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2024年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7號公布《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將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現將有關情況解讀如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3年12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
2023年1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見附件1、附件2,附件所列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強化集中用餐單位食堂承包經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進一步規范集中用餐單位食堂承包經營行為,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關于強化集中用餐單位食堂承包經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公眾提出修改意見,并于2024年2月24日前反饋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發布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2023年12月26日更新)
2023年12月26日,海關總署發布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海關總署)
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7號(關于2024年自澳大利亞進口兩類農產品觸發水平數量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和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207號(關于自由貿易協定項下進口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有關問題的公告),我國對自澳大利亞進口的兩類8個稅號農產品(以下簡稱兩類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海關總署)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醬油長毛”,應該找誰?
醬油是中國家庭除了鹽以外最常見的調料,生抽和老抽常常是餐桌上提鮮、提色的點睛之筆。但是也有不少人遇到過“醬油長霉”的煩心事,尤其是在潮濕悶熱的南方夏秋季。近年來,“0添加”醬油如雨后春筍,醬油長毛發霉的事兒就更多了。如果你家的醬油長毛發霉了,到底是產品的質量問題,還是自己不小心?(飲食參考微信號)
關于游客反映正陽步行街某餐飲店米粉陰陽菜單問題的情況通報
1月20日13時許,我們接到正陽步行街某米粉店陰陽菜單問題的反映,桂林市秀峰區高度重視,由市場監管、文旅等部門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桂林市場監管微信號)
【案例】直播間多次違法宣傳 知名阿膠品牌關聯公司被罰11萬
近日,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網站獲悉,東阿阿膠關聯公司東阿阿膠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因在直播間發布“阿膠的話,增強我們的某免疫力啊”“適用男女6歲以上的小孩子”等宣傳語,違反廣告法和價格法相關規定,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1萬。(食品伙伴網)
關于網友反映“三亞一流動攤販賣水果短斤缺兩”問題的調查情況通報
1月20日,有網友反映“在三亞某市場購買水果三斤變成二斤”的問題。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已找到該流動攤販,經調查該網友反映屬實,已依法啟動對其行政處罰30000元的程序。(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香格里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香格里拉市XX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娛樂中心經營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案
2023年03月20日,我局執法人員在香格里拉市XX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娛樂中心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店大廳左手邊預包裝食品銷售區貨架上擺放有20瓶無中文標簽的預包裝食品(凱羅拉啤酒),正對門口貨品展示臺最下層擺放3件未開封的此批次預包裝食品(凱羅拉啤酒),合計92瓶。執法人員對涉案商品采取了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2023年3月21日予以立案調查。(香格里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4.01.15-01.21)
2024年01月15日-01月21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三亞攤販賣水果“三斤變二斤”被罰;游客在桂林一米粉店遇到陰陽菜單,官方發布情況通報;特產店疑似賣“假牛肉”?市監局:立案調查;女子點外賣毛血旺竟吃到鋼絲球 商家、市監局回應;江西萍鄉一攤販給冷凍羊肉上色?市監局回應;王海稱知名直播間帶貨西梅汁檢出瀉藥 各方回應;“168元火鍋套餐生菜只有1片葉子”引熱議;“車厘子價格跳水”等相關話題引關注。(食品伙伴網)
醬鹵肉制品的消費提示
醬鹵肉制品是我國傳統熟肉制品,產品酥潤,風味濃郁,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為幫助消費者科學選購、安全食用醬鹵肉制品,特做如下消費提示。(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2024版征求意見稿與2014版國標比對
食品伙伴網將2024年1月19日開始征求意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標準草案與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GB 22570—2014)標準文本進行了比對,主要變化如下。(食品伙伴網)
2023年12月共有256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標簽不合格居首位
1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12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3年1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共有256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234批次、不合格化妝品22批次。(食品伙伴網)
2023年終盤點-保健食品法規更新動態
