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7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相關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5大類食品608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等5大類食品9批次樣品不合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55 號)
為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運輸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已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17號(關于進口坦桑尼亞大豆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農業部關于坦桑尼亞大豆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坦桑尼亞大豆進口。(海關總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紅曲紅、檸檬酸等6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8號)【解讀】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紅曲紅等4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聚乙烯等2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并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農業農村部關于征求《動物性食品中頭孢噻呋殘留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等3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農質標函〔2020〕174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農業農村部組織擬訂了《動物性食品中頭孢噻呋殘留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等38項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重判!“減肥咖啡”含違禁成分!主犯處刑15年,罰金千萬!
日前,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審理了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一款名為“饋世瘦身咖啡”的減肥咖啡中添加大量國家禁用藥品西布曲明,上鐵法院分別依法判處被告人韓某華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萬元;判處被告人洪某莉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百萬元;判處被告人余某平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予以沒收。(跨區法觀微信號)
點評:減肥市場各類商品魚目混雜,消費者應時刻保持警醒和理智,學會辨別食品檢測證明、生產廠家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商家應堅持遵紀守法、良心生產和銷售,共同維護健康的市場環境。
“口水油”秘制鍋底更香?老板、廚師判刑!寧波鄞州首次“3+4”超強陣容審理公益訴訟案
寧波鄞州區一家火鍋店的老板和廚師偷偷將客人用剩的紅油鍋底進行“二次提煉”,將“口水油”加入新的鍋底中重新出售給客人。9月16日上午,鄞州法院對這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公開宣判,這也是鄞州區首次適用“3+4”大陪審模式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寧波鄞州法院微信號)
點評:“地溝油”犯罪,是指餐廚垃圾、廢棄油脂、各類肉及肉制品加工廢棄物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的油脂而作為食用油銷售的行為。對于利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依照刑法第144條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而予以銷售的,依照刑法第144條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能量值標注不準,買家能申請賠償嗎
原告李某在被告某超市購買了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長江醉魚若干包,價值260元。外包裝標明的營養成分表內容為“能量956千焦、蛋白質25.4克、脂肪25.2克、碳水化合物5.5克、鈉818毫克”。李某認為,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相關規定,其實際的能量值應為1457.7千焦,與外包裝標稱的956千焦存在誤差,不符合相關文件的強制要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遂起訴,主張超市進行十倍賠償。(淮陰法院微信號)
點評:涉案的長江醉魚產品,標注的能量值與按產能營養元素進行換算的實際能量值存在較大差別,足以對李某構成欺詐。但李某并未提供證據證明長江醉魚質量存在問題。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該超市承擔向李某退還貨款并給予三倍賠償。
寧夏一高校食堂后廚被曝“鍋里涮拖把” 校方回應
11月10日,有網友向寧夏本地媒體寧夏新聞網微博后臺爆料稱,“寧夏理工學院北苑食堂后廚工作人員在鍋里涮洗拖把”,并附視頻。此事在網絡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當晚,寧夏理工學院《情況通報》予以回應,稱已成立了由校黨委牽頭,紀委、學生處、學生代表組成的調查組,約談了餐飲企業負責人,停止了該窗口的服務活動。同時,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對食堂各個窗口服務環節操作規程進行全面檢查,嚴格食堂內部衛生監管,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對任何事關食堂衛生等不規范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中國新聞網)
點評:官方回應稱,從調取事發時段監控視頻看出,午餐售賣結束后,后廚工作人員用一把排拖清潔灶臺墻面和位于操作間中部的工作臺底層。由于不銹鋼工作臺有上下兩層,底層比較靠近地面,當后廚工作人員用排拖清潔工作臺底層時,從售賣窗口外部看過來,容易造成錯覺,讓學生誤以為工作人員用拖布拖地。校方回復,網友視頻中涮洗排拖的鐵鍋實際上是專門的清潔鍋。由于清洗灶臺油污需要高溫加熱洗滌劑,后廚專門配備了清潔鍋和墻面拖。
張家口一幼兒園給孩子吃腐爛食物?官方:未發現腐敗變質食品及原料
對11月10日有網友舉報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某幼兒園給孩子吃過期發臭的肉餡造成52名學生出現癥狀一事,宣化區委宣傳部11日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化發布”發布情況通報。(中國新聞網)
