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由食品伙伴網主辦的2025新“食”力大會暨第九屆肉研會&第七屆菜肴會&第六屆水產大會,在各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河南鄭州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為期兩天半,以“行業攜手,創新發展”為主題,日程設置了主題報告、行業研究報告及供應商手冊發布、品牌頒獎、明星產品展示、圓桌論壇、參觀交流等環節,來自全國各地近600位代表參加了盛會。
PART.01
大會開幕式
2025新“食”力大會由食品伙伴網研發創新事業部總經理董麗娟女士主持開幕。
大會伊始,由河南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 牛景紅,河南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河南食品科學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王瑞國和食品伙伴網創始人 李遠釗分別進行致辭,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PART.02
頒獎儀式 & 產品展示
“食力優選品牌”由食品伙伴網深入產業調研綜合推出。在食品行業的賽道上,食力優選以卓越品質與創新精神,樹立了行業標桿。從源頭把控到匠心加工,從技術創新到市場引領,食力優選始終以“安全、健康、美味”為核心,為消費者提供值得信賴的食品選擇。
無論是嚴選優質肉制品、鎖鮮水產,還是為工業化餐飲提供高效解決方案,食力優選始終以科技賦能傳統,以標準定義品質,讓每一份產品都承載著對健康的承諾、對美味的追求。本次我們聚焦肉制品、餐飲、水產行業分批推出食力優選品牌并現場頒獎。
肉制品類“食”力優選品牌獎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德陽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達生肉類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天福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華昱食品產業有限公司、廣東溫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新鄉市雨軒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悅道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百草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預制食材類“食”力優選品牌獎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四川王家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灤平華都食品有限公司、圣農食品有限公司、浙江耕盛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豐廚(天津)投資有限公司、優食谷食品有限公司、東莞市恒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親熱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干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水產品類“食”力優選品牌獎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鮮美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官棧營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勁仔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文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榮信水產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力誠食品有限公司、大洋世家(舟山)優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漁大脆鯇食品有限公司、信良記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丹東元一海產精制品有限公司、江蘇欣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產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堅實可靠的供應鏈伙伴。他們默默耕耘,用優質的原料、先進的設備、專業的服務,支撐著我們每一款產品的創新與品質的提升,是真正的“幕后功臣”和“創新基石”!為表彰這些卓越的伙伴,樹立行業標桿,本屆大會特別設立了“食力優選”優質供應商獎“!
優質供應商獲獎企業名單(排名不分先后):河南偉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味正品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中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澤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容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海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山東德士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諸城市正合機械廠、河南華美萬邦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科食創(河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格瑞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湖北省興發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鄭州喬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英特諾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林德氣體、無錫日聯視界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德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區樂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貝(河南)食品有限公司、聯合食安(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奕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ART.03
