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和鞏固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是今年省、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和市場監管部門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項目。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對照工作要求補齊短板、優化舉措、精準發力、狠抓落實,推動全市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精心謀劃部署
年初,市市場監管局精心組織部署,局領導親自帶隊深入一線開展專題調研,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印發工作方案,組織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并多次帶隊到各縣區抽查督導工作落實情況,及時通報發現的問題,壓實屬地監管責任,深挖根源、找準癥結、抓好整改。
二是創新監管機制,營造共治氛圍
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工作機制,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取得良好成效,形成創新工作亮點,并在全省推廣。去年11月份和今年7月份,分別組織兩期“兩代表一委員”參加源城區和紫金縣食用農產品快檢體驗活動,代表委員、監管人員、快檢工作人員來到菜市場快檢室,親自參與快檢實驗全過程,與從業人員面對面深入交流,了解掌握快檢工作情況和市場食用農產品經營情況。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對保障群眾舌尖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完善升級硬件配置,加強快檢能力建設
各縣區采取多項措施,推進食用農產品快檢實驗室能力提升。源城區于3月份建成使用新快檢實驗室,并建立了快檢公示信息系統,遠程傳輸和監控設在農貿市場的快檢滾動顯示屏,及時準確地公示快檢結果。龍川縣快檢實驗室于7月份進行了全面翻新,極大改善了快檢實驗室的操作環境。各縣區均新購多臺農殘檢測儀等檢測設備,有的還建立了專用試劑冷藏庫,大幅提高試劑存取的便利性和質量的可靠性。
四是擴大快檢覆蓋面,重點監管區域不斷延伸
市市場監管局鼓勵各縣區在省定快檢市場數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擴面,及時掌握超市、學校食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如源城區和東源縣分別主動增加10家和7家符合條件的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源城區12家超市、21家學校食堂也列入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范圍。紫金縣以14個市場監管所為單位,在規模較大、消費比較集中的市場、商超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有力保障了邊遠農村地區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五是完善快檢制度,補齊管理短板
針對檢查發現的部分縣區存在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規范等不足,市市場監管局以問題為導向,要求相關縣區局抓好整改,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升。同時加大對第三方機構快檢工作的監管力度和檢查頻次,加強快檢設備維護、快檢試劑的驗收和出入庫臺賬管理。通過加強管理,各縣區局的快檢工作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實現了以制度管人、按流程辦事。
六是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快檢效能
為切實提高快檢的時效性、準確性,各縣區進一步抓實抓細抽樣、檢驗流程,規范快檢資料臺賬的管理,做好抽樣、檢驗、留樣、結果和公示照片記錄,確保快檢臺賬的規范性、完整性、連續性,嚴防追溯鏈條缺失。進一步細化快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置流程,嚴格按要求處置每一批次不合格產品,規范填寫銷毀記錄表,并由市場監管人員、檢測工作人員和經營者三方簽字確認,防止不合格農產品回流市場。同時強化部門聯動,將每次快檢發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情況準確及時通報當地農業農村部門。
據悉,截至11月底,全市共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143908批次,占全年任務數的97.49%,合格率為99.43%,處理不合格食用農產品1719.64公斤,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的質量安全。
日期:2021-12-09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精心謀劃部署
年初,市市場監管局精心組織部署,局領導親自帶隊深入一線開展專題調研,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印發工作方案,組織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并多次帶隊到各縣區抽查督導工作落實情況,及時通報發現的問題,壓實屬地監管責任,深挖根源、找準癥結、抓好整改。
二是創新監管機制,營造共治氛圍
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工作機制,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取得良好成效,形成創新工作亮點,并在全省推廣。去年11月份和今年7月份,分別組織兩期“兩代表一委員”參加源城區和紫金縣食用農產品快檢體驗活動,代表委員、監管人員、快檢工作人員來到菜市場快檢室,親自參與快檢實驗全過程,與從業人員面對面深入交流,了解掌握快檢工作情況和市場食用農產品經營情況。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對保障群眾舌尖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完善升級硬件配置,加強快檢能力建設
各縣區采取多項措施,推進食用農產品快檢實驗室能力提升。源城區于3月份建成使用新快檢實驗室,并建立了快檢公示信息系統,遠程傳輸和監控設在農貿市場的快檢滾動顯示屏,及時準確地公示快檢結果。龍川縣快檢實驗室于7月份進行了全面翻新,極大改善了快檢實驗室的操作環境。各縣區均新購多臺農殘檢測儀等檢測設備,有的還建立了專用試劑冷藏庫,大幅提高試劑存取的便利性和質量的可靠性。
四是擴大快檢覆蓋面,重點監管區域不斷延伸
市市場監管局鼓勵各縣區在省定快檢市場數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擴面,及時掌握超市、學校食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如源城區和東源縣分別主動增加10家和7家符合條件的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源城區12家超市、21家學校食堂也列入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范圍。紫金縣以14個市場監管所為單位,在規模較大、消費比較集中的市場、商超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有力保障了邊遠農村地區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五是完善快檢制度,補齊管理短板
針對檢查發現的部分縣區存在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規范等不足,市市場監管局以問題為導向,要求相關縣區局抓好整改,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升。同時加大對第三方機構快檢工作的監管力度和檢查頻次,加強快檢設備維護、快檢試劑的驗收和出入庫臺賬管理。通過加強管理,各縣區局的快檢工作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實現了以制度管人、按流程辦事。
六是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快檢效能
為切實提高快檢的時效性、準確性,各縣區進一步抓實抓細抽樣、檢驗流程,規范快檢資料臺賬的管理,做好抽樣、檢驗、留樣、結果和公示照片記錄,確保快檢臺賬的規范性、完整性、連續性,嚴防追溯鏈條缺失。進一步細化快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置流程,嚴格按要求處置每一批次不合格產品,規范填寫銷毀記錄表,并由市場監管人員、檢測工作人員和經營者三方簽字確認,防止不合格農產品回流市場。同時強化部門聯動,將每次快檢發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情況準確及時通報當地農業農村部門。
據悉,截至11月底,全市共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143908批次,占全年任務數的97.49%,合格率為99.43%,處理不合格食用農產品1719.64公斤,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的質量安全。
日期: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