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3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3-03-31 食品伙伴網文雯868
核心提示:2023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3·15晚會曝光的假“泰國香米”事件及后續;廣東曝光多家腌制菜廠生產過程和環境臟亂差;多家知名餐廳被曝后廚亂象;直播間養殖蝦當野生蝦賣“引熱議;重慶知名火鍋店吃出老鼠引關注;四川雅安一學校家長反映學校食堂食材問題”事件;知名超市壽司致顧客上吐下瀉;官方通報硼砂泡出黃金鮑;各方回應“知名火鍋店肉丸疑似吃出活蟲”;火鍋店、麻辣燙門店被曝缺斤少兩“”22元大碗面一口就能吃完“上熱搜。……(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3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3·15晚會曝光的假“泰國香米”事件及后續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安徽多家企業用香精勾兌“泰國香米”對外銷售,欺騙消費者的不法行為,受到社會關注。
 
  據報道,在安徽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里,堆放著數十噸大米,外包裝寫著泰國茉莉香米,原料產地泰國。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大米是安徽本地產的,和泰國香米沒有任何關系,只要往大米里滴幾滴香精,就會散發出特有的香味,這樣的大米一年能賣出1000多噸。
 
  那么,這些香精是從哪里來的呢?記者調查,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為香精供應商,在其公司廠房內,成百上千種原料被隨意堆放,大部分外包裝上貼著各種代號,看不到具體名稱,據調查,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并沒有相關食品添加劑生產資質。
 
  該事件中,涉及的企業有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安徽合肥市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楓米實業有限公司。
 
  事件曝光以后,涉事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連夜行動。
 
  針對曝光的安徽省三家大米生產企業制售假香米的問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合肥、淮南兩地市場監督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查處。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已派專人赴兩市進行現場指導。淮南市市場監管局連夜赴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和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兩家公司開展執法檢查,將依法依規處理。肥東縣市場監管、公安等聯合執法組已對安徽香王糧油食品公司進行查封,對所有大米及其它原料等現場封存,該公司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合肥市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倉庫中的泰國茉莉香米,其包裝信息顯示生產商為深圳市忠盛糧食有限公司,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已對該公司啟動快速現場核查,后續情況隨時通報。
 
  針對曝光的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楓米實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加工香精問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關注,第一時間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局開展調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連夜組織執法人員對涉事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對工作人員進行詢問,檢查企業的證照、倉庫、票據、原料等情況。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如查實其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查處。
 
  此外,針對“3·15”晚會曝光的問題,鄭州、廊坊、武漢、南京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紛紛采取行動,進行全面排查,暫未發現存在制售假香米等違法行為。
 
  輿情點評


  本次事件中,涉事企業存在虛假宣傳、濫用食品添加劑和無證生產的三個問題。


  依據《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的規定,食品標簽要真實、準確,不得含有虛假內容。《食品安全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均有“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的類似規定。此外,根據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的規定,食品香精不允許用于大米。


  安徽省三家大米生產企業將本地大米添加香精后作為泰國大米進行銷售,一方面存在對原料產地進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企業存在違法添加/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


  另外,依據《食品安全法》及《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我國對于食品添加劑生產實行許可制度,只有獲得食品添加劑類別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才可以生產食品添加劑。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在沒有獲得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食品添加劑,屬于無證生產。
 
  2、廣東曝光多家腌制菜廠生產過程和環境臟亂差
 
  3月15日,“知名橄欖菜企業生產環境觸目驚心”、“汕頭再現工人赤腳踩腌菜”等話題登陸微博熱搜,引發網友關注。
 
  據悉,3月14日晚,有媒體曝光了廣東汕頭市一些腌制菜廠的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臟亂差、令人觸目驚心;多家企業的產品存在“二氧化硫殘留檢測超標”的情況。
 
  視頻顯示,潮汕知名酸咸菜廠家,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錦桂果蔬腌制廠,工人穿水鞋踩進腌制坑,向腌制坑吐白色異物。還有一些腌制菜廠工人邊抽煙邊處理酸菜,掉在地上的咸菜也直接被扔進箱子。在南社村的一家食品公司,工人直接赤腳踩在南姜上,這些南姜將被用于增加酸咸菜的風味。
 
