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10日消息:截至2024年11月8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在植物油市場火爆上漲的引領下走強。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雖然引發未來貿易戰擔憂,但是在他明年1月份上任之前,短期需求可能保持強勁,潛在關稅戰對美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可能要到明年夏季才會體現;美國未來可能限制進口廢食用油,提振芝加哥豆油飆升;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國大豆單產和產量,也提振市場人氣。但是南美作物豐產前景繼續成為壓制油籽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未來市場將繼續密切關注南美天氣以及可能擾亂全球農產品貿易的美國貿易和關稅政策。
周五(11月8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月大豆期約報收10.30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3.7%;11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為每蒲11.2275美元,上漲3.0%;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296.2美元,上漲0.3%;12月豆油報收每磅48.77美分,上漲5.3%;泛歐交易所2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36.50歐元/噸,上漲3.8%;洲際交易所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65.1加元/噸,上漲3.0%;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28美元(含33%出口稅),上漲3.6%。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4.89點,比一周前上漲0.7%。
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國大豆單產和產量,均降至歷史次高水平
美國農業部在周五的11月份供需報告里表示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51.7蒲/英畝,較上月預測的創紀錄53.1蒲/英畝下調了1.4,這也是連續第二個月調低美國大豆單產,主要因為生長季節中西部天氣異常干燥,其中衣阿華大豆單產調低3蒲,伊利諾伊和明尼蘇達以及南達科塔均調低2蒲左右。本月美國大豆單產的下調幅度超過預期,雖然仍然高于上年的50.6蒲/英畝,但是低于2016/17年度的52.1蒲/英畝,為歷史上次高單產。
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計為44.61億蒲,較上月預測的創紀錄產量45.82億蒲低了1.21億蒲,雖然比上年提高近3億蒲或7.2%,但是低于2021/22年度的歷史峰值44.65億蒲。收獲面積維持不變,為8630萬英畝,高于上年的8240萬英畝。
隨著產量下調,本月美國農業部將美國大豆需求調低了4000萬蒲(壓榨調低1500,出口調低2500),預期出口為18.25億蒲(上年16.95),壓榨24.10億蒲(上年22.87);期末庫存調低8000萬蒲至4.7億蒲,同比增長37.5%,為五年來最高庫存,也是過去60年來第五個庫存高點。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庫存用量比達到10.8%,低于上月預期的12.5%,高于2023/24年度的8.3%,也是五年來最高水平,高于過去10年均值9.1%(圖1)。這意味著下一年度大豆供應形勢仍然相對寬松,因此需要大豆價格保持競爭力,以避免庫存進一步膨脹。本月美國農業部預計2024/25年度大豆年度均價為10.80美元/蒲,和上月持平,低于上年的12.40美元/蒲。
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將創下60年來次高值
美國農業部本月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期調低350萬噸至4.2540億噸,仍為創紀錄水平,同比增長3070萬噸或7.8%,上月預測同比增長8.7%。其中南美三國產量將達創紀錄的2.312億噸,同比增長1899萬噸或8.9%,上月預測同比增長1910萬噸或9.0%,這主要因為本月將阿根廷陳豆產量調高11萬噸。
全球大豆出口預期調高18萬噸至1.8171億噸;壓榨調低23萬噸至3.4615億噸。
本月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調低290萬噸至1.3174億噸,同比增長1932萬噸或17.2個百分點。上月預測同比提高19.8%。
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將達到非常寬松的22.56,低于上月預測的23.05%,但是高于上年的20.03%,也高于10年均值19.25%,創下2018/19年度以來最高值,也是60年來次高值。
特朗普贏得大選導致大豆行業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
本周特朗普在總統大選中擊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再次贏得了美國總統職位。這預示著美國乃至全球油籽市場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