2023年,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保健食品監管相關部門發布了多項關于保健食品原料、保健食品功能、保健食品標志相關的公告及解讀等文件規定,在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的營養素種類和非營養素補充劑保健食品的原料目錄、不同時期批準的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換證工作、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功能目錄及功能評價方法,以及保健食品標志等方面都有重大進展,接下來一一介紹各部分內容,僅供參考。(食品伙伴網)
GB 299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征求意見稿與2013版比對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征求意見稿)全文共4節,包括范圍、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及其他(標簽、使用說明和包裝),主要對產品分類及其技術要求等指標進行了修訂,重點解決了與嬰兒特醫的銜接,細化特定全營養的分類及相關技術指標。與GB29922-201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食品伙伴網)
香港食安中心:瑞典和法國部分地區禽肉及禽類產品暫停進口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一月十九日宣布,因應瑞典農業局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分別通報,指瑞典斯科納省Ystad市和法國旺代省分別爆發高致病性H5N1和H5禽流感,中心即時指示業界暫停從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本港公眾健康。(香港食安中心)
年貨采購小貼士:如何讀懂食品標簽,選出健康美味的年貨
面對線上線下琳瑯滿目的食品,如何選到更健康美味的年貨呢?食品伙伴網認為,比較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讀懂食品標簽。讀懂食品標簽應了解食品標簽的構成及作用,掌握需要讀取標簽上的哪些內容,最終通過食品標簽,快速準確地挑選到健康美味的食品年貨,同時養成良好的、健康的消費觀念。(食品伙伴網)
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網絡反映吃餃子蘸醋被收費一事的調查情況通報
1月21日晚,有網民通過視頻反映其在海寧一餐館吃餃子時,所食蘸醋被收費。收到線索后,我局立即開展調查核實工作。經查,消費者劉某于1月21日晚在“滿鑫源東北菜館”用餐,并于18時30分支付餐費95元(其中菜金94元、打包盒1元),未有蘸醋費用收取。在剩余菜品打包時,商家看到餐桌上的剩醋,認為用料過多,提醒消費者不要浪費,進而引發雙方口角,劉某于18時34分離店。9分鐘后(18時43分),劉某再次返回店內直接掃碼支付2元后離店。經調閱店內監控視頻、查看消費收費單和走訪調查其他消費者,未發現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費用的行為。(海寧市監咨訊微信號)
以案說法:張某訴上海某生鮮食品有限公司過期食品糾紛案丨維權聲音
近年來,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呈現規模化、團伙化、家族化、程式化的特征,長期困擾企業,已對營商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市消保委為此組織專項調研,努力找準問題和癥結,提出對策和建議。通過剖析典型案例,建議從判斷是否“為生活消費需要”的角度出發,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實現對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的甄別和規制。(上海市消保委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越南果蔬出口同比增長七成,今年有望達70億美元
據越南人民網報道,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預測2024年越南果蔬出口將會刷新紀錄,較2023年增長15-20%,達到65億-70億美元的規模。越南農業部門曾設定2024年果蔬出口額達45億美元,到2025年達50億美元的目標。2023年越南果蔬出口額就已經達到56.9億美元,提前2年完成既定目標。(國際果蔬報道)
墨西哥部分地區生蠔恐遭諾如病毒感染 美國官員示警
美國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衛生官員近日稱,近期該州發生的多起腸胃炎病例可能與食用墨西哥進口生蠔有關。墨西哥“elfinanciero”網報道,據官方統計,近期有200多人疑似感染諾如病毒。美國加州公共衛生部表示,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和索諾拉州(Sonora)養殖的生蠔可能受到諾如病毒(Norovirus)污染。因此,衛生官員提醒人們避免食用來自墨西哥部分地區的生蠔。(南美僑報網)
繼三環唑后,歐洲議會再禁含噻蟲啉殘留的進口食品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歐洲議會否決了歐盟委員會″允許進口含農藥噻蟲啉殘留的30多種產品″的提案。該提案以386票贊成、186票反對、52票棄權被否決。此次歐洲議會的否決意味著噻蟲啉在進口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MRL)將保持在零殘留水平。據歐盟規定,MRL是食品或飼料中允許的最高農藥殘留水平,當歐盟禁止某種農藥時,該物質在進口產品上的MRL被設定為0.01mg/kg,即零原藥殘留。(世界農化網)
2024年上半年全球三文魚供應預測:智利三文魚產量收縮或導致上半年供應緊張
荷蘭合作銀行預測,受智利產量收縮影響,2024年上半年養殖三文魚供應將保持緊張。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最新預測,2024年上半年全球養殖三文魚供應量將實現適度增長,挪威的增產將彌補智利的減產。“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供應收縮后,預計2024年上半年將迎來積極的,盡管溫和的,供應增長。”首席作者Gorjan Nikolik及其研究團隊寫道。“這主要得益于挪威生產條件的改善。加拿大、英國和冰島也將為供應增長做出貢獻。”(凍品攻略微信號)
韓國泡菜2023年出口量創歷年新高
韓聯社首爾1月21日電 據韓國關稅廳21日發布的一份統計,2023年韓國泡菜(Kimchi,辛奇)對外出口量同比增加7.1%,為4.4041萬噸,創下歷年新高。 韓國泡菜出口額同比提升10.5%,約為1.556億美元。出口重量和金額較5年前均增50%以上。2018年出口量少于3萬噸,出口額低于1億美元。(韓聯社)
中國已成為俄羅斯蜂蜜的主要買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月22日電 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發展中心(Agroexport)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3年,中國成為俄羅斯蜂蜜的主要買家。2023年,俄羅斯向國外市場出口了3800噸天然蜂蜜,比2022年增加了28%。(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4年第3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4年第3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8例。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生鮮圓蔥和生鮮胡蘿卜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6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四季度我國農食產品出口韓國違規情況