  此外,作為潮汕地區知名的佐餐小菜、酸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種“橄欖菜”也未能幸免。視頻中還曝光了汕頭市知名橄欖菜企業玉蕾的制作環境臟亂差。視頻顯示,路邊堆放的菜葉中,混雜著一次性飯盒、煙頭和塑料袋,不少菜葉已經發黑,散發腐臭蒼蠅亂飛。然而,這堆垃圾菜葉,卻是制作橄欖菜的原料,接下來它們可能將經過二次加工,搖身一變成為包裝精美的橄欖菜流入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31日發布的《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橄欖菜》(DBS 44 014-2019),其中明確要求原料芥菜應新鮮、無霉變腐爛現象,而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正是該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
 
  此外,在進行腌制菜質量調查的過程中,記者在走訪時隨機從6家腌制菜工廠收集了9款產品,送至第三方專業檢測公司進行質量檢測。檢測結果顯示,9款送檢產品中,有8款產品被檢測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其中最嚴重的一款,二氧化硫殘留值超出限定值5.3倍。
 
  事件曝光以后,當晚9時許,汕頭市市監局及龍湖區市監局連夜趕赴現場,取樣調查并查封玉蕾等多家潮汕腌制菜生產商;某電商平臺上玉蕾食品旗艦店里的商品已全部下架,客服表示“下架整改”;針對工人赤腳踩南姜上的問題,涉事公司店鋪相關人員回應稱腳踩南姜的并非工作人員,是賣南姜的老板,踩過的南姜也未用在產品中,目前已配合執法抽查,需等待抽查結果。
 
  3月22日,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聲明稱,媒體報道公司橄欖菜原料儲運等環節問題,公司高度關注、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小組,對該事件進行全面自查,深刻反省。在此,公司對相關問題向廣大消費者、同行企業和監管部門致以真誠的歉意。目前,公司已經采取以下措施:一、積極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調查核實處置,原料、產品抽樣送檢,企業停工停產,已有產品成品全部封存;二、對媒體報道視頻中涉及到生產蔬菜原料進行溯源調查,核實該部分原料來源,對該部分原料進行封存管控;三、對涉及生產原料儲運等質量控制人員進行停職處理;四、立整立改,對廠區、生產線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清理消殺。
 
  輿情點評


  該事件暴露了這些腌制菜生產企業生產過程操作不規范、市場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作為食品生產企業,需要時刻堅守食品安全紅線,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員工培訓,規范生產過程,合規生產,保證產品衛生安全;作為監管部門,需要加強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行為零容忍,規范企業生產,確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3、多家知名餐廳被曝后廚亂象
 
  3·15期間,網紅餐廳藍蛙、半天妖烤魚均被曝出后廚亂象。
 
  3月15日,“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的話題登陸微博熱搜。
 
  據悉,有媒體曝光了網紅西餐廳藍蛙(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店)后廚亂象,記者臥底藍蛙后廚,發現制作沙拉的水果存在發黑發爛;食材有效期標簽隨意更換;抹布不做區分,擦完刀具擦垃圾桶;海鮮池里放完拖布桶再洗菜等問題。
 
  對此,3月15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針對“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的曝光內容開展相關執法檢查工作。在“藍蛙”餐廳悠唐購物中心店〔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朝陽門分公司〕,執法人員要求該店立即停業整頓,停止在第三方訂餐平臺的經營活動,并對其涉嫌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等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此外,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對轄區剩余9家“藍蛙”餐廳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工作,對店內原材料進貨查驗、設備設施使用、食品標簽標識及后廚環境衛生等環節進行檢查,同時會同檢測機構對食品原材料做抽樣檢測。根據現場核查情況,執法人員對發現問題的兩家門店〔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朝陽第六分公司、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酒仙橋分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并約談了“藍蛙”餐廳總部及相關門店負責人。
 
  3月15日晚間,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公司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進行內部自查,對于類似事件采取“零容忍”態度,將對此事進行嚴肅處理,對于制度的落實與監督情況第一時間進行改進。聲明還稱,藍蛙北京悠唐門店主動進行停業整改,針對門店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徹查;公司內部對其他門店同步開展定期及飛行檢查,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再次對所有門店員工進行食品安全培訓,嚴令門店按照標準流程操作,一經發現違規操作,公司將對相關人員嚴肅處理。
 
