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貫徹落實省食品放心工程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工作意見(韶府辦〔2004〕120號)

   2011-03-07 407
核心提示:市人民政府: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根據《2004年廣東省食


    市人民政府: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根據《2004年廣東省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和《2004年韶關食品放心工程方案》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施"放心工程"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近年來,隨著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產品國際貿易快速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農業發展新階段亟待解決的重要矛盾之一。近年來,由于農業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工業"三廢"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導致農產品嚴重污染,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引發的人畜中毒事件在全國時有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工作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為此,各縣(市、區)農業局要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工作,把其作為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舉措,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從源頭抓起,嚴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一)抓好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1、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實施力度。今年,市將在認真抓好現有三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輻射帶動周邊農戶掌握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加強生產管理的基礎上,加大農業標準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創建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力爭今年再建2-3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0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以加快農業標準化的實施步伐,從源頭上控制農產品質量。各地要加大各種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力度,采取各種積極措施,將一家一戶分散的農產品生產與農業龍頭企業結合起來,實現龍頭企業(公司)+農戶+標準(科技)+基地的有效組合,促進農產品生產朝著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2、認真規劃食用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三廢"(廢氣、廢水、廢渣)污染源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各級政府要根據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必須遠離"三廢"污染源的原則,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做好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規劃,從源頭上控制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二)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

    1、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管理。各地要按照《農藥管理條件》、《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加大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逐步健全農業投入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嚴格農業投入品的生產、經營許可證登記。通過市場準入的管理,引導農業投入品的結構調整與優化,逐步淘汰高殘毒的農業投入品,推廣使用高效低毒的農業投入品。

    2、認真開展農業執法檢查。各級政府要加大農資打假力度,協調有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不定期地開展農資打假活動。市農業部門要配合其它有關部門,每季度定期組織一次執法檢查,重點是開展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生產、流通環節、使用環節的執法檢查力度,整頓和凈化農資市場。積極開展整治蔬菜農藥殘留和畜產品獸藥殘留超標行為的專項行動,認真落實農業部關于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消減計劃,加強農藥、飼料和獸藥市場準入,逐步建立生產和經營的可追溯制度。整治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行為,依法開展水產品養殖用藥的監管和指導。

    三、加快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步伐

    (一)加大企業申報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力度。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保證,是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一環。我市具有生產優質農產品有利條件,各級政府和部門要認真組織本地企業積極申報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各地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做好申報工作,實行多認證多獎勵的激勵政策,加快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步伐。

    (二)加快已認證農產品的生產。目前我市無公害食品的認證面積共17890畝,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品種共18個,是全省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較多的一個市,其中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品種居全省首位。因此,各地要抓住機遇,認真抓好已認證農產品的產品生產開發,不斷增加種植面積,提高農產品質量,開拓農產品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滿足市場需求。

    四、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

    (一)各縣(市、區)要在2005年前盡快啟動農產品檢驗測試機構,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檢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測試中心要加強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建立農產品的例行監測制度,每月對市區重點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1-2次的例行監測,監督農貿市場、生產基地農產品質量保證措施的落實,及時收集掌握全市農產品質量狀況,通報農產品質量監測結果。市動物防疫衛生監督所要加大市區屠宰場生豬的"瘦肉精"檢測力度,對生豬的檢測年要達到10%,陽性檢測年控制在1%以下,抓好疫病監控,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確保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各縣(市、區)要加快農產品檢測站的建設,及時開展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的例行監測。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要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速測室,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今年要建立農產品質量速測室,開展農產品的質量檢測,防止有毒有害的農產品進入市場。速測室的投資建設由市場經營者負責。今后發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如果是市場管理者監督不力造成的,將追究市場管理者的責任。農業生產者要不斷增強質量意識,嚴格實行標準化生產,嚴把質量安全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逐步實行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市場準入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止超標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農產品流入市場的一條重要措施。農業生產者要自覺接受和配合有關部門、市場管理者對所生產的農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對不合格的農產品要接受有關部門的處理,及時銷毀,防止不合格的農產品進入市場。

    (三)加大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農產品檢測工作量大、費用高。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安排一定資金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建設。要抓好省級配套資金的落實,切實把資金用到實處。

    (四)市農產品檢驗測試機構已投入運作,市農產品檢驗測試中心英東生物工程學院檢測所,須在2004年做好國家級計量認證,2005年投入正常運作,承擔全市農產品測試定量檢測工作。

    五、加強技術培訓

    農業投入品的使用主要是生產者。因此,提高農業生產者的使用技術是關鍵,各級農業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積極開展農業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業生產者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技術水平,使農業生產者逐步做到合理安全使用農業投入品,真正減少農產品的農藥、獸藥污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六、切實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是一項民心工程,讓廣大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各級人民政府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執政為民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涉及許多部門的工作,需要職能部門配合,通力合作,加強協調,共同努力。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領導負責制,并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會同財政、經貿、科技、法制、衛生、工商、質監、環保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積極探索、扎實工作、穩步推進,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使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和市直有關部門執行。



 
地區: 廣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