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進展與分析

   2021-06-15 中國果樹微信號440
核心提示:香蕉(Musa paradisiaca)是世界鮮果貿易量和消費量最大的水果,產量僅次于葡萄和柑橘,居世界水果第3位,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香蕉(Musa paradisiaca)是世界鮮果貿易量和消費量最大的水果,產量僅次于葡萄和柑橘,居世界水果第3位,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定位為發展中國家僅次于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在農產品貿易中僅次于小麥、玉米和大豆,居第4位。目前全球有130多個國家種植香蕉,2017年全球香蕉收獲面積為563.7萬hm2,產量1.1億t。我國是世界香蕉主產國之一,2017年我國香蕉收獲面積為38.1萬hm2,產量1142.3萬t,分別占世界的第5位和第3位。香蕉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種植業結構優化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增加就業、擴大出口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多年來,我國香蕉貿易一直呈現出口少、進口多的格局,以2017年為例,全國出口香蕉1.58萬t,而進口香蕉達103.9萬t,我國消費總量居世界第2位,人均消費量9.65kg,遠低于世界人均消費量15.83kg。造成香蕉難以走出國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香蕉質量安全問題,而農藥殘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出口貿易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農藥的使用對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國內外不少學者開展了農藥的行為規律研究。為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紛紛出臺制定了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我國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雖然發展起步較晚,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2005年,我國發布實施《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05),對之前所有發布實施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國家標準進行廢止和替代。2012年11月26日,我國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2),成為我國唯一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此后,又相繼發布了2014版、2016版,以及《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1—2018),特別是2019年修訂補充后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發布實施,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較之前得到較大的充實。
 
  我國香蕉中農藥登記使用概況
 
  目前我國登記在香蕉上使用有效期內的農藥產品共計712項,其中農藥單劑573項,混配制劑139項;農藥類型包含殺菌劑659項,植物生長調節劑27項,除草劑24項,殺蟲劑1項,殺線蟲劑1項;涉及農藥有效成分35種(噻唑膦既作為殺菌劑又作為殺線蟲劑,不重復統計),其中殺菌劑30種,除草劑2種,植物生長調節劑2種,殺蟲劑和殺線蟲劑各1種(表1)。

  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分析
 
  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主要包括國家標準和農業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農業行業標準由農業農村部發布?!妒称钒踩珖覙藴?nbsp;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是目前我國統一規定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新發布的GB 2763—2019涵蓋11大類農產品7107項限量標準,在涵蓋的農藥殘留限量數量上首次超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制定的限量標準,標志著我國農藥殘留標準制定邁上新臺階。
 
  GB 2763—2019涉及香蕉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共計98項,其中規定了香蕉中53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表2),規定了倍硫磷等45種農藥在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表3),也適用于香蕉,該標準于2020年2月15日起實施。


  新版GB 2763—2019與2016版相比,限量標準數量增加了2967項,增加了2,4-滴二甲胺鹽等51種農藥,修訂了28項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刪除了氟吡禾靈1種農藥(其最大殘留限量合并到氟吡甲禾靈和高效氟吡甲禾靈),對原標準中2,4-滴異辛酯等6種農藥殘留物監測定義和阿維菌素等21種農藥每日允許攝入量等信息進行了修改,修訂了代森聯等5種農藥的中英文通用名。其中增加了苯嘧磺草胺、吡蟲啉、吡唑萘菌胺、丙森鋅、代森銨、代森聯、敵草快、毒死蜱、粉唑醇、氟吡菌酰胺、氟蟲腈、氟唑菌酰胺、福美鋅、氟吡甲禾靈和高效氟吡甲禾靈、噻蟲胺、噻蟲嗪、噻嗪酮、噻唑膦、抑霉唑等19種農藥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將香蕉中吡唑醚菌酯的限量值由0.02mg/kg修改為1mg/kg;香蕉中草銨膦的限量值由臨時限量修改為正式限量;丙硫菌唑殘留物監測定義由“丙硫菌唑脫硫代謝物,以丙硫菌唑表示”修改為“脫硫丙硫菌唑”;代森聯的英文通用名稱由“metriam”修改為“metiram”。
 