市場人士預期,根據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提案,美國可能面臨通脹壓力,這可能導致美聯儲放慢甚至逆轉降息步伐,并提振美元對世界其他貨幣增長。
人們也擔心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提高和中國爆發新一輪貿易戰,和墨西哥等其他重要貿易伙伴的貿易緊張局勢也有可能加劇。特朗普多次表示他在上臺后將對中國產品征收60%的關稅,對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貨物征收10%關稅。這一擔憂加上美國大豆價格接近8月底觸及的四年低點,推動了近期美國大豆銷售熱潮。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24日的8周里,美國大豆累計銷售量為1350萬噸,其中52%目的地為中國。不過分析師也指出,加征關稅不會一蹴而就。在特朗普上屆任期,從他威脅對中國加征關稅到實際出臺,中間過了六個月時間。因此即使特朗普再次加征關稅,也更有可能影響下一年度作物出口。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還可能導致美國限制進口廢食用油。在拜登政府推出削減通脹法案后,美國大量進口低碳的生物燃料原材料,主要是廢食用油和動物脂肪。中國是廢食用油的主要供應國。相比之下,由于豆油減少碳排放的比例不高于50%,導致美國豆油在美國生物燃料行業的用量受到制約,這也導致豆油期貨價格在今年前幾個月里大幅下跌。由于預期美國新政府將限制進口廢食用油,有助于提振對美國國產的豆油的需求,從而支持豆油期貨強勁反彈。
最后一點,特朗普還表示他將尋求美國原油產量,以降低油價,這可能降低生物燃料的競爭力以及大豆等原材料的需求。不過特朗普同時還表示他打算鼓勵增加生物燃料生產,因此目前還不好判斷未來幾年該行業的發展前景。
芝加哥豆油和棕櫚油連續第三周暴漲
過去一周芝加哥豆油和馬來西亞棕櫚油均強勁上漲,這也是連續第三周暴漲。
自10月22日至11月8日的三周里,芝加哥豆油期貨累計上漲近7美分/磅或16.6%。近期豆油期貨價格暴漲,部分原因和市場預期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后,可能采取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限制甚至禁止(從中國)進口廢食用油,從而促進美國生物燃料行業增加美國國產豆油和菜籽油等消費。
過去三周里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上漲845令吉/噸或19.9%,周五創下2022年6月17日以來的最高值,主要因為生物燃料行業需求強勁,印尼計劃明年推出B40,將導致毛棕櫚油需求額外提高300萬噸;主要棕櫚油生產國的產量增長停滯不前,因為受到天氣以及油棕樹老化等因素制約;全球葵花籽油和菜籽油供應下降。
周五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價格月報顯示,10月份全球植物油價格分類指數平均為152.7點,較9月份上漲7.3%,創下兩年來新高,因為棕櫚油、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報價全面上漲。10月份全球棕櫚油價格連續第五個月上漲,主要因為人們擔心產量低于預期,而東南亞主要生產國產量預計季節性下降。全球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繼續上漲,因為2024/25年產量預期下降。全球豆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在于替代植物油供應有限,而全球需求堅挺。
美國大豆收獲工作即將結束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11月3日,美國大豆收割完成94%,上周89%,去年同期89%,五年均值85%。美國氣象機構預測未來幾天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有小雨。
上周美國大豆出口銷售表現良好,后勁如何有待觀察由于特朗普在競選中多次表示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征60%關稅,令市場保持警惕,因為這可能導致進口國報復性地減少采購美國農產品,就像特朗普上屆任期內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的結果。再加上芝加哥大豆期價接近四年來低點,引發了美國大豆的強勁銷售浪潮。特朗普本周贏得美國大選后,對美國大豆出口需求的影響可能較為復雜。在明年1月份特朗普宣布就職前的兩個月空窗期里,買家仍然可能繼續采購美國大豆;如果明年初收獲的巴西大豆產量前景保持樂觀,這一防御性采購的力度可能逐步衰減。
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0月31日當周,美國大豆凈銷量為204萬噸,比上周低10%,但是比四周均值高出10%。2024/25年度迄今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約2830萬噸,同比增長16.7%;相比之下,美國農業部預期全年出口4967萬噸,同比增長7.7%。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相當于美國農業部出口目標的57%,但低于歷史同期均值60%。
