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的公告(2021年第4號)【解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了《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公開征求硅酸鈉與三甲基氯硅烷和異丙醇的反應產物等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意見
根據《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行政許可管理規定》和《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要求硅酸鈉與三甲基氯硅烷和異丙醇的反應產物等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中國調味品協會關于公開征集2021年度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最嚴謹的標準”要求,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按照《關于公開征集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21]35號)文件要求,現公開征集2021年度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中國調味品協會)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全國“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的通知
今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防控任務艱巨。要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全力以赴抓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最大限度減輕危害損失,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農業農村部制定了《2021年全國“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35批次不合格食品 微生物污染問題為主因
近日,食品伙伴網匯總了2021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食品抽檢情況。2021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5期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涉及35批次不合格食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統計中發現,不合格樣品中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最多,有13批次,為抽檢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另外,還有不合格樣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有機污染物污染、質量指標不達標、重金屬污染、質量指標/食品添加劑與標簽標示值不符等問題。
以案說法 | 經營進口燕窩,無合法來源證明!罰!
2020年9月,平湖市市場監管局在對平湖市保健品店的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某保健品店銷售的進口燕窩未附帶相關進口信息,遂要求經營者提供該產品的合法來源證明,該店經營者表示無法提供。經初步核查,平湖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店從事無合法來源證明進口燕窩的行為立案調查。(平湖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平湖市市場監管局對該保健店的違法行為作出了沒收涉案燕窩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芭黎貝甜”碰瓷“巴黎貝甜”,一審判賠150萬
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結涉及“巴黎貝甜” “PARIS BAGUETTE”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知產北京微信號)
點評:一審判令被告金某及北京芭黎貝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巴黎貝甜”未注冊馳名商標,停止使用包含“芭黎貝甜”的企業名稱,停止以脅迫交易系列商標為目的的惡意騷擾舉報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判令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150萬元。
生產日期隱藏深!柳州融水一食品批發部被查處
近日,柳州融水縣洞頭鎮一食品批發部因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大米而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柳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該食品批發部涉嫌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依法扣押了上述“問題”大米,并對該食品批發部進行立案查處,目前此案正在調查處理中。
有人花一百多萬元,買的竟是假茅臺?民警:假標簽、酒瓶,小作坊里的原料基酒...
上海市奉賢區一位居民在陸續購買了一百多萬元名酒后,開瓶一喝,才發現自己買到的竟是假茅臺。奉賢警方接警后,經過歷時3個月縝密偵查,在貴陽、遵義兩地警方配合下,成功搗毀一個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的犯罪團伙。(央視財經微信號)
點評:11名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標準|2月74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九成多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2月74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72項,代替標準2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是97.3%。(食品伙伴網)
點評:2月開始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3項,地方標準32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36項,其他1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的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天津、黑龍江、上海、河南鄭州、湖北、湖南、廣東湛江、廣東中山、重慶、四川宜賓、甘肅、青海、黑龍江、貴州。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餐飲業受到嚴重影響。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消費潛力不斷釋放,餐飲行業也呈現穩定復蘇態勢。2021年2月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及2021年市場前景預測》報告。(中國烹飪協會微信號)
點評: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疫情防控重大成效將進一步鞏固和發揮。當前,餐飲業已逐步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實現恢復性增長,預計2021年餐飲市場整體將會趨于穩定向好發展。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涉疫“奶棗”有關情況
2月1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涉疫“奶棗”有關情況。1月初,捷華(天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天津港從烏克蘭進口了100噸乳清粉。天津市對涉疫食品進口原料乳清粉核酸檢測時,結果為陽性。其中10噸乳清粉銷往山東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接到通報后,我省高度重視,立即通知山東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棗莊市并派員現場指導,棗莊市連夜對涉事企業進行管控,停止所有產品生產銷售,對涉疫乳清粉及生產的產品就地封存,并立即開展了人員摸排檢測、物品及環境檢測、產品流向追溯等工作。(健康山東微信號)