  隨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發布實施,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快速增長,標準質量不斷提高,較之前得到較大的充實,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香蕉質量安全和貿易需要,還存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我國香蕉農藥殘留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


  香蕉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仍顯不足
 
  在標準的數量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實施后,我國適用于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國家標準達到98項,高于CAC制定香蕉上的45項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但遠低于歐盟(484項)、日本(188項)、英國(186項)等發達國家通行標準。部分香蕉上登記使用的農藥未制定限量標準,在香蕉上已登記的39種農藥有效成分中,除了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殘留限量的農藥,還有噻唑鋅、烯肟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氟唑菌酰胺等未制定殘留限量值?,F行標準不能完全滿足香蕉質量安全和國際貿易需要,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總體還處于初中級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帶和亞熱帶水果限量標準不能完全代表某一種水果
 
  GB 2763—2019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的4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盡管也適用于香蕉,但是不同作物不同水果的種屬特征、種植方式、生育期、食用方式等存在差異,可能導致其殘留和膳食等差異,需要進一步通過科學試驗和評估來制定每種水果的殘留限量值。


  香蕉限量標準配套檢測方法亟待補充
 
  新版標準GB 2763—2019中規定了香蕉中98種農藥的殘留限量標準,其中百草枯、苯嘧磺草胺、吡唑萘菌胺、丙環唑、丙硫多菌靈、氟吡甲禾靈和高效氟吡甲禾靈、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寧南霉素、特丁硫磷等10種農藥沒有制定配套的檢測方法標準。由于缺少檢測方法標準,也就不能判定香蕉中農藥殘留是否符合這些限量標準要求,難以按這些限量標準來評價香蕉合格與否。
 
  對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標準研究的對策和建議


  加快我國香蕉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制定步伐
 
  當前需要著重解決“有農藥登記、無限量標準”的歷史遺留問題;加強對于人體健康和進出口貿易影響較大的農藥品種的限量標準制定工作,特別是烯肟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氟唑菌酰胺等近年來在香蕉上使用量較大和膳食攝入風險較高(ADI值很低)的農藥,及時跟蹤農藥開發和香蕉生產中農藥使用情況,與時俱進,補充和更新修訂限量標準。同時,積極參與CAC等國際農藥殘留標準的制定,加快建立能夠適應我國香蕉質量安全要求和國際貿易的農藥殘留標準體系。
 
  加快香蕉檢測方法標準制定
 
  優先制定或修訂香蕉中已有限量標準農藥的配套檢測方法,確保限量標準有“法”可依;建立農藥殘留檢測方法評價機制,加強對國外先進檢測技術和方法的引進和驗證工作,在引進和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際,研究并制定適合不同層次的檢測技術和方法,并形成一定規模的技術儲備;及時掌握國際上的香蕉等水果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研究動態,鼓勵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發并制定相關標準。根據國內市場和國際貿易要求,加快建立適應我國香蕉質量安全需要的農藥殘留檢測方法體系。
 
  積極參與CAC等國際農藥殘留限量


  標準的制定工作
 
  WTO明確規定CAC標準為解決貿易爭端的評判標準,目前CAC制定香蕉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僅有45項,這也為我們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供了機遇。此外,還要及時了解相關貿易國限量標準設置規則和最新動態,適時做出相應政策調整,以保護我國香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加強替代農藥研發和風險評估


  等基礎研究
 
  加快綠色替代農藥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檢測,特別是高毒高殘留農藥(代謝物)和國外要求不得檢出的農藥,說明這些地區對這些農藥已經禁用或限用,容易造成貿易壁壘。評價農藥殘留造成的香蕉質量安全問題的最終落腳點是評估香蕉中農藥對健康造成已知或可能的嚴重不良作用,該過程的核心方法是暴露量評估。當前,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香蕉潛在質量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積極開展與農藥殘留標準制定有關的毒理學和膳食風險評估研究,為制定相關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聲  明:本文摘編自《中國果樹》2021年第4期“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進展與分析”(田海,馮玉潔,王明月)。 


日期:2021-06-15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