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435噸
10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數據顯示,1至9月,共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435噸,同比上升1.8倍;督促收回流通中的假冒偽劣食品5.9噸,同比上升15.2%。另外,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1537人,起訴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636人。(相關報道:最高檢發布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涉及食藥領域有這些)
幫帶貨被職業打假 女子二審勝訴
近日,河北邯鄲女子收到終審判決書,之前向她“十倍索賠”的職業打假人辛某敗訴。2021年12月18日,辛某請該女子幫忙購買熟肉食,并付3300元定金。收到貨后,辛某以“三無產品”為由向12315投訴。之后,辛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涉事肉食店“十倍賠償”,一審判決辛某勝訴。該女子不服提起上訴,9月27日,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辛某敗訴。法院認為,涉事熟食店售給辛某的熟食是散裝食品,不是預包裝食品,辛某在購買前已就生產日期等與店家溝通。辛某作為職業打假人,在訴訟過程中不如實陳述,這種具有明顯惡意的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負面評價。
上海奉賢警方成功搗毀一銷售“養老保健品”詐騙團伙
近日,上海奉賢警方成功搗毀一銷售“養老保健品”詐騙團伙,抓獲團伙成員20人,涉案金額過億。經查,該團伙以組織銷售人員,通過網絡傳播、視頻會議、線下店鋪宣講等方式,向中老年人群推銷售賣保健產品等,宣稱可以治愈多種疾病,誘騙眾多老年被害人購買,以此牟利。
食品行業近期輿情信息匯總(10.3-10.16)
10月3日-10月1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醬油食品添加劑風波;商家“反向抹零”被立案調查;“雞湯中添加黨參被罰”引熱議;廠家回應產品被檢出霉菌和酵母超標;企業直播帶貨風格引爭議;4碗粿條545元被質疑天價;連鎖餐廳篡改食材保質期被吊銷許可證。(相關報道:食品行業近期輿情信息匯總(10.3-10.16))
商家將掉地上牛角包擺上貨架售賣被罰5萬元
近日,因將掉落在地的牛角包重新擺上貨架,畢恩熙(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昌平回龍觀大街分店被北京市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5元。處罰詳情顯示,執法人員調取監控錄像發現,該店員工在擺放牛角包時,其中兩個牛角包掉落在地,工作人員將其中一個撿起后又擺放在食品銷售的貨架里,另外一個置放在柜臺上方,后進行廢棄。
“火鍋料理師”正式成為國家“新職業工種”
近日,人社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版)》,由重慶申報開發的“火鍋料理師”作為中式烹調師職業下的新工種正式出現,填補了火鍋行業沒有專屬職業工種的空白。
火葫蘆柿子熱銷
今日,“火葫蘆柿子熱銷”的話題登上熱搜。據報道,火葫蘆柿子產自陜西,與青綠葡萄、淺白生梨等新品種深受消費者青睞。
奶粉巨頭在美召回某些批次的嬰幼兒和兒童即食液體產品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2022年10月14日,美國FDA發布召回通報稱,雅培正在召回某些批次的嬰幼兒和兒童即食液體產品。召回的品牌包括Similac® Pro-Total ComfortTM,、Similac® 360 Total Care®、Similac 360 Total Care Sensitive、Similac® Special Care® 24、Similac Stage 1、Similac® NeoSure®、Similac Water (Sterilized) and Pedialyte Electrolyte Solution。召回的產品是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制造工廠生產的。(相關報道:雅培召回某些批次的嬰幼兒和兒童即食液體產品)
美國對我國出口羅非魚和濃縮梨汁等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涉及濃縮梨汁、羅非魚等。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相關報道:美國對我國出口羅非魚和濃縮梨汁等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2年第41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2年第41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2例,分別為:茶葉、姜粉。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2年第41周) )
.xgxw p a{color:#0000FF;}.xgxw{padding-left:40px;}.xgxw h1{font-size:16px;margin:5px 0px;}相關報道
