體推進。常德、懷化兩市繼續推進廳市共建農業標準化工作,根據綜合考評結果,對各市縣給予資金補助。其它市州每個申報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區)2個,省級根據考核驗收結果,擇優選擇工作成效顯著的5個縣開展試點示范,予以重點支持;對政府重視、真抓實干、農業標準化推進力度大、成效顯著、有工作經驗和亮點看點的市縣適當補助,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等標準化建設成效明顯的基地,給予適當補助。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按照檢驗檢測工作方案,委托有資質的農產品質檢機構開展省級例行監測、風險排查和監督抽查,并開展機構考核和能力驗證。未完成機構考核的市級和具備條件的縣及農產品質檢機構申報機構開展考核,省級給予資金支持,對能力驗證取得較好結果的市縣級檢測機構適當補助。
(七)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支持各市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監督抽查、監管執法,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對2014年專項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縣市區給予資金補助,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健全縣域監測會商調度、聯合執法長效機制,重點支持8~10個縣市區。
(八)“三品一標”工作。支持長沙縣、湘陰縣、澧縣、赫山區、中方縣5個縣繼續推進示范縣建設。選擇龍頭企業或農業合作組織牽頭、產品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品牌、建立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原料基地,開展“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建設,每個市州申報1-2個基地,省級擇優給予重點支持。每個市州申報2~3個“三品一標”認證監管工作完成較好的市縣,省級擇優30個給予適當補助。
(九)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培訓與制度研究。支持市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積極組織技術培訓,每個市州申報1~2個縣區。在監管工作基礎較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機制建設方面有創新思路和成熟經驗的市縣中,擇優遴選8~10個市州、縣市區和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分別布置研究課題,分項專題研究擬制監管、檢測制度,給予資金補助。
五、申報程序和時間要求
(一)各申報實施單位要根據本指南編制實施方案,認真填寫申報書,內容要求科學、準確、真實;依照申報文本要求編制申報材料(詳見附件1),填報匯總表(詳見附件2),材料一式四份。原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標準化示范和誠信建設試點單位,經審定繼續開展試點和示范建設的,只報年度實施方案、不再提交申報書,但應納入匯總表。
(二)所有申報項目由市州農業局審核匯總,對與指南不符的項目,要嚴格把關并予以調整。項目申報文本和匯總表以市州農業局“計”字號文件上報;省直單位直接向省農委申報。
(三)各市州農業局和省直單位在2015年5月20日前將項目申報文本和匯總表報材料(含電子版)分別報送至計財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肖小波、楊韶紅;電話:0731-82243660、88866185
郵箱:2243660@163.com、hnncpzjc@163.com。
附件:1.
2015年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專項項目申報表
2.
2015年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專項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
3.
2015年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專項項目申報匯總表
為做好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項目申報工作,確保科學合理選好項目,我委編制了《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項目申報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申報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
2015年5月14日
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項目申 報 指 南
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根據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體安排和工作需要,制定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項目申報指南。
一、項目目標
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農業標準化、質量安全追溯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管控和監督檢測、產地準出管理,深化專項治理,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和監管;依托試點示范推進監管模式和制度機制創新,整體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農產品消費和農業產業發展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項目安排原則
以“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核心,堅持“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穩步提升、提高效能”的原則,重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誠信建設、農業標準化等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加強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推進農業標準化,全面開展監督檢測,強化專項治理與應急處置、質量安全宣傳培訓、“三品一標”認證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建設,進一步強化監管能力和措施,穩定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主要支持環節及建設內容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申報、市州農業部門推薦,擇優遴選、支持10個縣市區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重點加強監管裝備條件建設、標準化生產、產地準出管理、質量安全執法和宣傳培訓等工作,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全省打造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樣板。