點評:經摸排,使用該批原料生產的奶棗已銷售22.22噸,其中,線下銷售17.72噸,涉及山東、江蘇、安徽3省的5個市(臨沂、徐州、連云港、蕪湖和棗莊),線上銷售4.5噸,涉及25個省(市、自治區)的321個市縣。根據回訪反饋,目前該批產品所有流入地涉及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以案釋法】食品標簽,不容忽視——一起經營偽造生產許可證編號食品案件的分析
2020年11月,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A食品商行時發現,其正在銷售一款食品標簽標示“品名:米花糖,柳江食衛字20和6002號,柳江區XX米花加工店,廠址:柳江三都街”等內容的米花糖。A食品商行共購進此款米花糖72袋,購進價格為36元/袋,檢查時其已拆零1袋米花糖并銷售其中15包,售價為2元/包,其他米花糖未銷售。經核實,“柳江食衛字20和6002號”為偽造的生產許可證編號。本案貨值金額2758.00元,違法所得12.00元。(柳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A食品商行經營偽造生產許可證編號食品的行為,違反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依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條例》第六十七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經營食品米花糖(球型)30袋、米花糖(長方型)41袋又15包;2.沒收違法所得12.00元;3.并處罰款5000.00元。罰沒款共計5012.00元。
這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
2月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硅酸鈉與三甲基氯硅烷和異丙醇的反應產物等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1種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新品種,還有3種是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 另外,還有4種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樹脂新品種。
注意!《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廢止
2021年1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修改和廢止〈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許可及人員資格管理辦法〉等3件部門規章的決定》,決定于 2021年1月29日起,正式廢止《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衛防字第57號)。(食品伙伴網)
點評:《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自原衛生部1987年10月22日公布以來實施至今已三十多年,《辦法》中所涉及中藥材新資源食品、食品包裝、藥膳和特殊營養食品等內容已經在《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管理文件中有了新的規定,且隨著機構改革相關監管職能也已作出相應調整,經認真研究,并經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決定廢止該《辦法》。
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 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
2月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獲悉,經國務院批準,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向公眾發布。(農業農村部)
點評:調整后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在管理體制上,上述物種中,686種按陸生野生動物由林草部門管理,294種和8類按水生野生動物由漁業部門管理,在《名錄》中加“*”標注。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盤點】2020年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根據澳大利亞農業、水和環境部2020年每月發布的進口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我國出口澳大利亞食品共有79批次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國內對澳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澳新食品標準法典規定控制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避免出口產品出現違規情況。
標簽錯誤我國出口速凍酸菜魚湯被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2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標簽的合規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
2021年2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2月4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原產法國受李斯特菌污染且大腸桿菌計數過高的生乳酪銷至我國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2月2日,法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生乳酪不合格。據了解,不合格產品除在法國銷售外,還分銷至了中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德國和瑞士。(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盤點】2020年我國食品被國外召回典型案例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產者按照規定程序,對于問題食品采取換貨、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2020年,美國、愛爾蘭、日本等國發布了針對我國食品的召回通報,召回原因包括農藥殘留、漏標過敏原、檢出致病菌等。其中,多數為農藥殘留問題。(食品伙伴網)
點評:近年來,我國出口食品因農藥殘留而被通報的情況屢見不鮮,對此出口企業應引起重視。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1年1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更新至1月31日)
2021年1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水產品、加工食品和農林產品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2.國際食品
俄聯邦獸植局禁止某些歐洲國家的活禽及禽肉制品入境
因受禽流感疫情惡化影響,俄聯邦獸植局禁止某些歐洲國家的活禽及禽肉制品入境。(食品伙伴網)
點評:自2020年1月29日起,禁止從羅馬尼亞全境,法國、瑞典、捷克、德國部分省份和地區進口活禽及禽肉制品,包括:活禽、孵化蛋、禽肉及其制品(根據OIE《陸生動物衛生法》規定要求進行加工用以確保消除禽流感病毒產品除 外),禽類來源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植物源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化學和微生物合成除外)。
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申食品廣告發布規定
