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良品鋪子被舉報事件
11月,良品鋪子被舉報“配料表造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11月3日,打假網紅@松哥打虎 發布視頻,稱自己在湖北武漢同打假博主@賞金獵人灰燼 一起打假良品鋪子多款產品,發現產品配料表造假,藕粉摻雜木薯淀粉;酸辣粉內未檢測出有“粉”。
11月4日下午,良品鋪子發布“聲明”稱,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公司及生產商于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目前,屬地監管部門已對相關產品抽樣并開展調查。
11月4日下午,武漢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已立案調查,并依法依規處置。
11月4日晚間,良品鋪子相關負責人表示,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良品鋪子及生產商于本年度進行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其所訴藕粉分別于2024年6月、7月、9月送檢不同的檢測機構,進行包括特定基因成分鑒定在內的多項檢驗,檢驗結論:未檢出木薯成分。其所訴酸辣粉良品鋪子于2024年9月、10月分別送檢兩家檢測機構檢測,該款產品各項指標均合格,同時往年檢驗結果亦顯示紅薯粉餅中含有紅薯源性成分且未檢出玉米、小麥、木薯源性成分。送檢的多家機構均為具有CMA及CNS認證資質的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此外,公司在接到博主反饋的第一時間寄送樣品給第三方檢驗機構復檢。其中,針對酸辣粉粉餅原料的最新的基因檢測報告,預計本周可出具。
11月18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情況通報稱,結合兩地市場監管部門協查回函以及該局調查情況,舉報人反映的良品鋪子工業公司涉嫌委托生產的“‘桂香堅果藕粉’檢測出木薯成分”,“‘酸辣粉’未檢測出紅薯成分”的問題并不成立。
對此,良品鋪子表示,打假網紅散布的不實輿論,嚴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給品牌聲譽帶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公司已固定相關證據對惡意造謠者報案處理,并將同步提起訴訟。同時,打假博主回應,將再次送檢。
2、茶餐廳后廚“老鼠啃叉燒包”引關注
10月30日,網曝陶陶居酒家一門店后廚內有“老鼠啃叉燒包”,引發廣泛關注。視頻顯示,一只老鼠正趴在蒸籠上肆無忌憚地啃食叉燒包,期間,后廚內沒有任何員工出現解決。
對此,陶陶居酒家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視頻涉及事件發生于10月29日晚,發生地點為廣州陶陶居酒家第十甫總店。該事件發生后,陶陶居立即組織專業團隊對餐廳各個區域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通過攝像頭、監控記錄進行全方位搜索,未發現鼠跡,此確認為偶發事件。該區域點心部為獨立封閉工作間,工作間所有的原料和成品已立即進行全部銷毀;該工作間所有食品容器蒸籠已立即進行全部銷毀。對于視頻中沒有員工出現的問題,陶陶居表示,該事件發生于營業時間內,員工短暫離開,員工違規操作未進行加蓋,對違規操作的員工已作停職處理,并對該部門相關領導已作嚴肅處罰。
廣州市荔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該局關注到互聯網上關于陶陶居包點間的相關視頻,立即派出執法人員前往陶陶居位于第十甫路的經營場所核查。經初步核查,該店證照齊全,網上反映情況基本屬實,荔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依法對當事人涉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3、網曝知名超市鹵菜標“陰陽日期”
近日,有武漢網友發現山姆會員商店售賣的鹵菜存在“陰陽標簽”的情況。
據報道,武漢市民肖女士表示,她在山姆超市購買了價值69.9元的鹵菜拼盤,上面標注的“分裝日期”是當天(10月20日),并提示在10月23日之前食用完畢。她回家后意外發現盒子底部還貼有一個隱藏的標簽,這盒鹵菜居然是保質期為1年的冷凍預制菜,其真正的生產日期是8月27日。肖女士表示,各放一個標簽,很容易讓人購買時錯把正面的“分裝日期”當成“生產日期”,如果她知道這是一份保質期一年的“冷鮮熟食”,她一定不會購買。