根據韓國食藥廳發布的輸韓食品違規數據統計,2023年10月至12月,原產地為中國的農食產品案例共68例,與2022年同期相比減少30%。違規產品種類主要是蔬菜及其制品和水產及其制品,違規原因集中在農藥殘留、防腐劑、微生物污染和獸藥殘留等。(廈門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網)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牙膏果凍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4年1月19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牙膏果凍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俄羅斯對我國一家寵物食品生產企業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1月18日消息:該局當日發布№ ФС-АРв-7/5671-3號指令,宣布對我國某寵物生產企業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措施。(食品伙伴網)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方便面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4年1月22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方便面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3、食品科技
2023/2024年冬春降低玉米儲存過程中質量損失的指導建議
玉米是黑龍江省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2022年黑龍江省玉米產量4038.4萬噸,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15%,玉米種植面積、產量和商品化率均居全國第一位,玉米產業已成為黑龍江省糧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是黑龍江省當好國家糧食“壓艙石”的重要保障。(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在氯吡脲對薄皮甜瓜風味品質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創新團隊”在植物生長調節劑氯吡脲對甜瓜風味品質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述了氯吡脲在薄皮甜瓜果實中的時空分布規律,評估了不同濃度氯吡脲使用對薄皮甜瓜風味品質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在豆科/禾本科作物間作與周年輪作提質增效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1月17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國際小麥玉米改良中心等多家單位聯合在豆科/禾本科作物間作與周年輪作提質增效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貴州公示56項2024年項目驗收結果 食品領域18項通過驗收
近日,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56項2024年項目驗收結果,其中,食品領域18項項目通過驗收,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2024年1月22日-1月26日)。(食品伙伴網)
1、通知·公告
《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2024年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7號公布《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將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現將有關情況解讀如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3年12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
2023年1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見附件1、附件2,附件所列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強化集中用餐單位食堂承包經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進一步規范集中用餐單位食堂承包經營行為,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關于強化集中用餐單位食堂承包經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公眾提出修改意見,并于2024年2月24日前反饋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發布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2023年12月26日更新)
2023年12月26日,海關總署發布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海關總署)
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7號(關于2024年自澳大利亞進口兩類農產品觸發水平數量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和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207號(關于自由貿易協定項下進口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有關問題的公告),我國對自澳大利亞進口的兩類8個稅號農產品(以下簡稱兩類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海關總署)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醬油長毛”,應該找誰?
醬油是中國家庭除了鹽以外最常見的調料,生抽和老抽常常是餐桌上提鮮、提色的點睛之筆。但是也有不少人遇到過“醬油長霉”的煩心事,尤其是在潮濕悶熱的南方夏秋季。近年來,“0添加”醬油如雨后春筍,醬油長毛發霉的事兒就更多了。如果你家的醬油長毛發霉了,到底是產品的質量問題,還是自己不小心?(飲食參考微信號)
關于游客反映正陽步行街某餐飲店米粉陰陽菜單問題的情況通報
1月20日13時許,我們接到正陽步行街某米粉店陰陽菜單問題的反映,桂林市秀峰區高度重視,由市場監管、文旅等部門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桂林市場監管微信號)
【案例】直播間多次違法宣傳 知名阿膠品牌關聯公司被罰11萬
近日,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網站獲悉,東阿阿膠關聯公司東阿阿膠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因在直播間發布“阿膠的話,增強我們的某免疫力啊”“適用男女6歲以上的小孩子”等宣傳語,違反廣告法和價格法相關規定,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1萬。(食品伙伴網)