主會場報告(7月15日上午)
保障優質蛋白需求、促進健康消費,推動農食系統轉型
王曉紅 研究員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 副所長:
報告以”保障優質蛋白需求,促進健康消費,推動農食系統轉型“為主題,指出依據《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需增加肉蛋奶、水產品、大豆等優質蛋白供給,當前我國優質蛋白總量有余但結構需調整。同時還闡述了營養健康指引發展要貫穿全產業鏈,以《食用農產品生物營養強化通則》為標準推動產品創新,踐行大食物觀實現食物來源多樣化,通過延鏈補鏈等提升加工質量并實現結構特色化,展望未來”BT+Al+NH“技術融合趨勢,將改造設施農業等傳統產業,培育酵母蛋白、3D打印食品等新興產業,布局細胞培養肉等未來產業,最終以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解決食物營養領域矛盾,保障食物數量安全、滿足營養需求。
《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修訂及常見問題解讀
于航宇 副研究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 副主任:
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 以保障食品安全、科學引導消費、規范行業生產和滿足監管需求為目標,借鑒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對食品標簽的管理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名稱、配料表、致敏物質、定量標示等標簽要求,并將數字標簽使用要求納入標準,旨在規范食品企業生產行為,為消費者提供更清晰、透明的產品信息,保證市場監管工作順利開展。
預制食材無晶深冷(NCF)凍眠鎖鮮技術與應用
張春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研究員:
食材保鮮是決定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近50年來電磁場輔助、超聲輔助與浸漬凍結等新型凍眠鎖鮮技術先后出現,為肉類食材保鮮帶來了新的技術視角,但本質依然是凍結保鮮,凍結與解凍處理導致食材品質劣變問題依然難以解決。由中國農科院中式食品團隊首創發明的肉類 食材無晶深冷(Non-crystal deep cooling; NCDC)保鮮技術裝備,成功實現肉類在-6℃以下溫度帶3個月以上不結冰保鮮貯藏,品質優于GB2707生鮮肉標準要求,NCDC技術打破傳統冷凍、冷藏溫區界限,實現了畜禽肉冷凍品質冷鮮化的智能保鮮。NCDC技術展現出對現有冷凍”控晶“保鮮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具有重塑肉類冷鏈格局的巨大潛力。
酵母抽提物&酵母蛋白助力肉制品蛋白升級與風味躍遷
劉雪姣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與發酵工業中心 高級工程師:
隨著食品工業向清潔標簽、減鹽健康和植物基升級轉型,安琪酵母抽提物展現出巨大潛力。本次匯報將聚焦安琪酵母抽提物(YE)——源于天然酵母,提供卓越鮮味與風味增強,助力減鹽與清潔標簽升級;以及踐行國家大食物觀,向微生物要蛋白,安琪酵母蛋白(AnPro?)——作為新食品原料酵母蛋白來源提升肉制品營養與質構。重點探討YE與AnPro?協同應用于肉制品領域的創新方案,通過風味提升、營養強化、質構改良,為食品工業創新發展提供核心驅動力,助力產業正向升級。
PART.04
《2025肉制品&水產&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聯合發布及2025 新”食“力《供應商手冊》發布
7.15日上午嘉賓報告結束后,《2025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發展報告》、《2025中國水產加工品行業發展報告》、《2025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以及《新”食“力供應商手冊》隨之重磅發布。
2025
《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發展報告》
本報告主要從肉制品行業發展概述、監管情況、市場情況、企業和產品情況、研究前沿和行業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相關內容的闡述,供肉制品加工業人員參考。
2025
《2025中國水產加工品行業發展報告》
報告主要從水產品的行業概述、標法動態及監管情況、線上市場分析、加工企業和產品創新調研、加工技術現狀及前沿研究、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熱點事件和水產品地域特色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及典型案例闡述,旨在為水產品行業人員提供參考。
2025
《2025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下,預制菜行業正迎來戰略發展機遇期。本報告主要從預制菜行業發展概述、政策環境、企業及產品情況、預制菜市場情況、預制菜技術研究進展、流行餐飲與非遺飲食、傳統烹飪技法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對我國預制菜行業進行相關內容的闡述。
2025
《”食“力優選供應商手冊》
2025《食力優選供應商手冊》涵蓋食品配料、加工及代加工、機械設備、包裝、檢測等食品生產供應鏈各個環節。對于加工企業而言,這是一份極其便利精準的供應商導航,濃縮了行業里大多數具有創新價值的優質供應商信息及其產品信息,可以精準快速地找到優質供應商;對于供應商而言,這是一個精準獲客的平臺,永不落幕的”展覽“機會。
PART.05
2025中國好原料大賽發布-接棒儀式
”中國好原料“創新大賽是食品伙伴網-FIEU食品配料聯盟主辦的食品原料配方設計大賽,自2020年起至今已經成功舉辦8屆,包含了功能肽、植物基、餐飲調味、酵母蛋白、富色食品、預制菜等多個賽道,賽事開展至今吸引了2000多人報名參賽,接收1000多份參賽作品。本次論壇我們公示了酵母蛋白創新應用賽道的獲獎情況,優質的獲獎作品展示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創新盛宴!
