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小餐館被外化成了“蒼蠅館”的代言,“真金不怕火煉,小餐飲不怕檢驗”?如何讓原來“臟破小”。變成干凈的“小清新”?
自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推出餐飲“紅黑榜”以來,高新區(濱江)市監局以“紅黑榜”作為常態化監管重要方式,以“紅黑榜單”為典型,持續推進小餐飲專項整治。
整治期間,區市監局對沿街店面的小餐飲實行拉網式檢查,檢查內容主要為證照公示、店堂衛生、基本設施設備、從業人員是否持健康證上崗、消毒柜的正常使用、“三防”設施、食品分類儲存等。
以西興所為例,截至目前已經檢查小餐飲單位525家,提出整改要求130家,現場當場整改56家,出具整改意見書74份,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00份,立案查處10起。80%以上的持證小餐飲單位得到進一步規范提升。
通過整治,以往小餐飲店廚房水池不夠規范、油煙排氣設施沒有到位、地面污水淤積、功能區標識不明、墻面油污、從業人員無健康證上崗、餐具消毒不到位……這些曾經的問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下一步,區市監局將利用網格化布局,加強對餐飲業主進行食品安全的培訓,增強經營者食品安全的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相關知識,鞏固和提高此次整治工作的成果,扎實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
日期:2020-11-13
自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推出餐飲“紅黑榜”以來,高新區(濱江)市監局以“紅黑榜”作為常態化監管重要方式,以“紅黑榜單”為典型,持續推進小餐飲專項整治。
整治期間,區市監局對沿街店面的小餐飲實行拉網式檢查,檢查內容主要為證照公示、店堂衛生、基本設施設備、從業人員是否持健康證上崗、消毒柜的正常使用、“三防”設施、食品分類儲存等。
以西興所為例,截至目前已經檢查小餐飲單位525家,提出整改要求130家,現場當場整改56家,出具整改意見書74份,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00份,立案查處10起。80%以上的持證小餐飲單位得到進一步規范提升。
通過整治,以往小餐飲店廚房水池不夠規范、油煙排氣設施沒有到位、地面污水淤積、功能區標識不明、墻面油污、從業人員無健康證上崗、餐具消毒不到位……這些曾經的問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下一步,區市監局將利用網格化布局,加強對餐飲業主進行食品安全的培訓,增強經營者食品安全的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相關知識,鞏固和提高此次整治工作的成果,扎實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
日期: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