  無獨有偶,3月17日,“半天妖垃圾桶撈回餐食又端給顧客”的話題上熱搜,被稱作“烤魚界頭牌”的半天妖烤魚也被曝出后廚亂象,引發關注。
 
  據悉,有媒體記者先后進入安徽合肥兩家半天妖烤魚門店臥底暗訪,發現后廚使用的魚類食材都是冷凍產品,很多魚解凍后存放過期,仍被端上餐桌,甚至有餐廳領導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繼續用”。最讓令人震驚的一幕,是門店工作人員將已經倒入垃圾桶的涮肚撿回重新加工,再次端上顧客餐桌。此外,半天妖的涮菜也存在明顯的缺斤短兩現象,標重120克的木耳實際只有76克,標重160克的金針菇,僅125克。除了食材安全問題,兩家店面衛生問題也比較明顯,一條毛巾擦完地板,又被拿去擦餐桌。
 
  3月17日,合肥市監局工作人員稱,會有工作人員去調查,如果確實存在這些問題,將按各區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3月17日下午,半天妖烤魚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深表歉意,已暫時關停涉事門店,將立即展開全國門店的自查自糾,同時積極配合媒體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檢查,做好整改工作。
 
  3月20日,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海半天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半天妖烤魚總部)開展約談。
 
  3月24日,半天妖烤魚官方微博發布聲明,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合肥半天妖兩家合作門店出現的食品安全和管理等問題,公司深表歉意并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了自查自糾督查小組,對此事進行深刻反思、嚴肅處理。聲明還稱,積極配合當地各級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對于后續的相關處罰措施將全盤接受。目前該公司已與合肥唯品會奧萊店和瑤海家天下店全部解除合作關系,并對其處罰重金;對兩家門店管理人員進行降職和嚴重警告。涉事兩家門店永久關停,不再對外營業。半天妖還表示,事發當日,臨時停業整頓涉事區域的30多家門店。截止目前,未發現其他門店有類似問題存在,現已全部正常營業。該公司近期將加大對全國范圍內所有門店的稽查力度。
 
  輿情點評


  該事件說明連鎖餐飲企業在門店管理中存在漏洞。企業需要加強門店管理、加大員工培訓、開展定期及飛行檢查,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監管部門需要加大執法力度,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針對企業違法行為進行嚴懲。
 
  4、“直播間養殖蝦當野生蝦賣”引熱議
 
  3月15日,“東方甄選養殖蝦當野生蝦賣”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江蘇王先生在東方甄選購買了聲稱“100%野生海捕”大蝦,可發現其實是養殖蝦。投訴半年無果后,王先生選擇起訴。
 
  針對上述情況,東方甄選直播間回應稱:我們發現這個供應商(浪海情旗艦店)有缺斤短兩、分量不足的問題,還有大蝦摻小蝦的情況,然后他們就把“浪海情旗艦店”拉黑了。董宇輝在直播間確實是說的100%野生,但是我們也是被供應商給欺騙了。據了解,目前王先生與東方甄選方面仍未和解,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已介入處置。
 
  3月15日晚,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在直播間回應“野生蝦售假事件”稱,東方甄選養殖蝦當野生蝦賣事件發生在去年6月,并非目前東方甄選自營的大蝦。當晚,東方甄選在官方微博回應直播間疑似售假稱,“東方甄選作為一家公司,會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感謝大家的批評和包容,我們會繼續努力,繼續往前走。”
 
  對此,供應商青島浪海情經貿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自己公司當時存在包裝錯印的情況,整改好后給了東方甄選。但東方甄選還是拿著整改前的樣品直播間進行展示。剛好被消費者王先生看到,下單后找到東方甄選索要賠償。事發后,公司多次尋找消費者溝通解決,但消費者要求俞敏洪跟其見面,因要求沒法達成擱置了處理。之后,消費者將兩家起訴。該負責人稱對于錯印問題愿意承擔賠付后果,但對于東方甄選的甩鍋行為不認可,當時直播間提供的手卡是沒有問題的,正在整理證據澄清。
 
