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第四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在呼和浩特開幕

   2023-05-12 食品伙伴網542
核心提示:2023年05月11日,由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和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指導的,食品伙伴網主辦、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在呼和浩特·巨華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3年05月11日,由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和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指導的,食品伙伴網主辦、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在呼和浩特·巨華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

  搭建乳業技術交流平臺 促進中國乳業健康發展
 
  本次交流會邀請全國近40位行業專家,共設一個主會場,六個分會場,將同參會代表分享乳及乳制品檢測控制技術,探討先進的行業技術,展望乳及乳制品檢測行業的未來與發展,為乳品行業發展搭建了專業交流平臺,會后將到伊利和蒙牛參觀交流。


  交流會現場
 
  在所有行業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近半年精心準備的會議如期召開,小編僅代表會務組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未能到現場的小伙伴們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本次會議現場的盛況吧!
 
  嘉賓致辭



  2023年5月11日 上午
 
  上午09:00,由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張養東秘書長和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盧雁博士為本次大會開幕致辭,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緊接著食品伙伴網副總經理陶慶會女士為大會致辭,并對遠道而來的各位演講嘉賓、合作單位及參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大會總會場由食品伙伴網副總經理楊雪女士主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相關專家做了題為《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及展望》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我國乳制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的現狀,以及未來的建設防線,現場參會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任一平老師做了題為《乳制品中功能性與真偽蛋白質檢測技術的研究與進展》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從靶向蛋白質組學定量檢測技術、乳與乳制品功能性蛋白質的定量技術、不同動物乳的真實性鑒別技術等方向著手,針對乳與乳制品中的微量功能性蛋白質的定性與定量以及乳蛋白真偽鑒別的需求,建立了一個高靈敏、準確、高效的定量檢測平臺。
 
  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王蕓老師做了題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申請-質量與工藝部分材料說明》的報告。
 
  報告詳細講解了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申請中在質量與工藝部分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對企業的配方注冊申請有很多指導意義。
 
  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查測中心博士/高級工程師盧雁老師做了題為《乳制品體系檢查過程中微生物風險因素的探討》的報告。
 
  報告總結了檢查過程中與微生物有關的風險因素,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食品安全控制和環境微生物的監測計劃和實施,參考企業環境監控計劃和環境內控標準,結合企業歷史數據確定風險因素,降低由于抽樣檢測終產品中微生物的局限性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并提供相關的案例做深入的探討。
 
  經過短暫的午間小憩,參會代表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午的學習交流中。
 
  下午13:30,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分會場與營養成分分析技術研究分會場同時進行。
 
  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


  2023年5月11日 下午
 
  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分會場由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博士/高級工程師盧雁老師主持。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中心標準法規總監李琴老師做了題為《中國低溫奶產業發展趨勢及需求》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我國低溫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工藝及營養成分對比研究、新生產及檢驗技術的創新應用以及低溫奶的產業發展問題及建議。
 
  布魯克微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應用科學家崔金龍老師分享了題為《布魯克微生物解決方案助力乳制品的研發與質控》的報告。
 
  報告重點介紹了Bruker微生物質譜為乳品企業提供的微生物鑒定及溯源解決方案,為我們的乳制品研發和質控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師馬群飛老師做了題為《乳制品微生物檢驗生物安全實驗室良好工作行為指南》的報告。
 
  報告中按照現行強制性標準GB 19489-2008《實驗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附錄B,介紹了乳制品相關微生物檢驗應執行的生物安全實驗室良好操作規范。
 
  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王磊老師做了題為《2022版國標食品中葉酸和B12微孔板法測定解析》的報告。
 
  報告從新版葉酸和微生物B12國標的變化進行匯總分析,并以葉酸為例,詳細展示微孔板法的操作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介紹了陸橋公司基于國標微孔板法開發研制的微孔板法即用型試劑盒,此試劑盒在與國標保持高度一致的情況下,為維生素檢測提供了一種更高效、更穩定的解決方案。
 
  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科學事務專家陸俊杰老師做了題為《建立預防性診斷思維,梅里埃為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的報告。
 
  報告重點介紹PCR方法的操作重點、難點以及生物梅里埃基于GENE UP平臺所開發的PCR方法在乳制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方向。
 
  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研究員呂敬章老師做了題為《微生物常規檢驗項目中乳制品的特殊處理》的報告。
 
  報告主要對乳制品常規微生物項目檢驗中的一些特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對大家的工作有很深的指導意義。
 
  杭州大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老師做了題為《乳品中厭氧微生物培養工具進展》的報告。
 
  報告分享了乳品行業中厭氧菌檢測與研究需求,介紹了厭氧微生物研究工具發展進展。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生物實驗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蔡雪鳳老師做了題為《微生物法測定維生素的疑難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的報告。
 
  報告從培養基質量控制、菌種活性及特異性、培養時間及結果讀取、曲線繪制及樣品結果計算以及質控樣品的使用及監測等方向,系統分析了微生物法測定維生素的疑難問題,也為大家提供了解決方案。
 
  營養成分分析技術研究


  2023年5月11日 下午
 
  營養成分分析技術研究分會場由長春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牟峻老師主持。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國家數字農業裝備(智能加工)創新分中心研究員/副主任王玉堂老師做了題為《人工智能預測嬰配粉加工過程中晚期糖化終末產物生成種類及途徑》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預測不同配方及工藝條件下,晚期糖化終末產物的生成種類及途徑,并利用色譜進行驗證。這種方法解決了實際生產中不同配方和工藝嬰幼兒配方粉晚期糖化終末產物生成的問題。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數字化及檢驗設備技術資深工程師劉伯揚老師做了題為《乳制品中未知混入物非靶向紅外鑒別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如何建立生乳預警篩查模型;并采用MC-UVE、UVE-SPA等篩選方法識別光譜特征波長變量,建立PLS-DA及支持SVM非靶向模型;最后利用海量牛體樣本數據,選擇平滑濾波及歸一化等方法,排除干擾數據,建立一種非靶向篩選結合靶向鑒別的方法。
 
  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光譜部門近紅外組應用經理周景旻老師做了題為《近紅外技術在乳制品行業的應用進展》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傅里葉變換近紅外在乳制品行業內廣泛的應用,有效的降低了乳企儀器的采購成本,實現一機多用。
 
  LGC AXIO PT,PT Specialist趙永輝老師做了題為《能力驗證對企業質量保證的作用》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什么是能力驗證,能力驗證對實驗室的價值,能力驗證如何助力品牌質量和一致性,并帶來了實用的案例分享。
 
  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技術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宋戈老師做了題為《乳磷脂檢測的探究》的報告。
 
  報告中比較了不同提取方式對磷脂測定的影響,分析磷脂結構組成,并介紹了如何利用磷脂間結構組成不同以及同一類磷脂的共性對各種磷脂進行分離測定。
 
  羅姆(江蘇)儀器有限公司鄧世寧總經理做了題為《LUM分析儀器在乳制品研發及品質控制中的應用》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穩定性分析儀LUMiSizer在乳制品開發中的應用和乳成分分析儀LUMiFlector在乳制品品質控制中的應用,確保客戶輕松上手。
 
  北京市食品檢驗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林立老師做了題為《嬰幼兒食品及乳品檢驗中相關國家標準的解析》的報告。
 
  報告中梳理了正在制修訂的嬰幼兒食品和乳品相關檢驗標準情況,并介紹了基本情況,還重點介紹新修訂的標準中膽堿和乳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的檢測要點。
 
  至此,第四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第一天的內容全部結束!
 
  更多現場精彩內容敬請期待“第四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12日后續報道!



日期:2023-05-12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