點評:通報稱,現場檢查未發現腐敗變質食品及原料。家長所反映的“垃圾袋中的變質肉餡”和腐爛菜品,經初步調查,為食堂日常工作中清理的餐廚廢棄物。依據幼兒園11月10日出勤記錄,全園除3名幼兒因身體不適請假外,其他幼兒均正常入園。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規定
今年6月份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東、重慶、陜西、云南、天津等10多個省份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安全風險增大。為防止新冠病毒可能借助冷鏈運輸的畜禽肉、水產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國家和各地方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來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食品伙伴網將相關內容進行了匯總整理。(食品伙伴網)
點評: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規定貴在知曉、難在落實,相關企業和人員應及時關注海關、市場監管局、商務部等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信息,把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作為疫情防控重點,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并嚴格落實各項操作規范和防控指南,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蔓延。
農產品及食品中黃曲霉毒素污染識別與預防
10月5日黑龍江雞西發生的酸湯子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曲霉毒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曲霉毒素中毒”;10月11日新京報等媒體報道“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曲霉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10月12日,黑龍江省衛健委旗下微信公眾號“龍江衛生健康”發文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致死原因并非此前報道的黃曲霉毒素超標。黃曲霉毒素超標及食物中毒再次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現從農產品及食品黃曲霉毒素污染、識別與預防等方面進行解讀。(農業農村部)
點評:黃曲霉毒素污染在農產品種、收、儲、運、加等環節均能發生。以花生為例,在種植環節,花生在生長后期遭遇高溫、干旱環境脅迫,會誘導黃曲霉菌侵染花生果并產毒;在收獲環節,未及時晾曬干燥,倉儲和運輸環節,如遇溫度高、濕度大、通風透氣條件不良等,攜帶有產黃曲霉毒素真菌的農產品或食品就很容易發生霉變并產毒;在加工環節,如一些小作坊式加工廠對原料沒有嚴格篩選和檢測,使用霉變原料用于生產,或加工設備和條件簡陋,缺少清選設備,就會加大產品中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風險。
五部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農村食品假冒偽劣違法犯罪
11月9日,五部門聯合部署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負責同志對專項執法行動進行了部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此次專項執法行動的目標是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食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執法行動將聚焦案件查辦,嚴厲打擊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三無”食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行為。執法行動重點關注農村、城鄉接合部農貿市場以及食品批發商、小餐館、校園周邊小超市小商店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重點關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十一、中秋等傳統節令食品集中上市、群眾集中消費、食品消費量大的重要時間節點;重點關注生產經營劣質月餅、粽子、元宵等節令食品,假冒偽劣肉制品、乳制品、嬰幼兒輔助食品、白酒、調味面制品等違法行為。
官方: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準上市銷售
在12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近期一些地區出現進口冷鏈食品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經營司負責人陳谞表示,督促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指導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查驗并索取核酸檢測報告,消毒單位出具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消毒證明等,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中新經緯)
點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重點抓好進口冷鏈食品風險監測和排查處置工作。
食品檢驗的類型及其管理規定
食品檢驗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國針對食品質量與安全進行的檢驗主要包括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評價性抽檢等。食品伙伴網將對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監督抽檢、風險監測這四種檢驗類型及其管理規定及區別進行詳細介紹。(食品伙伴網)
點評:監督抽檢主要是對產品是否符合我國國家標準進行檢測,對企業生產出的產品進行事后監管。而風險監測工作是通過對資料收集、產品檢測、數據分析等方式去發現風險因子以及產品存在的風險隱患,努力做到事前預防,監管前置,使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監督抽檢針對性較強,發現有問題的產品會立即展開停止生產、整頓、召回、銷毀等強制管理措施或處罰,并且抽檢結果無論合格與否都會在官方網站發布。而風險監測在檢測中發現的問題以及風險并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風險監測結果和數據信息也不得擅自泄露和對外發布。
關于“漢堡王”被執行一案,官方消息來了
近日,“漢堡王”被列為被執行人的話題引起網友廣泛關注,不少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相關報道。11月12日,上海二中法院對此進行了通報,稱該案已進入執行程序。(上海二中法院微信號)
