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暨2021年中國乳業經濟運行會議在南京召開。
會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宋昆岡作了《乳制品行業2020年回顧及2021年展望》報告。
宋昆岡
2020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乳制品行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原料乳收購、乳制品生產及市場銷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行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不僅把不利影響降到了最低,而且還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社會公眾進一步提升了對乳制品重要意義的認識,活躍了乳制品市場,促進了乳制品消費。疫情還推動了線上銷售的快速發展,便捷的服務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也促進了消費。2020年,對行業有許多新的感悟和認識,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2020年行業總體形勢
01
生產經營情況
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全國防控疫情的需要,在一些地方交通出現不暢,為原料乳收購、乳制品銷售造成了困難。2月份全國乳制品產量月同比下降17.45%;3月份乳制品產量月同比下降8.89%,其中乳粉月同比增長13.66%。
黨中央、國務院把乳制品列為生活必需品,給予了大力支持和保護,全行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采取有力措施,開展了保奶農(不拒收一滴合格奶)、保生產、保質量、保價格、保供應等“五保”行動。第二季度整個行業的情況發生了好轉。4月份乳制品產量實現了正增長;5月份乳制品產量月同比增長10.46%,累計同比-3.32%;6月份乳制品產量月同比增長7.85%,累計同比-2.51%。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月報),2020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572家(上年565家),主營業務銷售總收入4195.6億元,同比增長6.22%(去年為10.17%);利潤總額394.85億元,同比增長6.10%;銷售收入利潤率為9.41%(去年為9.61%);年終產成品存貨90.94億元,占銷售收入的2.17%(去年為2.37%);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1.01億元,同比下降了3.06%;行業虧損額與利潤總額的比值為1:18.79(去年同期1:17.47)。這就意味著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要好于上年。
2020年1—12月,乳制品產量2780.38萬噸,同比增長2.84%(去年為5.58%)。其中:液體乳產量2599.43萬噸,同比增長3.28%(去年為5.81%);乳粉產量101.23萬噸,同比增長-9.43%(去年為2.36%)。嬰幼兒配方粉,目前尚不能準確估算出產量,但下降是肯定的,如按下降10%估算,去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約為65萬噸左右。
2020年,全國31個省區市,乳制品產量處于正增長的有16個省區(去年26個),負增長的有15個(去年為5個)。乳制品產量重點省區:河北、內蒙古、山東、黑龍江、陜西、河南六省區合計產量占全國的49.15%(去年49.54%)。在液體乳產量中,河北省占13.4%,內蒙古12.3%,山東省7.9%,河南省6.8%,寧夏5.5%,黑龍江4.8%,六省區占全國的50.7%;乳粉產量中,黑龍江省占39.5%,陜西省占13.5%,河北省10.4%,內蒙古占9.5%,江蘇省占5.5%,五省區占全國的78.4%。
02
進出口情況
1、進口。據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共進口各種乳制品347.83萬噸,金額125.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07%和6.22%。進口乳制品總貨值約為1026.2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乳制品工業銷售總收入的24.5%;折合成鮮奶約1943.7萬噸,相當于國內生鮮乳產量的60%。其中,液體乳進口量增長16.75%、乳粉增長-3.50%、嬰幼兒配方乳粉增長-2.18%、乳清粉增長38.07%、乳糖增長22.70%,幅度最大,但我認為是企業原料儲備的原因。各品種乳制品進口情況如下:
2、出口。據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乳制品出口合計4.60萬噸,金額2.44億美元,同比增長-19.90%、-46.81%。2020年出口乳制品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下降最多,為-61.37%;傳統出口乳制品——煉乳出口下降-12.60%;酪蛋白(干酪素)出口提升37.23%。各品種出口數量及價格情況如下表:
03
質量狀況
2020年1—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100%,乳制品除極個別產品不合格外,基本保持了全部合格的好形勢,產品質量優秀穩定。通報不合格的乳制品僅1例:陜西某羊乳企業委托生產的“純羊乳”,酸度不合格(檢驗結果16.1°T;標準為6—13°T)。