對此,超市方面對“陰陽標簽”給出的解釋是,8月27日是鹵菜冷凍的時間,正常保質期是12個月,而正面的分裝日期就是解凍的日期,保質期只有3天。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啟動對山姆超市這一批“冷凍鹵菜”的質量抽檢程序,明確要求山姆超市將這批帶有正反標簽的鹵菜拼盤全部下架,并對冷鮮熟食的標簽問題進行限期整改。
據了解,目前,山姆超市已將最新批次的鹵菜拼盤重新更改標簽,將此前正反標簽改為正面兩個標簽,標明冷凍日期和分裝日期。
4、烘焙品牌門店面包柜老鼠亂竄引熱議
11月9日,湖北武漢,一段老鼠在武漢群星城的某烘焙品牌門店面包柜臺中亂竄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在拍攝者拍攝的20多秒里,沒有員工進行處置,引發網友熱議。
11月10日,武漢仟吉群星城店就此事發布情況說明稱,仟吉群星城店于2024年9月1日閉店裝修。門店在商場通道臨時鋪位售賣包裝類產品。10月22日晚20:30左右,門店在臨時售賣點營業過程中發現有一只老鼠從外部侵入售賣預包裝開放貨架。店員立即將老鼠驅趕出貨架,隨后第一時間將相關產品下架銷毀,并對貨柜進行消毒。期間有顧客拍到老鼠入侵過程。
10月23日已由專業消殺公司對臨時售賣點周邊進行排查,經排查鼠患來源為商場外珠寶店下水道,當即對周邊進行消殺和布控,并同步通知群星城物業。后期每日排查產品和捕鼠設施,無鼠咬、鼠跡及捕獲情況。
11月9日晚20:00左右,有小紅書賬號“裝修”發布《老鼠爬進仟吉》視頻,第一時間聯系該賬號,說明相關情況并表示希望能留下聯系方式方便溝通,消息已讀不回。隨后又有抖音賬號“zouguo52350”,微博賬號“貓叔的日常”發布該視頻,均已通過官方賬號聯系對方說明情況,對方均已讀不回。
11月9日22:00我們再次聯系蟲鼠害消殺公司對臨時外擺點進行消殺,更換鼠患布控點。11月10日物業也安排在臨時外擺點周邊再次消殺,同時外擺點僅售賣當日生產產品,對儲物柜上鎖,避免晚間儲存產品吸引老鼠再次引發鼠患。
5、旺旺集團回應牛奶中疑現異物
11月20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孩子近期在旺仔牛奶中喝出“黑色異物”。該視頻在網上迅速引發關注,甚至有網友認為異物可能是老鼠。
11月22日,該網友再次發布視頻,稱已與廠家取得聯系,目前廠家提出了以一賠十的方案,而異狀物則雙方各自取一半,等待成分檢測結果。
對此,旺仔官方賬號在該網友評論區下方回復:感謝反饋,請您私信留下聯系方式,我們收到信息后會盡快與您聯系。
11月22日晚,旺旺集團首席營運官“Matt旺家”回應此事稱,“安心,放心,不用擔心。封閉管道沒有湯姆更沒有杰瑞。”
11月23日,旺旺集團發聲明稱,公司已關注到有關旺仔牛奶的相關輿論,公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赴現場,積極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了解情況。同時,對生產線進行全面審查,沒有異常。由于旺仔牛奶鐵罐產品為自動化全封閉生產流程,從生產到灌裝共經過3道濾網過濾,物料空罐使用前通過異物檢測剔除系統,進行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本著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公司已對留樣產品封存備查。公司正與有關監管部門進行溝通,盡快查清事實原委。同時,也將依法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11月24日,旺旺集團首席營運官“Matt旺家”再發文稱:“旺旺以金字招牌為榮,品質第一的保證,有心用心道德心,做食品就是良心事業。30年前,30年后,始終如一,一以貫之。杜絕劣幣驅逐良幣,支持旺旺,挺中國旺旺。”
濟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人士稱,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調查。
11月27日,旺仔俱樂部食品在社交平臺分享視頻,公開旺仔牛奶生產全過程。視頻中提到,旺仔牛奶罐是從瓶底開始填充的,從進廠就是倒立放置,利于檢測,出廠時也會進行測重。
6、校園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一:網曝高校食堂存在個別食材保存過期等問題
近日,有網友反映廣州大學黃埔校區食堂存在個別食材保存過期等問題,引發關注。