點評:經查,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于2020年9月16日,對申請人百事(中國)有限公司、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之間的相關爭議,作出(2020)滬貿仲裁字第0620號裁決,要求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返還申請人品牌推廣服務費等費用共計人民幣67714506.60元。因被申請人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未按生效裁決履行義務,申請人百事(中國)有限公司、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上海二中院申請強制執行,上海二中院于2020年11月9日立案受理。
《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互認合作協議》正式發布
日前,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信用辦、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的《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互認合作協議》正式發布,這為建立統一的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失信行為標準互認、信息共享互動、懲戒措施路徑互通的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制度,推動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建設一體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互認合作協議》作為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實施跨區域、跨領域信用聯合懲戒提供支撐,為規范凈化食品領域市場環境提供抓手,進而促進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加拿大擬修訂四氟醚唑和矮壯素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2020年11月6日,加拿大衛生部發布 PMRL2020-37和 PMRL2020-38號通知,有害生物管理局擬修訂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和矮壯素(Chlormequat chloride)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伙伴網)
點評:征求稿評議期為2020年11月6日到2021年1月20日。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食品容器和蕎麥、紅薯面條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11月9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食品容器和蕎麥、紅薯面條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過敏原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0年10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10月匯總)
2020年10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農林產品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2020年10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0月匯總)
10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020年11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1月11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新加坡對荷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區的禽類產品實施臨時進口限制
2020年11月13日,新加坡食品局(SFA)發布消息稱對荷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地附近的家禽及其產品的進口實施臨時限制。(食品伙伴網)
點評:為方便其他家禽和家禽產品的通關許可,在進口家禽及產品時,隨附的獸醫健康證明書還應包括以下額外證明: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I )以及H5和H7低致病性禽流感( LPAI )是出口國應通報的疾病;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的定義,肉類來源的禽類未接種H5和H7亞型禽流感疫苗;家禽肉和肉制品不是源自海爾德蘭省珀伊夫萊克村和阿爾特福斯特村受影響場所周圍半徑10公里的限制地區;肉類來源的家禽是在荷蘭出生、飼養和屠宰的,或者是從具有同等家禽健康狀況的國家合法進口的日齡雛雞。
2、國際食品
2020年10月全球新發非洲豬瘟疫情信息匯總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非洲豬瘟防控疫情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10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344起,其中家豬98起,野豬246起。(食品伙伴網)
點評:10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涉及德國、拉脫維亞、匈牙利、俄羅斯、羅馬尼亞、韓國、南非、烏克蘭、中國等,其中,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位居前三位。
日本香川縣又一養雞場現禽流感疫情將再撲殺4.8萬只雞
據“中央社”報道,日本政府5日宣布在香川縣三豐市的養雞場檢測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決定對該養雞場飼養的約33萬只雞進行撲殺作業。該縣8日表示,另一處養雞場也發現禽流感疫情,將撲殺養雞場內約4.8萬只雞。(中國新聞網)
點評:由于短期內出現兩起禽流感疫情案例,縣府為避免疫情擴散,已將東香川市這處養雞場半徑3公里范圍,列為禁止移動雞與雞蛋的“移動限制區域”,并將半徑10公里內列為禁止出貨的“搬出限制區域”。
加拿大輻照食品監管體系介紹
本期食品伙伴網將帶大家了解加拿大輻照食品監管體系,主要是對輻照食品的監管機構、法規要求、審批程序以及標簽標識規定予以介紹,供相關企業參考。(食品伙伴網)
點評:加拿大衛生部保健產品與食品署(HPFB)、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加拿大衛生部輻射防護局(RPB)和加拿大核能安全委員會(CNSC)聯合監管食品輻照過程的各個方面。食品輻照受到《食品藥品條例》的嚴格管制,《食品藥品條例》Division 26的第B.26.003節列出了可在加拿大輻照和銷售的食品,給出了允許的電離輻射源,輻照目的以及允許的輻射吸收劑量。另外《食品和藥品條例》第B.01.035節規定了輻照食品的標簽要求。