關于網友反映“三亞一流動攤販賣水果短斤缺兩”問題的調查情況通報
1月20日,有網友反映“在三亞某市場購買水果三斤變成二斤”的問題。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已找到該流動攤販,經調查該網友反映屬實,已依法啟動對其行政處罰30000元的程序。(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香格里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香格里拉市XX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娛樂中心經營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案
2023年03月20日,我局執法人員在香格里拉市XX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娛樂中心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店大廳左手邊預包裝食品銷售區貨架上擺放有20瓶無中文標簽的預包裝食品(凱羅拉啤酒),正對門口貨品展示臺最下層擺放3件未開封的此批次預包裝食品(凱羅拉啤酒),合計92瓶。執法人員對涉案商品采取了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2023年3月21日予以立案調查。(香格里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4.01.15-01.21)
2024年01月15日-01月21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三亞攤販賣水果“三斤變二斤”被罰;游客在桂林一米粉店遇到陰陽菜單,官方發布情況通報;特產店疑似賣“假牛肉”?市監局:立案調查;女子點外賣毛血旺竟吃到鋼絲球 商家、市監局回應;江西萍鄉一攤販給冷凍羊肉上色?市監局回應;王海稱知名直播間帶貨西梅汁檢出瀉藥 各方回應;“168元火鍋套餐生菜只有1片葉子”引熱議;“車厘子價格跳水”等相關話題引關注。(食品伙伴網)
醬鹵肉制品的消費提示
醬鹵肉制品是我國傳統熟肉制品,產品酥潤,風味濃郁,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為幫助消費者科學選購、安全食用醬鹵肉制品,特做如下消費提示。(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2024版征求意見稿與2014版國標比對
食品伙伴網將2024年1月19日開始征求意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標準草案與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GB 22570—2014)標準文本進行了比對,主要變化如下。(食品伙伴網)
2023年12月共有256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標簽不合格居首位
1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12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3年1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共有256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234批次、不合格化妝品22批次。(食品伙伴網)
2023年終盤點-保健食品法規更新動態
2023年,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保健食品監管相關部門發布了多項關于保健食品原料、保健食品功能、保健食品標志相關的公告及解讀等文件規定,在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的營養素種類和非營養素補充劑保健食品的原料目錄、不同時期批準的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換證工作、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功能目錄及功能評價方法,以及保健食品標志等方面都有重大進展,接下來一一介紹各部分內容,僅供參考。(食品伙伴網)
GB 299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征求意見稿與2013版比對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征求意見稿)全文共4節,包括范圍、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及其他(標簽、使用說明和包裝),主要對產品分類及其技術要求等指標進行了修訂,重點解決了與嬰兒特醫的銜接,細化特定全營養的分類及相關技術指標。與GB29922-201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食品伙伴網)
香港食安中心:瑞典和法國部分地區禽肉及禽類產品暫停進口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一月十九日宣布,因應瑞典農業局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分別通報,指瑞典斯科納省Ystad市和法國旺代省分別爆發高致病性H5N1和H5禽流感,中心即時指示業界暫停從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本港公眾健康。(香港食安中心)
年貨采購小貼士:如何讀懂食品標簽,選出健康美味的年貨
面對線上線下琳瑯滿目的食品,如何選到更健康美味的年貨呢?食品伙伴網認為,比較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讀懂食品標簽。讀懂食品標簽應了解食品標簽的構成及作用,掌握需要讀取標簽上的哪些內容,最終通過食品標簽,快速準確地挑選到健康美味的食品年貨,同時養成良好的、健康的消費觀念。(食品伙伴網)
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網絡反映吃餃子蘸醋被收費一事的調查情況通報
1月21日晚,有網民通過視頻反映其在海寧一餐館吃餃子時,所食蘸醋被收費。收到線索后,我局立即開展調查核實工作。經查,消費者劉某于1月21日晚在“滿鑫源東北菜館”用餐,并于18時30分支付餐費95元(其中菜金94元、打包盒1元),未有蘸醋費用收取。在剩余菜品打包時,商家看到餐桌上的剩醋,認為用料過多,提醒消費者不要浪費,進而引發雙方口角,劉某于18時34分離店。9分鐘后(18時43分),劉某再次返回店內直接掃碼支付2元后離店。經調閱店內監控視頻、查看消費收費單和走訪調查其他消費者,未發現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費用的行為。(海寧市監咨訊微信號)
以案說法:張某訴上海某生鮮食品有限公司過期食品糾紛案丨維權聲音
近年來,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呈現規模化、團伙化、家族化、程式化的特征,長期困擾企業,已對營商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市消保委為此組織專項調研,努力找準問題和癥結,提出對策和建議。通過剖析典型案例,建議從判斷是否“為生活消費需要”的角度出發,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實現對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的甄別和規制。(上海市消保委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越南果蔬出口同比增長七成,今年有望達70億美元