11月3日,廣州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學校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開展核查處置。經初步核查,確實存在當天食材過期、當天銷毀處理不及時、臺賬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目前深入核查還在進行中。學校堅持邊核查邊整改,已向承包方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學校還將對相關問題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同日,廣州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已經第一時間到現場開展調查,對食堂儲存食材已委托檢測機構檢驗,下一步將繼續深入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事件二:四川蓬安通報“城北中學學生嘔吐腹瀉”
11月3日,四川蓬安縣教育和體育局發布關于網友反映“城北中學學生嘔吐腹瀉”的情況調查說明稱,11月1日晚,城北中學七年級1班有1名學生家長在班級微信群反映其孩子存在嘔吐腹瀉情況,后又有8名學生家長陸續反映該問題。11月2日,縣教體局、縣衛健局、縣市監局、縣疾控中心等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進行了入戶走訪、食品食材溯源、流行病學等方面的調查。
經核實,該校七年級1班家長微信群反映的9名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癥狀,實為8名學生出現過嘔吐腹瀉癥狀,1名家長反映的情況不屬實。
經調查,11月1日中午共230余名師生在學校食堂就餐,其余師生未出現類似情況。縣市監局對食堂食材來源、索票索證等進行查驗,確認學校食堂進貨渠道正常、票據齊全。縣疾控中心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后,初步排除因食源性引起的嘔吐腹瀉癥狀。
目前,8名學生身體均無異常。其中7名學生在家自行服藥后癥狀消失,1名學生應家長要求在醫院觀察。
事件三:家長吐槽學校10元配餐簡陋 各方回應
11月19日,有網民發視頻吐槽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一所中學初中部配餐簡陋,引發熱議。
視頻畫面顯示,網民吐槽的餐食是一個類似漢堡的食物,外有包裝紙,里面有兩片面包,夾著一片黃瓜和肉餅狀的食物。家長稱,該校為公辦學校,因為初三有晚自習,所以孩子會在學校吃晚飯,由學校配餐,每餐收費10元。
對此,學校回應稱,已關注到此事,正在緊急處理,教育部門也表示將核實處理。
19日傍晚,該校工作人員答復稱,經過他們調查,此事的原委是家長拿了上周學生吃剩的且已經隔了五六天的一個漢堡,在網上發布了視頻,與事實不符。當天晚上實際吃的是兩個漢堡,一份營養粥。
該工作人員稱,學校配餐企業是經過公開招標的企業,初三學生的晚餐都向家長和相關部門公布了食譜,“是通過膳食委員會招標,征求了家委會的意見,我們確定的這些東西,每天不重樣。”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他們已經跟發視頻的家長取得了聯系,視頻發布者是學生父親,該生母親知道食譜,父親是在不知道食譜也未與學校提前溝通的情況下發布的視頻。
此外,市中區教育局工作人員稱,網友稱學生只能吃學校配餐系不實信息,學校沒有強制要求學生訂購學校配餐,家長可以給學生自帶晚餐。
事件四:上海一學校食堂吃出青蟲、蝸牛等異物?官方通報
近日,上海市奉賢區世外教育附屬臨港外國語學校被曝在學校食堂吃出蟲子以及食品過期等問題,引發關注。
11月28日,上海奉賢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近日,奉賢區世外教育附屬臨港外國語學校有學生家長反映食堂食品衛生問題。奉賢區教育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牽頭召開家長代表座談會,督促學校終止與原供餐企業合作,選取優質企業臨時供餐,確保調查處理期間學校供餐不受影響。聯合區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將家長指認的存疑原輔料就地封存,經抽樣檢驗,味精、白糖、食用油、湯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對學生家長反映的蔬菜中發現青蟲、蝸牛等異物的情況,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已立案調查。區衛健部門已進行流調檢查,未發現該校學生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