日期:2022-10-17
10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數據顯示,1至9月,共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435噸,同比上升1.8倍;督促收回流通中的假冒偽劣食品5.9噸,同比上升15.2%。另外,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1537人,起訴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636人。(相關報道:最高檢發布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涉及食藥領域有這些)
幫帶貨被職業打假 女子二審勝訴
近日,河北邯鄲女子收到終審判決書,之前向她“十倍索賠”的職業打假人辛某敗訴。2021年12月18日,辛某請該女子幫忙購買熟肉食,并付3300元定金。收到貨后,辛某以“三無產品”為由向12315投訴。之后,辛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涉事肉食店“十倍賠償”,一審判決辛某勝訴。該女子不服提起上訴,9月27日,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辛某敗訴。法院認為,涉事熟食店售給辛某的熟食是散裝食品,不是預包裝食品,辛某在購買前已就生產日期等與店家溝通。辛某作為職業打假人,在訴訟過程中不如實陳述,這種具有明顯惡意的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負面評價。
上海奉賢警方成功搗毀一銷售“養老保健品”詐騙團伙
近日,上海奉賢警方成功搗毀一銷售“養老保健品”詐騙團伙,抓獲團伙成員20人,涉案金額過億。經查,該團伙以組織銷售人員,通過網絡傳播、視頻會議、線下店鋪宣講等方式,向中老年人群推銷售賣保健產品等,宣稱可以治愈多種疾病,誘騙眾多老年被害人購買,以此牟利。
食品行業近期輿情信息匯總(10.3-10.16)
10月3日-10月1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醬油食品添加劑風波;商家“反向抹零”被立案調查;“雞湯中添加黨參被罰”引熱議;廠家回應產品被檢出霉菌和酵母超標;企業直播帶貨風格引爭議;4碗粿條545元被質疑天價;連鎖餐廳篡改食材保質期被吊銷許可證。(相關報道:食品行業近期輿情信息匯總(10.3-10.16))
商家將掉地上牛角包擺上貨架售賣被罰5萬元
近日,因將掉落在地的牛角包重新擺上貨架,畢恩熙(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昌平回龍觀大街分店被北京市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5元。處罰詳情顯示,執法人員調取監控錄像發現,該店員工在擺放牛角包時,其中兩個牛角包掉落在地,工作人員將其中一個撿起后又擺放在食品銷售的貨架里,另外一個置放在柜臺上方,后進行廢棄。
“火鍋料理師”正式成為國家“新職業工種”
近日,人社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版)》,由重慶申報開發的“火鍋料理師”作為中式烹調師職業下的新工種正式出現,填補了火鍋行業沒有專屬職業工種的空白。
火葫蘆柿子熱銷
今日,“火葫蘆柿子熱銷”的話題登上熱搜。據報道,火葫蘆柿子產自陜西,與青綠葡萄、淺白生梨等新品種深受消費者青睞。
奶粉巨頭在美召回某些批次的嬰幼兒和兒童即食液體產品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2022年10月14日,美國FDA發布召回通報稱,雅培正在召回某些批次的嬰幼兒和兒童即食液體產品。召回的品牌包括Similac® Pro-Total ComfortTM,、Similac® 360 Total Care®、Similac 360 Total Care Sensitive、Similac® Special Care® 24、Similac Stage 1、Similac® NeoSure®、Similac Water (Sterilized) and Pedialyte Electrolyte Solution。召回的產品是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制造工廠生產的。(相關報道:雅培召回某些批次的嬰幼兒和兒童即食液體產品)
美國對我國出口羅非魚和濃縮梨汁等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涉及濃縮梨汁、羅非魚等。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相關報道:美國對我國出口羅非魚和濃縮梨汁等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2年第41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2年第41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2例,分別為:茶葉、姜粉。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2年第41周) )
歐盟食品快速預警系統知多少
日期: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