獲獎公示后,食品伙伴網總經理李遠釗先生為安琪酵母、湖北興發、青島德慧、瑞登梅爾JRS頒發2025”中國好原料“創新大賽賽事合作伙伴榮譽獎牌,同時發起”中國好原料“創新大賽-食品質構改良創新應用賽道啟動儀式!
食品伙伴網期待更多的院所、企業參與賽事,一起推動賽事的發展,為原料創新事業提供助力,與賽事實現雙贏!
PART.06
主會場報告(7月15日下午)
肉類替代蛋白現狀與展望
張萬剛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教授 :
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預測,隨著人均GDP和居民膳食水平的持續升級,未來肉類產品需求總量將突破1億噸,導致動物蛋白缺口擴大,遠超國內供給能力。因此需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尋找肉蛋白的替代產品,同時保證膳食營養平衡。目前,世界肉類替代品產業已達709.48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68萬億元,年增長率42.1%。本報告概述了肉類替代蛋白資源(植物、藻類、昆蟲、菌絲蛋白和細胞培養肉)的特點,并總結了肉類替代品的質構、營養特性、食用安全、成本產品等方面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挑戰。
基于中醫補瀉原理的健脾牛肉湯研究與開發
趙改名 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 教授:
本報告立足2035年中國健康社會建設要求,借助傳統中醫藥食同源、陰陽五行和中醫配伍原理,通過建立脾虛模型小鼠,以健康小鼠和健脾醫方四君子湯為對照,研究了牛肉、健脾中藥(懷山藥、大 棗、茯苓)、健脾反佐中藥(干姜、草果)及其復配中藥熬制的湯料對脾虛模型小鼠的效應,并系統研究了小鼠的理化指標變化。本研究結果發現,牛肉與懷山藥配伍以及牛肉與干姜配伍制作牛肉湯,具有很好的健脾功效,證實了中醫補瀉原理的科學性,可以用以指導保健功效食品開發。
亞麻籽膠及亞麻籽粉在肉制品中的應用
楊林 青島德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配料創新中心研發總監:
本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1、青島德慧企業介紹 2、亞麻籽的功能優勢3、亞麻籽膠/粉在肉制品中的應用案例4、亞麻籽膠/粉加工過程中的工藝創新5、未來趨勢展望-亞麻籽膠/粉在多場景下的產品應用。
功能肉制品開發研究的探索與思考
劉永峰 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 副院長 陜西省肉品安全生產營養控制工程中心 主任:
功能食品越來越受重視,據資料預測2030年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6萬億。功能肉制品也同樣受到消費者和肉類企業的廣泛關注,但目前我國功能肉制品存在種類不豐富、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報告介紹了低脂肉制品、低膽固醇肉制品、低硝酸鹽肉制品、低鹽肉制品、添加天然抗氧化劑肉制品等功能肉制品的開發方法及現狀,分析了不同功能肉制品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望了功能肉制品的發展方向,分享了團隊圍繞功能與營養健康肉產品研究的相關成果,以”茶肉“為例的營養健康肉制品的開發研究過 程。期望報告能為功能肉制品開發、大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提供新參考。
自供電技術在智能包裝中的應用
王利強 教授 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副院長:
自供電技術作為智能包裝領域的前沿方向,為解決傳統包裝的能源依賴與功能局限性提供了創新思路。本報告聚焦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在智能包裝中的多場景應用,首先介紹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的智能運輸包裝系統,探索其在實時監測與能量自供方面的優勢。同時,通過介紹TENG技術在果蔬保鮮與蛋白質類食品包裝中的創新研究,探討其在提升包裝環境感知與保鮮性能方面的應用。最后,介紹TENG驅動的食品安全檢測包裝,實現無需外部電源的食品污染物或變質信號感知。希望能為食品包裝的綠色、安全、智能化提供新的可能和途徑。
微生物控制策略與肉類制品安全
黃現青 教授 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 院長:
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預測,隨著人均GDP和居民膳食水平的持續升級,未來肉類產品需求總量將突破1億噸,導致動物蛋白缺口擴大,遠超國內供給能力。因此需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尋找肉蛋白的替代產品,同時保證膳食營養平衡。目前,世界肉類替代品產業已達709.48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68萬億元,年增長率42.1%。本報告概述了肉類替代蛋白資源(植物、藻類、昆蟲、菌絲蛋白和細胞培養肉)的特點,并總結了肉類替代品的質構、營養特性、食用安全、成本產品等方面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挑戰。
AI賦能光譜異物檢測---開啟食品品質安全智能檢測新時代
汪振斌 無錫日聯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本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預制食品的發展以及生產過程中關于異物帶來的痛點,毛發的防控,AI多模態光譜異物檢測的應用及相關產品介紹。
基因檢測技術在肉制品中的應用
王天喜 雙匯技術中心肉制品研究所 所長:
基因檢測方法在肉制品加工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單一原料肉制品在加工過程中存在共用生產線,添加香精帶入外源基因的問題,通過基因手段檢測,存在預包裝食品包裝未標識,但是檢測結果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問題。面對市場監管過程中,企業有哪些應對策略?