下一步,奉賢區教育局將敦促學校主辦單位結合調查結果對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予以追責。舉一反三,持續加大對第三方供餐企業、學校食堂、食堂從業人員的監督檢查力度,切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7、食用油散裝運輸強制性國標發布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917-2024《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將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實施。
標準界定了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術語,規定了散裝運輸容器基本要求、清潔、維護和管理,運輸作業,記錄等衛生要求。標準規定,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容器應采用食品專用容器,應在容器外顯著位置明顯標識“食用油專用”或“食品專用”字樣,容器內外均應干凈衛生。運輸非食品的容器不應運輸食用植物油。用于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集裝箱液袋為一次性使用容器,不應重復使用。應確保運輸容器不滲漏、不泄漏,食用植物油不受到污染,且便于裝卸及運輸。
8、康師傅新品魚片湯面被吐槽沒魚片
近日,“康師傅魚片湯面Q版魚片被群嘲”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10月15日,康師傅方便面推出的“剁椒魚片湯面”新品正式上市。據康師傅發布的新品宣傳圖,一碗方便面上鋪了數量可觀的“剁椒魚片”,其宣傳語“就是鮮爽啦”“魚頭與炒制的剁椒共同燉煮”等表述,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下單購買。
原本期待在魚片湯面中品嘗到真正的魚片,然而,當消費者拆開包裝后,他們發現該“魚片湯面”只有幾個疑似以淀粉為主要原料的Q版卡通小魚兒模樣的食品,與宣傳圖所展示的相差甚遠。這一“Q版卡通小魚兒”讓不少消費者瞬間傻眼,直呼“感覺自己被騙了”。
關于康師傅剁椒魚片湯面的“魚片”在疑問,媒體以消費者身份向康師傅官方旗艦店的客服進行了咨詢。客服解釋稱,“Q版卡通小魚兒”實際上是魚片造型。
當記者進一步追問這魚片造型是由真正的魚肉還是淀粉制作而成時,客服并未給出直接的回答。而是提供了產品的配料表信息,建議記者自行查看以獲取詳細成分。
9、上海“白粥刺客”200元一碗?市監所回應
11月26日,“市監所回應一份白粥200元”的話題引發熱議。
據報道,有網友發視頻稱自己在上海遇見“白粥刺客”,只有一鍋白粥和一些咸菜,但標價200元一碗,供4至6人食用,而2至3人份則標價100元。店員稱,這粥是用東北有機大米和阿爾卑斯山礦物質水煮的,之所以貴是因為人工現熬。但網友表示自己點的這鍋200元白粥底部燒糊了。
對此,店長介紹,這款白粥并非店內主推菜品,“初衷不是賣給大眾消費的,是老板做過給朋友他們覺得好吃,就弄到菜單上了,十幾年前就是這個價格了。” 此外,他認為嫌貴的“都不是我們終極顧客,是我們的客人深更半夜也會打電話讓我煮一鍋白粥。” 至于網友反映的200元白粥糊底了,其表示不清楚當時店員是怎么處理的。
對于網友反映白粥價格太貴的問題,上海浦東新區市監局濰坊市監所回應稱,“價格(是否)過高不好隨便定義,要看實際情況”,若商家沒有明碼標價或哄抬物價,將進行監管。
10、網曝知名品牌漢堡吃出異物 公司回應
近日,有網友稱在西安華萊士(群星萊驪店)購買的漢堡中吃出了異物,引發關注。
視頻顯示,異物形狀類似某種動物的尾巴,這位網友稱“硬硬軟軟的”“有毛孔”,當天聯系了店家進行退單,并要求10倍賠償,但店家僅做了退單操作,對賠償沒有同意。
據悉,該店工作人員稱異物已經送去化驗,但因為是剛上班,還沒有結果,在今天早晨已經聯系顧客,將按照其訴求進行10倍賠償。25日下午,當事人向媒體表示,店家確實聯系了她,但沒有提賠償。
11月28日凌晨,華萊士官方微博公布檢測報告并發布聲明稱:針對近日有媒體發布的關于有顧客在公司所售漢堡中吃到疑似“異物”的相關報道,華萊士高度重視,針對同批次、同袋的牛肉餅和消費者食用的所謂“異物”已第一時間送檢。同批次檢測報告如下,檢測結果為牛血管、牛筋,是牛肉中的正常結構。同袋牛肉餅和消費者食用的“異物”在報告出具后也會第一時間公示。
