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以上級別
食品安全事故“零出現”
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2%
超過3萬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
……
8月13日下午,中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召開新聞通氣會,對外發布《中山市2019年食品安全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是中山市自2015年起,連續第五年向社會公眾發布全市食品安全白皮書。
《白皮書》公布了系列食品安全工作數據,據統計,2019年,中山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8.2%,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得分82.6分,全市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繼續保持有序、可控的態勢。
在2019年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中山市考核成績為A級,得到廣東省政府的通報表揚。
NO.1
水產養殖面積超過30萬畝
《白皮書》通過系列數據,展示了中山食品生產、流通和經營的概貌。
數據顯示
中山市現有食品生產企業541家、獲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301家、農貿市場286個、食品流通企業42153家、餐飲服務單位37541家。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為6.3萬畝;生豬飼養量7.6萬頭,家禽飼養量1065.8萬羽;水產養殖面積約30.1萬畝,水產品總產量34.2萬噸,漁業總產值68.7億元。
近年來,中山通過深化審批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科技支撐、打造放心品牌等措施,助推食品產業發展。其中,中山開展“申請人承諾制”擴項工作,對經營領域無需進行現場核查的事項實行承諾制審批,審批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
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無公害農產品68個、綠色食品(農產品)6個。全年共發出食品藥品經營許可證27400張,較2018年度環比增長23%。
NO.2
全年未發生
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
2019年,中山市共發生食物中毒17起,中毒人數123人,死亡3人。其中,有毒動植物中毒11起,細菌性食物中毒6起,死亡的3人均為家庭誤采誤食野生動植物導致的,野生蘑菇中毒成為了2019年中山市食物中毒的主要誘因。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
近四年中山市食物中毒發生情況
2019年,中山市修訂了《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增加了市委統戰部等部門為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單位;新增24個鎮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食源性疾病監測哨。
去年,中山還聯合省食安辦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市政署食安廳舉辦了2019年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性應急演練暨中山市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應急演練,提升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NO.3
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98.2%
《白皮書》詳細分析了2019年各環節食品抽檢監測數據。
監督抽檢方面
中山去年共完成“每千人5批次”的監督抽檢17694批次,由種植養殖食用農產品1888批次、生產經營環節食品15806批次組成。
超額完成每千人5批次的抽檢目標,總體合格率為98.2%,比2018年提高0.1個百分點;食品相關產品635批次,合格率為98.6%;儲備糧油147批次,合格率為98%。
近四年中山市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對比
《白皮書》指出,近四年,中山市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保持平穩,2019年抽檢合格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高于廣東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在珠三角地區處于前列水平。
風險監測方面
中山去年共完成省、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1297份,總體合格率為95.3%。
脆肉鯇、蟹、蔬菜、大米和食用植物油等5種食品合格率較低;完成食品相關產品風險監測147批次,發現3批次飯勺產品中存在禁用抗氧化劑;完成省民生實事農貿市場快檢食用農產品303408批次,問題發現率為1.2%,主要發現有機磷等農藥殘留問題;對種植養殖食用農產品風險監測226548批次,問題發現率為0.05%;完成進出口食品監測12777批次,問題發現率為0.5%,問題集中在微生物污染。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情況
NO.4
食品立案746宗
罰沒款近1200萬元
《白皮書》從黨政同責等方面,介紹了中山食品安全工作舉措和成效。
黨政同責方面
中山市委市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和民生實事,2019年中山市級財政投入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共1.04億元,較2018年上升27.4%。
智慧監管方面
中山在全省率先建成“陽光食品”APP,引導1155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上線“亮相”,實現全市學校(含幼兒園)食堂、養老機構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監管全覆蓋。
推進學校食品安全規范化“五個100%”,全市30893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覆蓋率85.9%,高出省規定目標5.9個百分點。
應用中山市食品智慧監管平臺,采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檢查信息5611家次,督促經營者做好索票索證、進貨查驗、從業者衛生、培訓記錄等工作。
“六大行動”方面
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導、大宣傳、大調研、大提升等“六大行動”,全市食品攤販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2019年劃定或臨時指定食品攤販經營區46個,發放登記卡339張,檢查食品攤販270檔。
兩法銜接方面
通過專項整治行動、四部門聯合行動、部門協作緝查等工作實施,在食品領域取得良好成效,全年共查扣凍豬腳、凍豬肚等走私凍品約8146噸,查辦涉案貨值1700萬元的假洋酒案、6萬多包涼茶中添加毒麻類化學品案等。
2019年,食品立案746宗,罰沒款達1191.08萬元;涉嫌食品犯罪刑事案件立案126起,刑拘92人,移送起訴案件39起、62人。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出重拳,銷毀假冒偽劣產品20.25噸
NO.5
滿意度連續兩年超過80分
各項指標達到食安城市創建標準
《白皮書》還分析了市民對中山市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情況。
數據顯示
2019年群眾滿意度82.6分,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公眾知曉率94.6%,“創城”總體支持率達99.9%,均達到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的標準。
2019年通過各類宣傳推廣活動,中山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總體知曉率為83.5%,較2018年增加0.9%。
日期:2020-08-19