從報價看,美國大豆是目前全球最便宜的供應。11月7日,美灣大豆報價為421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8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報價為440美元/噸,上漲13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28美元/噸,上漲16美元。
今年中國大豆進口可能創紀錄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進口了809萬噸大豆,環比減少29%,但是同比增長56%,創下四年同期最高值。2024年前10個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達到8993.6萬噸,同比增長11.2%。考慮到中國買家可能在明年1月份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繼續補充庫存,今年最后兩個月的大豆進口有望保持強勁,今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有可能打破2020年1.0031億噸的歷史進口紀錄。
盡管最近幾周美國對中國銷售大豆的步伐強勁,但是本年度迄今美國對華銷售步伐總體遲緩。截至10月31日,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1113萬噸,同比減少2.9%,為16年來最低(不包括2018年至2019年中美貿易戰的數據)。本年度中國采購量僅占到美國大豆總銷量的44%,為18年來最低比例(排除貿易戰年份)。這可能反映出自2018年貿易戰以來,隨著巴西對華出口逐步增長,中國已經大幅削減了對美國大豆的依賴,這也預示著即使明年再次爆發關稅戰,也不太可能重現2018年的情景,當然,這也取決于目前正在播種的南美大豆產量前景是否保持樂觀。
巴西大豆播種進度顯著加快,創下歷史同期次高水平
隨著巴西中西部普遍降雨,巴西大豆播種進度顯著加快。咨詢機構AgRural稱,目前大豆播種進度不僅超過去年同期,還創下了歷史同期次高水平。截至10月31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播種進度為54%,一周前36%,去年同的51%。短短兩周內,巴西農戶就播種近1700萬公頃大豆,目前的播種進度僅僅落后于2018/19年度同期的60%。
AgRural預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收成將達到創紀錄的1.693億噸。StoneX本周將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上調至創紀錄的1.662億噸,比之前預期高出0.7%。作為對比,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目前預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66億噸,比上年提高12.7%。
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預測下周阿根廷北部農業區可能迎來大量降雨,有利于大豆播種工作。該交易所周四表示,截至11月6日,阿根廷2024/25年大豆播種進度為7.9%,比一周前高出近5%,比去年同期提高1.8%。
隨著美國大豆收獲即將結束,市場將密切關注南美降雨以及大豆播種和生長狀況,特別是拉尼娜現象可能造成的影響。除非南美天氣惡化導致產量前景變化,否則全球供應龐大的壓力將會壓制大豆價格運行重心。
日期:2024-11-11
周五(11月8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月大豆期約報收10.30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3.7%;11月船期美灣大豆均價為每蒲11.2275美元,上漲3.0%;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296.2美元,上漲0.3%;12月豆油報收每磅48.77美分,上漲5.3%;泛歐交易所2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36.50歐元/噸,上漲3.8%;洲際交易所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65.1加元/噸,上漲3.0%;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28美元(含33%出口稅),上漲3.6%。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4.89點,比一周前上漲0.7%。
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國大豆單產和產量,均降至歷史次高水平
美國農業部在周五的11月份供需報告里表示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51.7蒲/英畝,較上月預測的創紀錄53.1蒲/英畝下調了1.4,這也是連續第二個月調低美國大豆單產,主要因為生長季節中西部天氣異常干燥,其中衣阿華大豆單產調低3蒲,伊利諾伊和明尼蘇達以及南達科塔均調低2蒲左右。本月美國大豆單產的下調幅度超過預期,雖然仍然高于上年的50.6蒲/英畝,但是低于2016/17年度的52.1蒲/英畝,為歷史上次高單產。
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計為44.61億蒲,較上月預測的創紀錄產量45.82億蒲低了1.21億蒲,雖然比上年提高近3億蒲或7.2%,但是低于2021/22年度的歷史峰值44.65億蒲。收獲面積維持不變,為8630萬英畝,高于上年的8240萬英畝。
