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3年12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4-01-04 食品伙伴網文雯645
核心提示:2023年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國家食品安風險評估中心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黃原膠》等21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志規范標注指南》;人參等三種原料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原料目錄;《在產在售“雙無”保健食品集中換證審查要點(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等。……(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3年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國家食品安風險評估中心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

  1、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特醫食品為病患的疾病治療、康復、機體功能維持等發揮重要營養支持作用,其質量安全關系特殊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辦法》共7章64條,對擬在中國境內生產并銷售特醫食品和擬向中國出口特醫食品的境外生產企業,從申請條件、注冊程序、臨床試驗、標簽與說明書、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嚴格產品注冊,細化管理要求。進一步強調申請人應具備的條件、能力、法律責任和義務;明確7種不予注冊產品的情形;細化現場核查要求,必要時對原料開展延伸核查;在注冊證書中增加“產品其他技術要求”項目,進一步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有效。
 
  二是鼓勵研發創新,滿足臨床需求。設立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對罕見病類別、臨床急需且尚未批準新類別等產品實施優先審評,審評時限由最多的90個工作日縮減至30個工作日,優先安排現場核查和抽樣檢驗,鼓勵企業研發新產品,滿足臨床需要。
 
  三是規范標簽標識,維護消費者權益。強調特醫食品標簽應當真實、準確、清楚、明顯,符合法規標準要求;嚴格標簽主要展示版面應當標注的內容,便于消費者識別;明確產品標簽不得對產品中的營養素及其他成分進行功能聲稱,防止誤導消費者。
 
  四是優化注冊流程,提高注冊效能。優化注冊現場核查流程,給予企業30個工作日反饋是否接受現場核查,并明確具體核查時間,兼顧核查準備和工作時效;將臨床試驗現場核查時限壓縮10個工作日,提高產品注冊效率;明確電子證書的法律效力,服務企業便利化。
 
  五是嚴格監督管理,強化法律責任。對注冊過程中涉嫌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申請人,明確不得撤回注冊申請,并依法處理。對以欺騙賄賂獲取注冊證書,以及偽造、涂改、倒賣、出租、出借、轉讓注冊證書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報道: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公布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解讀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關鍵變化概覽——從征求意見稿到最新修訂版
 
  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黃原膠》等21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2023年12月11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獲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公開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黃原膠》等21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
 
  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劑1項,為《食品添加劑 黃原膠》;生產經營規范3項,分別為《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鍍錫薄鋼板罐裝食品中錫污染控制規范》;食品相關產品 1項,為《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理化檢驗方法與規程 11項,分別為《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食品中紐甜的測定》、《食品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N-亞硝胺類化合物遷移量和釋放量的測定》、《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遷移量的測定》、《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4,4'-聯苯二酚和1,1‘磺酰基二(4-氯苯)遷移量的測定》、《理化檢驗 總則 》、《食品中愛德萬甜的測定》、《食品中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的測定》、《食品中二苯醚的測定》、《乳品中糠氨酸的測定》;微生物檢驗方法與規程 1項,為《空腸彎曲菌和結腸彎曲菌檢驗》;毒理學檢驗方法與規程 1項,為《神經發育毒性試驗》;食品產品 3項,分別為《巴氏殺菌乳》、《高溫殺菌乳》、《滅菌乳》。
 
  相關報道: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黃原膠》等21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3〕10號) 
 
  3、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志規范標注指南》
 
  2023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志規范標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導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進一步規范標注保健食品標志,正確引導消費,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
 
  保健食品標志為依法經注冊和備案的保健食品的專有標志。《指南》發布前,原有保健食品標志規定對圖形比例、顏色標準等具體內容未作詳細要求。為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標志標注工作,市場監管總局充分征求了行業協會、生產經營企業、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意見,研究制定《指南》作為規范標注的指導性文件。
 
  《指南》中保健食品專有標志圖形、顏色與原規定原則保持一致,明確了保健食品標志框架、圖形比例等內容。基于美觀性、實用性相統一原則,優化標志中圖形和文字細節要求。標志沿中間線呈左右對稱結構,視覺效果均衡,考慮“保健食品”書寫特點,在保持四字寬度的基礎上,確定每字樣高度及寬度比例,并明確印刷顏色要求。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按照《指南》規范標注保健食品標志,可在生產經營場所、專區專柜、廣告中使用保健食品標志;可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結合自身實際在保健食品產品運輸箱、中轉箱等包裝材料上規范使用保健食品標志。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保健食品標志規范標注指南》的公告(2023年第53號)
 
  4、人參等三種原料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原料目錄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人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西洋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靈芝》(以下簡稱三個目錄)及配套解讀文件。
 
  此次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原料目錄的人參、西洋參、靈芝三種原料,其原料名稱和品種來源與現行《中國藥典》相同品種項下內容保持一致。
 