1、良品鋪子被舉報事件
11月,良品鋪子被舉報“配料表造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11月3日,打假網紅@松哥打虎 發布視頻,稱自己在湖北武漢同打假博主@賞金獵人灰燼 一起打假良品鋪子多款產品,發現產品配料表造假,藕粉摻雜木薯淀粉;酸辣粉內未檢測出有“粉”。
11月4日下午,良品鋪子發布“聲明”稱,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公司及生產商于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目前,屬地監管部門已對相關產品抽樣并開展調查。
11月4日下午,武漢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已立案調查,并依法依規處置。
11月4日晚間,良品鋪子相關負責人表示,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良品鋪子及生產商于本年度進行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其所訴藕粉分別于2024年6月、7月、9月送檢不同的檢測機構,進行包括特定基因成分鑒定在內的多項檢驗,檢驗結論:未檢出木薯成分。其所訴酸辣粉良品鋪子于2024年9月、10月分別送檢兩家檢測機構檢測,該款產品各項指標均合格,同時往年檢驗結果亦顯示紅薯粉餅中含有紅薯源性成分且未檢出玉米、小麥、木薯源性成分。送檢的多家機構均為具有CMA及CNS認證資質的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此外,公司在接到博主反饋的第一時間寄送樣品給第三方檢驗機構復檢。其中,針對酸辣粉粉餅原料的最新的基因檢測報告,預計本周可出具。
11月18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情況通報稱,結合兩地市場監管部門協查回函以及該局調查情況,舉報人反映的良品鋪子工業公司涉嫌委托生產的“‘桂香堅果藕粉’檢測出木薯成分”,“‘酸辣粉’未檢測出紅薯成分”的問題并不成立。
對此,良品鋪子表示,打假網紅散布的不實輿論,嚴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給品牌聲譽帶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公司已固定相關證據對惡意造謠者報案處理,并將同步提起訴訟。同時,打假博主回應,將再次送檢。
2、茶餐廳后廚“老鼠啃叉燒包”引關注
10月30日,網曝陶陶居酒家一門店后廚內有“老鼠啃叉燒包”,引發廣泛關注。視頻顯示,一只老鼠正趴在蒸籠上肆無忌憚地啃食叉燒包,期間,后廚內沒有任何員工出現解決。
對此,陶陶居酒家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視頻涉及事件發生于10月29日晚,發生地點為廣州陶陶居酒家第十甫總店。該事件發生后,陶陶居立即組織專業團隊對餐廳各個區域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通過攝像頭、監控記錄進行全方位搜索,未發現鼠跡,此確認為偶發事件。該區域點心部為獨立封閉工作間,工作間所有的原料和成品已立即進行全部銷毀;該工作間所有食品容器蒸籠已立即進行全部銷毀。對于視頻中沒有員工出現的問題,陶陶居表示,該事件發生于營業時間內,員工短暫離開,員工違規操作未進行加蓋,對違規操作的員工已作停職處理,并對該部門相關領導已作嚴肅處罰。
廣州市荔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該局關注到互聯網上關于陶陶居包點間的相關視頻,立即派出執法人員前往陶陶居位于第十甫路的經營場所核查。經初步核查,該店證照齊全,網上反映情況基本屬實,荔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依法對當事人涉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3、網曝知名超市鹵菜標“陰陽日期”
近日,有武漢網友發現山姆會員商店售賣的鹵菜存在“陰陽標簽”的情況。
據報道,武漢市民肖女士表示,她在山姆超市購買了價值69.9元的鹵菜拼盤,上面標注的“分裝日期”是當天(10月20日),并提示在10月23日之前食用完畢。她回家后意外發現盒子底部還貼有一個隱藏的標簽,這盒鹵菜居然是保質期為1年的冷凍預制菜,其真正的生產日期是8月27日。肖女士表示,各放一個標簽,很容易讓人購買時錯把正面的“分裝日期”當成“生產日期”,如果她知道這是一份保質期一年的“冷鮮熟食”,她一定不會購買。