隨著產量下調,本月美國農業部將美國大豆需求調低了4000萬蒲(壓榨調低1500,出口調低2500),預期出口為18.25億蒲(上年16.95),壓榨24.10億蒲(上年22.87);期末庫存調低8000萬蒲至4.7億蒲,同比增長37.5%,為五年來最高庫存,也是過去60年來第五個庫存高點。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庫存用量比達到10.8%,低于上月預期的12.5%,高于2023/24年度的8.3%,也是五年來最高水平,高于過去10年均值9.1%(圖1)。這意味著下一年度大豆供應形勢仍然相對寬松,因此需要大豆價格保持競爭力,以避免庫存進一步膨脹。本月美國農業部預計2024/25年度大豆年度均價為10.80美元/蒲,和上月持平,低于上年的12.40美元/蒲。
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將創下60年來次高值
美國農業部本月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期調低350萬噸至4.2540億噸,仍為創紀錄水平,同比增長3070萬噸或7.8%,上月預測同比增長8.7%。其中南美三國產量將達創紀錄的2.312億噸,同比增長1899萬噸或8.9%,上月預測同比增長1910萬噸或9.0%,這主要因為本月將阿根廷陳豆產量調高11萬噸。
全球大豆出口預期調高18萬噸至1.8171億噸;壓榨調低23萬噸至3.4615億噸。
本月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調低290萬噸至1.3174億噸,同比增長1932萬噸或17.2個百分點。上月預測同比提高19.8%。
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將達到非常寬松的22.56,低于上月預測的23.05%,但是高于上年的20.03%,也高于10年均值19.25%,創下2018/19年度以來最高值,也是60年來次高值。
特朗普贏得大選導致大豆行業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
本周特朗普在總統大選中擊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再次贏得了美國總統職位。這預示著美國乃至全球油籽市場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
市場人士預期,根據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提案,美國可能面臨通脹壓力,這可能導致美聯儲放慢甚至逆轉降息步伐,并提振美元對世界其他貨幣增長。
人們也擔心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提高和中國爆發新一輪貿易戰,和墨西哥等其他重要貿易伙伴的貿易緊張局勢也有可能加劇。特朗普多次表示他在上臺后將對中國產品征收60%的關稅,對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貨物征收10%關稅。這一擔憂加上美國大豆價格接近8月底觸及的四年低點,推動了近期美國大豆銷售熱潮。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24日的8周里,美國大豆累計銷售量為1350萬噸,其中52%目的地為中國。不過分析師也指出,加征關稅不會一蹴而就。在特朗普上屆任期,從他威脅對中國加征關稅到實際出臺,中間過了六個月時間。因此即使特朗普再次加征關稅,也更有可能影響下一年度作物出口。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還可能導致美國限制進口廢食用油。在拜登政府推出削減通脹法案后,美國大量進口低碳的生物燃料原材料,主要是廢食用油和動物脂肪。中國是廢食用油的主要供應國。相比之下,由于豆油減少碳排放的比例不高于50%,導致美國豆油在美國生物燃料行業的用量受到制約,這也導致豆油期貨價格在今年前幾個月里大幅下跌。由于預期美國新政府將限制進口廢食用油,有助于提振對美國國產的豆油的需求,從而支持豆油期貨強勁反彈。
最后一點,特朗普還表示他將尋求美國原油產量,以降低油價,這可能降低生物燃料的競爭力以及大豆等原材料的需求。不過特朗普同時還表示他打算鼓勵增加生物燃料生產,因此目前還不好判斷未來幾年該行業的發展前景。
芝加哥豆油和棕櫚油連續第三周暴漲
過去一周芝加哥豆油和馬來西亞棕櫚油均強勁上漲,這也是連續第三周暴漲。
自10月22日至11月8日的三周里,芝加哥豆油期貨累計上漲近7美分/磅或16.6%。近期豆油期貨價格暴漲,部分原因和市場預期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后,可能采取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限制甚至禁止(從中國)進口廢食用油,從而促進美國生物燃料行業增加美國國產豆油和菜籽油等消費。
過去三周里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上漲845令吉/噸或19.9%,周五創下2022年6月17日以來的最高值,主要因為生物燃料行業需求強勁,印尼計劃明年推出B40,將導致毛棕櫚油需求額外提高300萬噸;主要棕櫚油生產國的產量增長停滯不前,因為受到天氣以及油棕樹老化等因素制約;全球葵花籽油和菜籽油供應下降。
周五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價格月報顯示,10月份全球植物油價格分類指數平均為152.7點,較9月份上漲7.3%,創下兩年來新高,因為棕櫚油、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報價全面上漲。10月份全球棕櫚油價格連續第五個月上漲,主要因為人們擔心產量低于預期,而東南亞主要生產國產量預計季節性下降。全球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繼續上漲,因為2024/25年產量預期下降。全球豆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在于替代植物油供應有限,而全球需求堅挺。