此外,支持工作基礎較好、日常監管成效突出的4個縣市區、10個鄉鎮,圍繞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生產主體責任和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管控,開展綜合監管示范創建活動,深入探索創新、提煉總結一套科學管用的縣鄉科學監管模式和長效機制,發揮引領作用,整體提升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農產品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以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重點,建立落實生產者自律檢測、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強化巡查監督和產地檢測準出管理,健全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以“三品一標”、注冊商標農產品為重點,落實生產檔案和包裝標識規定,建立縣域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農產品流向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重點支持4個縣市區開展試點,為全省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和質量追溯開辟科學路徑、打造示范樣板。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以商品生產經營規模主體為重點,建立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健全質量安全信用檔案、內部管控、公開承諾、信用評價制度,加強生產、加工、收儲、運銷環節巡查監督和產品抽檢,落實激勵約束措施,強化行業自律。繼續支持4個縣市區開展誠信試點,進一步探索誠信自律制度機制,認真總結推介試點經驗,整體推進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和長效監管。
(四)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按照“系統構建、查漏補缺、逐步完善、突出急需”原則,以大宗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措施、農業公共管理與服務行為規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三個方面為重點,加強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穩步健全全省農業管理標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制修訂省級農業技術規程30項。
(五)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與整體推進。進一步鞏固與常德、懷化省市共建成果,支持兩市整體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強成果總結和提煉,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按照“廣泛創建、嚴格驗收、重點支持”的原則,鼓勵市縣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優勢產業,開展試點示范創建,推進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與推廣、質量控制技術推廣、質量控制制度建立與落實、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標準化宣傳培訓等,每個市州抓好1~2個示范縣成建制創建,省級重點支持5個縣市開展試點示范,對市州推薦、省級復核、成效顯著的市縣,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適當補助。鼓勵縣市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實施載體,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農產品產銷行為,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每個縣市抓好3~5個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省級給予適當補助。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以加強體系建設、健全工作機制為基礎,圍繞機構整合、機構考核、技術培訓、能力驗證、監督檢測等內容,重點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素質和加大檢驗檢測力度。推進機構考核和管理規范,省級支持市級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年內全部完成機構考核或復核,鼓勵具備條件的縣級機構推進機構考核,開展能力驗證和盲樣考核,對機構考核和能力驗證取得較好效果的市縣給予支持和適當補助。省市縣按照檢驗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整合利用檢測資源,完善聯動互補機制,根據職責分工和工作重點,針對性地開展例行監測、監督抽查、風險監測。省級委托有資質的農產品檢測機構開展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對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危害因子、重點隱患和傾向性問題組織開展風險監測,針對重點時段、重點產品和主要問題重點對蔬菜、水果、茶葉進行監督抽查;支持市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對于工作有成效的市縣給予適當補助。
(七)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從生產源頭整肅和消減“餐桌污染”問題,支持各市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和監管執法,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對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縣市區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較好的市州給予獎勵支持,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健全縣域會商調度、聯合執法長效機制。
(八)“三品一標”工作。繼續支持5個縣區 “三品一標”示范縣創建,鞏固并擴大創建成果。選擇一批基礎好、規模大、產業化水平高的認證產品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質量追溯體系建設,作為省級示范基地,以點帶面提升水平。支持市縣兩級建立健全“三品一標”認證監管體系,加強認證監管,對工作成績突出、較好完成目標任務的30個市縣給予資金支持。
(九)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培訓與制度研究。堅持將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知識和工作經驗、推進措施、典型做法和取得成效,省本級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月、宣傳周等集中宣傳,開展現場經驗交流和宣傳協作等。按照“分類實施、層級培訓的原則”,省級采取跟班學習、實地操作的形式,舉辦農產品檢測機構管理和技術培訓班,支持縣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與培訓。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新形勢,圍繞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和全程質量安全監管,在8~10個市縣和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分別布置研究課題,結合監管實踐、分項專題研究擬制監管、檢測制度,加快構建科學實用、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體系。