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9305批次,不合格14批次,合格率99.85%;乳制品54421批次,不合格83批次,合格率99.85%。這在抽檢的34類食品中合格率是最高的。
2020年協會組織的主流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大賽,取得了令人驕傲的好成績。共參加品牌34個,檢測指標66項(包括風險物質檢測),共抽檢11次,檢測樣品374批1242個,全部合格,而且一些既有上限又有下限的指標,檢測結果都在理想區間,參賽產品質量優秀穩定,獲得“質量金獎”榮譽。分別是:聰爾壯、百躍、宜品、歐能達、多美滋、美可高特、美廬、思麥爾、紐貝滋、大慶愛美樂、澳優、貝因美、花冠、合生元、DUTCH LADY、君樂寶、美力源、愛優素、美益源、人之初、明一、燎原、美羚、多加多乳業、貝特佳、伊利、蒙牛、圣元、三元食品、雅士利、光明乳業、飛鶴、完達山、銀橋。
二、2021年展望
肉蛋奶是小康生活的必需品,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體質不可或缺的食品,這在社會各界已形成共識。特別是新冠疫情,又加深了國人對乳制品健康作用認識。我相信今年乳品市場將呈現出旺盛態勢,消費量將會快速提升,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大好形勢的到來。現就企業今年重點的工作提如下建議:
01
堅定不移發展自有奶源
發展乳業生產,原料是基礎。近年來我國奶源增長乏力,區域不平衡的矛盾愈加凸顯,奶源緊缺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發展奶源要靠我們自己,建議各企業把建設奶源基地、發展自有奶源作為頭等大事,盡快提升原料奶自給率。在目前牛源短缺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從國外進口的措施。據了解,今年兩會已有代表向國家提出放寬種奶牛來源國,擴大奶畜品種的建議。
02
平抑奶價
這幾年來奶價節節攀升,已成為制約我國乳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20年12月,10省市平均奶價為4.15元/千克,比2018年上漲16%。在南方的一些地方甚至突破了5元。這個價格已是乳業基礎好的國家的2倍。如:2020年10月,美國的價格為2.56元/Kg,歐洲為2.58元/Kg,大洋洲2.21元/Kg。高價格降低了國產乳制品的市場競爭力,某些品種已不得不停止生產,倡導了幾年的干酪生產進展緩慢。遏制奶價節節攀升,除了發展自有奶源外,就是要維護收購秩序,嚴格按合同收奶,嚴格質量把控,決不提價搶購,保證收奶質量。各企業要認真執行當地相關部門制定的收購指導價格,沒有出臺指導價的地方,應建議當地相關部門出臺指導價格,廢止由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老規矩。
03
優化產品結構
由于消費習慣及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乳制品的產品結構必須盡快優化。1、以乳粉為主的基地型企業,應因地制宜地發展液體奶生產。2、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主的企業,應把重點轉移到成人乳粉,如:孕婦乳母乳粉、老年人乳粉。我國新生兒出生量在逐年減少,2017年1723萬,2020年為1003.5萬(12月底公安戶籍部門登記數),三年減少了41.8%。3、發展深加工產品,特別是乳粉生產企業,采用超濾工藝生產乳清制品,如:全乳蛋白粉、乳清粉、乳糖、乳清蛋白粉等。
04
引導消費、擴大市場
宣傳乳制品、引導消費是行業及每一個企業都要認真去做的一項長期工作,要把宣傳融入到企業各項工作之中,特別是大型骨干企業要做出表率。建議:1、各企業的廣告宣傳,可以宣傳自己好,但不影射、不貶低其它品牌、其它產品;2、品牌、產品廣告宣傳,要增加公益宣傳的內容;3、今年的“乳品營養周”,各企業要利用多種媒體及場合開展形式多樣、實事求是的宣傳。
05
與損害行業利益、企業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2020年5月,廣州越秀、湖南永興發生了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嬰配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事件,造成了嚴重后果,雖然當事方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給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食品造成了聲譽傷害,也損害了行業的整體利益。去年還發生多起損害行業聲譽的事件:制造謠言、捏造罪名,惡毒攻擊企業;違背科學知識,抹黑企業產品,傷害商品聲譽;錯誤解讀乳制品,敗壞產品名聲,影響市場銷售;將不含乳的食品飲料稱作“××奶(乳)”,魚目混珠等。對這些損害行業利益的現象,全行業要團結起來作斗爭。
各企業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一定要依據法律和社會共識,有理有據、理直氣壯地去斗爭,協會支持你們。對于犯法的,要取得執法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將其繩之以法;對于違反社會公理、違反科學的,要組織專家、科學家予以正面澄清;對于惡意抹黑、攻擊的不法網絡水軍,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反映,刪除信息,取消其公眾號,追究其法律責任。
全行業的員工們要團結起來,創造一個和諧、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爭取“十四?五”開局第一年取得更好的業績。謝謝!