對此,超市方面對“陰陽標簽”給出的解釋是,8月27日是鹵菜冷凍的時間,正常保質期是12個月,而正面的分裝日期就是解凍的日期,保質期只有3天。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啟動對山姆超市這一批“冷凍鹵菜”的質量抽檢程序,明確要求山姆超市將這批帶有正反標簽的鹵菜拼盤全部下架,并對冷鮮熟食的標簽問題進行限期整改。
據了解,目前,山姆超市已將最新批次的鹵菜拼盤重新更改標簽,將此前正反標簽改為正面兩個標簽,標明冷凍日期和分裝日期。
4、烘焙品牌門店面包柜老鼠亂竄引熱議
11月9日,湖北武漢,一段老鼠在武漢群星城的某烘焙品牌門店面包柜臺中亂竄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在拍攝者拍攝的20多秒里,沒有員工進行處置,引發網友熱議。
11月10日,武漢仟吉群星城店就此事發布情況說明稱,仟吉群星城店于2024年9月1日閉店裝修。門店在商場通道臨時鋪位售賣包裝類產品。10月22日晚20:30左右,門店在臨時售賣點營業過程中發現有一只老鼠從外部侵入售賣預包裝開放貨架。店員立即將老鼠驅趕出貨架,隨后第一時間將相關產品下架銷毀,并對貨柜進行消毒。期間有顧客拍到老鼠入侵過程。
10月23日已由專業消殺公司對臨時售賣點周邊進行排查,經排查鼠患來源為商場外珠寶店下水道,當即對周邊進行消殺和布控,并同步通知群星城物業。后期每日排查產品和捕鼠設施,無鼠咬、鼠跡及捕獲情況。
11月9日晚20:00左右,有小紅書賬號“裝修”發布《老鼠爬進仟吉》視頻,第一時間聯系該賬號,說明相關情況并表示希望能留下聯系方式方便溝通,消息已讀不回。隨后又有抖音賬號“zouguo52350”,微博賬號“貓叔的日常”發布該視頻,均已通過官方賬號聯系對方說明情況,對方均已讀不回。
11月9日22:00我們再次聯系蟲鼠害消殺公司對臨時外擺點進行消殺,更換鼠患布控點。11月10日物業也安排在臨時外擺點周邊再次消殺,同時外擺點僅售賣當日生產產品,對儲物柜上鎖,避免晚間儲存產品吸引老鼠再次引發鼠患。
5、旺旺集團回應牛奶中疑現異物
11月20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孩子近期在旺仔牛奶中喝出“黑色異物”。該視頻在網上迅速引發關注,甚至有網友認為異物可能是老鼠。
11月22日,該網友再次發布視頻,稱已與廠家取得聯系,目前廠家提出了以一賠十的方案,而異狀物則雙方各自取一半,等待成分檢測結果。
對此,旺仔官方賬號在該網友評論區下方回復:感謝反饋,請您私信留下聯系方式,我們收到信息后會盡快與您聯系。
11月22日晚,旺旺集團首席營運官“Matt旺家”回應此事稱,“安心,放心,不用擔心。封閉管道沒有湯姆更沒有杰瑞。”
11月23日,旺旺集團發聲明稱,公司已關注到有關旺仔牛奶的相關輿論,公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赴現場,積極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了解情況。同時,對生產線進行全面審查,沒有異常。由于旺仔牛奶鐵罐產品為自動化全封閉生產流程,從生產到灌裝共經過3道濾網過濾,物料空罐使用前通過異物檢測剔除系統,進行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本著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公司已對留樣產品封存備查。公司正與有關監管部門進行溝通,盡快查清事實原委。同時,也將依法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11月24日,旺旺集團首席營運官“Matt旺家”再發文稱:“旺旺以金字招牌為榮,品質第一的保證,有心用心道德心,做食品就是良心事業。30年前,30年后,始終如一,一以貫之。杜絕劣幣驅逐良幣,支持旺旺,挺中國旺旺。”
濟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人士稱,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調查。
11月27日,旺仔俱樂部食品在社交平臺分享視頻,公開旺仔牛奶生產全過程。視頻中提到,旺仔牛奶罐是從瓶底開始填充的,從進廠就是倒立放置,利于檢測,出廠時也會進行測重。
6、校園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一:網曝高校食堂存在個別食材保存過期等問題
近日,有網友反映廣州大學黃埔校區食堂存在個別食材保存過期等問題,引發關注。
