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農委會今天召開美國牛肉跨部會小組會議,鎖定研究風險評估議題,臺灣經濟部官員說,將協助搜集資料,是否開放含有售肉精美國牛肉進口,最重要評斷依據是必須拿出科學證據。
對若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是否仿照香煙在產品上加注警語,相關官員認為不可行,但標示清楚產地證明是必要的,以利消費者在充分資訊情況下進行選購。
臺灣總統大選結束后,美國牛肉開放議題立即成為內閣燙手山芋,眼看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正如火如荼展開,為讓因美國牛肉進口卡住的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盡快召開,行政院食品及藥品安全專案會報技術咨詢小組今天召開首次會議。
經濟部官員會后對中央社記者說,有關會議內容由農委會統一對外發言,會中討論風險評估等問題,經濟部會協助搜集國外資訊,以利主管機關進行風險評估。相關官員表示,2007年臺灣曾經訂定瘦肉精最低殘留標準,也通報世界貿易組織(WTO),當時臺灣對瘦肉精做出的風險評估結論是安全的。
同時,官員也說,雖然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尚未對瘦肉精訂出國際標準,但包括聯合國農糧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委員會已經訂出標準,因此臺灣不管開放美國牛肉與否,都必須要有科學證據。
日期:20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