2021年3月25日
日期:2021-03-31
會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宋昆岡作了《乳制品行業2020年回顧及2021年展望》報告。
宋昆岡
2020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乳制品行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原料乳收購、乳制品生產及市場銷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行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不僅把不利影響降到了最低,而且還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社會公眾進一步提升了對乳制品重要意義的認識,活躍了乳制品市場,促進了乳制品消費。疫情還推動了線上銷售的快速發展,便捷的服務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也促進了消費。2020年,對行業有許多新的感悟和認識,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2020年行業總體形勢
01
生產經營情況
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全國防控疫情的需要,在一些地方交通出現不暢,為原料乳收購、乳制品銷售造成了困難。2月份全國乳制品產量月同比下降17.45%;3月份乳制品產量月同比下降8.89%,其中乳粉月同比增長13.66%。
黨中央、國務院把乳制品列為生活必需品,給予了大力支持和保護,全行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采取有力措施,開展了保奶農(不拒收一滴合格奶)、保生產、保質量、保價格、保供應等“五保”行動。第二季度整個行業的情況發生了好轉。4月份乳制品產量實現了正增長;5月份乳制品產量月同比增長10.46%,累計同比-3.32%;6月份乳制品產量月同比增長7.85%,累計同比-2.51%。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月報),2020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572家(上年565家),主營業務銷售總收入4195.6億元,同比增長6.22%(去年為10.17%);利潤總額394.85億元,同比增長6.10%;銷售收入利潤率為9.41%(去年為9.61%);年終產成品存貨90.94億元,占銷售收入的2.17%(去年為2.37%);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1.01億元,同比下降了3.06%;行業虧損額與利潤總額的比值為1:18.79(去年同期1:17.47)。這就意味著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要好于上年。
2020年1—12月,乳制品產量2780.38萬噸,同比增長2.84%(去年為5.58%)。其中:液體乳產量2599.43萬噸,同比增長3.28%(去年為5.81%);乳粉產量101.23萬噸,同比增長-9.43%(去年為2.36%)。嬰幼兒配方粉,目前尚不能準確估算出產量,但下降是肯定的,如按下降10%估算,去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約為65萬噸左右。
2020年,全國31個省區市,乳制品產量處于正增長的有16個省區(去年26個),負增長的有15個(去年為5個)。乳制品產量重點省區:河北、內蒙古、山東、黑龍江、陜西、河南六省區合計產量占全國的49.15%(去年49.54%)。在液體乳產量中,河北省占13.4%,內蒙古12.3%,山東省7.9%,河南省6.8%,寧夏5.5%,黑龍江4.8%,六省區占全國的50.7%;乳粉產量中,黑龍江省占39.5%,陜西省占13.5%,河北省10.4%,內蒙古占9.5%,江蘇省占5.5%,五省區占全國的78.4%。
02
進出口情況
1、進口。據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共進口各種乳制品347.83萬噸,金額125.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07%和6.22%。進口乳制品總貨值約為1026.2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乳制品工業銷售總收入的24.5%;折合成鮮奶約1943.7萬噸,相當于國內生鮮乳產量的60%。其中,液體乳進口量增長16.75%、乳粉增長-3.50%、嬰幼兒配方乳粉增長-2.18%、乳清粉增長38.07%、乳糖增長22.70%,幅度最大,但我認為是企業原料儲備的原因。各品種乳制品進口情況如下:
2、出口。據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乳制品出口合計4.60萬噸,金額2.44億美元,同比增長-19.90%、-46.81%。2020年出口乳制品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下降最多,為-61.37%;傳統出口乳制品——煉乳出口下降-12.60%;酪蛋白(干酪素)出口提升37.23%。各品種出口數量及價格情況如下表:
03
質量狀況
2020年1—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100%,乳制品除極個別產品不合格外,基本保持了全部合格的好形勢,產品質量優秀穩定。通報不合格的乳制品僅1例:陜西某羊乳企業委托生產的“純羊乳”,酸度不合格(檢驗結果16.1°T;標準為6—13°T)。