  此外,3月18日,在2023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承認東方甄選犯了錯誤,但不是故意為之,以后要加強系統建設能力,盡可能防范這樣的錯誤發生,既然犯了錯,就要去改正。他解釋稱,“去年東方甄選剛剛開始火爆時,有一家企業和我們聯系,說他們的蝦都是野生的。當時新東方的選品能力不是那么強,結果按照野生蝦賣了,賣了不久結果發現不是真的野生蝦,就立刻下架了。”
 
  輿情點評


  該事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真實情況如何還待求證,企業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也需要以官方最終判定的結果為準。


  不過,作為剛剛從困境中走出來的新東方而言,應該更加的愛惜自己的羽毛,打造一個招牌不容易,毀掉一個招牌卻可能在旦夕間。作為網絡直播領域的新星,企業需要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做好品控,選出優質的產品給到消費者,才能對得起消費者的信任,企業才能發展的更長遠。
 
  5、重慶知名火鍋店吃出老鼠引關注
 
  3月4日,有網友發帖稱,在重慶一知名火鍋店用餐時,火鍋里撈出一整只老鼠,事件引發網友關注。
 
  據當事人介紹,他開始還以為是千層毛肚,結果撈出來發現是一整只老鼠,當時就沖到廁所里吐了。之后與商家協商賠償,未達成一致。后來,商家報警,網友也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對此,商家稱,是網友自己將老鼠放進鍋里的。網友表示,希望商家積極承擔責任,有關部門對商家進行整頓和處理。
 
  隨后,涉事火鍋店工作人員表示,市監局已經到店內調查,結果暫未出,目前店鋪正常營業;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已接到投訴,正在處理。
 
  3月5日,重慶市九龍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稱,通過調查,初步判定投訴人投訴情況屬實,市監局已對該店立案調查,最終調查處理結果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
 
  3月6日,涉事火鍋店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稱,高度重視并第一時間成立了緊急調查小組,對涉事的門店和事項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目前該門店已經主動停業,資料和視頻已移交給了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調查。對后續調查情況,將第一時間公布。
 
  輿情點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餐飲行業是食品衛生安全的“前沿陣地”,餐飲衛生安全問題是每一位消費者都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的熱門話題。本次事件中,火鍋中吃出老鼠,是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如果最終調查結果確認是企業的責任,企業必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作為餐飲店,應該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加強員工職業素養培訓,做好門店蟲害防控工作,定期請第三方公司進行蟲害消殺,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監管部門需要加強監管,加大違法處罰力度,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消費者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遇到類似問題,要及時留存證據,跟商家及時溝通處理,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四川雅安一學校家長反映學校食堂食材問題”事件
 
  3月5日,四川雅安雨城區一學校部分學生家長反映學校食堂食材供貨問題,引發關注。據悉,家長質疑學校食堂拿喂寵物的低價雞架給學生吃,食品合格報告“超前”檢測(5日當天發現檢測報告日期為6日),有學生就餐后出現腹瀉等癥狀。
 
  對此,3月6日,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市監局已對相關食材進行封存送檢,并對食材供貨商、學校食堂相關責任人開展調查,7名家長代表全過程參與取樣化驗,檢測結果將及時公布。
 
  3月7日,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政府再次發布情況通報稱,已對封存食材進行檢測,所有樣品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針對學生家長反映食品合格報告“超前”檢測、食材供貨商違規使用虛假檢測報告、學校食堂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經調查,上述情況屬實。雨城區市監局依法對相關造假檢測機構處罰款20萬元,并對3名相關人員處行政拘留處罰。雨城區教育局對全區學校食堂進行全面檢查,目前未發現食品衛生安全問題。成實外學校依據相關規定,決定與食堂食材供貨商終止供應合同。對后勤經理、小學部校長予以解聘。
 
  輿情點評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關系了千千萬萬的家庭,因此,校園飲食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作為學校,需要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檢自查,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監管部門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及食用農產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查處,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7、知名超市壽司致顧客上吐下瀉
 