當3D打印遇見連續絞切系統!定制升級+降本節能,重構肉制品價值鏈
常思遠 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3D 打印技術與連續絞切系統的創新融合,為肉制品加工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通過一體化設計的連續乳化技術,配合3D打印定制刀具和在線近紅外監測,實現了脂肪均勻分布和顆粒精準控制,能耗降低30%以上,產品品質顯著提升。同時,創新的機械脫脂系統采用動態壓力調節,將豬皮脂肪含量從20%降至5%以下,不僅避免了化學脫脂的污染問題,更實現了副產物的高值化利用。這一技術突破使生產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30%,既滿足了香腸、漢堡等產品對質構的差異化需求,又符合清潔生產趨勢,為肉制品加工企業提供了高效、精準、可持續的全新生產模式,推動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
2025 新食力行業發展全景洞察:產業現狀、市場情況與產品創新解析
王文偉 食品伙伴網創新研究中心 高級分析師:
在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的新時代,肉制品、預制菜、水產三大領域深度聚合,正開啟食品行業發展的全新篇章。本報告聚焦產業現狀、市場數據、產品創新三大核心維度,通過詳實的行業市場數據、典型產品案例剖析及消費趨勢洞察,全面解讀行業發展態勢,為從業者提供決策參考與創新思路。
日期:2025-07-17
PART.01
大會開幕式
2025新“食”力大會由食品伙伴網研發創新事業部總經理董麗娟女士主持開幕。
大會伊始,由河南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 牛景紅,河南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河南食品科學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王瑞國和食品伙伴網創始人 李遠釗分別進行致辭,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PART.02
頒獎儀式 & 產品展示
“食力優選品牌”由食品伙伴網深入產業調研綜合推出。在食品行業的賽道上,食力優選以卓越品質與創新精神,樹立了行業標桿。從源頭把控到匠心加工,從技術創新到市場引領,食力優選始終以“安全、健康、美味”為核心,為消費者提供值得信賴的食品選擇。
無論是嚴選優質肉制品、鎖鮮水產,還是為工業化餐飲提供高效解決方案,食力優選始終以科技賦能傳統,以標準定義品質,讓每一份產品都承載著對健康的承諾、對美味的追求。本次我們聚焦肉制品、餐飲、水產行業分批推出食力優選品牌并現場頒獎。
肉制品類“食”力優選品牌獎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德陽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達生肉類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天福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華昱食品產業有限公司、廣東溫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新鄉市雨軒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悅道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百草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預制食材類“食”力優選品牌獎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四川王家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灤平華都食品有限公司、圣農食品有限公司、浙江耕盛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豐廚(天津)投資有限公司、優食谷食品有限公司、東莞市恒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親熱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干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水產品類“食”力優選品牌獎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鮮美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官棧營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勁仔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文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榮信水產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力誠食品有限公司、大洋世家(舟山)優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漁大脆鯇食品有限公司、信良記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丹東元一海產精制品有限公司、江蘇欣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產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堅實可靠的供應鏈伙伴。他們默默耕耘,用優質的原料、先進的設備、專業的服務,支撐著我們每一款產品的創新與品質的提升,是真正的“幕后功臣”和“創新基石”!為表彰這些卓越的伙伴,樹立行業標桿,本屆大會特別設立了“食力優選”優質供應商獎“!