四、申報條件范圍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申報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和縣域監管體系健全,各級監管裝備、人員、經費到位,農業產業基礎較好、規模化產業化程度較高,農業標準化和“三品”農產品所占比率大,各級監管責任嚴格落實、日常監管措施有力,近年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高、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每個市州擇優推薦1個縣市區,經遴選評審、重點支持10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給予資金扶持。支持2014年省級綜合監管示范縣進一步加強示范建設,但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不再申報此項示范;支持其他工作基礎好、監管體系和制度機制健全、裝備條件和經費保障到位、監管責任和措施嚴格落實、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高的縣市區和鄉鎮申報開展綜合監管示范創建;共支持4個縣市區、10個鄉鎮分別創建綜合監管示范縣、示范鄉鎮,給予資金扶持。
(二)農產品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支持縣域監管工作基礎好、監管體系和制度機制健全、監管裝備特別是鄉鎮檢測設備到位、監督檢測有力、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較高的縣市區申報開展農產品產地準出和質量追溯試點;已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綜合監管示范的,不再申報此項試點。共擇優遴選4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農產品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給予資金支持。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支持2014年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縣進一步加強試點和示范建設,但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綜合監管示范、產地準出與質量追溯試點的,不再申報此項試點。共支持4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建設試點,給予資金扶持。
(四)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根據完善標準體系的要求,每個市州申報農業技術規程制修訂項目2~3個,委本級和省直相關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科院等)申報項目3~5個,經審定下達30個。
(五)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與整體推進。常德、懷化兩市繼續推進廳市共建農業標準化工作,根據綜合考評結果,對各市縣給予資金補助。其它市州每個申報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區)2個,省級根據考核驗收結果,擇優選擇工作成效顯著的5個縣開展試點示范,予以重點支持;對政府重視、真抓實干、農業標準化推進力度大、成效顯著、有工作經驗和亮點看點的市縣適當補助,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等標準化建設成效明顯的基地,給予適當補助。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按照檢驗檢測工作方案,委托有資質的農產品質檢機構開展省級例行監測、風險排查和監督抽查,并開展機構考核和能力驗證。未完成機構考核的市級和具備條件的縣及農產品質檢機構申報機構開展考核,省級給予資金支持,對能力驗證取得較好結果的市縣級檢測機構適當補助。
(七)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支持各市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監督抽查、監管執法,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對2014年專項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縣市區給予資金補助,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健全縣域監測會商調度、聯合執法長效機制,重點支持8~10個縣市區。
(八)“三品一標”工作。支持長沙縣、湘陰縣、澧縣、赫山區、中方縣5個縣繼續推進示范縣建設。選擇龍頭企業或農業合作組織牽頭、產品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品牌、建立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原料基地,開展“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建設,每個市州申報1-2個基地,省級擇優給予重點支持。每個市州申報2~3個“三品一標”認證監管工作完成較好的市縣,省級擇優30個給予適當補助。
(九)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培訓與制度研究。支持市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積極組織技術培訓,每個市州申報1~2個縣區。在監管工作基礎較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機制建設方面有創新思路和成熟經驗的市縣中,擇優遴選8~10個市州、縣市區和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分別布置研究課題,分項專題研究擬制監管、檢測制度,給予資金補助。
五、申報程序和時間要求
(一)各申報實施單位要根據本指南編制實施方案,認真填寫申報書,內容要求科學、準確、真實;依照申報文本要求編制申報材料(詳見附件1),填報匯總表(詳見附件2),材料一式四份。原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標準化示范和誠信建設試點單位,經審定繼續開展試點和示范建設的,只報年度實施方案、不再提交申報書,但應納入匯總表。
(二)所有申報項目由市州農業局審核匯總,對與指南不符的項目,要嚴格把關并予以調整。項目申報文本和匯總表以市州農業局“計”字號文件上報;省直單位直接向省農委申報。
(三)各市州農業局和省直單位在2015年5月20日前將項目申報文本和匯總表報材料(含電子版)分別報送至計財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肖小波、楊韶紅;電話:0731-82243660、88866185
郵箱:2243660@163.com、hnncpzjc@163.com。
附件: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