食品安全事故“零出現”
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2%
超過3萬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
……
8月13日下午,中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召開新聞通氣會,對外發布《中山市2019年食品安全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是中山市自2015年起,連續第五年向社會公眾發布全市食品安全白皮書。
《白皮書》公布了系列食品安全工作數據,據統計,2019年,中山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8.2%,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得分82.6分,全市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繼續保持有序、可控的態勢。
在2019年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中山市考核成績為A級,得到廣東省政府的通報表揚。
NO.1
水產養殖面積超過30萬畝
《白皮書》通過系列數據,展示了中山食品生產、流通和經營的概貌。
數據顯示
中山市現有食品生產企業541家、獲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301家、農貿市場286個、食品流通企業42153家、餐飲服務單位37541家。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為6.3萬畝;生豬飼養量7.6萬頭,家禽飼養量1065.8萬羽;水產養殖面積約30.1萬畝,水產品總產量34.2萬噸,漁業總產值68.7億元。
近年來,中山通過深化審批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科技支撐、打造放心品牌等措施,助推食品產業發展。其中,中山開展“申請人承諾制”擴項工作,對經營領域無需進行現場核查的事項實行承諾制審批,審批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
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無公害農產品68個、綠色食品(農產品)6個。全年共發出食品藥品經營許可證27400張,較2018年度環比增長23%。
NO.2
全年未發生
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
2019年,中山市共發生食物中毒17起,中毒人數123人,死亡3人。其中,有毒動植物中毒11起,細菌性食物中毒6起,死亡的3人均為家庭誤采誤食野生動植物導致的,野生蘑菇中毒成為了2019年中山市食物中毒的主要誘因。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級別食品安全事故。
近四年中山市食物中毒發生情況
2019年,中山市修訂了《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增加了市委統戰部等部門為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單位;新增24個鎮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食源性疾病監測哨。
去年,中山還聯合省食安辦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市政署食安廳舉辦了2019年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性應急演練暨中山市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應急演練,提升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NO.3
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98.2%
《白皮書》詳細分析了2019年各環節食品抽檢監測數據。
監督抽檢方面
中山去年共完成“每千人5批次”的監督抽檢17694批次,由種植養殖食用農產品1888批次、生產經營環節食品15806批次組成。
超額完成每千人5批次的抽檢目標,總體合格率為98.2%,比2018年提高0.1個百分點;食品相關產品635批次,合格率為98.6%;儲備糧油147批次,合格率為98%。
近四年中山市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對比
《白皮書》指出,近四年,中山市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保持平穩,2019年抽檢合格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高于廣東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在珠三角地區處于前列水平。
風險監測方面
中山去年共完成省、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1297份,總體合格率為95.3%。
脆肉鯇、蟹、蔬菜、大米和食用植物油等5種食品合格率較低;完成食品相關產品風險監測147批次,發現3批次飯勺產品中存在禁用抗氧化劑;完成省民生實事農貿市場快檢食用農產品303408批次,問題發現率為1.2%,主要發現有機磷等農藥殘留問題;對種植養殖食用農產品風險監測226548批次,問題發現率為0.05%;完成進出口食品監測12777批次,問題發現率為0.5%,問題集中在微生物污染。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情況
NO.4
食品立案746宗
罰沒款近1200萬元
《白皮書》從黨政同責等方面,介紹了中山食品安全工作舉措和成效。
黨政同責方面
中山市委市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和民生實事,2019年中山市級財政投入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共1.04億元,較2018年上升27.4%。
智慧監管方面
中山在全省率先建成“陽光食品”APP,引導1155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上線“亮相”,實現全市學校(含幼兒園)食堂、養老機構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監管全覆蓋。
推進學校食品安全規范化“五個100%”,全市30893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覆蓋率85.9%,高出省規定目標5.9個百分點。
應用中山市食品智慧監管平臺,采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檢查信息5611家次,督促經營者做好索票索證、進貨查驗、從業者衛生、培訓記錄等工作。
“六大行動”方面
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導、大宣傳、大調研、大提升等“六大行動”,全市食品攤販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2019年劃定或臨時指定食品攤販經營區46個,發放登記卡339張,檢查食品攤販270檔。
兩法銜接方面
通過專項整治行動、四部門聯合行動、部門協作緝查等工作實施,在食品領域取得良好成效,全年共查扣凍豬腳、凍豬肚等走私凍品約8146噸,查辦涉案貨值1700萬元的假洋酒案、6萬多包涼茶中添加毒麻類化學品案等。
2019年,食品立案746宗,罰沒款達1191.08萬元;涉嫌食品犯罪刑事案件立案126起,刑拘92人,移送起訴案件39起、62人。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出重拳,銷毀假冒偽劣產品20.25噸
NO.5
滿意度連續兩年超過80分
各項指標達到食安城市創建標準
《白皮書》還分析了市民對中山市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情況。
數據顯示
2019年群眾滿意度82.6分,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公眾知曉率94.6%,“創城”總體支持率達99.9%,均達到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的標準。
2019年通過各類宣傳推廣活動,中山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總體知曉率為83.5%,較2018年增加0.9%。
日期: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