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9305批次,不合格14批次,合格率99.85%;乳制品54421批次,不合格83批次,合格率99.85%。這在抽檢的34類食品中合格率是最高的。
2020年協會組織的主流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大賽,取得了令人驕傲的好成績。共參加品牌34個,檢測指標66項(包括風險物質檢測),共抽檢11次,檢測樣品374批1242個,全部合格,而且一些既有上限又有下限的指標,檢測結果都在理想區間,參賽產品質量優秀穩定,獲得“質量金獎”榮譽。分別是:聰爾壯、百躍、宜品、歐能達、多美滋、美可高特、美廬、思麥爾、紐貝滋、大慶愛美樂、澳優、貝因美、花冠、合生元、DUTCH LADY、君樂寶、美力源、愛優素、美益源、人之初、明一、燎原、美羚、多加多乳業、貝特佳、伊利、蒙牛、圣元、三元食品、雅士利、光明乳業、飛鶴、完達山、銀橋。
二、2021年展望
肉蛋奶是小康生活的必需品,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體質不可或缺的食品,這在社會各界已形成共識。特別是新冠疫情,又加深了國人對乳制品健康作用認識。我相信今年乳品市場將呈現出旺盛態勢,消費量將會快速提升,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大好形勢的到來。現就企業今年重點的工作提如下建議:
01
堅定不移發展自有奶源
發展乳業生產,原料是基礎。近年來我國奶源增長乏力,區域不平衡的矛盾愈加凸顯,奶源緊缺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發展奶源要靠我們自己,建議各企業把建設奶源基地、發展自有奶源作為頭等大事,盡快提升原料奶自給率。在目前牛源短缺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從國外進口的措施。據了解,今年兩會已有代表向國家提出放寬種奶牛來源國,擴大奶畜品種的建議。
02
平抑奶價
這幾年來奶價節節攀升,已成為制約我國乳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20年12月,10省市平均奶價為4.15元/千克,比2018年上漲16%。在南方的一些地方甚至突破了5元。這個價格已是乳業基礎好的國家的2倍。如:2020年10月,美國的價格為2.56元/Kg,歐洲為2.58元/Kg,大洋洲2.21元/Kg。高價格降低了國產乳制品的市場競爭力,某些品種已不得不停止生產,倡導了幾年的干酪生產進展緩慢。遏制奶價節節攀升,除了發展自有奶源外,就是要維護收購秩序,嚴格按合同收奶,嚴格質量把控,決不提價搶購,保證收奶質量。各企業要認真執行當地相關部門制定的收購指導價格,沒有出臺指導價的地方,應建議當地相關部門出臺指導價格,廢止由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老規矩。
03
優化產品結構
由于消費習慣及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乳制品的產品結構必須盡快優化。1、以乳粉為主的基地型企業,應因地制宜地發展液體奶生產。2、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主的企業,應把重點轉移到成人乳粉,如:孕婦乳母乳粉、老年人乳粉。我國新生兒出生量在逐年減少,2017年1723萬,2020年為1003.5萬(12月底公安戶籍部門登記數),三年減少了41.8%。3、發展深加工產品,特別是乳粉生產企業,采用超濾工藝生產乳清制品,如:全乳蛋白粉、乳清粉、乳糖、乳清蛋白粉等。
04
引導消費、擴大市場
宣傳乳制品、引導消費是行業及每一個企業都要認真去做的一項長期工作,要把宣傳融入到企業各項工作之中,特別是大型骨干企業要做出表率。建議:1、各企業的廣告宣傳,可以宣傳自己好,但不影射、不貶低其它品牌、其它產品;2、品牌、產品廣告宣傳,要增加公益宣傳的內容;3、今年的“乳品營養周”,各企業要利用多種媒體及場合開展形式多樣、實事求是的宣傳。
05
與損害行業利益、企業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2020年5月,廣州越秀、湖南永興發生了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嬰配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違法事件,造成了嚴重后果,雖然當事方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給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食品造成了聲譽傷害,也損害了行業的整體利益。去年還發生多起損害行業聲譽的事件:制造謠言、捏造罪名,惡毒攻擊企業;違背科學知識,抹黑企業產品,傷害商品聲譽;錯誤解讀乳制品,敗壞產品名聲,影響市場銷售;將不含乳的食品飲料稱作“××奶(乳)”,魚目混珠等。對這些損害行業利益的現象,全行業要團結起來作斗爭。
各企業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一定要依據法律和社會共識,有理有據、理直氣壯地去斗爭,協會支持你們。對于犯法的,要取得執法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將其繩之以法;對于違反社會公理、違反科學的,要組織專家、科學家予以正面澄清;對于惡意抹黑、攻擊的不法網絡水軍,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反映,刪除信息,取消其公眾號,追究其法律責任。
全行業的員工們要團結起來,創造一個和諧、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爭取“十四?五”開局第一年取得更好的業績。謝謝!
2021年3月25日
日期: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