  3月21日晚間,“山姆會員店壽司致多人上吐下瀉”登上微博熱搜榜。據悉,上海一位消費者在黑貓平臺投訴稱,其和朋友食用了在山姆會員店買的壽司后,4人均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消費者稱,山姆一開始僅表示退壽司的費用,讓他們繼續治療。后來張女士投訴到監管部門,山姆才提出賠償醫藥費和1千元。張女士要求按照食安法中的損失三倍賠償,但被山姆拒絕。
 
  3月22日,山姆回復稱,得知這一情況后,山姆第一時間成立了工作組進行核查。該批次壽司于3月5日生產并銷售270盒,到目前為止,沒有收到其他類似情況反映。山姆秉持會員第一的服務原則,目前已與該會員妥善解決此事。
 
  輿情點評


  本次事件最終結論還沒有公布,初步懷疑是一起食源性中毒事件。消費者在購買食物之前,要仔細觀察食物是否有異樣、確認食物是否有異味,購買之后要留好憑證,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跟商家理論協商,同時尋求市場監管部門或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幫助,維護好個人的合法權益。
 
  8、官方通報硼砂泡出黃金鮑
 
  3月14日,有媒體報道了大連一家海產品加工企業,使用違禁添加劑硼砂,浸泡黃金鮑、鮑片等海產品一事,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3月15日下午,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發布調查情況通報稱,3月14日下午,接舉報反映大連某海鮮加工廠涉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問題,經聯系舉報人確認,涉事企業為大連中科海產品發展有限公司。金普新區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迅速赴涉事企業開展調查,對貨品及原料封存并進行取樣化驗,同步開展對相關人員調查取證工作,委托專業機構對樣本連夜進行檢測。
 
  3月15日上午,檢測結果顯示,該企業加工的“黃金鮑”(國外進口渦螺的俗稱,非本地鮑魚)檢出硼酸成分,企業涉嫌存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市場監管部門已第一時間對涉事企業進行關停,相關產品下架,并由企業召回已售產品,對企業和相關責任人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公安機關已開展刑事調查,對危害群眾健康的違法行為進行堅決打處,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對監管部門涉嫌失職失責問題啟動調查,后續處理情況將及時通報。
 
  輿情點評


  經官方調查,企業存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違法問題。企業追求利潤本無可厚非,但不擇手段、毫無底線,無異于“玩火”,終將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同時,一旦違法,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作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需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自覺遵紀守法,依法生產經營,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合規生產,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作為監管部門,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對違規行為進行嚴懲,保障老百姓的飲食健康安全。
 
  9、各方回應“知名火鍋店肉丸疑似吃出活蟲”
 
  3月20日,廣東惠州,女子在海底撈就餐后,將用餐視頻發到網上,結果網友們發現視頻中的肉丸,似乎有活蟲在蠕動。隨后,“女子曬海底撈食物網友發現蠕動活蟲”等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3月21日,海底撈工作人員回應稱,該事件確有發生,目前涉事門店正在進行排查處理,排查結果會作統一回復。
 
  3月22日,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江北管理所執法人員對涉事門店進行現場檢查和實驗,相關負責人表示,疑似出現蟲子的肉丸是由雞肉、豬肉等制作而成的,“活蟲”實際上是肉丸的“筋”,“在蘸料和燈光的雙重作用下,看起來有點像蟲子,實際上經過高溫加熱后,蟲子很難存活。”
 
  針對此事,海底撈方面也回應稱,關注到視頻后,隨即對門店工器具、環境衛生、出品加工各環節展開全面自查,視頻中的貢菜丸子,由門店對肉滑和貢菜進行充分拌制、摔打,其中混合后貢菜肉滑摔打不低于10次,以保障Q彈。丸子成型過程由手工制作,表面存在白色肉筋、小塊凸起情形。事發當天,該份丸子于13時21分放入鍋中,13時29分撈出時已完全煮熟,在連續高溫煮沸環境下,不存在蟲子的存活條件。針對視頻中的移動畫面,綜合形態、顏色等多方比對后,研判并非蟲子,疑似丸子表面白色肉筋在筷子按壓后的回彈與表面蘸料在丸子轉動過程流動的綜合影響。此外,海底撈也對使用搭配蘸料蔥花、香菜、芹菜等出品程序和加工環境進行摸排,均符合作業要求。
 
