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北京市順義區:構建“主體分、鎮村收、第三方處理”體系 實現尾菜資源化利用

   2022-03-08 農業農村部318
核心提示:順義區是北京市郊重要的“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全區蔬菜產量在全市排名第三,每畝菜田產生尾菜等廢棄物約3噸,年產生廢棄物在15萬噸以上。順義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各方主體參與菜田廢棄物循環利用,率先在全市構建“生產主體分揀堆放+鎮村設立尾菜回收點+專業服務公司收集處理”的處理體系,打造政府主導、農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菜田廢棄物回收利用“順義模式”,實現菜田廢棄物全量化處理。……(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一、基本情況
 
  順義區是北京市郊重要的“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全區蔬菜產量在全市排名第三,每畝菜田產生尾菜等廢棄物約3噸,年產生廢棄物在15萬噸以上。順義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各方主體參與菜田廢棄物循環利用,率先在全市構建“生產主體分揀堆放+鎮村設立尾菜回收點+專業服務公司收集處理”的處理體系,打造政府主導、農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菜田廢棄物回收利用“順義模式”,實現菜田廢棄物全量化處理。


  二、主要做法
 
  (一)鎮村收集。以村為單位,每100畝蔬菜園區設立一個蔬菜廢棄物收集點,指派專人督促檢查種植戶分撿運送情況。種植戶按照要求將廢棄物分撿,堆放在指定收集點。
 
  (二)合作社轉運。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將蔬菜爛葉爛果等農業廢棄物收集拉運至有機肥加工廠。
 
  (三)企業加工利用。有機肥加工企業采用“復合腐熟菌劑+翻倒好氧發酵”處理工藝,將全域菜田廢棄物制成有機肥料并進行還田推廣。
 
  (四)區級補貼。按照試點先行、逐步實施的原則,區財政先期支持資金500萬元,在北務、李遂、楊鎮、大孫各莊鎮率先開展試點工作,有效回收、處理菜田廢棄物約5.8萬噸,生產有機肥約2萬噸,治理效果明顯。自2017年起,區財政每年投入約1200萬元,在全區菜田范圍內推廣該模式,對參與菜田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各方主體給予補貼。
 
  三、工作成效
 
  實施五年來,服務范圍推及全區5.3萬畝菜田,累計回收菜田廢棄物56.7萬噸(鮮重),從源頭上杜絕了蔬菜垃圾隨意堆放、任其腐爛、焚燒等現象,有效緩解農業規模化發展造成的養分資源浪費和農業面源污染壓力,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農田固碳環節也起到積極作用。同時,菜田廢棄物加工生產成有機肥,變廢為寶,轉化得到合格有機肥產品8.2萬噸,價值4920萬元,實現了有機廢棄物循環利用,節省了污染治理成本。



日期:2022-03-08
 
地區: 北京
行業: 果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