11月3日,廣州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學校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開展核查處置。經初步核查,確實存在當天食材過期、當天銷毀處理不及時、臺賬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目前深入核查還在進行中。學校堅持邊核查邊整改,已向承包方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學校還將對相關問題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同日,廣州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已經第一時間到現場開展調查,對食堂儲存食材已委托檢測機構檢驗,下一步將繼續深入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事件二:四川蓬安通報“城北中學學生嘔吐腹瀉”
11月3日,四川蓬安縣教育和體育局發布關于網友反映“城北中學學生嘔吐腹瀉”的情況調查說明稱,11月1日晚,城北中學七年級1班有1名學生家長在班級微信群反映其孩子存在嘔吐腹瀉情況,后又有8名學生家長陸續反映該問題。11月2日,縣教體局、縣衛健局、縣市監局、縣疾控中心等部門組成工作專班進行了入戶走訪、食品食材溯源、流行病學等方面的調查。
經核實,該校七年級1班家長微信群反映的9名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癥狀,實為8名學生出現過嘔吐腹瀉癥狀,1名家長反映的情況不屬實。
經調查,11月1日中午共230余名師生在學校食堂就餐,其余師生未出現類似情況。縣市監局對食堂食材來源、索票索證等進行查驗,確認學校食堂進貨渠道正常、票據齊全。縣疾控中心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后,初步排除因食源性引起的嘔吐腹瀉癥狀。
目前,8名學生身體均無異常。其中7名學生在家自行服藥后癥狀消失,1名學生應家長要求在醫院觀察。
事件三:家長吐槽學校10元配餐簡陋 各方回應
11月19日,有網民發視頻吐槽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一所中學初中部配餐簡陋,引發熱議。
視頻畫面顯示,網民吐槽的餐食是一個類似漢堡的食物,外有包裝紙,里面有兩片面包,夾著一片黃瓜和肉餅狀的食物。家長稱,該校為公辦學校,因為初三有晚自習,所以孩子會在學校吃晚飯,由學校配餐,每餐收費10元。
對此,學校回應稱,已關注到此事,正在緊急處理,教育部門也表示將核實處理。
19日傍晚,該校工作人員答復稱,經過他們調查,此事的原委是家長拿了上周學生吃剩的且已經隔了五六天的一個漢堡,在網上發布了視頻,與事實不符。當天晚上實際吃的是兩個漢堡,一份營養粥。
該工作人員稱,學校配餐企業是經過公開招標的企業,初三學生的晚餐都向家長和相關部門公布了食譜,“是通過膳食委員會招標,征求了家委會的意見,我們確定的這些東西,每天不重樣。”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他們已經跟發視頻的家長取得了聯系,視頻發布者是學生父親,該生母親知道食譜,父親是在不知道食譜也未與學校提前溝通的情況下發布的視頻。
此外,市中區教育局工作人員稱,網友稱學生只能吃學校配餐系不實信息,學校沒有強制要求學生訂購學校配餐,家長可以給學生自帶晚餐。
事件四:上海一學校食堂吃出青蟲、蝸牛等異物?官方通報
近日,上海市奉賢區世外教育附屬臨港外國語學校被曝在學校食堂吃出蟲子以及食品過期等問題,引發關注。
11月28日,上海奉賢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近日,奉賢區世外教育附屬臨港外國語學校有學生家長反映食堂食品衛生問題。奉賢區教育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牽頭召開家長代表座談會,督促學校終止與原供餐企業合作,選取優質企業臨時供餐,確保調查處理期間學校供餐不受影響。聯合區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將家長指認的存疑原輔料就地封存,經抽樣檢驗,味精、白糖、食用油、湯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對學生家長反映的蔬菜中發現青蟲、蝸牛等異物的情況,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已立案調查。區衛健部門已進行流調檢查,未發現該校學生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