2021年1月31日,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申食品廣告發布(包括平臺直播時宣傳)規定。食品廣告發布前必須通過電子提交系統申請(電子提交系統審批為8個工作日內)并獲得該局的許可。(食品伙伴網)
點評:建議消費者注意查看食品廣告中應帶有數字“??.”的信息,否則可撥打投訴電話進行投訴。違法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2020年美國食品級大豆品質解讀
自2007年開始,美國大豆產業組織(美國大豆協會、美國大豆基金會和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每年都會進行食用級大豆品質調查,并聯合明尼蘇達大學,發布年度美國食品級大豆品質報告。本文將為大家解讀位于美國玉米帶東西部主產區和東海岸大豆種植區、不同粒徑的食品級大豆在蛋白質含量、含油量、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等方面的具體信息。(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微信號)
點評:美國大豆具有品質保證、物流運輸及定價機制等方面的優勢,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希望通過提供科學的數據和嚴謹的報告,在美國大豆農民和國際市場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關系以及長期的信任,也期待美國優質的食品級大豆能更多的應用到中國的食品加工業,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大豆加工原料。
馬耳他禁止一次性塑料產品投放市場
2020年末,又一歐盟成員國——馬耳他發布《一次性塑料產品市場限制條例》,明確其落實歐盟有關一次性塑料產品管理要求的實際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按照歐盟指令(EU) 2019/904的要求,成員國轉化制定指令中限制投放市場的塑兩大類塑料產品的管理措施應分別最晚于2021年7月3日,2024年7月3日完成。因此,今年上半年應該會有更多歐盟成員國在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上市銷售出臺相應的政策或管理措施。屆時,我們常見的桶裝方便面、粉絲等方便產品中的塑料叉子應該會被很多歐盟成員國的立法所禁止,提請有此類產品輸歐的企業要提前做好相關預案和應對措施。
美國與熟食肉有關的多州李斯特菌暴發已經結束
美國與熟食肉有關的多州李斯特菌暴發于2021年1月28日宣布結束。此次暴發共導致4個州(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 )的12人感染了李斯特菌,并全部住院,佛羅里達州有一名病人死亡。(食品伙伴網)
點評:流行病學證據表明,熟食肉可能是此次暴發的原因。但未確定特定類型的熟食店肉或普通供應商。
三、食品科技
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控制技術
冬季來臨,奶牛養殖需要貯存大量精飼料和青粗飼料,如果貯存不當,容易造成飼料發霉變質,不僅損害奶牛健康,而且還容易造成生乳中黃曲霉毒素超標。為了有效控制生乳中的黃曲霉毒素殘留,保障生乳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制定了行業標準《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控制技術規范》(NY/T3314-2018),找出了從飼料質量控制-奶畜飼養管理-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監測各環節關鍵控制點,為有效控制奶及奶制品中黃曲霉毒素M1污染提供技術支撐。(農業農村部)
中國奶業協會關于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推薦成果的公示
從中國奶業協會網站獲悉,根據中國農學會《關于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推薦工作的通知》(農學(人評)[2020]6號)要求,中國奶業協會認真組織開展了申報推薦工作。本著自愿申報,擇優推薦的原則,經審查,擬推薦“奶牛大數據營養評估體系的建立與推廣”項目和“益可維益生菌創新團隊”2項成果并予以公示。(食品伙伴網)
2020/2021年度長江流域冬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針對當前油菜苗情長勢及春季氣象條件,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農村部油料專家指導組,制定了以“促春發,重防控”為主的長江流域冬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揭示水稻葉形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揭示了 URL1 基因通過形成轉錄抑制復合物,調控水稻葉片的卷曲的新機制。1月13日,相關研究論文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雜志上在線發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日期:2021-02-06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的公告(2021年第4號)【解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了《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公開征求硅酸鈉與三甲基氯硅烷和異丙醇的反應產物等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意見
根據《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行政許可管理規定》和《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要求硅酸鈉與三甲基氯硅烷和異丙醇的反應產物等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中國調味品協會關于公開征集2021年度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最嚴謹的標準”要求,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按照《關于公開征集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21]35號)文件要求,現公開征集2021年度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中國調味品協會)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全國“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的通知
今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防控任務艱巨。要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全力以赴抓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最大限度減輕危害損失,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農業農村部制定了《2021年全國“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35批次不合格食品 微生物污染問題為主因
近日,食品伙伴網匯總了2021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食品抽檢情況。2021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5期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涉及35批次不合格食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統計中發現,不合格樣品中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最多,有13批次,為抽檢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另外,還有不合格樣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有機污染物污染、質量指標不達標、重金屬污染、質量指標/食品添加劑與標簽標示值不符等問題。
以案說法 | 經營進口燕窩,無合法來源證明!罰!
