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1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49批次不合格食品 以農獸藥殘留超標和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為主

   2021-12-01 食品伙伴網沐夕535
核心提示:近日,食品伙伴網匯總了2021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情況。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4期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共有49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食品伙伴網匯總了2021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情況。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4期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共有49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
 
  統計顯示,不合格樣品涉及餅干,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制品,蔬菜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調味品16大類。其中,以食用農產品檢出的不合格樣品數量最多,有14批次,涉及雞蛋、泥鰍、烏雞、生姜、豇豆、韭菜、鱸魚等。

  16大類不合格樣品數量
 
  統計還發現,不合格樣品以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和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為主。還有部分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有機污染物污染問題、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重金屬污染問題、食品添加劑與標簽標示值不符問題等。

  不合格樣品檢出的問題
 
  其中,因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不合格的樣品數量最多,有16批次,涉及恩諾沙星、噻蟲胺、噻蟲嗪、氟苯尼考、氧樂果、磺胺類(總量)啶蟲脒、腐霉利等指標。產品中農獸藥殘留超標,主要是因為農藥獸藥不合理不規范的使用導致,例如: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不得添加藥物的違規使用等。
 
  因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檢出不合格的樣品數量次之,有15批次,涉及二氧化硫殘留量、鋁的殘留量、糖精鈉、山梨酸及其鉀鹽等指標。食品添加劑做為能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其使用應該遵循《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產品中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可能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劑未準確計量,也有可能是使用了復配添加劑,造成某種食品添加劑含量升高;還有可能是為了增加產品的口感、色澤、保質期等,而加大使用量或者超范圍使用等。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