下一步,奉賢區教育局將敦促學校主辦單位結合調查結果對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予以追責。舉一反三,持續加大對第三方供餐企業、學校食堂、食堂從業人員的監督檢查力度,切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7、食用油散裝運輸強制性國標發布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917-2024《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將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實施。
標準界定了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術語,規定了散裝運輸容器基本要求、清潔、維護和管理,運輸作業,記錄等衛生要求。標準規定,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容器應采用食品專用容器,應在容器外顯著位置明顯標識“食用油專用”或“食品專用”字樣,容器內外均應干凈衛生。運輸非食品的容器不應運輸食用植物油。用于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集裝箱液袋為一次性使用容器,不應重復使用。應確保運輸容器不滲漏、不泄漏,食用植物油不受到污染,且便于裝卸及運輸。
8、康師傅新品魚片湯面被吐槽沒魚片
近日,“康師傅魚片湯面Q版魚片被群嘲”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10月15日,康師傅方便面推出的“剁椒魚片湯面”新品正式上市。據康師傅發布的新品宣傳圖,一碗方便面上鋪了數量可觀的“剁椒魚片”,其宣傳語“就是鮮爽啦”“魚頭與炒制的剁椒共同燉煮”等表述,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下單購買。
原本期待在魚片湯面中品嘗到真正的魚片,然而,當消費者拆開包裝后,他們發現該“魚片湯面”只有幾個疑似以淀粉為主要原料的Q版卡通小魚兒模樣的食品,與宣傳圖所展示的相差甚遠。這一“Q版卡通小魚兒”讓不少消費者瞬間傻眼,直呼“感覺自己被騙了”。
關于康師傅剁椒魚片湯面的“魚片”在疑問,媒體以消費者身份向康師傅官方旗艦店的客服進行了咨詢。客服解釋稱,“Q版卡通小魚兒”實際上是魚片造型。
當記者進一步追問這魚片造型是由真正的魚肉還是淀粉制作而成時,客服并未給出直接的回答。而是提供了產品的配料表信息,建議記者自行查看以獲取詳細成分。
9、上海“白粥刺客”200元一碗?市監所回應
11月26日,“市監所回應一份白粥200元”的話題引發熱議。
據報道,有網友發視頻稱自己在上海遇見“白粥刺客”,只有一鍋白粥和一些咸菜,但標價200元一碗,供4至6人食用,而2至3人份則標價100元。店員稱,這粥是用東北有機大米和阿爾卑斯山礦物質水煮的,之所以貴是因為人工現熬。但網友表示自己點的這鍋200元白粥底部燒糊了。
對此,店長介紹,這款白粥并非店內主推菜品,“初衷不是賣給大眾消費的,是老板做過給朋友他們覺得好吃,就弄到菜單上了,十幾年前就是這個價格了。” 此外,他認為嫌貴的“都不是我們終極顧客,是我們的客人深更半夜也會打電話讓我煮一鍋白粥。” 至于網友反映的200元白粥糊底了,其表示不清楚當時店員是怎么處理的。
對于網友反映白粥價格太貴的問題,上海浦東新區市監局濰坊市監所回應稱,“價格(是否)過高不好隨便定義,要看實際情況”,若商家沒有明碼標價或哄抬物價,將進行監管。
10、網曝知名品牌漢堡吃出異物 公司回應
近日,有網友稱在西安華萊士(群星萊驪店)購買的漢堡中吃出了異物,引發關注。
視頻顯示,異物形狀類似某種動物的尾巴,這位網友稱“硬硬軟軟的”“有毛孔”,當天聯系了店家進行退單,并要求10倍賠償,但店家僅做了退單操作,對賠償沒有同意。
據悉,該店工作人員稱異物已經送去化驗,但因為是剛上班,還沒有結果,在今天早晨已經聯系顧客,將按照其訴求進行10倍賠償。25日下午,當事人向媒體表示,店家確實聯系了她,但沒有提賠償。
11月28日凌晨,華萊士官方微博公布檢測報告并發布聲明稱:針對近日有媒體發布的關于有顧客在公司所售漢堡中吃到疑似“異物”的相關報道,華萊士高度重視,針對同批次、同袋的牛肉餅和消費者食用的所謂“異物”已第一時間送檢。同批次檢測報告如下,檢測結果為牛血管、牛筋,是牛肉中的正常結構。同袋牛肉餅和消費者食用的“異物”在報告出具后也會第一時間公示。