2020年9月,平湖市市場監管局在對平湖市保健品店的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某保健品店銷售的進口燕窩未附帶相關進口信息,遂要求經營者提供該產品的合法來源證明,該店經營者表示無法提供。經初步核查,平湖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店從事無合法來源證明進口燕窩的行為立案調查。(平湖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平湖市市場監管局對該保健店的違法行為作出了沒收涉案燕窩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芭黎貝甜”碰瓷“巴黎貝甜”,一審判賠150萬
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結涉及“巴黎貝甜” “PARIS BAGUETTE”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知產北京微信號)
點評:一審判令被告金某及北京芭黎貝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巴黎貝甜”未注冊馳名商標,停止使用包含“芭黎貝甜”的企業名稱,停止以脅迫交易系列商標為目的的惡意騷擾舉報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判令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150萬元。
生產日期隱藏深!柳州融水一食品批發部被查處
近日,柳州融水縣洞頭鎮一食品批發部因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大米而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柳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該食品批發部涉嫌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依法扣押了上述“問題”大米,并對該食品批發部進行立案查處,目前此案正在調查處理中。
有人花一百多萬元,買的竟是假茅臺?民警:假標簽、酒瓶,小作坊里的原料基酒...
上海市奉賢區一位居民在陸續購買了一百多萬元名酒后,開瓶一喝,才發現自己買到的竟是假茅臺。奉賢警方接警后,經過歷時3個月縝密偵查,在貴陽、遵義兩地警方配合下,成功搗毀一個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的犯罪團伙。(央視財經微信號)
點評:11名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標準|2月74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九成多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2月74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72項,代替標準2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是97.3%。(食品伙伴網)
點評:2月開始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3項,地方標準32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36項,其他1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的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天津、黑龍江、上海、河南鄭州、湖北、湖南、廣東湛江、廣東中山、重慶、四川宜賓、甘肅、青海、黑龍江、貴州。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餐飲業受到嚴重影響。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消費潛力不斷釋放,餐飲行業也呈現穩定復蘇態勢。2021年2月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及2021年市場前景預測》報告。(中國烹飪協會微信號)
點評: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疫情防控重大成效將進一步鞏固和發揮。當前,餐飲業已逐步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實現恢復性增長,預計2021年餐飲市場整體將會趨于穩定向好發展。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涉疫“奶棗”有關情況
2月1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涉疫“奶棗”有關情況。1月初,捷華(天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天津港從烏克蘭進口了100噸乳清粉。天津市對涉疫食品進口原料乳清粉核酸檢測時,結果為陽性。其中10噸乳清粉銷往山東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接到通報后,我省高度重視,立即通知山東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棗莊市并派員現場指導,棗莊市連夜對涉事企業進行管控,停止所有產品生產銷售,對涉疫乳清粉及生產的產品就地封存,并立即開展了人員摸排檢測、物品及環境檢測、產品流向追溯等工作。(健康山東微信號)
點評:經摸排,使用該批原料生產的奶棗已銷售22.22噸,其中,線下銷售17.72噸,涉及山東、江蘇、安徽3省的5個市(臨沂、徐州、連云港、蕪湖和棗莊),線上銷售4.5噸,涉及25個省(市、自治區)的321個市縣。根據回訪反饋,目前該批產品所有流入地涉及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以案釋法】食品標簽,不容忽視——一起經營偽造生產許可證編號食品案件的分析
