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陜西最新食品抽檢結果公布 飲用水、香菇、鍋巴等1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2021-08-27 食品伙伴網沐夕982
核心提示:8月26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最新一期食品抽檢結果,抽檢的食用農產品,飲料,薯類和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等9大類食品550批次樣品中,有1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8月26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最新一期食品抽檢結果,抽檢的食用農產品,飲料,薯類和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等9大類食品550批次樣品中,有1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2批次樣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府谷縣福萬家便利店銷售的1批次油麥菜檢出氟蟲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淳化城關家圓天天鮮便利店銷售的1批次香菇檢出百菌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氟蟲腈是一種苯基吡唑類殺蟲劑、殺蟲譜廣,對害蟲以胃毒作用為主,兼有觸殺和一定的內吸作用。百菌清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預防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氟蟲腈在葉菜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百菌清在香菇中最大殘留限量為5mg/kg。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2批次樣品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西安大禹制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陜西禹源飲品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大荔神泉牌大荔神泉包裝飲用水;西安市高陵區小蓬壺桶裝水經銷部銷售的標稱西安高陵德利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白露源牌御旨白露源包裝飲用水。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風險。
 
  還有,1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為:陜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商洛通江東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渭南潤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潤味香+字母圖形牌花椒手工鍋巴。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規定含油型膨化食品和非含油型膨化食品菌落總數為n=5,c=2,m=10000,M=100000CFU/g。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和經營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6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其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咸陽鑫盛伍佳生活超市合伙企業(普通合伙)銷售的1批次多味瓜子、旬邑縣惠德購物廣場銷售的1批次干炒瓜子、旬邑縣惠德購物廣場銷售的1批次脫皮葵花籽。
 
  過氧化值反映了食用油脂新鮮度和氧化酸敗程度,一般來說過氧化值越高其酸敗度越厲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葵花籽類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0.80g/100g。堅果與籽類食品本身含有較高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受溫度過高、陽光直射、與空氣長時間直接接觸等環境因素影響更容易被氧化,因此,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也可能是終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還有2批次樣品檢出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為:安康萬友水果蔬菜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安康小背簍富硒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童年小背簍+圖形牌鍋巴(原味)和1批次童年小背簍+圖形牌鍋巴(麻辣味)。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敗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一般情況下,酸價超標的膨化食品,消費者在食用過程中能明顯辨別出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規定,膨化食品中的酸價(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為5mg/g。造成酸價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原料把關不嚴、生產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敗。
 
  另外,還有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標稱柞水縣秦露山泉純凈水有限公司銷售的秦露山泉飲用純凈水檢出電導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生產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32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32期)
 
      
 
地區: 陜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