優質供應商獲獎企業名單(排名不分先后):河南偉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味正品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中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澤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容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海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山東德士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諸城市正合機械廠、河南華美萬邦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科食創(河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格瑞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湖北省興發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鄭州喬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英特諾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林德氣體、無錫日聯視界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德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區樂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貝(河南)食品有限公司、聯合食安(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奕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ART.03
主會場報告(7月15日上午)
保障優質蛋白需求、促進健康消費,推動農食系統轉型
王曉紅 研究員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 副所長:
報告以”保障優質蛋白需求,促進健康消費,推動農食系統轉型“為主題,指出依據《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需增加肉蛋奶、水產品、大豆等優質蛋白供給,當前我國優質蛋白總量有余但結構需調整。同時還闡述了營養健康指引發展要貫穿全產業鏈,以《食用農產品生物營養強化通則》為標準推動產品創新,踐行大食物觀實現食物來源多樣化,通過延鏈補鏈等提升加工質量并實現結構特色化,展望未來”BT+Al+NH“技術融合趨勢,將改造設施農業等傳統產業,培育酵母蛋白、3D打印食品等新興產業,布局細胞培養肉等未來產業,最終以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解決食物營養領域矛盾,保障食物數量安全、滿足營養需求。
《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修訂及常見問題解讀
于航宇 副研究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 副主任:
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 以保障食品安全、科學引導消費、規范行業生產和滿足監管需求為目標,借鑒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對食品標簽的管理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名稱、配料表、致敏物質、定量標示等標簽要求,并將數字標簽使用要求納入標準,旨在規范食品企業生產行為,為消費者提供更清晰、透明的產品信息,保證市場監管工作順利開展。
預制食材無晶深冷(NCF)凍眠鎖鮮技術與應用
張春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研究員:
食材保鮮是決定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近50年來電磁場輔助、超聲輔助與浸漬凍結等新型凍眠鎖鮮技術先后出現,為肉類食材保鮮帶來了新的技術視角,但本質依然是凍結保鮮,凍結與解凍處理導致食材品質劣變問題依然難以解決。由中國農科院中式食品團隊首創發明的肉類 食材無晶深冷(Non-crystal deep cooling; NCDC)保鮮技術裝備,成功實現肉類在-6℃以下溫度帶3個月以上不結冰保鮮貯藏,品質優于GB2707生鮮肉標準要求,NCDC技術打破傳統冷凍、冷藏溫區界限,實現了畜禽肉冷凍品質冷鮮化的智能保鮮。NCDC技術展現出對現有冷凍”控晶“保鮮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具有重塑肉類冷鏈格局的巨大潛力。
酵母抽提物&酵母蛋白助力肉制品蛋白升級與風味躍遷
劉雪姣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與發酵工業中心 高級工程師:
隨著食品工業向清潔標簽、減鹽健康和植物基升級轉型,安琪酵母抽提物展現出巨大潛力。本次匯報將聚焦安琪酵母抽提物(YE)——源于天然酵母,提供卓越鮮味與風味增強,助力減鹽與清潔標簽升級;以及踐行國家大食物觀,向微生物要蛋白,安琪酵母蛋白(AnPro?)——作為新食品原料酵母蛋白來源提升肉制品營養與質構。重點探討YE與AnPro?協同應用于肉制品領域的創新方案,通過風味提升、營養強化、質構改良,為食品工業創新發展提供核心驅動力,助力產業正向升級。