據越南人民網報道,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預測2024年越南果蔬出口將會刷新紀錄,較2023年增長15-20%,達到65億-70億美元的規模。越南農業部門曾設定2024年果蔬出口額達45億美元,到2025年達50億美元的目標。2023年越南果蔬出口額就已經達到56.9億美元,提前2年完成既定目標。(國際果蔬報道)
墨西哥部分地區生蠔恐遭諾如病毒感染 美國官員示警
美國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衛生官員近日稱,近期該州發生的多起腸胃炎病例可能與食用墨西哥進口生蠔有關。墨西哥“elfinanciero”網報道,據官方統計,近期有200多人疑似感染諾如病毒。美國加州公共衛生部表示,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和索諾拉州(Sonora)養殖的生蠔可能受到諾如病毒(Norovirus)污染。因此,衛生官員提醒人們避免食用來自墨西哥部分地區的生蠔。(南美僑報網)
繼三環唑后,歐洲議會再禁含噻蟲啉殘留的進口食品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歐洲議會否決了歐盟委員會″允許進口含農藥噻蟲啉殘留的30多種產品″的提案。該提案以386票贊成、186票反對、52票棄權被否決。此次歐洲議會的否決意味著噻蟲啉在進口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MRL)將保持在零殘留水平。據歐盟規定,MRL是食品或飼料中允許的最高農藥殘留水平,當歐盟禁止某種農藥時,該物質在進口產品上的MRL被設定為0.01mg/kg,即零原藥殘留。(世界農化網)
2024年上半年全球三文魚供應預測:智利三文魚產量收縮或導致上半年供應緊張
荷蘭合作銀行預測,受智利產量收縮影響,2024年上半年養殖三文魚供應將保持緊張。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最新預測,2024年上半年全球養殖三文魚供應量將實現適度增長,挪威的增產將彌補智利的減產。“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供應收縮后,預計2024年上半年將迎來積極的,盡管溫和的,供應增長。”首席作者Gorjan Nikolik及其研究團隊寫道。“這主要得益于挪威生產條件的改善。加拿大、英國和冰島也將為供應增長做出貢獻。”(凍品攻略微信號)
韓國泡菜2023年出口量創歷年新高
韓聯社首爾1月21日電 據韓國關稅廳21日發布的一份統計,2023年韓國泡菜(Kimchi,辛奇)對外出口量同比增加7.1%,為4.4041萬噸,創下歷年新高。 韓國泡菜出口額同比提升10.5%,約為1.556億美元。出口重量和金額較5年前均增50%以上。2018年出口量少于3萬噸,出口額低于1億美元。(韓聯社)
中國已成為俄羅斯蜂蜜的主要買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月22日電 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發展中心(Agroexport)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3年,中國成為俄羅斯蜂蜜的主要買家。2023年,俄羅斯向國外市場出口了3800噸天然蜂蜜,比2022年增加了28%。(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4年第3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4年第3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8例。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生鮮圓蔥和生鮮胡蘿卜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6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2023年四季度我國農食產品出口韓國違規情況
根據韓國食藥廳發布的輸韓食品違規數據統計,2023年10月至12月,原產地為中國的農食產品案例共68例,與2022年同期相比減少30%。違規產品種類主要是蔬菜及其制品和水產及其制品,違規原因集中在農藥殘留、防腐劑、微生物污染和獸藥殘留等。(廈門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網)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牙膏果凍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4年1月19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牙膏果凍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俄羅斯對我國一家寵物食品生產企業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1月18日消息:該局當日發布№ ФС-АРв-7/5671-3號指令,宣布對我國某寵物生產企業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措施。(食品伙伴網)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方便面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4年1月22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方便面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伙伴網)
3、食品科技
2023/2024年冬春降低玉米儲存過程中質量損失的指導建議
玉米是黑龍江省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2022年黑龍江省玉米產量4038.4萬噸,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15%,玉米種植面積、產量和商品化率均居全國第一位,玉米產業已成為黑龍江省糧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是黑龍江省當好國家糧食“壓艙石”的重要保障。(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在氯吡脲對薄皮甜瓜風味品質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創新團隊”在植物生長調節劑氯吡脲對甜瓜風味品質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述了氯吡脲在薄皮甜瓜果實中的時空分布規律,評估了不同濃度氯吡脲使用對薄皮甜瓜風味品質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在豆科/禾本科作物間作與周年輪作提質增效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1月17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國際小麥玉米改良中心等多家單位聯合在豆科/禾本科作物間作與周年輪作提質增效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貴州公示56項2024年項目驗收結果 食品領域18項通過驗收
近日,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56項2024年項目驗收結果,其中,食品領域18項項目通過驗收,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2024年1月22日-1月26日)。(食品伙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