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6日,北方民族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倪志婧博士在國際食品領域最頂級期刊(TOP1)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IF=11.077)在線發表題為“Recent updates on the chemistry, bioactivities, mode of actio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plant essential oils”的綜述,系統闡述了植物精油的化學特性、生物活性、作用方式及其工業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北方民族大學的倪志婧博士和合肥工業大學的碩士生王鑫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北方民族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魏兆軍教授和胡飛博士為本文通訊作者。
一直以來,植物精油等天然活性化合物因其特有的香味而被廣泛使用。在已經報道的3000種精油中,已經有300個左右的植物精油被廣泛用于食品和制藥工業中。近年來,由于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和健康效益,對植物精油的研究顯著增加;植物精油的藥理特性在鑒定天然和安全的替代療法以擴展其工業應用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倪志婧博士等結合自己的研究結果,系統綜述了植物精油的來源和組成、提取方法、影響精油質量和提取率的因素、精油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機制等。此外,重點強調了植物精油在食品、生物醫藥和農業領域的應用。在食品工業應用方面,系統闡述了利用植物精油或納米乳液制備活性或智能包裝材料,討論了其在食品保存和延長食品的貨架期方面的應用。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1.01.070
注: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縮寫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它是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創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創立,其后為文獻計量學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日期:2021-02-25
一直以來,植物精油等天然活性化合物因其特有的香味而被廣泛使用。在已經報道的3000種精油中,已經有300個左右的植物精油被廣泛用于食品和制藥工業中。近年來,由于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和健康效益,對植物精油的研究顯著增加;植物精油的藥理特性在鑒定天然和安全的替代療法以擴展其工業應用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倪志婧博士等結合自己的研究結果,系統綜述了植物精油的來源和組成、提取方法、影響精油質量和提取率的因素、精油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機制等。此外,重點強調了植物精油在食品、生物醫藥和農業領域的應用。在食品工業應用方面,系統闡述了利用植物精油或納米乳液制備活性或智能包裝材料,討論了其在食品保存和延長食品的貨架期方面的應用。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1.01.070
注: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縮寫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它是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創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創立,其后為文獻計量學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日期: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