PART.04
《2025肉制品&水產&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聯合發布及2025 新”食“力《供應商手冊》發布
7.15日上午嘉賓報告結束后,《2025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發展報告》、《2025中國水產加工品行業發展報告》、《2025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以及《新”食“力供應商手冊》隨之重磅發布。
2025
《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發展報告》
本報告主要從肉制品行業發展概述、監管情況、市場情況、企業和產品情況、研究前沿和行業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相關內容的闡述,供肉制品加工業人員參考。
2025
《2025中國水產加工品行業發展報告》
報告主要從水產品的行業概述、標法動態及監管情況、線上市場分析、加工企業和產品創新調研、加工技術現狀及前沿研究、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熱點事件和水產品地域特色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及典型案例闡述,旨在為水產品行業人員提供參考。
2025
《2025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下,預制菜行業正迎來戰略發展機遇期。本報告主要從預制菜行業發展概述、政策環境、企業及產品情況、預制菜市場情況、預制菜技術研究進展、流行餐飲與非遺飲食、傳統烹飪技法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對我國預制菜行業進行相關內容的闡述。
2025
《”食“力優選供應商手冊》
2025《食力優選供應商手冊》涵蓋食品配料、加工及代加工、機械設備、包裝、檢測等食品生產供應鏈各個環節。對于加工企業而言,這是一份極其便利精準的供應商導航,濃縮了行業里大多數具有創新價值的優質供應商信息及其產品信息,可以精準快速地找到優質供應商;對于供應商而言,這是一個精準獲客的平臺,永不落幕的”展覽“機會。
PART.05
2025中國好原料大賽發布-接棒儀式
”中國好原料“創新大賽是食品伙伴網-FIEU食品配料聯盟主辦的食品原料配方設計大賽,自2020年起至今已經成功舉辦8屆,包含了功能肽、植物基、餐飲調味、酵母蛋白、富色食品、預制菜等多個賽道,賽事開展至今吸引了2000多人報名參賽,接收1000多份參賽作品。本次論壇我們公示了酵母蛋白創新應用賽道的獲獎情況,優質的獲獎作品展示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創新盛宴!
獲獎公示后,食品伙伴網總經理李遠釗先生為安琪酵母、湖北興發、青島德慧、瑞登梅爾JRS頒發2025”中國好原料“創新大賽賽事合作伙伴榮譽獎牌,同時發起”中國好原料“創新大賽-食品質構改良創新應用賽道啟動儀式!
食品伙伴網期待更多的院所、企業參與賽事,一起推動賽事的發展,為原料創新事業提供助力,與賽事實現雙贏!
PART.06
主會場報告(7月15日下午)
肉類替代蛋白現狀與展望
張萬剛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教授 :
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預測,隨著人均GDP和居民膳食水平的持續升級,未來肉類產品需求總量將突破1億噸,導致動物蛋白缺口擴大,遠超國內供給能力。因此需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尋找肉蛋白的替代產品,同時保證膳食營養平衡。目前,世界肉類替代品產業已達709.48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68萬億元,年增長率42.1%。本報告概述了肉類替代蛋白資源(植物、藻類、昆蟲、菌絲蛋白和細胞培養肉)的特點,并總結了肉類替代品的質構、營養特性、食用安全、成本產品等方面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挑戰。
基于中醫補瀉原理的健脾牛肉湯研究與開發
趙改名 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 教授:
本報告立足2035年中國健康社會建設要求,借助傳統中醫藥食同源、陰陽五行和中醫配伍原理,通過建立脾虛模型小鼠,以健康小鼠和健脾醫方四君子湯為對照,研究了牛肉、健脾中藥(懷山藥、大 棗、茯苓)、健脾反佐中藥(干姜、草果)及其復配中藥熬制的湯料對脾虛模型小鼠的效應,并系統研究了小鼠的理化指標變化。本研究結果發現,牛肉與懷山藥配伍以及牛肉與干姜配伍制作牛肉湯,具有很好的健脾功效,證實了中醫補瀉原理的科學性,可以用以指導保健功效食品開發。
亞麻籽膠及亞麻籽粉在肉制品中的應用
楊林 青島德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配料創新中心研發總監:
本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1、青島德慧企業介紹 2、亞麻籽的功能優勢3、亞麻籽膠/粉在肉制品中的應用案例4、亞麻籽膠/粉加工過程中的工藝創新5、未來趨勢展望-亞麻籽膠/粉在多場景下的產品應用。
功能肉制品開發研究的探索與思考
