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4年第一季度進境食品不合格分析

   2024-05-07 食品伙伴網周中青656
核心提示:2024年第一季度海關總署通報了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2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763批次,涉及24類產品,主要為水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焙烤食品等,主要不合格項目是標簽標識不規范和產品貨證不符等。以下就進境不合格食品品類、不合格原因、產地、進境口岸進行分析。……(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4年第一季度海關總署通報了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2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763批次,涉及24類產品,主要為水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焙烤食品等,主要不合格項目是標簽標識不規范和產品貨證不符等。以下就進境不合格食品品類、不合格原因、產地、進境口岸進行分析。 
  1. 進境不合格食品品類分析
 
  通報的進境不合格產品中水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焙烤食品通報批次較多,分別為179批次、113批次、92批次。進境不合格產品品類占比見圖1。


  圖1 進境不合格產品品類占比圖
 
  2. 進境食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未準入境食品涉及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標簽標識不規范、貨證不符和資證問題,分別為211批次、171批次和75批次。詳細不合格原因分類數量見圖2。(低于5批次的不合格原因歸為其他)


  圖2 進境食品不合格原因數量統計圖
 
  3. 進境口岸分析
 
  上述不合格產品進境口岸主要集中在廣州、天津、上海、深圳、青島、湛江等城市,以上城市不合格產品數量均超過50批次,各進境口岸查獲不合格產品數量詳見圖3。


  圖3 進境口岸分析圖
 
  4. 進境不合格食品產地分析
 
  第一季度共查獲來自46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品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規要求。其中,不合格批次數較多的產品產地是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厄瓜多爾和泰國,均超40批次,詳見圖4。(不超過6批次的均歸為其他)


  圖4 進境產品產地分析圖
 
  5.總結
 
  從進境食品抽檢情況來看,幾乎所有品類的進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情況,其中水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焙烤食品占比較高,不合格原因主要為產品標簽標識不規范、貨證不符和資證問題等。作為境外食品生產商、進口貿易商,必須嚴格遵守我國食品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掌握法規與標準條款要求,必要時進行合規咨詢,保證進口食品符合國內的法規和標準要求。作為食品經營銷售者,應履行商品進貨查驗義務,加強產品相關資質證明文件、檢測報告等方面的合規審查,確保銷售的食品安全、合規。



日期:2024-05-07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