美國CDC調查與長葉萵苣有關的大腸桿菌暴發事件
2020年11月10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布與長葉萵苣有關的大腸桿菌暴發的調查通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全基因組測序表明,長葉萵苣的樣品與此次暴發有關的患病人群中鑒定出的菌株相同。但是,僅憑這些數據不足以證明暴發中存在關聯。
印尼發布新條例-《嬰幼兒輔助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指南規定》
印尼食品藥品管理局發布的新條例-《嬰幼兒輔助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指南規定》(2020年第28號)于2020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食品伙伴網)
點評:該條例里要求所有的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落實良好生產規范指南的要求,該條例適用于6個月到24個月的嬰幼兒輔助食品或者特殊營養需求/特殊醫學用途加工食品的良好生產指導。
三、食品科技
微流控紙芯片技術 10分鐘可測出茶多酚含量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在茶葉質量安全因子快速檢測技術上取得新進展,成功研發出一種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檢測技術,10分鐘內即可測定出樣品中的茶多酚含量。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微信號)
中國熱科院在食品科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關于菠蘿蜜淀粉的研究綜述
近日,中國熱科院香飲所熱帶木本糧研究團隊在食品科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分區1區TOP期刊,IF=11.077)在線發表題為《Jackfruit starch: Composition, structure, functional properties, mod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菠蘿蜜淀粉:化學組成,結構特性,功能特性,改性和應用》)的綜述文章。這是該期刊首次刊發關于菠蘿蜜淀粉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2021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公示涉及食品領域193項
11月10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1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其中,涉及食品領域193項,包括191項面上項目和2項杰出青年項目。(食品伙伴網)
2020年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科技副總合作項目)擬立項項目公示涉及食品領域19項
11月9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0年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科技副總合作項目)擬立項項目,共計312項。公示期7天(11月10日至16日)。其中,涉及食品領域的有19項,(食品伙伴網)
日期:2020-11-14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7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相關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5大類食品608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等5大類食品9批次樣品不合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55 號)
為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運輸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已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17號(關于進口坦桑尼亞大豆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農業部關于坦桑尼亞大豆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坦桑尼亞大豆進口。(海關總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紅曲紅、檸檬酸等6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8號)【解讀】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紅曲紅等4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聚乙烯等2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并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農業農村部關于征求《動物性食品中頭孢噻呋殘留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等3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農質標函〔2020〕174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農業農村部組織擬訂了《動物性食品中頭孢噻呋殘留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等38項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重判!“減肥咖啡”含違禁成分!主犯處刑15年,罰金千萬!
日前,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審理了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一款名為“饋世瘦身咖啡”的減肥咖啡中添加大量國家禁用藥品西布曲明,上鐵法院分別依法判處被告人韓某華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萬元;判處被告人洪某莉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百萬元;判處被告人余某平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予以沒收。(跨區法觀微信號)
點評:減肥市場各類商品魚目混雜,消費者應時刻保持警醒和理智,學會辨別食品檢測證明、生產廠家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商家應堅持遵紀守法、良心生產和銷售,共同維護健康的市場環境。
“口水油”秘制鍋底更香?老板、廚師判刑!寧波鄞州首次“3+4”超強陣容審理公益訴訟案