2020年11月,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A食品商行時發現,其正在銷售一款食品標簽標示“品名:米花糖,柳江食衛字20和6002號,柳江區XX米花加工店,廠址:柳江三都街”等內容的米花糖。A食品商行共購進此款米花糖72袋,購進價格為36元/袋,檢查時其已拆零1袋米花糖并銷售其中15包,售價為2元/包,其他米花糖未銷售。經核實,“柳江食衛字20和6002號”為偽造的生產許可證編號。本案貨值金額2758.00元,違法所得12.00元。(柳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A食品商行經營偽造生產許可證編號食品的行為,違反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依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條例》第六十七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經營食品米花糖(球型)30袋、米花糖(長方型)41袋又15包;2.沒收違法所得12.00元;3.并處罰款5000.00元。罰沒款共計5012.00元。
這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
2月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硅酸鈉與三甲基氯硅烷和異丙醇的反應產物等8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1種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新品種,還有3種是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 另外,還有4種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樹脂新品種。
注意!《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廢止
2021年1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修改和廢止〈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許可及人員資格管理辦法〉等3件部門規章的決定》,決定于 2021年1月29日起,正式廢止《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衛防字第57號)。(食品伙伴網)
點評:《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自原衛生部1987年10月22日公布以來實施至今已三十多年,《辦法》中所涉及中藥材新資源食品、食品包裝、藥膳和特殊營養食品等內容已經在《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管理文件中有了新的規定,且隨著機構改革相關監管職能也已作出相應調整,經認真研究,并經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決定廢止該《辦法》。
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 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
2月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獲悉,經國務院批準,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向公眾發布。(農業農村部)
點評:調整后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在管理體制上,上述物種中,686種按陸生野生動物由林草部門管理,294種和8類按水生野生動物由漁業部門管理,在《名錄》中加“*”標注。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盤點】2020年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根據澳大利亞農業、水和環境部2020年每月發布的進口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我國出口澳大利亞食品共有79批次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國內對澳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澳新食品標準法典規定控制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安全性,避免出口產品出現違規情況。
標簽錯誤我國出口速凍酸菜魚湯被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2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標簽的合規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
2021年2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2月4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原產法國受李斯特菌污染且大腸桿菌計數過高的生乳酪銷至我國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2月2日,法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生乳酪不合格。據了解,不合格產品除在法國銷售外,還分銷至了中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德國和瑞士。(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盤點】2020年我國食品被國外召回典型案例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產者按照規定程序,對于問題食品采取換貨、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2020年,美國、愛爾蘭、日本等國發布了針對我國食品的召回通報,召回原因包括農藥殘留、漏標過敏原、檢出致病菌等。其中,多數為農藥殘留問題。(食品伙伴網)
點評:近年來,我國出口食品因農藥殘留而被通報的情況屢見不鮮,對此出口企業應引起重視。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1年1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更新至1月31日)