  根據三個目錄規定,本次列入保健食品備案原料目錄的原料在產品備案時,僅可使用單方原料,不可與其他原料復配使用;對于有多個品種來源的原料,在產品備案時應明確使用的品種。
 
  三個目錄中,人參、西洋參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包括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和緩解體力疲勞,產品備案時,允許備案人標注其中一種保健功能,或者同時標注兩種保健功能;靈芝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為有助于增強免疫力。
 
  相關報道:
 
  關于發布人參等3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公告
 
  5、《在產在售“雙無”保健食品集中換證審查要點(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2023年12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在產在售“雙無”保健食品集中換證審查要點(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根據《關于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的公告》(2023年第38號),組織制定了《在產在售“雙無”保健食品集中換證審查要點(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建議反饋截止時間為2024年1月26日。
 
  其中提到,堅持“依法依規、分類處置、平穩過渡”原則,過渡期內,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繼續按照現行規定發放生產許可,不得以換證作為發放或延續生產許可的前置條件,確保“雙無”產品換證平穩有序。
 
  此外,過渡期內,持有效生產許可的“雙無”產品集中換證,由生產許可核發地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出具換證意見。未持有效生產許可的“雙無”產品獲得生產許可后,可按程序提出換證申請。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在產在售“雙無”保健食品集中換證審查要點(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6、新食品原料L-α-甘磷酸膽堿和假腸膜明串珠菌公開征求意見
 
  2023年12月22日,國家食品安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文,就新食品原料L-α-甘磷酸膽堿和假腸膜明串珠菌公開征求意見。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的規定,新食品原料L-α-甘磷酸膽堿和假腸膜明串珠菌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到2024年1月22日。
 
  相關報道:
 
  新食品原料L-α-甘磷酸膽堿和假腸膜明串珠菌公開征求意見


  7、國家食品安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等3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
 
  2023年12月29日,國家食品安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等3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
 
  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添加劑抗壞血酸棕櫚酸酯(酶法)和三氯蔗糖的申請,其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反饋意見截止到2024年1月24日。
 
  相關報道:關于公開征求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等3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
 
  8、國家衛生健康委公開征求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等4個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
 
  2023年12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征求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等4個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意見反饋的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22日。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發展傳統食養服務,發揮食藥物質、新食品原料等營養健康作用,有效防控我國人群主要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提升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起草了《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征求意見稿)》《成人肥胖食養指南(征求意見稿)》《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征求意見稿)》《成人慢性腎臟病食養指南(征求意見稿)》。
 
  相關報道: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征求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等4個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9、《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公布 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1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令第86號發布了《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將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管理辦法》修訂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也是較原辦法的主要變化:
 
  一是優化標準供給結構,強化推薦性標準的協調配套,依據2018年實施的《標準化法》,結合行業標準管理實踐,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標準的公益屬性和制定范圍。
 
  二是堅持“統一管理、分工負責”,進一步明確了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行業標準的管理職責,《管理辦法》規定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指導、協調、監督行業標準的制定及相關管理工作。建立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行業標準備案、信息公開等工作。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行業標準,負責行業標準制定、實施、復審、監督等管理工作。
 
  三是規范行業標準的制定和管理,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標準制定程序和各階段的工作要求,如對行業標準涉及專利、采用國際和國外先進標準、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參與標準制修訂等社會關注問題作出要求。
 
  四是推動行業標準有效實施,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標準復審和實施信息反饋評估工作要求。
 
  五是強化行業標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監督抽查、自我監督和社會監督工作機制,并明確各類違規行為的處理措施,確保《管理辦法》各項規定有效實施。
 
  相關報道:
 
  《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公布 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行業標準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10、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報請國務院審議出臺《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個方面18項舉措,更好發揮內外貿一體化在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內需、穩定企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促進內外貿標準、檢驗認證、監管銜接,不斷提高國際標準轉化率,深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國際合作。促進內外貿資源要素更加順暢流動,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二是促進內外貿市場渠道對接。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結合2024“消費促進年”、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培育,組織開展外貿優品拓內銷系列活動。支持內貿企業采用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方式開拓國際市場。發揮平臺交流對接作用,促進國內市場接軌。
 
  三是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完善內外貿信用體系,推動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提升物流便利性,加快發展沿海和內河港口鐵水聯運。強化內外貿人才支撐,搭建線上線下融合、內外貿融合的人才交流對接平臺。
 
  四是加快重點領域內外貿融合發展。深化內外貿一體化試點,鼓勵地方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培育內外貿一體化企業和內外貿融合發展產業集群,加快內外貿品牌建設,深入開展內外貿企業“品牌對接”“渠道對接”“產銷對接”。提升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水平。
 
  五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實有關財政支持政策,積極支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更好發揮信用保險作用,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內外貿一體化信用保險綜合性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機構對內外貿企業的服務能力。
 
  相關報道: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23〕42號)
 
  國新辦舉行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文字實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