寧波鄞州區一家火鍋店的老板和廚師偷偷將客人用剩的紅油鍋底進行“二次提煉”,將“口水油”加入新的鍋底中重新出售給客人。9月16日上午,鄞州法院對這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公開宣判,這也是鄞州區首次適用“3+4”大陪審模式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寧波鄞州法院微信號)
點評:“地溝油”犯罪,是指餐廚垃圾、廢棄油脂、各類肉及肉制品加工廢棄物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的油脂而作為食用油銷售的行為。對于利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依照刑法第144條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而予以銷售的,依照刑法第144條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能量值標注不準,買家能申請賠償嗎
原告李某在被告某超市購買了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長江醉魚若干包,價值260元。外包裝標明的營養成分表內容為“能量956千焦、蛋白質25.4克、脂肪25.2克、碳水化合物5.5克、鈉818毫克”。李某認為,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相關規定,其實際的能量值應為1457.7千焦,與外包裝標稱的956千焦存在誤差,不符合相關文件的強制要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遂起訴,主張超市進行十倍賠償。(淮陰法院微信號)
點評:涉案的長江醉魚產品,標注的能量值與按產能營養元素進行換算的實際能量值存在較大差別,足以對李某構成欺詐。但李某并未提供證據證明長江醉魚質量存在問題。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該超市承擔向李某退還貨款并給予三倍賠償。
寧夏一高校食堂后廚被曝“鍋里涮拖把” 校方回應
11月10日,有網友向寧夏本地媒體寧夏新聞網微博后臺爆料稱,“寧夏理工學院北苑食堂后廚工作人員在鍋里涮洗拖把”,并附視頻。此事在網絡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當晚,寧夏理工學院《情況通報》予以回應,稱已成立了由校黨委牽頭,紀委、學生處、學生代表組成的調查組,約談了餐飲企業負責人,停止了該窗口的服務活動。同時,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對食堂各個窗口服務環節操作規程進行全面檢查,嚴格食堂內部衛生監管,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對任何事關食堂衛生等不規范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中國新聞網)
點評:官方回應稱,從調取事發時段監控視頻看出,午餐售賣結束后,后廚工作人員用一把排拖清潔灶臺墻面和位于操作間中部的工作臺底層。由于不銹鋼工作臺有上下兩層,底層比較靠近地面,當后廚工作人員用排拖清潔工作臺底層時,從售賣窗口外部看過來,容易造成錯覺,讓學生誤以為工作人員用拖布拖地。校方回復,網友視頻中涮洗排拖的鐵鍋實際上是專門的清潔鍋。由于清洗灶臺油污需要高溫加熱洗滌劑,后廚專門配備了清潔鍋和墻面拖。
張家口一幼兒園給孩子吃腐爛食物?官方:未發現腐敗變質食品及原料
對11月10日有網友舉報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某幼兒園給孩子吃過期發臭的肉餡造成52名學生出現癥狀一事,宣化區委宣傳部11日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化發布”發布情況通報。(中國新聞網)
點評:通報稱,現場檢查未發現腐敗變質食品及原料。家長所反映的“垃圾袋中的變質肉餡”和腐爛菜品,經初步調查,為食堂日常工作中清理的餐廚廢棄物。依據幼兒園11月10日出勤記錄,全園除3名幼兒因身體不適請假外,其他幼兒均正常入園。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規定
今年6月份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東、重慶、陜西、云南、天津等10多個省份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安全風險增大。為防止新冠病毒可能借助冷鏈運輸的畜禽肉、水產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國家和各地方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來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食品伙伴網將相關內容進行了匯總整理。(食品伙伴網)
點評: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規定貴在知曉、難在落實,相關企業和人員應及時關注海關、市場監管局、商務部等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信息,把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作為疫情防控重點,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并嚴格落實各項操作規范和防控指南,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蔓延。
農產品及食品中黃曲霉毒素污染識別與預防
10月5日黑龍江雞西發生的酸湯子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曲霉毒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曲霉毒素中毒”;10月11日新京報等媒體報道“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曲霉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10月12日,黑龍江省衛健委旗下微信公眾號“龍江衛生健康”發文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致死原因并非此前報道的黃曲霉毒素超標。黃曲霉毒素超標及食物中毒再次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現從農產品及食品黃曲霉毒素污染、識別與預防等方面進行解讀。(農業農村部)
點評:黃曲霉毒素污染在農產品種、收、儲、運、加等環節均能發生。以花生為例,在種植環節,花生在生長后期遭遇高溫、干旱環境脅迫,會誘導黃曲霉菌侵染花生果并產毒;在收獲環節,未及時晾曬干燥,倉儲和運輸環節,如遇溫度高、濕度大、通風透氣條件不良等,攜帶有產黃曲霉毒素真菌的農產品或食品就很容易發生霉變并產毒;在加工環節,如一些小作坊式加工廠對原料沒有嚴格篩選和檢測,使用霉變原料用于生產,或加工設備和條件簡陋,缺少清選設備,就會加大產品中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風險。
五部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農村食品假冒偽劣違法犯罪