2021年1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水產品、加工食品和農林產品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2.國際食品
俄聯邦獸植局禁止某些歐洲國家的活禽及禽肉制品入境
因受禽流感疫情惡化影響,俄聯邦獸植局禁止某些歐洲國家的活禽及禽肉制品入境。(食品伙伴網)
點評:自2020年1月29日起,禁止從羅馬尼亞全境,法國、瑞典、捷克、德國部分省份和地區進口活禽及禽肉制品,包括:活禽、孵化蛋、禽肉及其制品(根據OIE《陸生動物衛生法》規定要求進行加工用以確保消除禽流感病毒產品除 外),禽類來源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植物源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化學和微生物合成除外)。
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申食品廣告發布規定
2021年1月31日,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申食品廣告發布(包括平臺直播時宣傳)規定。食品廣告發布前必須通過電子提交系統申請(電子提交系統審批為8個工作日內)并獲得該局的許可。(食品伙伴網)
點評:建議消費者注意查看食品廣告中應帶有數字“??.”的信息,否則可撥打投訴電話進行投訴。違法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2020年美國食品級大豆品質解讀
自2007年開始,美國大豆產業組織(美國大豆協會、美國大豆基金會和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每年都會進行食用級大豆品質調查,并聯合明尼蘇達大學,發布年度美國食品級大豆品質報告。本文將為大家解讀位于美國玉米帶東西部主產區和東海岸大豆種植區、不同粒徑的食品級大豆在蛋白質含量、含油量、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等方面的具體信息。(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微信號)
點評:美國大豆具有品質保證、物流運輸及定價機制等方面的優勢,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希望通過提供科學的數據和嚴謹的報告,在美國大豆農民和國際市場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關系以及長期的信任,也期待美國優質的食品級大豆能更多的應用到中國的食品加工業,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大豆加工原料。
馬耳他禁止一次性塑料產品投放市場
2020年末,又一歐盟成員國——馬耳他發布《一次性塑料產品市場限制條例》,明確其落實歐盟有關一次性塑料產品管理要求的實際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按照歐盟指令(EU) 2019/904的要求,成員國轉化制定指令中限制投放市場的塑兩大類塑料產品的管理措施應分別最晚于2021年7月3日,2024年7月3日完成。因此,今年上半年應該會有更多歐盟成員國在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上市銷售出臺相應的政策或管理措施。屆時,我們常見的桶裝方便面、粉絲等方便產品中的塑料叉子應該會被很多歐盟成員國的立法所禁止,提請有此類產品輸歐的企業要提前做好相關預案和應對措施。
美國與熟食肉有關的多州李斯特菌暴發已經結束
美國與熟食肉有關的多州李斯特菌暴發于2021年1月28日宣布結束。此次暴發共導致4個州(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 )的12人感染了李斯特菌,并全部住院,佛羅里達州有一名病人死亡。(食品伙伴網)
點評:流行病學證據表明,熟食肉可能是此次暴發的原因。但未確定特定類型的熟食店肉或普通供應商。
三、食品科技
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控制技術
冬季來臨,奶牛養殖需要貯存大量精飼料和青粗飼料,如果貯存不當,容易造成飼料發霉變質,不僅損害奶牛健康,而且還容易造成生乳中黃曲霉毒素超標。為了有效控制生乳中的黃曲霉毒素殘留,保障生乳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制定了行業標準《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控制技術規范》(NY/T3314-2018),找出了從飼料質量控制-奶畜飼養管理-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監測各環節關鍵控制點,為有效控制奶及奶制品中黃曲霉毒素M1污染提供技術支撐。(農業農村部)
中國奶業協會關于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推薦成果的公示
從中國奶業協會網站獲悉,根據中國農學會《關于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推薦工作的通知》(農學(人評)[2020]6號)要求,中國奶業協會認真組織開展了申報推薦工作。本著自愿申報,擇優推薦的原則,經審查,擬推薦“奶牛大數據營養評估體系的建立與推廣”項目和“益可維益生菌創新團隊”2項成果并予以公示。(食品伙伴網)
2020/2021年度長江流域冬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針對當前油菜苗情長勢及春季氣象條件,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農村部油料專家指導組,制定了以“促春發,重防控”為主的長江流域冬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揭示水稻葉形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揭示了 URL1 基因通過形成轉錄抑制復合物,調控水稻葉片的卷曲的新機制。1月13日,相關研究論文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雜志上在線發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日期: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