美國大豆收獲工作即將結束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11月3日,美國大豆收割完成94%,上周89%,去年同期89%,五年均值85%。美國氣象機構預測未來幾天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有小雨。
上周美國大豆出口銷售表現良好,后勁如何有待觀察由于特朗普在競選中多次表示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征60%關稅,令市場保持警惕,因為這可能導致進口國報復性地減少采購美國農產品,就像特朗普上屆任期內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的結果。再加上芝加哥大豆期價接近四年來低點,引發了美國大豆的強勁銷售浪潮。特朗普本周贏得美國大選后,對美國大豆出口需求的影響可能較為復雜。在明年1月份特朗普宣布就職前的兩個月空窗期里,買家仍然可能繼續采購美國大豆;如果明年初收獲的巴西大豆產量前景保持樂觀,這一防御性采購的力度可能逐步衰減。
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0月31日當周,美國大豆凈銷量為204萬噸,比上周低10%,但是比四周均值高出10%。2024/25年度迄今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約2830萬噸,同比增長16.7%;相比之下,美國農業部預期全年出口4967萬噸,同比增長7.7%。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相當于美國農業部出口目標的57%,但低于歷史同期均值60%。
從報價看,美國大豆是目前全球最便宜的供應。11月7日,美灣大豆報價為421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8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報價為440美元/噸,上漲13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28美元/噸,上漲16美元。
今年中國大豆進口可能創紀錄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進口了809萬噸大豆,環比減少29%,但是同比增長56%,創下四年同期最高值。2024年前10個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達到8993.6萬噸,同比增長11.2%。考慮到中國買家可能在明年1月份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繼續補充庫存,今年最后兩個月的大豆進口有望保持強勁,今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有可能打破2020年1.0031億噸的歷史進口紀錄。
盡管最近幾周美國對中國銷售大豆的步伐強勁,但是本年度迄今美國對華銷售步伐總體遲緩。截至10月31日,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1113萬噸,同比減少2.9%,為16年來最低(不包括2018年至2019年中美貿易戰的數據)。本年度中國采購量僅占到美國大豆總銷量的44%,為18年來最低比例(排除貿易戰年份)。這可能反映出自2018年貿易戰以來,隨著巴西對華出口逐步增長,中國已經大幅削減了對美國大豆的依賴,這也預示著即使明年再次爆發關稅戰,也不太可能重現2018年的情景,當然,這也取決于目前正在播種的南美大豆產量前景是否保持樂觀。
巴西大豆播種進度顯著加快,創下歷史同期次高水平
隨著巴西中西部普遍降雨,巴西大豆播種進度顯著加快。咨詢機構AgRural稱,目前大豆播種進度不僅超過去年同期,還創下了歷史同期次高水平。截至10月31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播種進度為54%,一周前36%,去年同的51%。短短兩周內,巴西農戶就播種近1700萬公頃大豆,目前的播種進度僅僅落后于2018/19年度同期的60%。
AgRural預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收成將達到創紀錄的1.693億噸。StoneX本周將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上調至創紀錄的1.662億噸,比之前預期高出0.7%。作為對比,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目前預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66億噸,比上年提高12.7%。
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預測下周阿根廷北部農業區可能迎來大量降雨,有利于大豆播種工作。該交易所周四表示,截至11月6日,阿根廷2024/25年大豆播種進度為7.9%,比一周前高出近5%,比去年同期提高1.8%。
隨著美國大豆收獲即將結束,市場將密切關注南美降雨以及大豆播種和生長狀況,特別是拉尼娜現象可能造成的影響。除非南美天氣惡化導致產量前景變化,否則全球供應龐大的壓力將會壓制大豆價格運行重心。
日期: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