11月9日,五部門聯合部署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負責同志對專項執法行動進行了部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此次專項執法行動的目標是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食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執法行動將聚焦案件查辦,嚴厲打擊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三無”食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行為。執法行動重點關注農村、城鄉接合部農貿市場以及食品批發商、小餐館、校園周邊小超市小商店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重點關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十一、中秋等傳統節令食品集中上市、群眾集中消費、食品消費量大的重要時間節點;重點關注生產經營劣質月餅、粽子、元宵等節令食品,假冒偽劣肉制品、乳制品、嬰幼兒輔助食品、白酒、調味面制品等違法行為。
官方: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準上市銷售
在12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近期一些地區出現進口冷鏈食品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經營司負責人陳谞表示,督促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指導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查驗并索取核酸檢測報告,消毒單位出具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消毒證明等,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中新經緯)
點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重點抓好進口冷鏈食品風險監測和排查處置工作。
食品檢驗的類型及其管理規定
食品檢驗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國針對食品質量與安全進行的檢驗主要包括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評價性抽檢等。食品伙伴網將對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監督抽檢、風險監測這四種檢驗類型及其管理規定及區別進行詳細介紹。(食品伙伴網)
點評:監督抽檢主要是對產品是否符合我國國家標準進行檢測,對企業生產出的產品進行事后監管。而風險監測工作是通過對資料收集、產品檢測、數據分析等方式去發現風險因子以及產品存在的風險隱患,努力做到事前預防,監管前置,使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監督抽檢針對性較強,發現有問題的產品會立即展開停止生產、整頓、召回、銷毀等強制管理措施或處罰,并且抽檢結果無論合格與否都會在官方網站發布。而風險監測在檢測中發現的問題以及風險并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風險監測結果和數據信息也不得擅自泄露和對外發布。
關于“漢堡王”被執行一案,官方消息來了
近日,“漢堡王”被列為被執行人的話題引起網友廣泛關注,不少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相關報道。11月12日,上海二中法院對此進行了通報,稱該案已進入執行程序。(上海二中法院微信號)
點評:經查,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于2020年9月16日,對申請人百事(中國)有限公司、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之間的相關爭議,作出(2020)滬貿仲裁字第0620號裁決,要求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返還申請人品牌推廣服務費等費用共計人民幣67714506.60元。因被申請人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未按生效裁決履行義務,申請人百事(中國)有限公司、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上海二中院申請強制執行,上海二中院于2020年11月9日立案受理。
《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互認合作協議》正式發布
日前,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信用辦、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的《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互認合作協議》正式發布,這為建立統一的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失信行為標準互認、信息共享互動、懲戒措施路徑互通的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制度,推動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建設一體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互認合作協議》作為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長三角區域食品安全領域實施跨區域、跨領域信用聯合懲戒提供支撐,為規范凈化食品領域市場環境提供抓手,進而促進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加拿大擬修訂四氟醚唑和矮壯素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2020年11月6日,加拿大衛生部發布 PMRL2020-37和 PMRL2020-38號通知,有害生物管理局擬修訂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和矮壯素(Chlormequat chloride)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伙伴網)
點評:征求稿評議期為2020年11月6日到2021年1月20日。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食品容器和蕎麥、紅薯面條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11月9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食品容器和蕎麥、紅薯面條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過敏原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0年10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10月匯總)
