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 (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 (市、區)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今年,由于受伏旱影響,糧食產量較正常年景有所下降,但仍能取得較好收成。為降低農戶因災害造成的損失,盡最大努力幫助農民增收,實現糧食產后減損,指導農戶安全儲糧,堅決消除 “地趴”糧,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農戶安全儲糧工作的重要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數據,農戶儲糧損失損耗驚人。發達國家3%,發展中國家5%;我國平均8%,長江以南3%,黃淮流域5%,東北10%以上;我省玉米11。77%,水稻5。73%。在玉米損耗中,由于儲存方式原始,設備簡陋,技術落后,生霉粒約占3-5%,鼠害5%左右,特別是 “地趴”糧,損失更為嚴重。做好農戶科學儲糧、安全保糧,降低糧食損耗意義十分重大,這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增加糧食有效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相當于再造 “無形糧田”,是不生產的增產、不耕耘的收獲,同時,還有利于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環境,整潔村容村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采取超常措施,堅決消除 “地趴”糧。各級政府要組織糧食、農業、質檢等相關部門的保管化驗人員,深入村屯和農戶,向農民宣講安全儲糧知識,提供儲糧技術支持和服務,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安全儲糧。對 “地趴”方式儲存的玉米,要動員和指導農民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就地取材,上棧子、上樓子、掛嘟嚕、拴穗子、碼窄趟子、上房頂,堅決消除“地趴”糧,離墻離地通風,降低水分,防止霉變,確保儲糧安全。同時,要大力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倉建設,有關部門和生產廠家要加班加點,加快生產進度,力爭12月底將3萬套農戶科學儲糧倉生產安裝到位,提高農戶安全儲糧系數,降低糧食損失損耗,使農民做到常年常時擇機擇價售糧,增加農民收入。
三、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服務 “三農”。各級政府要引導糧食經銷企業轉變觀念,強化服務,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資源,對農民手中玉米開展代儲、代保管業務,解決農民因儲糧場地不足引起的糧食霉變問題。同時,大力提倡糧食經銷企業收購玉米棒,解決水分過大脫粒破碎問題,節省烘干用煤,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玉米銷售價格。
四、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切實抓好農戶安全儲糧工作。各級政府是農戶安全儲糧的第一責任人,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分管領導要深入村屯農戶,指導農戶安全儲糧。要組織相關部門巡回檢查農戶安全儲糧工作,督促督導各鄉鎮、村屯、農戶改變傳統陋習,發現有 “地趴”糧的農戶,要立即組織人力,幫助改變儲糧形態,實現安全儲糧。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科學儲糧知識、措施和辦法,宣傳農戶安全儲糧的典型,宣傳安全儲糧的好處,引導農民科學儲糧、安全儲糧,減少農戶儲糧損失,增加農民收入。各級政府對農戶安全儲糧工作要加強政策扶持,籌措資金,以獎代投,鼓勵農戶自修自建儲糧裝具,引導農戶改善儲糧條件,進而達到科學儲糧、安全儲糧的目的。省政府將組織相關部門對重點市縣農戶安全儲糧工作進行檢查,對工作不到位、行動遲緩的市縣通報批評。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