  輿情點評


  該事件經監管部門確認為烏龍事件,所謂的“活蟲”實際為肉丸的“筋”。


  海底撈作為火鍋界的頭牌企業,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雖然,此次事件最終確認與食品安全無關,但是,作為“明星”企業,還是不能放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企業需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嚴把食品安全關,確實保證消費的餐飲安全。否則,一旦發生問題,必將引起軒然大波,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同時,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作為消費者,也需要對自己發布的視頻負責任,搞清楚事情的真偽再下結論,否則,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同時,自己也有可能會擔責任。
 
  10、“火鍋店、麻辣燙門店被曝缺斤少兩”“22元大碗面一口就能吃完”上熱搜
 
  3月,“張亮麻辣燙、湊湊火鍋被曝存在缺斤少兩的問題”、“22元買大碗面一口就能吃完”等相關話題上熱搜,引發網友關注。
 
  3月12日,“張亮麻辣燙回應門店缺斤短兩”的話題登上熱搜。
 
  據悉,有博主發視頻稱,張亮麻辣燙存在缺斤短兩現象。視頻顯示,一家店少去皮36克,另外一家店則虛增了82克產品。在兩家張亮麻辣燙受到質疑時,二次稱重都回到了實際的重量。
 
  3月9日,張亮麻辣燙發布聲明稱,涉事門店為上海新南街加盟店、江川北路加盟店。主要由于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造成秤重誤差。目前,已對上述兩門店做出厄令立即整改,人員重新培訓的處理。
 
  無獨有偶,3月16日,“湊湊火鍋缺斤少兩被查”、“湊湊火鍋致歉”的話題登陸微博熱搜。
 
  據悉,3月14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會同市計測院,對當地的“湊湊火鍋·茶憩”開展了飛行檢查。執法人員抽取五樣菜品進行現場稱重發現,“湊湊肥牛”在菜單標注“150克”,實際稱重140.43克,偏差-9.57克;“湊湊和牛”在菜單標注“200克”,實際稱重177.90克,偏差-22.10克,涉嫌違反《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同時,檢查中發現,該門店使用的用于貿易結算的電子計價秤未經強制檢定,涉嫌違反《計量法實施細則》。針對上述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將對其立案查處。
 
  對此,湊湊火鍋回應表示,關于近日湊湊火鍋(上海打浦橋日月光店)出現的“稱重偏差”問題,深表歉意。感謝市場監管部門及媒體的監督,公司對此非常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對該餐廳進行整改,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要求餐廳加強運營管理。
 
  此外,3月18日,“男子吐槽22元買大碗面一口就能吃完”的話題引發關注。據悉,江蘇南京的林先生發視頻吐槽,22元點了一份牛肉拌面結果面量只能蓋住碗底。林先生稱,自己胃口大點一口就能吃完,當時要求加面或換碗均被拒,商家稱面有4兩但自己覺得只有二兩左右,宣傳圖與實際嚴重不符,商家還解釋稱這是網紅效應大家都喜歡大碗,但面就這么多。隨后,消費者已向相關部門投訴。
 
  3月19日,該門店一名負責人對此回應稱,一碗面確實是四兩重,宣傳圖都是實拍,只是擺盤得更好看,門店出餐時難以保證與宣傳圖一樣。他表示,該品牌為連鎖品牌,全國所有門店的面都有統一定量的包裝,分量都是一樣的。門店是明碼標價,希望等待市場監管部門上門調查。
 
  3月20日,當事人回應稱,在投訴后涉事餐廳的總裁找到消費者當面處理了此事,餐費也已退還,同時會下架相關食品,于4月1日起所有門店的相關食品都會增加百分之二十的量。
 
  輿情點評


  對于消費者來說,產品的重量和質量是其購買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商家存在缺斤短兩的問題,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還會損害商家的信譽和形象,消費者的信任一旦喪失,想要再建立起來就很難了。


  因此,商家需要提高守法經營意識,加強自身的監督和管理,保證提供的餐品的質量和重量,定期檢查計量器具是否合格;監管部門在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同時,也需要加強計量器具等方面的監督檢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也需要增強自我權益的保護意識,保持警惕,理性消費,遇到類似問題及時取證,保存證據,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地區: 四川 雅安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