2020年10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農林產品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2020年10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10月匯總)
10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020年11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1月11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新加坡對荷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區的禽類產品實施臨時進口限制
2020年11月13日,新加坡食品局(SFA)發布消息稱對荷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地附近的家禽及其產品的進口實施臨時限制。(食品伙伴網)
點評:為方便其他家禽和家禽產品的通關許可,在進口家禽及產品時,隨附的獸醫健康證明書還應包括以下額外證明: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I )以及H5和H7低致病性禽流感( LPAI )是出口國應通報的疾病;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的定義,肉類來源的禽類未接種H5和H7亞型禽流感疫苗;家禽肉和肉制品不是源自海爾德蘭省珀伊夫萊克村和阿爾特福斯特村受影響場所周圍半徑10公里的限制地區;肉類來源的家禽是在荷蘭出生、飼養和屠宰的,或者是從具有同等家禽健康狀況的國家合法進口的日齡雛雞。
2、國際食品
2020年10月全球新發非洲豬瘟疫情信息匯總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非洲豬瘟防控疫情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10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344起,其中家豬98起,野豬246起。(食品伙伴網)
點評:10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涉及德國、拉脫維亞、匈牙利、俄羅斯、羅馬尼亞、韓國、南非、烏克蘭、中國等,其中,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位居前三位。
日本香川縣又一養雞場現禽流感疫情將再撲殺4.8萬只雞
據“中央社”報道,日本政府5日宣布在香川縣三豐市的養雞場檢測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決定對該養雞場飼養的約33萬只雞進行撲殺作業。該縣8日表示,另一處養雞場也發現禽流感疫情,將撲殺養雞場內約4.8萬只雞。(中國新聞網)
點評:由于短期內出現兩起禽流感疫情案例,縣府為避免疫情擴散,已將東香川市這處養雞場半徑3公里范圍,列為禁止移動雞與雞蛋的“移動限制區域”,并將半徑10公里內列為禁止出貨的“搬出限制區域”。
加拿大輻照食品監管體系介紹
本期食品伙伴網將帶大家了解加拿大輻照食品監管體系,主要是對輻照食品的監管機構、法規要求、審批程序以及標簽標識規定予以介紹,供相關企業參考。(食品伙伴網)
點評:加拿大衛生部保健產品與食品署(HPFB)、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加拿大衛生部輻射防護局(RPB)和加拿大核能安全委員會(CNSC)聯合監管食品輻照過程的各個方面。食品輻照受到《食品藥品條例》的嚴格管制,《食品藥品條例》Division 26的第B.26.003節列出了可在加拿大輻照和銷售的食品,給出了允許的電離輻射源,輻照目的以及允許的輻射吸收劑量。另外《食品和藥品條例》第B.01.035節規定了輻照食品的標簽要求。
美國CDC調查與長葉萵苣有關的大腸桿菌暴發事件
2020年11月10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布與長葉萵苣有關的大腸桿菌暴發的調查通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全基因組測序表明,長葉萵苣的樣品與此次暴發有關的患病人群中鑒定出的菌株相同。但是,僅憑這些數據不足以證明暴發中存在關聯。
印尼發布新條例-《嬰幼兒輔助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指南規定》
印尼食品藥品管理局發布的新條例-《嬰幼兒輔助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指南規定》(2020年第28號)于2020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食品伙伴網)
點評:該條例里要求所有的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落實良好生產規范指南的要求,該條例適用于6個月到24個月的嬰幼兒輔助食品或者特殊營養需求/特殊醫學用途加工食品的良好生產指導。
三、食品科技
微流控紙芯片技術 10分鐘可測出茶多酚含量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在茶葉質量安全因子快速檢測技術上取得新進展,成功研發出一種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檢測技術,10分鐘內即可測定出樣品中的茶多酚含量。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微信號)
中國熱科院在食品科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關于菠蘿蜜淀粉的研究綜述
近日,中國熱科院香飲所熱帶木本糧研究團隊在食品科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分區1區TOP期刊,IF=11.077)在線發表題為《Jackfruit starch: Composition, structure, functional properties, mod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菠蘿蜜淀粉:化學組成,結構特性,功能特性,改性和應用》)的綜述文章。這是該期刊首次刊發關于菠蘿蜜淀粉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2021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公示涉及食品領域193項
11月10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1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其中,涉及食品領域193項,包括191項面上項目和2項杰出青年項目。(食品伙伴網)
2020年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科技副總合作項目)擬立項項目公示涉及食品領域19項
11月9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0年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科技副總合作項目)擬立項項目,共計312項。公示期7天(11月10日至16日)。其中,涉及食品領域的有19項,(食品伙伴網)
日期: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