劉永峰 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 副院長 陜西省肉品安全生產營養控制工程中心 主任:
功能食品越來越受重視,據資料預測2030年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6萬億。功能肉制品也同樣受到消費者和肉類企業的廣泛關注,但目前我國功能肉制品存在種類不豐富、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報告介紹了低脂肉制品、低膽固醇肉制品、低硝酸鹽肉制品、低鹽肉制品、添加天然抗氧化劑肉制品等功能肉制品的開發方法及現狀,分析了不同功能肉制品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望了功能肉制品的發展方向,分享了團隊圍繞功能與營養健康肉產品研究的相關成果,以”茶肉“為例的營養健康肉制品的開發研究過 程。期望報告能為功能肉制品開發、大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提供新參考。
自供電技術在智能包裝中的應用
王利強 教授 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副院長:
自供電技術作為智能包裝領域的前沿方向,為解決傳統包裝的能源依賴與功能局限性提供了創新思路。本報告聚焦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在智能包裝中的多場景應用,首先介紹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的智能運輸包裝系統,探索其在實時監測與能量自供方面的優勢。同時,通過介紹TENG技術在果蔬保鮮與蛋白質類食品包裝中的創新研究,探討其在提升包裝環境感知與保鮮性能方面的應用。最后,介紹TENG驅動的食品安全檢測包裝,實現無需外部電源的食品污染物或變質信號感知。希望能為食品包裝的綠色、安全、智能化提供新的可能和途徑。
微生物控制策略與肉類制品安全
黃現青 教授 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 院長:
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預測,隨著人均GDP和居民膳食水平的持續升級,未來肉類產品需求總量將突破1億噸,導致動物蛋白缺口擴大,遠超國內供給能力。因此需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尋找肉蛋白的替代產品,同時保證膳食營養平衡。目前,世界肉類替代品產業已達709.48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68萬億元,年增長率42.1%。本報告概述了肉類替代蛋白資源(植物、藻類、昆蟲、菌絲蛋白和細胞培養肉)的特點,并總結了肉類替代品的質構、營養特性、食用安全、成本產品等方面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挑戰。
AI賦能光譜異物檢測---開啟食品品質安全智能檢測新時代
汪振斌 無錫日聯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本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預制食品的發展以及生產過程中關于異物帶來的痛點,毛發的防控,AI多模態光譜異物檢測的應用及相關產品介紹。
基因檢測技術在肉制品中的應用
王天喜 雙匯技術中心肉制品研究所 所長:
基因檢測方法在肉制品加工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單一原料肉制品在加工過程中存在共用生產線,添加香精帶入外源基因的問題,通過基因手段檢測,存在預包裝食品包裝未標識,但是檢測結果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問題。面對市場監管過程中,企業有哪些應對策略?
當3D打印遇見連續絞切系統!定制升級+降本節能,重構肉制品價值鏈
常思遠 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3D 打印技術與連續絞切系統的創新融合,為肉制品加工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通過一體化設計的連續乳化技術,配合3D打印定制刀具和在線近紅外監測,實現了脂肪均勻分布和顆粒精準控制,能耗降低30%以上,產品品質顯著提升。同時,創新的機械脫脂系統采用動態壓力調節,將豬皮脂肪含量從20%降至5%以下,不僅避免了化學脫脂的污染問題,更實現了副產物的高值化利用。這一技術突破使生產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30%,既滿足了香腸、漢堡等產品對質構的差異化需求,又符合清潔生產趨勢,為肉制品加工企業提供了高效、精準、可持續的全新生產模式,推動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
2025 新食力行業發展全景洞察:產業現狀、市場情況與產品創新解析
王文偉 食品伙伴網創新研究中心 高級分析師:
在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的新時代,肉制品、預制菜、水產三大領域深度聚合,正開啟食品行業發展的全新篇章。本報告聚焦產業現狀、市場數據、產品創新三大核心維度,通過詳實的行業市場數據、典型產品案例剖析及消費趨勢洞察,全面解讀行業發展態勢,為從業者提供決策參考與創新思路。
日期: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