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魚出口長期以來在我國對外農產品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貿易額總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但隨著國際貿易競爭日趨激烈,部分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市場,不斷在非關稅壁壘上下功夫,極具隱蔽性和靈活性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在近幾年的國際貿易舞臺上逐漸興起。在此大背景下,提高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和國際應對能力,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和反應機制,突破出口國技術性貿易壁壘顯得尤為重要。
01
出口活魚遭遇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限量壁壘
隨著高靈敏度檢測技術的發展,以及各國對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的關注度提升,活魚出口相關農獸藥及重金屬殘留限量標準日益嚴苛,筑起越來越高的限量壁壘。
關卡壁壘
在活魚出口過程中設置重重關卡增加制度成本,使得所需要檢測項目繁多,檢測費用高昂,同時增加出口的時間和機會成本,這一做法日益演變成一種程序性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認證壁壘
目前,國際上與活魚相關的體系認證包含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 HACCP)、食品安全體系(FSSC22000)、國際食品標準(IFS)等共20余種。認證門檻愈筑愈高,從客觀上增大出口阻力。
綠色壁壘
近年來,許多國家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借口,設置隱蔽性貿易壁壘。以日本為例,2019年8月,該國將食用生鮮魚中副溶血性弧菌項目監測時間由3個月延長為4個月,監測周期的延長使得通關時間和經濟成本大大增加。
02
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策略
Part 01
強化政府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體系
政府部門應加強漁業生產環境監督管理,保護好水域生態環境,定期組織開展質量監測工作,減少生產環境中污染物對活魚的二次污染。加強對農獸藥投入品的監管,杜絕違禁藥物生產、銷售,從源頭上狠抓活魚養殖安全。做好活魚質量安全監控檢測工作,充實監測數據庫,科學合理地評估活魚質量安全風險,及時更新、修訂活魚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限量標準,以標準提升促質量提升。
Part 02
廣泛收集國際市場信息,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機制
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對各國新的政策、技術標準和檢疫標準要求展開培訓,指導和幫助企業規避貿易壁壘。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機制,打通信息互通渠道,及時通報國外最新信息狀況,解決出口企業信息不暢的問題。在發現出口異常時,海關應迅速向企業反饋信息并向國內同類企業發出預警,為相關企業規避風險提供指引。
Part 03
樹立企業質量安全主體意識,加速漁業生產環節管理與國際接軌
企業要樹立質量安全意識和出口風險意識,科學合理使用農獸藥,切實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科學規劃,合理安排養殖水域和養殖容量,加強養殖基地環境保護,鼓勵生態養殖。加大生產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力度,推廣GAP、GMP、 HACCP等體系認證,發揮規模經營對活魚質量把控的優勢,使得從育苗、養殖、出口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提升國際競爭力。
Part 04
發揮行業協會紐帶作用,有序推進國際合作與互認
按照WTO-TBT/SPS協議,行業協會可以代表國家解決貿易爭端,通過非政府機構的互認、磋商、維權,也有助于避免國與國的直接對立,樹立我國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形象。行業協會要發揮貼近企業、視角專業的優勢,配合政府機構做好各種貿易規則談判,妥善處理活魚貿易措施糾紛。積極為政府間談判確定技術標準提供行業專業支持,爭取我國與出口國家之間檢測結果、認證體系互認,減輕企業頻繁應付國外相關機構質量檢查的負擔。
日期:2020-11-27
01
出口活魚遭遇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限量壁壘
隨著高靈敏度檢測技術的發展,以及各國對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的關注度提升,活魚出口相關農獸藥及重金屬殘留限量標準日益嚴苛,筑起越來越高的限量壁壘。
關卡壁壘
在活魚出口過程中設置重重關卡增加制度成本,使得所需要檢測項目繁多,檢測費用高昂,同時增加出口的時間和機會成本,這一做法日益演變成一種程序性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認證壁壘
目前,國際上與活魚相關的體系認證包含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 HACCP)、食品安全體系(FSSC22000)、國際食品標準(IFS)等共20余種。認證門檻愈筑愈高,從客觀上增大出口阻力。
綠色壁壘
近年來,許多國家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借口,設置隱蔽性貿易壁壘。以日本為例,2019年8月,該國將食用生鮮魚中副溶血性弧菌項目監測時間由3個月延長為4個月,監測周期的延長使得通關時間和經濟成本大大增加。
02
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策略
Part 01
強化政府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體系
政府部門應加強漁業生產環境監督管理,保護好水域生態環境,定期組織開展質量監測工作,減少生產環境中污染物對活魚的二次污染。加強對農獸藥投入品的監管,杜絕違禁藥物生產、銷售,從源頭上狠抓活魚養殖安全。做好活魚質量安全監控檢測工作,充實監測數據庫,科學合理地評估活魚質量安全風險,及時更新、修訂活魚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限量標準,以標準提升促質量提升。
Part 02
廣泛收集國際市場信息,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機制
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對各國新的政策、技術標準和檢疫標準要求展開培訓,指導和幫助企業規避貿易壁壘。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機制,打通信息互通渠道,及時通報國外最新信息狀況,解決出口企業信息不暢的問題。在發現出口異常時,海關應迅速向企業反饋信息并向國內同類企業發出預警,為相關企業規避風險提供指引。
Part 03
樹立企業質量安全主體意識,加速漁業生產環節管理與國際接軌
企業要樹立質量安全意識和出口風險意識,科學合理使用農獸藥,切實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科學規劃,合理安排養殖水域和養殖容量,加強養殖基地環境保護,鼓勵生態養殖。加大生產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力度,推廣GAP、GMP、 HACCP等體系認證,發揮規模經營對活魚質量把控的優勢,使得從育苗、養殖、出口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提升國際競爭力。
Part 04
發揮行業協會紐帶作用,有序推進國際合作與互認
按照WTO-TBT/SPS協議,行業協會可以代表國家解決貿易爭端,通過非政府機構的互認、磋商、維權,也有助于避免國與國的直接對立,樹立我國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形象。行業協會要發揮貼近企業、視角專業的優勢,配合政府機構做好各種貿易規則談判,妥善處理活魚貿易措施糾紛。積極為政府間談判確定技術標準提供行業專業支持,爭取我國與出口國家之間檢測結果、認證體系互認,減輕企業頻繁應付國外相關機構質量檢查的負擔。
日期: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